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情抽樣調研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2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試時間50分鐘。2.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暇3.答卷前請將裝訂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題號二總分分數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品機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在國歌聲中,毛澤東按動電鈕,升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一五星紅旗。他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并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材料反映的史實A.開國大典B.土地改革C.西藏和平解放D.三大改造的完成2.“兩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統稱。2025年全國“兩會”,即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于2025年3月4日召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于的2025年3月5日召開。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A.體現了共產黨與民主黨派聯合執政B.制定了中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C.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D.標志著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正式確立3.歌詞:“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抗美援朝,打敗美長國野心狼!”體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A.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精神B.保家衛國、不怕犧牲的精神C.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精神D.改革創新、與時俱進的精神4.1951年,全國人民響應國家號召,積極開展捐獻飛機大炮、增加生產、厲行節約及愛國豐產等運動,竭盡全力保障前線的物資供給。這說明抗美援朝戰爭A.是中國人民反侵略的戰爭B.是維護和平的正義的戰爭C.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D.得到了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5.1950年召開的土地工作會議指出,“它總結了黨過去領導土地改革的經驗和教訓,又適應建國后的新形勢,確定了新政策,成為指導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據。”下列關于材料中“它”的說法錯誤的是A.實現了土地的公有制B.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到1952底,土地改革除部分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完成D.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6.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整,增設鋼鐵、地質等工科專業。這一調整旨在A.普及高等教育B.服務工業化建設C,促進科技交流D.培養外交人才7.2025年中國農歷乙已蛇年春節聯歡晚會上,一組高科技機器人登臺表演,展示了我國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領域的先進技術。實現國家工業化,建設世界工業強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夢想,為實現這一夢想,我國于1953年開始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下列史實中可以證明這一結論的是①武漢長江大橋建成②大慶油田的建設③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建成投產④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8.1953年10月,新中國成立后的首次基層人大代表普選拉開帷幕。有親歷者在回憶錄中寫道:“我被分配到北京豐臺區長辛店鎮普選委員會第二組工作。在歷經了宣傳選舉法、審查選民資格、醞釀候選人投票選舉等程序后,選區內全體選民選出了他們自己的代表。”這反映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U八年級歷史第二學期典C因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罐ApP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情抽樣調研選擇題(共20分)1.A2.D3.B4.D5.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我國開始進行土地改革,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后的土地仍然是土地私有制,A項錯誤;土地改革徹底摧毀了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B、C、D三項正確。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A。6.B7.C8.C【解析】根據材料“歷經了宣傳選舉法、審查選民資格、醞釀候選人、投票選舉等程序”和所學知識可知,這一系列程序的呈現,清晰地表明了基層普選是按照一定的步驟和規則有序進行的,體現了流程的規范性,C項正確:材料中主要講述的是基層人大代表普選的流程,沒有提及獲選代表的來源情況,排除A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而不是第一屆人大是根本政治制度,排除B項: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并沒有取代政協會議的地位,政協會議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排除D項。故選C。9.D10.D11.A【解析】根據題干“深耕細作產量高,一顆玉米穿云霄。彩云拴著玉米腰,嚇得月亮彎彎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首民謠過分夸大了玉米的產量,反映了“大躍進”運動中的浮夸風,1958年,黨和政府輕率發動了“大躍進”運動,“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片面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經濟建設的規律,是“大躍進”時期的話語,A項正確;“公共食堂好,吃飯不花錢”這一口號反映的是人民公社化運動,排除B項;“自愿又互利,發展合作社”這一口號反映的是農業合作化運動,排除C項;公私合營是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排除D項。故選A。12.D13.C14.C15.D16.D17.C18.B19.A20.D非選擇題(共30分)21.(1)聯系:政協會議為籌建新中國作了充分的準備。意義: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2分,聯系1分,意義1分)(2)考驗:經濟瀕于崩潰(或經濟凋敝、經濟困難)。解決方法:我國在新解放區進行土地改革,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2分,考驗1分,解決方法1分)(3)示例:有。理由:他們為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作出了貢獻,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所以他們的犧牲是有價值的。(符合題意即可,2分)22.(1)工業化道路:實施第一個五年計劃,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經濟制度改造:進行三大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政治制度建設:1954年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3分,工業化道路的措施1分,經濟制度改造的措施1分,政治制度建設的措施1分)(2)贖買政策。(1分)(3)工業成就:建成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實現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全部自給:新興電子工業、原子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八年級期中學情抽樣調研-歷史.pdf 八年級-歷史-參考答案.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