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C.盛世局面的出現有利于唐朝人口增長D.755-760年人口銳減是因為安史之亂6.“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磨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边@是南宋詞人辛棄疾《破陣子·七年級歷史學科試卷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詞句,該詞創作的歷史背景是()A.安史之亂的發生B.遼與北宋的對峙C.金與南宋的戰爭D.宋夏戰爭7.下列各項中,不屬于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和議”共同點的是()說明:1.全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6頁。2.考試時問為60分鐘,滿分70分,A.緩解了雙方的戰爭狀態B.導致了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C.宋朝都需交納“財物”D.客觀上有利于雙方和平共處3.答題時,考生務必將姓名、班級、考號、考試科目、試卷類型用2B鉛筆埃涂在答題卡上,并用黑色簽字筆筑寫相應信息。請考生按要求在答題卷規定的位置上作答,不準使用涂改液,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得無效,但請在試8.盛唐時期詩人杜甫詩風淳樸厚重,反映戰爭和政治腐敗給人民帶來痛苦;中唐詩人白居易詩歌直面社會現實,揭示了統卷上把答案寫出來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這一變化說明()4.本卷進擇題1-17題,等小題選出容案后,用2B鉛筆將答題卡內對應題容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A制度推動詩歌發展B.時代孕育作品C.詩歌是歷史真實寫照D.唐詩題材豐富皮擦干凈后,再涂選其他答案;非選擇題18-19題,必須用規定的筆在答題卡非選擇答題區內按相應的序號作答。第一部分選擇題(34分)9.元代有不少蒙古語和西域語言的音譯詞被吸收到漢語漢文中。如車站的“站”是蒙古語ja(驛傳)的譯音,“站”一、選擇題(17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字漢語本義是“立著”“停下”,而元代漢蒙語并月合成“驛站”一詞,遂發展為如今車站的“站”義。這說明1.下面是李華同學制作的學習卡片。從卡片內容可得出他學習的主題是〔()A.儒家思想受到沖擊B.交通發展強化了統治C.元代重視文化建設D.民族交融豐富了文化★人口:742年,北方與南方人口比例為3:21080年,北方與南方人口比例為2:510.列寧說:“歷史上多次發生過這樣的戰爭,它們雖然像任何戰爭一樣不可避免的帶來慘禍、暴行、災難和痛苦,但是★諺語:“蘇湖熟,天下足它們卻是進步的戰爭”。以下戰爭最符合“進步”特征的是()★港口:廣州、泉州、明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A元統一中國之戰★財政:“國家根本(財政),仰給東南B金與南宋之戰C遼攻北宋之戰D金攻遼之戰11.設計歷史劇是歷史學習中常見的活動之一。下面某班設計的歷史課本劇,穿越了歷史空間,把幾個不同時期的帝王A.經濟重心南移B.海外貿易繁盛C.農業生產發展D.商品經濟繁榮弄到一個舞臺上來,給他們設計了各自的臺詞,其中正確的是(2.隋朝大運河修通后,在大運河沿岸興起了許多集市城鎮,杭州在隋朝以前是個僅有1.5萬戶人口的小鎮,大運河貫通A.隋煬帝:休養生息,勒儉治國B.明成祖:鹽鐵官營,八股取士后四方商貿云集,杭州城內各行業發展迅速,城市規模也日益擴大,到言朝中葉這里僅店鋪就有3萬余家,港中停泊的C.唐太宗:勇于變法,官國強兵D.宋太祖:童文輕武,分化事權商船綿延20余里,已是相當繁華的東南名都了。這表明大運河的開通()12.”一座中都誠(位于今張家口張北縣),半部元朝史?!痹卸际窃呐愣?,興建于1307年。中都建成后,以往王朝的A.推動了科舉制的繁榮B.鞏固了隋王朝的統治C.加速了農民起義的爆發D.帶動了沿河城市的發展北方疆界變成了國家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由此可見,元中都的興建()3.在美國學者麥克哈特《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名人排行榜》一書中,隋文帝位列其中。下列不屬于隋文帝功績的是A.加強了游牧與農耕兩種文明的交融B.有助于邊患問題的解決()C.有利于草原絲綢之路的興起與發展D.推動了國家統一的進程A.結束了長期分裂的局面B.正式確立了科舉制C.開創了“開皇之治”D.創立三省六部制13.北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準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體現了中4.唐朝中央政權的主要機構仍然是三省六部制。在君主專政年代,國家權力是通過皇帝頒發詔令執行的。大體來說,中國古代知識分子〔書省主起草詔令:門下省主審議詔令,是決策機構;尚書省是執行機構,下轄六部,負責貫徹各項詔敕和政策。據材料A重視以人為本B.主張和而不同C.崇尚天人合一D.具有家國情懷可知()6w萬人■人P教14鄧小平同志說:“西藏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西藏的主權不容否定,西藏獨立不行,半獨立不行,變相獨立也A.分化相權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B.三省各部門間互相牽制,制約皇權52925000L4531不行。”下列史實中能證明西藏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的是()C.三省長官直接由科舉考試選拔D.皇權始終至高無上,不受任何制約414140005.右圖是《649760年唐朝人口統計表》,對此解讀不正確的是()3000A.西漢時設置西域都護B.唐朝時文成公主入吐蕃C.元朝設置宣政院管理西藏D.設置唐蕃會盟碑2000-190169015.南宋《統天歷》定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和現代國際通用的公歷完全一致,但比后者早了400多年。元代郭A.649755年唐朝人口數呈上升趨勢B.唐太宗時期唐朝人口數量達到最多1000守敬制定的《授時歷》,精度也與公歷相當,但比西方早采用了300多年。據此可知宋元時期()64972674175760(年)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