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德陽二中教育集團2025年春期初一期中素質檢測歷史試卷第1卷(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的答案,每小題2分,共24分)1.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詠史詩·汴水》寫到:“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詩中“千里長河”的中心在()A.長安B.洛陽C.余杭D.涿郡2.以圖1作為史料,可以用于研究(圖1A.西周的封邦建國B.秦代的郡縣設置C.唐代的地方治理D.元朝的行省劃分3.唐詩《七德舞》中言“太宗十八舉義兵,白旄黃鉞定兩京。擒充戮竇四海清,二十有四功業成。二十有九即帝位,三十有五致太平”。這里的“太平”是指()A.開皇之治B.貞觀之治C.開元盛世D.元和中興4.據統計,《唐百家詩選》中近百分之九十的詩人都參加過科舉考試,進士及第者占入選詩人的百分之七十。以詩取士的產生,促使著唐人學習創作詩歌。據此可知,出現唐詩繁榮的政治因素是()A.尊崇儒術的影響B.科舉制度的促進C.重文輕武的推行D.八股取士的實施5.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把唐朝稱為“最具世界色彩的朝代”。下列史實符合這一觀點的是(A.張騫出使西域B.文成公主入藏C.鑒真東渡日本D.冊封南詔首領6.圖2是現藏于遼寧省博物館的宋摹本《虢國夫人游春圖》,描繪了楊貴妃的姐姐號國夫人和秦國夫人在三月三游春的場景。畫面當中上層社會的婦女們有的穿著男裝,有的穿著“胡服”,騎著馬恣意前行。這一作品說明唐朝()圖A.中外文化交流頻繁B.社會風氣開放包容試卷第1頁,共4頁C.文學藝術豐富多彩D.民族關系和睦共存7.歐陽修在《本論》中記載:“五十三年之間,易五姓十三君,而亡國被弒者八”。這反映了五代十國()A.政局動蕩B.蘊含統一C.宦官專權D.內重外輕8.“他”是唐朝最負盛名的詩人之一,“他”的詩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抒發了昂揚的進取精神,表現出蔑視權貴、超凡脫俗的風骨。“他”被尊為()A.“詩仙”B.“詩圣”C.“詩佛”D.“詩史”9.宋太祖為了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擔任各地州縣的長官,后又在州級機構中另設一官職,與州長官同簽文書,以分散長官權力。當時另設的官職是()A.轉運使B.刺史C.按察使D.通判10.錢穆在《國史大綱》中寫道:“宋王室的一個歷世相傳的家訓,厥為優待士大夫,永遠讓文人壓在武人的頭上。”這反映了宋朝的治國策略是()A.強干弱枝B.分解相權C.民貴君輕D.崇文抑武11.對以下大事年表解讀正確的是(960年1005年1038年1044年1125年1127年1140年1141年北宋宋遼訂立宋夏達和南宋取得好西夏建立南宋與金金滅遼金滅北宋建立澶淵之盟議城大捷簽訂和約A.各族政權間始終處于戰爭狀態B.北宋與各族交戰從沒有取勝過C.遼與南宋維持相對和平的局面D.各民族政權并立并且力量消長12.金朝是一個以女真族為主體、漢族人口占絕大多數的民族聯合政權。據統計,金代六部尚書共227人,其中女真97人,漢族108人,契丹13人,渤海9人。由此可見,金代的政治制度(A.激化了民族矛盾B.促進了民族交融C.實現了民族平等D.弱化了女真地位第I川卷(非選擇題)二、材料分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36分)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6分)材料一:(隋唐時期)庶族中小地主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他們積極要求參政,希冀通過某種形式改變政治地位。而統一的中央集權官僚體制的確立,又急需一大批有能力、有才華的官吏充實到官府機構中去,從而使政令暢通,官僚機構得以正常運轉,實現進一步遏制地方割據勢力、加強皇權、鞏固中央集權的目的。一摘編謝蘭榮主編《中外教有簡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隋唐實行科舉制度的原因。(6分)試卷第2頁,共4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