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銀川市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卷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20小題,滿分100分。考斌時間為75分鐘。2,答案寫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考試結束后,交回答題卡。第I卷(選擇題共48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個小題,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1.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種植植物能養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養活的人口多得多…農業生產增長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夠供養新產生的祭司階級、士兵和官蒙吏”。據此可知()▲原始農業的出現使人類從定居生潘轉變為游牧生活服B原始農業的發展導致民眾生活普遍得到顯著的提高%C原始農業的發展為社會分工和階級的產生提供條件D.原始農業的出現阻礙世界文明的產生和進一步發展2.下圖為約公元1一2世紀古印度地區出現的鍵陀羅佛教藝術雕像一—彌勒菩薩像,它展現了鍵陀羅藝術中菩薩形象的獨特魅力。菩薩頭戴寶冠,身披天衣下著腰衣,衣褶厚重,刻紋細膩。其面容華貴,帶有西方太陽神阿波羅的風采。該雕像主要體現的了()A.古羅馬帝國內的文化碰撞B佛教在世界范圍內的傳播C.區域間文化的交流與擴展D古印度文明的本土化發展3.公元6世紀,地中海沿岸城市出現人口大量突發性死亡,這一現象對拜占庭帝國的社會秩序產生了嚴重沖擊。為了應對這一危機,查士丁尼一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頒布了關于遺產繼承的法令,處理死后未立遺囑的人的財產權歸屬問題。這一法令的頒布主要反映了()A查士丁尼一世對法律體系全面改革B.社會危機推動了法律制度的調整C.羅馬法在拜占庭帝國的延續與發展D.帝國政府對經濟危機的直接干預4,公元9世紀西歐封臣的效忠誓詞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愛其所愛,仇其所仇。主人…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賜我以應得,則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必將以他的意志為準則,銀川市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第1頁(共6頁)絕無違背”。這表明中世紀西歐(A.王權對封建領主的絕對控制B.封君封臣制滲透著契約理念C.有限王權思想已是社會共識D.封建領主聞的權力平衡思想5.位于兩河流域基什附近的奧海米爾土丘出土了一塊約公元前3500年的石板,上面刻有圖畫符號和線形符號,這是迄今所知最早的文字。這表明()A.兩河流域的文明程度領先世界 楔形文字的使用已經遍布西亞C.該文字為近代字母文字的源頭D兩河流域已經邁人文明的門檻6:某一文明的介紹中含有“種植玉米為主”“金字塔廟宇”“20進位制”等關鍵詞。該文明位于下圖中的()A.①B.②c.③D.④7古埃及文明的發展與尼羅河的周期性泛濫有著密切的關系。為了有效利用尼羅河的水資源,古埃及社會形成了一套由掌權者根據尼羅河泛濫規律進行統籌管理的社會秩序,確保防洪和灌溉工作的順利進行。這種社會秩序的形成主要反映了()&.文明發展依賴于對外來文化的廣泛吸收和融合B社會經常面臨頻繁的自然災害,需要不斷應對C.政治文明深深受到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的影響D統治階級主要通過宗教信仰來維舟其統治地位816世紀,一位威尼斯商人抱怨:“葡萄牙人在印度購買香料的價格低得離譜,他們以如此低廉的成本,將香料大量運抵歐洲,導致我們在東方貿易中的利潤大幅縮水”。這一現象表明()A.商業革命沖擊傳統貿易格局B.貿易發展推動商品世界性流動C.價格革命引發經濟秩序混亂A葡萄牙成為世界貿易體系中心銀川市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