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春季期期中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題七年級生物(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60分)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姓名、座位號、考籍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2.考生作答時,請在答題卡上作答(答題注意事項見答題卡),在本試卷上作答無效。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1.小李在爸爸指導下用豆芽機發豆芽,豆芽機(如右圖)具有保溫、保濕、遮光(另配遮光黑罩)等功能。豆類種子萌發所需環境條件不包括(A.適宜的溫度B.適量的水分C.充足的空氣D.充足的陽光2.小林同學在研究種子萌發條件時,把我們吃的大米粒種在適宜的環境中,結果大米粒沒萌發成幼苗,原因是()A.缺少完整的胚B.缺少種皮的保護C.缺少萌發所需的營養物質D.大米粒是死種子3.水稻是廣西的重要經濟作物。下列關于水稻一生的描述,正確的是()A.水稻種子萌發過程中,胚芽最先突破種皮B.水稻種子中能發育成新植物體的是胚軸C.水稻種子中儲存營養物質的結構是胚乳D.水稻幼根的生長主要與成熟區和伸長區有關4,蘿卜放置時間長了會出現“空心”,影響蘿卜的口感及營養,造成“空心”的根本原因是蘿卜存放期間通過()A光合作用消耗了有機物B.蒸騰作用散失了水分C.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機物D.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5.小玉同學吃石榴時發現,石榴里面有很多種子,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A.1朵花中雄蕊的數目B.1個子房中胚珠的數目C.1枚雌蕊中子房的數目D.1朵花中雌蕊的數目6.荔枝深受廣大市民的喜歡,種植過程中施加氮肥有利于荔枝植株的生長,根尖吸收氯肥的主要部位是(ACD7.“一樹春風千萬枝,嫩于金色軟雨絲”是白居易描寫柳枝的詩句。如圖是柳樹枝芽的結構,其中能發育為莖的結構是(A.①B.②C.③D.④8.同學們為探究植物葉片結構對蒸騰作用的意義,選擇新鮮的葉片進行“觀察葉片結構”的實驗。下列方法步驟中正確的是()七年級生物試卷第1頁(共4頁)A.制作臨時裝片時,實驗材料越大越有利于觀察B.捏緊并排的雙面刀片,迅速切割葉片C.用毛筆從水中蘸出最厚的一片,制成臨時裝片并觀察D.觀察葉片下表皮結構時,需經染色后觀察9.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的過程中,大約需要消耗200千克以上的水,這些水只有大約2.2千克是作為玉米植株的組成成分以及參與各種生理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大多數水都以蒸騰作用形式散失,是一種浪費B.水和氧氣都是玉米植株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C.蒸騰作用使植物實現了“水往高處流”的能力D.蒸騰作用能降低葉面溫度,降低大氣濕度10.生物興趣小組將黑藻放入不同溫度清水中,并等距離置于白熾燈下照射一段時間,如圖所示。不久后兩裝置表面有氣泡出現,但氣泡產生的數量不同。以下分析正確的是()乙5)-黑黑藻A該實驗在黑暗中進行也能產生大量氣泡B.試管中收集的氣體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一定范圍內離光源越近,葉片產生氣泡越少D.本實驗能說明水溫對氣泡產生的數量有影響11.下列實驗裝置中能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是(蠟燭熄滅汝透密塑萌發澄清萌發的種的石的種袋子灰水爵金魚ACD12.生物學知識和原理在農業生產中無處不在,下列生產措施與其目的不一致的是(A.果樹移栽時選在早晨或者傍晚—降低蒸騰作用,減少水分散失B.收獲糧食后及時曬干一促進種子的呼吸作用,以延長種子壽命C.增大溫室大棚的晝夜溫差一有利于白天提高光合作用夜晚降低呼吸作用而增加產量D.農民將草木灰(植物燃燒的灰燼)施加到農田一提供無機鹽,促進植物生長13.我國科學家采用一種類似“搭積木”的方式,在實驗室反應器中實現了人工合成淀粉,人工合成淀粉的合成速率是玉米植株的8.5倍,有望實現淀粉生產模式從農業向工業的突破。下列關于人工合成淀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人工合成淀粉的原料中含有二氧化碳B.人工合成淀粉速率比綠色植物快C,可以有效緩解糧食供給的問題D.人類生命活動可以不再依賴植物14.生活中,我們常說的懷孕,實質上是指(A.生殖細胞的產生B.受精卵的產生C,胚泡在子宮著床D.胎兒的形成15.初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和智力發展的黃金時期一青春期,如果在這個時期出現下列心理和生理現象,那么你認為不正常的是()A.男孩出現遺精現象B.身高、體重迅速增長C.對異性產生朦朧的好感D.失眠多夢,不愿意與他人交流二、綜合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共30分)16.近年來,輔助生殖技術的新突破再次引發社會關注。很多無法自然受孕的夫婦看到了希望。如圖甲為“試管嬰兒”技術的操作流程,圖乙為胎兒發育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七年級生物試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