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撫順市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測試裝歷史試卷(本試卷共19小題滿分70分歷史和道德與法治考試時長共150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訂第一部分選擇題(共30分)本部分共包括15小題,每小題2分。下列每小題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的選項。1.在一百多萬年前,中華大地上就有了人類活動,為研究古人類提供可靠依據的是A圖騰崇拜B.文字書籍C.結繩記事D.考古發現2.小錢幣,大歷史。下列錢幣能夠作為“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指施”證據的是①圓形方孔半兩餞②五侏線③開元逝寶④契丹貨幣線.A.①B.②C.③D.④3.唐詩“蕃人舊日不耕犁,相學如今種禾季”“女為胡婦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反映的共同歷史現象是A.中外交往B.農業發展C.民族交融D.邊疆治理4.某同學在學習過程中整理了如下資料,據此可知他學習的內容是資料奧型內容島作宋代《耕獲圖》、《清明上河圖》、《貨郎圖》文物定名瓷器、南宋紙幣“會子”鋼版拓片地圖宋代海外貿易圖A.宋代農業的發展B.未代手工業的興盛C.朱代商業貿易的察榮D.未代經濟的發展5.某班同學布置板報,粘貼了林測徐、關天培、葛云飛、王錫朋、鄭國鴻、陳化成、鄧世昌、左宗槳等人的照片,該板報反映的是A英雄一反抗侵略B.模范一維護邊疆C.先鋒一創新制度D.榜樣—偉大工程6.在沈陽市有一座用花崗巖筑成的“殘歷碑”(下圖),碑上銘刻著1931年9月18日。對該“殘歷碑”紀念的重大事件解讀正確的是A,開啟了北伐勝利進軍的征程B.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C.標志著十年內戰的基本停止D.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7.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感慨地說:“現在我們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查…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這一現象的改變得益于A.土地改革B.“一五”計劃C.三大改造D.中共八大8.某教師在課堂上出示了以下內容,此內容說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圓的一切合法權利中日兩國建立外交關系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A.中國在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中函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C.20世紀7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D.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面推進9.下列關于“古代亞非文明”的歷史資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電彩《阿育王》B.紀錄片《消失的古巴比倫》C.神話《女蝸補天》D.遺址金字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