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歷史模擬試題(一)參考答案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0分。1-5 BADCB 6-10 BADCC 11-15 CBAAD 16-20 BDCD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21.(10分)(1)(3分)②③①(2)(3分)史料類型:實物史料。(1分)圖一歷史信息:秦朝統一度量衡或法律嚴苛。(任一點1分)圖二歷史信息:宋朝海外貿易興盛、南宋海船規模大、造船技術先進、福建泉州是個大商港等。(1點即可1分)(3)(2分)共同作用:加強了國家對邊疆地區的管理;促進民族交融;有利于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任2點言之有理即可)(4)(2分)歷史價值:尋找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寶;了解當時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狀況;更好地接近歷史的真實;找到更多國家、民族的歷史記憶;清晰再現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軌跡和脈絡;讓中華文明重新散發奪目的光輝,增強民族自信心等。(任2點合理即可)22.(10分)(1)(3分)A:維新變法(或變法圖強)。(1分)B:民主共和(或三民主義)。(1分)C:民主科學。(1分)(兩個都答出1分,答一半不給分)(2)(4分)名稱:圖1農村革命(或革命);圖2敵后抗日(或抗日)。(2分)斗爭對象:圖1是國民黨反動派;圖2是日本侵略者。(2分)(3)(2分)道路名稱: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分)中國經濟的“根本轉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4)(1分)啟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探索的革命和建設道路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額道路在中國走不通;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等。(任1點言之有理即可)23.(10分)(1)(3分)美國: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或解放黑人奴隸)。(1分)俄國:頒布廢除農奴制法令(或廢除農奴制)。(1分)時代主題: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1分)(2)(3分)變化:由糧食危機到出口谷物。(依據材料答出兩個方面,體現出前后變化,言之有理即可)(2分)原因:新經濟政策的實施。(若答新經濟政策內容或意義也可給分)(1分)(3)(3分)相同點:都是國家干預(或政府主導、政府支持)下建立的;都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促進了工農業發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等。(任意1點即可)(1分)第聶伯河水電站興建背景:蘇聯工業落后,國家迫切需要發展重工業;斯大林實行社會主義工業化措施(實行兩年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建設第聶伯河水電站,促進了經濟發展等。(任意1點即可)(1分)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興建背景:經濟大危機后(爆發經濟大危機、經濟大蕭條),美國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失業人數劇增;羅斯福實行新政,推行以工代賑,興建公共工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任1點即可1分)(4)(1分)啟示:要結合國情制定國家政策;國家政策要關注民生;堅持制度創新,完善社會保障;堅持改革創新;加強國家干預經濟(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符合國情的國家政策能提高國家治理的有效性等。(任1點即可)■ ■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歷史模擬試題(一)答題卡姓名 考號考場 座號填涂 正確填涂 錯誤填涂缺考 (考生禁填)二、非選擇題(須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請在各題目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邊框的答案無效)貼條形碼區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姓名、考號、考場、座號填寫清楚。2.選擇題用2B鉛筆將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3.非選擇題使用黑色簽字筆書寫,筆跡清楚。4.保持卡面清潔,嚴禁折疊,嚴禁做標記。一、選擇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須用2B鉛筆填涂)1 [ A ] [ B ] [ C ] [ D ] 6 [ A ] [ B ] [ C ] [ D ] 11 [ A ] [ B ] [ C ] [ D ] 16 [ A ] [ B ] [ C ] [ D ]2 [ A ] [ B ] [ C ] [ D ] 7 [ A ] [ B ] [ C ] [ D ] 12 [ A ] [ B ] [ C ] [ D ] 17 [ A ] [ B ] [ C ] [ D ]3 [ A ] [ B ] [ C ] [ D ] 8 [ A ] [ B ] [ C ] [ D ] 13 [ A ] [ B ] [ C ] [ D ] 18 [ A ] [ B ] [ C ] [ D ]4 [ A ] [ B ] [ C ] [ D ] 9 [ A ] [ B ] [ C ] [ D ] 14 [ A ] [ B ] [ C ] [ D ] 19 [ A ] [ B ] [ C ] [ D ]5 [ A ] [ B ] [ C ] [ D ] 10 [ A ] [ B ] [ C ] [ D ] 15 [ A ] [ B ] [ C ] [ D ] 20 [ A ] [ B ] [ C ] [ D ]21.