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評估歷史◆下冊第1~11課題號總分累分人座位號得分注意事項:共19小題,滿分75分,考試時間為70分鐘。第I卷選擇題(共30分)得分評分人本部分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請將正確選項的代號填入下表相應題號的空格內。題號2791011121315答案1.右圖是某次會議的代表證(該會議開始時間為1949年9月21日)。該會議的中心任務是A.規劃經濟建設方針B.討論成立新中國C.商討土地改革細節D.討論解放新中國2.開國大典前夕,天安門城樓東西兩側分別懸掛起“中央人民政府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的巨幅標語。1950年國慶節前夕,東側的標語被改成“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這一變化A適應了經濟建設的形勢和需要B.體現了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壯大C.反映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愿望D.宣告了中華民族正走向偉大復興3.曲青山在《漫談黨史學習》一書中寫道:“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遭到嚴重安全威脅。‘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經過充分討論和全面衡量,黨中央和毛澤東主席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略決策。”材料反映了抗美援朝的A.背景B.結果C.過程D.影響4.下面是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主要農產品產量表。表中農產品產量發生變化主要得益于項目1950年1951年1952年糧食/萬噸13212.914368.916393.1棉花/萬噸69.3103.1130.4A推行地主土地所有制B.國家重視工業化建設C.實行農民土地所有制D.社會主義改造的進行5.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次人口流動高峰出現在1952一1957年,城市職工的人數從1603萬增加到3101萬,東三省成為當時主要的人口遷移目的地。上述人口流動現象的出現A.支援了工業化建設B.適應了對外開放的需要C.加快了農業集體化D.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2024一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評估·歷史第1頁(共6頁)】【6LR-SHX】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6.右圖所示為李明同學收藏的兩張1953年人大代表選民證。作為原遙民敬婚民盤始史料,該選民證可以反映新中國的A.文化建設成就B.經濟發展情況C.對外政策演變D.民主政治建設7.右圖是同仁堂在進行公私合營前后的職工人數和生人數)1400產總值的統計圖。圖中數據的變化體現了12001000HA.社會主義改造促進了經濟發展800600口職工數(人)B.土地改革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400H口生產總值(萬元)C.國家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200f041948年1959年(時間)D.工業生產出現急躁冒進的現象8.1961年,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農村整風整社和若干政策問題的討論紀要》中指出:“在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中,社員家庭副業和家庭手工業的性質同資本主義條件下的性質不同,是社會主義大企業的附庸和助手…它們是大集體下的小自由。”這表明當時A.人民公社體制得以徹底廢除B.市場經濟占據主導地位C.“左”的錯誤思想繼續蔓延D.注重調整國民經濟政策9.1962年,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發行了第三套人民幣。如下圖所示,人民幣上繪有女拖拉機手、農民等勞動者的形象。這一設計中入民郎中國人民銀對樣幣壹家gNX7545078樣幣5冠】17741120女拖拉機手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A.體現女性已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B.表明我國已建設成為農業現代化國家C.倡導人民投身社會主義建設的社會風尚D.反映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成就顯著10.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伴隨著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錯案的工作在全國全面推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受害者是A.彭德懷B.周恩來C,葉劍英D.劉少奇11.1978年,中共中央先后派遣考察團赴南斯拉夫、羅馬尼亞等國了解并學習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的市場經濟制度,赴香港、澳門地區學習如何快速發展經濟,赴西歐五國考察交通運輸業、電力機械產業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考察活動旨在A.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B.探索適合國情的發展道路C,改善經濟建設的外部環境D.實施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12.1978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北方,他與黑龍江省委黨政軍主要負責同志談話時,曾特別提到“大慶(油田)要進口一件什么設備,本來經過黨委就可以解決,就是上報、審批轉圈子,定不下來,拖了一年”。這表明當時A.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B.國有企業內部官僚主義膨脹C.國有企業內部管理極不到位D.國有企業缺乏經營的自主權【2024一2025學年度八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評估·歷史第2頁(共6頁)】【6LR-SHX】CS掃描全能王3億人幕在用的掃貓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