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天津市扶輪中學高一下學期歷史學科期中考試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3分,共45分)1.在寫于1549年的《關于英格蘭王國公共福利的對話》中,商人抱怨“所有的食物都是那樣昂貴或者更加昂貴,而就我所知,這里并無貨物方面的原因,因為我從來未見過我們擁有比現在更多的糧食、收草和各種牲商”。此現象產生的原因是()A,英國壟斷了全球海上貿易B.貴金屑大量流入歐洲市場C.貿易中心轉到大西洋沿岸D.封建領主的經濟地位下降2.從15世紀末16世紀初開始,南德意志的帝國城市與皇室逐漸建立起較為強大的同盟,然而,隨著這些帝國城市大部分轉信新教,其與帝國皇帝的犬主教信仰產生尖銳沖突,市民與王權的結盟遭迥重挫,帝國城市被迫尋求新教諸侯建立同盟。材料有助于說明,宗教改革促成()A,德意志人宗教信仰自由B.德意志政治勢力重組C.帝國城市獲得主權地位D.德意志分裂局面形成3.伏爾泰說:“像牛頓先生這樣十個世紀里只涌現一個的杰出的人物,才真正是偉大的…我們應當尊敬的是憑真理的力量統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來奴役人的人;是認識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字宙的人。”據此可知,伏爾泰意在()A倡導平等反對君主立憲B,反對專制提倡理性C.推翻生物起源的神創論D.開創近代實驗科學4.美國177年憲法與德意志帝國憲法均確定了聯邦制度。美國參議院議席分配遵循各州無論大小一律平等的原則,但在德國聯邦議會中普魯士邦則擁有足夠多的議席行使否決權。這一現象根植于兩國()A.人民的自愿選擇B.各州(邦)實力不同C.建國路徑的差異D.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5.普魯士國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一1786年在位)自稱“國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義的統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經濟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時,他又對官員說:“你們絕沒有任何主動權,一切事必須直接通報我”。這種統治風格體現了()A.平民主義與貴族傳統的結合B.科學精神與神權主義的融合C,啟蒙思想與專制主義的雜糅D.激進思想與保守主義的妥協6.意大利統一初期,各地政治認同意識薄弱。1889年意大利國王攜王后訪問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后盛贊了一款與意大利國旗同色的紅、白、綠三色披薩,曾經是那不制斯貧民食品的披薩遂風雕全國,成為國民美食。王室試圖利用披脹()A.消弭貧言分化B.強化國家認同C.推廣傳統美食D.凸顯南部特色7.某學者提出,隨著交通工具的變革,人對空間和距離的感知也會發生變化,并繪制了如下示意圖于以形象地展示。馬車與帆船蒸汽機車與汽船螺旋槳飛機噴氣式客機1500~1840年1850~1930年20世紀50年代20世紀60年代據此可以認識到()A.科技發展消除了國家界限B.世界文化多樣性逐漸消失C.世界從分散到整體的全貌D.人類命運關聯度不斷提高8.隨著世界經濟政治形勢的變化,馬克思主義越來越顯示出經久的生命力、強大的解釋力和重大的影響力。20世紀初,有學者撰文介紹《馬克思學說》,其中提到:“觀察人類社會,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經濟。一切社會生活的基礎,只是共同出產。社會里一切變動的最終的原因,須在一時代的經濟里尋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紹()A.唯物史觀B.空想社會主義C.進化史觀D.階級分析方法9.19世紀后期,用變異和自然選擇揭示生物界演化規律的《物種起源》與用經濟力量和經濟學原理揭露資本主義制度秘密的《資本論》,在哲學、神學和社會政治學說中引起巨大震蕩。這是因為二者都〔)A,總結了工業社會的發展規律B.推動了科學革命的深入發展C.神破了神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D.發現了斗爭是人類進步的原因10.1894年,美國記者亨利·勞埃德在《財富與國民的對立》中指出,標準石油公司操縱市場,以便消除競爭。他還稱“自由創造富裕,但富裕毀滅自出”。這反映了美國()A.自由資本主義的發展B.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C.國家資本主義的發展D.貿易保護主義的形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