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名校之約2025河南省中招考試模擬試卷歷史(四)題號選擇題非選擇題總分得分注意事項:帥1.本試卷共6頁,滿分50分,考試時間60分鐘。岸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資料,但應獨立答題,禁止討論、交流資料等行為。報3.請用藍色、黑色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答卷前請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烘銣一、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1.“中華文明從遠古走來,沿著自身固有的脈絡和軌跡不斷向前發展,從豆古走到今天而郵從未中斷,始終保持著迥異于其他文明的獨特的文化內涵與文明特色。”這表明中華文明()A包羅萬象,冠絕世界B兼收并蓄,融會貫通長C.一枝獨秀,獨領風騷D.獨樹一幟,一脈相承2夏、商、西周三代是中華文明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的應I數用,物質文明的集中表現則是(粥A.賈湖稻谷遺跡圖B.二里頭宮殿遺址C.商代青銅D.西周的分封等級圖3.“百家爭鳴其所爭者,為濟世之要樞;其所鳴者,為治平之大道。一故宮博物院展覽《何以中國·源·啟蒙奠基》”據此,百家爭鳴的主要內容是()痛A修身之本B治國之道C人與自然D社會變革郵4.下圖中這件文物主要能夠幫助我們了解秦朝的(文物信息:里耶秦具體內容:“戶籍簿”一般會記錄家庭倒御簡之一,出土于湖所在的里名,以及家庭成員的姓名、南省龍山縣望耶性別、年齡、游位、碟役身份等。這為鎮,為秦朝遷陵縣秦朝征發賦稅、徭役提供了童要依里耶秦簡前222年至前209據,政府可以根據戶籍信息特準地對戶籍簿年遺留的公文檔案。每個家庭和個人進行賦役征派。A.書寫材質和字體演變的過程B.官僚制度和行政運作流程C.人口、家庭和社會結構狀況D.賦稅政策和后勤保障體系5祖沖之廣泛搜集資料,并“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證實了歲差的存在,改造了諸葛亮發明的木牛流馬,在前人基礎上創造了水讎磨。材料反映了祖沖之具有()A.公而忘私、樂于助人的奉獻精神B嚴于律已、寬以待人的高尚品德報C.身體力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D,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斗爭精神歷史試卷(四)第1頁(共6頁)6.武周時即選宜濫雜,中宗復位后,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一伙把持政柄,大肆賣官,所置員外、同正、試、攝、檢校、判、知等官泛濫,多達數千人,造成政府開支急劇增加。針對此,唐玄宗采取的措施是(A.裁汰冗官,整頓吏治B.注重文教,編修圖籍C興修水利.整頓漕運D.改革科舉,重視選才7民族學家費孝通認為,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表明,政治上處于分裂動蕩的時期往往是中華民族交融處于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魏晉南北朝是這樣,遼宋夏金的對峙時期也是如此。費孝通這一論斷意在強調(A.國家統一是歷史的潮流B碰撞交流促進民族交融C.中國呈現多元一體格局D.民族戰爭導致政治動蕩8.下面圖片所示的書籍共同反映出(《徐霞客游記》書影《本草綱目》書影《農政全書》書影《天工開物》書影A.隋唐時期的對外交流B.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C.明清時期出版業發達D,明清時期的科技發展9如下這組資料反映的史實是(A.太平天國運動B.義和團運動C.辛亥革命D.土地改革10.清廷允準修筑的運煤之用的唐胥鐵路,“行車未久,都中言官復連奏彈勤,謂機車直駛,震動東陵,有傷禾稼。”慈禧隨即降諭禁止機車行駛。材料主要體現出洋務運動(A.是第一次近代化運動B是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C.受到封建勢力的阻撓D.沒有實現富國強兵的目標11.“論從史出”是歷史學習的基本原則之一。下列史實及其結論符合這一原則的是(選項史實結論A九一八事變爆發,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抗日怒潮中國人民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B張、楊扣押蔣介石,通電全國停止內戰,聯共抗日張、楊不愧是共產黨員中的先進代表C廣州、武漢失陷,華北、華中、華南大片領土淪入敵手抗日戰爭后期,國民政府消極抗日抗日根據地軍民根據各地不同地形特點,采取地道路、使日本企圖迅速滅亡中國的既定戰略地雷戰,夜襲戰、麻雀戰等戰法打擊日軍徹底破滅12.1943年,毛澤東為下圖所示運動發出了號召,是(圖1八路軍在太行山開荒圖2359旅在南泥灣開荒而史試卷(四)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