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學年第二學期S9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歷史學科參考答案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123456答案CBDA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題號789101112131415161718答案CDABAADD三、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第19題12分,第20題12分,第21題12分,第22題16分,共52分)19.(12分)(1)(6分)價值:溝通南北,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了運河沿岸城市的發展:推動了政治中心的轉移:為后世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4分)推薦:示例1:良渚古城遺址推薦理由: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的世界文化遺產:東亞最早國家級城邦水利工程典范;中國玉禮器文明體系的起源圣地。示例2:河姆渡遺址推薦理由:改寫中國稻作農業起源史的七千年遺存:干欄式建筑與早期栽培稻的實證性見證:長江流域新石器時代文明的標志性代表。推薦要求:文化遺址+推薦理由各1分,共2分。(2)(6分)地位:連接紅海和地中海,成為西歐和南亞、東亞之間最近、最直接的水上通道。(2分)目的:殖民擴張和世界市場拓展的需要。(1分)影響:利:其開通密切了東西方貿易,加速了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市場的形成:蘇伊士運河的開通有利于埃及國際戰略地位的提升:弊:蘇伊士運河的開通便利了列強的殖民擴張,給沿線地區的人民帶來了災難。(利2分,弊1分,共3分)20.(12分)(1)(6分)類型:阿茲特克文化(印第安文化)、西班牙殖民文化和墨西哥現代文化。(3分)特征:墨西哥歷史文化包容性(融合性給分,多元性不給分)。(1分)高二歷史學科答案第1頁(共2頁)研究價值:體現了墨西哥發展進程中民族與文化認同:體現了不同文化交融的過程;是研究墨西哥人口遷徙歷史發展(或拉丁美洲族群變化或美洲移民)的重要史料。(任意2點,2分)(2)填空:移民(1分)、國家(1分)。“國民形象”:新加坡匯聚了華人、馬來人等不同族群,國民形象體現了多種文化的共處與交融:新加坡歷史上移民的艱辛經歷,經政府引導塑造國民身份。(每點2分,共4分)(關鍵詞:多元文化融合、共同身份認同)21.(12分)(1)(7分)原因:隋唐時期文化繁榮,全面領先,對周邊各國具有強大吸引力:隋唐統治者實行開明開放的對外政策:隋唐海陸交通發達:周邊國家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成果:有識之士的不解努力。(任答2點,4分)影響:推動了周邊國家的文化發展和社會進步:促進了東亞文化圈的形成:提升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3分)(2)(5分)作用:將中華文化介紹到西方(或寫作為中華文化傳播的媒介),并掀起“中國熱”。(2分)史實:傳教士把中國的哲學、宗教、科學、技術、藝術等介紹到歐洲:用拉丁文翻譯“四書”“五經”等著作。(1分)(史實任意1個可得分)含義:歐洲啟蒙思想家從儒家經典中汲取民本思想,成為歐洲啟蒙思想家用來反專制的思想理論武器。(2分)22.(16分)(1)(4分)關系:城市化過程中,城市資源的不合理配置會導致“城市病”;城市病會制約城市化發展進程。(每點2分,共4分)(2)(12分)層次一:無標題或標題指向不明確;史實缺失或過于單一:觀點缺失或過于單一:結論缺失或不明確。(4-6分,個別完全不符合要求,或者字數過少的,酌情再扣分)層次二:標題指向較恰當明確:史實例舉較充分:觀點較明晰或較全面:結論較合理:(7-8分)層次三:標題指向恰當明確:史實例舉充分:觀點正確全面:結論合理。(9-10分,特別優秀的酌情加分)高二歷史學科答案第2頁(共2頁)絕密★考試結束前2024學年第二學期S9聯盟期中聯考高二年級歷史學科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6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答題前,在答題卷指定區域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及準考證號并填涂相應數字。3.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I(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2分,共12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1.管仲提出“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孔子主張“節用而愛民”。這些思想主張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A.