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安康市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期中聯考生物學試題本試卷共8頁,21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分鐘。注意事項: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等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寫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4.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同學長時間行走使腳掌磨出了水泡,幾天后水泡消失。水泡消失的過程中,水泡中的液體主要滲人A.組織細胞B.毛細血管和各級動脈、靜脈C.各級動脈和靜脈D.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2.當我們進行跑步等軀體運動時,直接支配骨骼肌收縮的是A.傳人神經B.軀體運動神經C.內臟運動神經D.神經中樞3.運動員在參加馬拉松比賽過程中,機體會進行一系列調節。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比賽過程中,運動員的血糖濃度會持續下降至極低水平B.大量出汗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C,運動員體內的醛固酮分泌量會增加,以維持水鹽平衡D.運動員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相對穩定只依賴神經調節4.在某種哺乳動物體內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機體內產生的抗體水平的變化情況如下圖所示。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機體針對它們產生的抗m抗體和抗n抗體的濃度有較大的差異。下列敘述正確的是103抗m抗體抗n抗體1020↑71421283542495663707784注射m抗原注射m抗原和n抗原時間/dA.首次注射抗原時,機體不產生特異性免疫反應B.再次注射m抗原時,漿細胞能更快地識別m抗原C.抗n抗體能夠直接裂解被n抗原人侵的靶細胞D.據圖可知,二次免疫產生抗體的速度快,濃度高生物學試題第1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5.安康市有很多寵物飼養者,部分人在接觸寵物毛發、皮屑后,出現了皮膚瘙癢、紅斑,呼吸道不適等癥狀。這種疾病的類型是A.自身免疫病B.過敏反應C.免疫缺陷病D.人畜傳染病6.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角度(α),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α的形成的原因是生長素促進了胚芽鞘細胞的伸長B.該實驗中瓊脂塊的作用是為胚芽鞘提供營養物質C.去頂胚芽鞘應靜置一段時間以消耗掉胚芽鞘自身原有的生長素D.某兩組實驗的生長素濃度不同,但α可能相同7.農田中的生物形成人工生物群落。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農田中生活的多個生物種群是孤立存在的B.與自然群落相比,人工生物群落易受外界環境影響C.沒有人工干預,農田生物群落能長期保持穩定D.大量增加化肥使用對保護農田生物多樣性有利8.某同學在不同時間對酵母菌培養液進行抽樣檢測以研究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動態變化,得到以下數據(單位:個/mL):時間(h)010203040506070酵母菌數量10020040080016001600800400根據上述數據,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該酵母菌種群數量的增長曲線呈“丁”形B.從20h到40h,酵母菌種群的增長速率保持不變C.40~50h酵母菌數量未變化的最可能的原因是氧氣耗盡D.60h后酵母菌種群數量下降的原因與營養物質消耗、有害代謝產物積累有關9.某山地的灌叢群落中,生長著各種灌木和一些草本植物。野兔在灌叢中活動,鷹會捕食野兔。下列關于該灌叢群落的敘述,正確的是A.與農田相比,灌叢群落的結構簡單,物種豐富度低B.野兔和鷹之間的捕食關系不會影響群落的結構C.在該山地灌叢過度放牧可導致群落結構趨于簡單化D.人類對灌叢的砍伐不會改變群落的演替方向10.病毒在作物體內逐年積累,會導致作物產量降低。某同學采用莖尖組織培養技術培養脫毒苗,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外植體消毒時間越長組培越容易成功B.誘導形成愈傷組織時一般需要光照C.莖尖組織培養過程中需要更換培養基D.試管苗形成后直接移栽到大田中生物學試題第2頁(共8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警在用的掃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