資源簡介 2.某同學在單元復習時,繪制了如下的大單元結構示意圖,其中①處對應的史實是2025年山西初中學業水平測試聯考試卷春秋戰國的社會變革經濟變革并田瓦解①封建土地制度變蘋分封瓦解中夾集權思想變革禮崩樂壞百家爭鳴封建思想A.都江堰B.爭霸戰爭注意事項:歷史C.私學興起D.商鞅變法3.南北朝時期,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者多以黃帝后裔自居,如鮮卑族拓跋氏稱其1.文科綜合由歷史和道德與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其先祖為黃帝之子昌意少子,匈奴族赫連勃勃稱“朕大禹之后,世居幽、朔”。這一現中歷史部分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8頁,滿分75分,考試時間70分鐘。象反映了2.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本試卷相應的位置。A.在民族交往中華夏認同感不斷加強3,答案全部在答題卡上完成,答在本試卷上無效。B.少數民族與漢族的民族隔閡被消除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C.儒家文化對少數民族發展影響深遠D.民族融合推動了少數民族的封建化4.下表是唐宋時期中國與日本、新羅往來的主要物品統計,據此可知,唐宋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顯著特點是第I卷選擇題(共30分)朝代與日本貿易物品(傳入/傳出)與新羅貿易物品(傳入/傳出)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絲綢、瓷器傳入日本;絲綢、茶葉傳入新羅;唐朝日本折扇和紙傳入中國新羅人參、工藝品傳入中國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瓷器、書籍傳入日本;瓷器、香料傳入新羅;1.山西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這里流傳著許多遠古的傳說,也有著許多考古發宋朝日本漆器、刀劍傳入中國新羅藥材、紡織品傳入中國現,這些傳說和考古發現共同反映了遠古山西先民改造自然、共創美好生活的景A.內容廣泛B.由盛轉衰C.海陸并舉D.政府主導象。下列圖文史料說明5.四大發明是中國對世界的重大貢獻,也是一張耀眼的中國名片。李華同學整理了傳說螺祖有一天在桑樹下燒水,蠶印刷術的發展歷程,從中可以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繭落入鍋里,螺祖用樹枝去撈,沒想到卻時期發展階段具體描述撈起一根潔白透明的長絲線,她嘗試用目前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制唐朝雕版印刷術起源這種絲線代替植物編織,就此發明了繅的《金剛經》。當時人們在木板上雕刻圖文,然后涂墨印刷絲織綢。夏縣出土的中國最早石雕蠶蛹雕版印刷術全盛、活雕版印刷技術更加成熟,出現了許多大規模的官刻和私刻書宋朝字印刷術發明籍。畢異發明活字印刷術,用膠泥制成活字排版印刷A.遠古傳說等同于實物史料王禎改進活字印刷術,發明木活宇,并創造轉輪排字盤,提高元朝活字印刷術改進排版效率。還使用錫活字印刷B.傳說能真實反映歷史原貌現代激光打印從平面打印向3D立體打印發展C.考古發掘是了解歷史的唯一途徑A.延續創新B.注重總結D.考古發掘可與遠古傳說相互印證C.以民為本D.傳播世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