(共10分)21(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4)(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共10分)22(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4)(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共10分)23(1)(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2)(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3)(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4)(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模擬試題(一)答題卡 第2頁 共2頁二〇二五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中考)歷史模擬試題(一)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5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2.選擇題答案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非選擇題答案用 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書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選擇題部分(共20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計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用2B鉛筆填涂在答題卡上。1.朱熹這樣評價他:“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他,誨人不倦、學而不厭,為萬世師表,道貫古今。“他”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2.經過長期的歷史積淀,我國古代逐漸形成了“南稻北麥,南甜北咸”的飲食風格。下列源自西域的食物傳入中原后,豐富了人們的飲食結構。這些食物的傳入始于A.絲綢之路開辟 B.文成公主入藏 C.鑒真東渡 D.玄奘西行3.《齊民要術》記載,隨著北方人民的大量南徙,必然會把生產工具攜帶而來。適合南方的,可能有所推廣;不適合的,則會不斷改進。該著作所述現象A.導致了東漢政權的衰亡 B.推動了南北對峙的形成C.奠定了北魏統一的基礎 D.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4.唐代地理書《元和郡縣圖志》曾描述某水利工程,“公家運漕,私行商旅……隋氏作之雖勞,后代實受其利焉”。該工程的修建有利于A.治理珠江水患 B.推廣郡縣制度 C.南北經濟交流 D.開發巴蜀地區5.諺語、民謠因其鮮明的時代特征而具有史料價值。某朝代出現“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蘇湖熟,天下足”“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等諺語、民謠。該朝代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6.明朝時期,中國的航海活動達到了極盛,以15世紀初太平洋和印度洋上顯著但卻短暫的海上優勢為頂峰。例如,1405—1433年……這七次遠洋航行規模盛大,功績卓著,是史無前例的。這“七次遠洋航行”A.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 B.增進了中外友好往來C.解除了東南沿海倭患 D.促進了明朝經濟發展7.使用表格學習歷史,有助于我們對歷史知識進行歸納總結。通過下表,我們可知《南京條約》 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銀元《馬關條約》 賠償日本兵費白銀2億兩;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商埠;允許日本在通商口岸開設工廠《辛丑條約》 賠款白銀4.5億兩;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A.中國民族危機不斷加深 B.開放的通商口岸都集中在沿海地區C.中國淪為列強的殖民地 D.條約都嚴重侵害了中國的關稅主權8.著名學者郭齊勇在評述《國史大綱》時說,即使在外患紛乘、國難深重的困境中,我國無數仁人志士仍然對祖國的未來充滿企盼和信心,并以滿腔的熱忱為之奮斗。以下符合1919年“外患紛乘”引發我國“仁人志士奮斗”的史實是A.鴉片戰爭 林則徐虎門銷煙 B.甲午戰爭 維新變法運動C.十月革命 中國共產黨誕生 D.巴黎和會 五四運動爆發9.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認為一切事實證明,我們在軍事上的單純防御路線,是我們不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的主要原因。下列選項屬于這次會議的是A.首次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綱領 B.確定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C.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 D.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10.在主題為“中華英雄譜”的跨學科學習活動中,某小組圍繞下列英雄人物查找資料、編寫劇本。