家國情懷B.和而不同C.以人為本D.道法自然2.隋唐時期,科學技術在諸多領域取得新成果。在醫學領域,某一醫學典籍是對張仲景的傷寒論學說新的發展,使診斷方法更加貼合臨床實際。該成就是A.《傷寒雜病論》B.《唐本草》C.《千金方》D.《齊民要術》3.“(苦力)數百人閉置一艙,昏悶而死者已三之一,抵埠以后饑餓疾病鞭棰而死者又三之一,僅延殘喘者不及一成。”這是對哪一事件的描述A.黑奴貿易B.華工赴美C.猶太難民逃難D.印歐人遷徙4.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醫療和交通運輸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下列選項中屬于這些歷史性成就的有①自行設計建造“東風號”萬噸遠洋貨輪②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③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④人均壽命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在古代世界某地區,人們用一種特產植物纖維制作紙張。這種紙在干燥的環境具有千年不腐的特點,一度使其成為當地重要的出口商品,遠銷至古希臘、古羅馬等歐洲國家,歷時3000年而不衰。該地區是圖中的亞洲①A.①B.②C.③D.④高二歷史學科試題第1頁(共6頁)6.3一6世紀的亞歐游牧民族大遷徙,改變了亞歐大陸從東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歷史現象的出現與之相關的是①日耳曼人建立一系列王國②中國北方形成民族大交融③亞述帝國的區域擴張④西羅馬帝國的滅亡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二、選擇題Ⅱ(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遠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7.浙江金華浦江的上山遺址(距今約11000到8500年)中,發現了環壕(遠古居民居住區周圍的防御壕溝)、房屋遺跡及大量陶器,揭示了上山人從穴居到定居、從游獵到農耕的歷史變遷。下列與上山遺址同類型的遺址是A.龍山遺址B.仰韶遺址C.興隆洼遺址D.周口店遺址8.1867年,曾國藩奏請開辦翻譯館,提出“洋人制器出于算學…擬俟學館建成,即選聰顆子弟隨同學習,妥立課程,先從圖說入手,切實研究,庶幾物理融貫,不必假手洋人,亦可引伸其說,另勒成書”。由此洋務派A.設立京師同文館B.籌辦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C.派遣留美學生D.創辦近代圖書館9.毛澤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指出“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十月革命也幫助了中國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以下哪些事件印證了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共同追求①五四運動的爆發②中國共產黨的誕生③國共兩黨的合作④北伐運動的高潮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新中國成立初期,毛主席提出“必須有計劃地建筑新房,修理舊房,滿足人民需要”的指示,住房重建計劃被上海市政府提上議事日程。從1951年起,在借鑒以往城市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上海先后建成曹楊新村、控江新村等幾十個工人住宅區,并配套建設診療所、公共廁所和公共浴室等公共設施。由此可見,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A.重視居住條件改善B.有著雄厚物質基礎C.開始搞工業化建設D.建立社會主義制度11.埃及前王朝時期(公元前4000一前3100年)的出土文物一一那爾邁調色板上有一對長頸貓科動物的形象:一對高度相似的長頸纏繞的動物形象同樣出現在兩河流域烏魯克時期的一枚碧玉滾印之上。這說明A.古埃及文明影響西亞的文明B.古埃及與西亞存在著文明交流C.物種交流受到統治者的重視D.古埃及與西亞有共同文明起源12.有學者說:“馬匹馴化絕對是人類歷史上的重要節點,這讓整個古代世界發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廣泛而持久的社會變革,”“馬匹的速度比史前歐亞大陸的許多運輸系統快一個數量級,這使人類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進行旅行、交流、貿易和劫掠。”由此可見馬的馴化A.成為古代人類重要的交通和作戰工具B.拓展了人類陸上、水上和空中的路線C.實現了運輸方式從滑動到滾動的飛躍D.推動了古代主要的城市的興起和發展高二歷史學科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二歷史答案.pdf 高二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