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4級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5 CBABD6~10DCCAC11~16 CABDAC二、非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共52分。17.(23分)(1)(10分)措施:利用行省實施統治:強化財政管理:加強邊疆治理:注重與各地或征服地區精英合作:以自治城鎮為行政基礎:強化文化認同等。(每點2分,任答5點共10分)(2)(13分)表現:不列顛的建筑、城市設計、社會生活等學習各種羅馬風格:高盧工匠在手工產品上印羅馬化的名字:各種文化混合物的出現:羅馬皇帝被描繪成法老的樣子:羅馬力量影響希臘語文學(或希臘語作品中的羅馬力量)。(每點2分,任答3點共6分)影響:有利于鞏固羅馬帝國的統治(或強化對帝國的有效治理):密切帝國各地聯系;加強了各地區對羅馬的文化認同:推動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為后世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每點2分,任答4點共7分)18.(14分)(1)(2分)商品種類流通量增加:(1分)貨幣貶值(或物價上漲)。(1分)(2)(12分)示例:論點:觀點: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歐洲的商業革命。(2分)闡述:新航路的開辟為歐洲殖民擴張和海外市場拓展提供了便利。美洲和亞洲等地的商品傳入歐洲變得更為便捷,這使得歐洲市場流通的商品種類和數量不斷增多。為了滿足商業發展的需要,歐洲商業經營方式發生了變化,出現了股份公司和股票交易市場。商路貿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英國、法國等商業強國開始崛起,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開始形成。(8分)總之,新航路開辟引發的商業革命,不僅給歐洲社會帶來了巨大變化,而且對世界其他地區的社會經濟產生了重要影響,促使世界經濟逐漸連為一個整體。(2分)(“示例”僅供參考,不作為評分的唯一標準)19.(15分)(1)(8分)歷史背景:等級制度壁壘森嚴;第三等級力量的強大;啟蒙思想對民眾的影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受阻(或封建專制制度嚴重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要求擺脫封建專制統治和等級制度的束縛。(每點2分,任答4點共8分)(2)(7分)特點:具有漸進性(由貴族革命發展到民眾革命)或革命逐漸深入;暴力斗爭:民眾是主要力量;革命成果顯著(影響深遠):體現了自由平等和民主:受到啟蒙思想的影響:將暴力革命與社會立法相結合(每點2分,任答4點共7分)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4級期中考試歷史考試時間75分鐘,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在答題卡上將自己的姓名、座位號和準考證號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填寫清楚,考生考試條形碼由監考老師粘貼在答題卡上的“貼條形碼區”。2.選擇題使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對應題目標號的位置上,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填涂其他答案: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的對應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答題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上、試卷上答題無效。3.考試結束后由監考老師將答題卡收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土耳其恰塔爾·休于遺址發現了聚居的村落和適于較長時間居住的房屋,村落建立在背坡面水,河谷階地和沼澤邊緣。據此推測,這一地區A.私有制度發展B.社會分工產生C.農耕文明出現D.國家機器形成2.文明的形成受一定地理環境的影響,圖1各文明中⑤的地理環境有利于之洲大高盧阿拉印伯度印度圖1A.君主集權制國家的形成B.形成小國寡民的城邦特征C.大河文明的產生與發展D.孕育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3.波斯首都波利斯發現的銘文記載:“大流士王制曰:賴阿胡拉馬茲達(至高之神)之恩寵,彼等臣于我,彼等貢賦于我:埃蘭、米底、巴比倫、阿拉伯、亞述、埃及…。”該銘文旨在A.賦予帝國統治的正當性B.促進波斯宗教的影響力C.建立高度集權的君主制D.推動各地區文明一體化4.印度古吉拉特邦的洛塔爾港口遺址出土了公元前2000年前的兩河流域風格圓柱形印章,以及大量被焚燒的非洲黑木殘片。這些考古發現可以證實這一時期A.蘇美爾人建立了殖民地B.印度文明與其他文明的交流C.亞洲各地區趨于一體化D.印度文明與非洲有直接貿易5.史學家馬克垚在《西歐封建經濟形態研究》中提到:“莊園土地分為領主自營地和農奴份地兩部分。領主自營地由依附于莊園的農民無償耕作…農奴份地的所有權也歸領主。”據此可知,西歐莊園制度高中2024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4頁)》A.本質上是一種土地公有制B.使農奴獲得了完全的人身自由C.是種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D.體現了領主與農奴的剝削關系6.表1城市爭取自治的方式結果瑯城武裝起義1128年,獲得城市自治特許狀威尼斯通過與封建主談判,購買特權取得相對自治權,發展為城市共和國佛羅倫薩通過金錢贖買和武裝斗爭1293年,頒布《正義法規》,實現自治據表1可知,中古西歐城市自治A.以武裝暴動方式為主B.得益于無產階級壯大C.導致封建制度的瓦解D.具有多樣性和一致性7.圖2是中古時期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據此可知大洲正斯這亞洲太非洲平洋印度洋圖2阿拉伯人商業活動示意圖A.阿拉伯帝國不斷對外擴張B.阿拉伯控制連接歐亞的商路C.阿拉伯成為東西交流橋梁D.巴格達是當時世界最大城市8.據一位純印第安血統的民俗學家瓦曼·波馬·德·阿亞拉寫道:“當時(印第安人)最常唱的歌曲是哈拉維,還有卡斯瓦和阿衣衣以及各種勞動的歌曲,每個村社都有自己的歌曲。”阿茲特克人還使用笛、陶塤進行演奏。由此可知,古代美洲A,社會組織能力較強B,物質生活領先世界C.文化藝術生活豐富D.農業生產水平較高9.15世紀中葉,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興起,先后占領小亞細亞和巴爾干半島,控制傳統商路,對過往商品征收重稅(比原價高8一10倍)。由此推知A.西歐迫切需要開辟通往東方新航線B.歐洲各國資本主義發展嚴重受阻C.奧斯曼土耳其已進入資本主義文明D.意大利成為新航路開辟的急先鋒10.1500年前后是人類歷史的一個重要分水嶺,從那個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依據圖3判斷該航海船隊是西歐◆美洲+亞洲+西歐圖3A.迪亞士船隊B.達·伽馬船隊C.麥哲倫船隊D.哥倫布船隊11.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提到,“他們滿載著歐洲的紡織品,金屬品,火器到非洲交換黑奴,再以2一3倍價格賣給美洲的種植園主,出現了哪里有蔗糖,哪里就有奴隸的現象,而美洲蔗糖生產基本上每年都要損失5%一10%的奴隸。”這說明了A.全球物種交流的趨勢B.新航路開辟的必然性C.資本原始積累的血腥D.價格革命的巨大影響高中2024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4級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pdf 2024~2025學年度下期高中2024級期中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