以下四位英雄人物共同的時代擔當是 趙登禹(1898—1937) 楊靖宇(1905—1940) 張自忠(1891—1940) 左權(1905—1942)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推翻軍閥C.團結抗日,保衛中華 D.抗美援朝,保家衛國11.1945年8月,毛澤東離開延安前說:“由于有我們的力量,全國的人心,蔣介石自己的困難,外國的干預四個條件,這次去是可以解決一些問題的。”據此判斷,毛澤東此行的目的地是A.西安 B.南京 C.重慶 D.廣州12.“它總結了黨過去領導土地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又適應建國后的新形勢確定了新政策,成為指導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材料中的“它”是A.《中國土地法大綱》 B.《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13.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隨后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同年,我國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廣州等14個沿海城市。這說明A.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同步進行 B.改革開放呈現“點線面體”的格局C.特區的建立為改革提供了示范 D.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國建立14.1955年,中國政府依據“必須走出去”的戰略決策,派周恩來等代表參加了亞非會議。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這次會議A.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B.宣告了不結盟運動的正式成立C.恢復了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形成了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15.某校九年級歷史課上,提到了青銅器、金字塔、楔形文字、《漢謨拉比法典》、阿拉伯數字。據此可知,他們學習的大單元主題是A.歐洲莊園制度 B.亞洲封建制度 C.西歐哲學成就 D.亞非文明成果16.有人對《蒙娜麗莎》推崇備至,也有人認為蒙娜麗莎并不好看。從歷史的角度和審美的角度審視,這幅畫的價值主要體現在A.能夠反映資本主義萌芽 B.充分呈現人文主義精神C.可以印證古典文化復興 D.足以凸顯理性主義追求17.英國《權利法案》中的“人民”專指城鄉有產階級,不包括農民和下層工商業者;美國《獨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指有地位的男性白人間的平等。這說明資本主義民主A.實現了分權制衡 B.傳播了民主政治C.促進了思想解放 D.具有階級局限性18.下圖列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四個重大事件。這些事件共同反映出A.二戰中的轉折性戰役 B.雅爾塔體系的形成C.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 D.聯合國建立的影響19.自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以來,他多次表示美國必須重新控制巴拿馬運河。回顧歷史,20世紀六七十年代,巴拿馬不斷爆發群眾性的反美運動,要求收回運河區主權。1999年底,巴拿馬收回了運河區的全部主權。這一結果A.標志著非洲國家擺脫殖民主義枷鎖 B.表明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最終確立C.提高了亞非國家和地區的民族自信 D.鼓舞了拉美人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20.當今世界并不安寧穩定,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恐怖主義、地區沖突等問題此起彼伏;全球范圍內生態環境惡化,日益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這反映了A.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性 B.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危害性C.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的發展 D.和平與發展的主題發生了裂變非選擇題部分(共30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個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請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把答案書寫在答題卡指定區域內。21.(10分)從出土文物中獲取歷史信息,是學史的基本方法之一。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①長安城遺址出土的“漢并天下”瓦當 ②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帶藤條殘木柄骨耜 ③利簋及銘文拓片(銘文記載了周武王在牧野伐紂的時間)(1)將材料一中三個文物按出現的時間先后排序。(只寫序號)(3分)材料二圖2 南宋海船圖一中文字為“衡石不正,十六兩以上,貲官嗇夫一甲;不盈十六兩到八兩,貲一盾”。意思是:如果衡器的誤差超過十六兩,那么負責管理衡器的官員將被罰繳一件鎧甲;如果誤差在十六兩以下到八兩之間,則會被罰繳一個盾牌。 圖二于1974年出土于福建泉州。出土時,海船殘存長24.2米、寬9.15米。宋代海船設置水密隔艙,增加抗沉性和橫向強度。這一技術,在當時世界造船領域中居于領先地位。(2)史料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依據,主要包括: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種類型。請指出材料二中文物所屬的史料類型,并說說你從圖1、圖2中獲得的歷史信息。(3分)材料三滇王之印。由漢武帝頒發給邊陲屬地首領,印章形制屬于列侯的規格。現珍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元朝宣政院印章,印文為八思巴文。現收藏于西藏博物館。 清政府頒賜給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金印,印文均由滿、蒙古、藏、漢四種文字組成。現收藏于西藏博物館。(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三中文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至少說出兩點)(2分)材料四 廣袤的中華大地承載著超過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歷程。蘊含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文明瑰寶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大多在歲月的海洋里失去了蹤跡。考古學就是尋找這些殘留于地面、掩埋在地下或是水中的“蒙塵遺珠”,勾勒出中華民族文明發展的軌跡和脈絡,讓古老的文明重新散發奪目的光輝。 ——據王新春《那些震驚世人的“遺珠”》(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說說我國文物考古的歷史價值。(至少兩點)(2分)22.(10分)方向決定前途,道路決定命運。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求索·覺醒路】材料一A組 在上海,梁啟超任《時務報》主編;在天津,嚴復等主持《國聞報》,影響較大。B組 1905年孫中山、黃興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中國同盟會,創辦《民報》。C組 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后改名為《新青年》,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成為主要撰稿人。 ——摘編自統編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1)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分別指出A、B、C組中報刊雜志所宣傳的思想主張。(3分)【開拓·革命路】材料二(2)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將圖1、圖2名稱補充完整,并分別說出圖1和圖2中根據地人民的斗爭對象。(4分)【奮進·富強路】材料三 他和他的同事找到了一條富國強民的道路。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鄧小平也引領了中國根本轉型,不論它與世界的關系方面,還是它本身治理結構和社會方面。在鄧小平領導下出現的這種結構性轉變,確實可以成為自兩千多年前漢帝國形成以來,中國最根本的變化。——傅高義《鄧小平時代》(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三中“富國強民”道路的名稱,并回答鄧小平引領的中國經濟的“根本轉型”指的是什么?(2分)(4)綜合以上材料,回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路,你得到了什么啟示?(1分)23.(10分)國家政策直接反映出國家治理的有效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下半期部分國家歷史事件表國家 事件美國 林肯簽署《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一位約60歲的老人跪著對林肯說,這么多年他一直在沙漠中尋找水源,現在終于找到了“我們的生命之泉”。日本 明治維新期間,為了向大眾宣傳民主和自由,政府修建了一座演說會場“明治會堂”。國民迎接新時代的到來,關心作為國民應有的民主和自由權利。俄國 頒布廢除農奴制的“法令”,農民實現人身自由,有權用自己的名字訂立契約、從事工商業活動,進行訴訟,可以改變身份成為市民或商人。—據BBC《世界史》《世界史·近代史編》等整理(1)據材料一,分別指出19世紀下半期美國和俄國在人權進步方面實施的政策。(2分)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材料一體現的時代主題。(1分)材料二 現在俄國連自己的人民也養不起。他們的余糧要賣給政府,換回的只是沒什么價值的紙幣。1921年3月,列寧暫時把時間往回撥了一下。農民受到激勵,種植更多的谷物,一部分可以在市場上出售。谷物交易曾經是違法行為,而現在則被視為造福群眾的措施。到1923年,蘇聯實際上已經開始出口谷物了。——摘編自杰弗里·布萊內《20世紀簡史:從無線電到柏林墻》(2)據材料二,概括蘇俄(聯)農業發展的變化。(2分)結合所學,分析變化原因。(1分)材料三蘇聯第聶伯河水電站 由國家電力委員會制定規劃,1927年開始動工,5年后按照計劃建成投產。經過擴建,它所提供的電力可以滿足周邊大型鋼鐵廠和鋁廠的需求,催生了一些新興工業城市。 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在總統羅斯福的推動下,建立了田納西河流域管理局。1933年水利工程開始興建,水力發電推動了當地工農業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3)據材料三,概括兩項水利工程的相同點。(1分)結合所學,分析蘇聯和美國興建水利工程的歷史背景。(2分)(4)綜上所述,談談你從不同國家治理措施中得到的啟示。(1分)圖1 湖北云夢睡虎地出土的秦簡歷史模擬試題(一) 第6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5成武歷史一模參考答案.doc 2025成武歷史一模答題卡.doc 2025成武歷史一模試題.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