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學業診斷4.武則天曾頒布赦文曰:“又濟時之道,求賢是務。其官人及百姓等…咸以名薦。”“務取得賢之實,無貽濫吹之譏”。下列能體現此赦文內容的相關舉措是歷史A.發展農業,減輕百姓負擔B.創立殿試,親自面試考生(考試時間:下午4:30一6:00)說明:本試卷為閉卷筆答,答題時間90分鐘。C.戒奢從簡,實行休養生息D.興修水利,整頓漕運體系選擇題非選擇題題目總分評5.七年級(3)班的同學們聚焦“唐朝手工業”開展項目化學習,華夏同學在整理相關材料后準16171819得分備以制作文物名片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下面他整理的材料適合解讀右邊文物的一、選擇題(本部分共15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A.史學價值材料:唐三彩是在東漢綠釉、黃符合題意,請選出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選項涂黑)釉陶基礎上吸收波斯藍釉技術B.藝術價值創制的低溫鉛釉陶。以白黏土1.朝代更迭見證歷史發展。下面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朝代更替示意圖,可反映出制胎,素燒后施含銅、鐵、鉆等礦C.科學價值物的鉛釉,經800℃低溫二次澆比訶成。銅呈綠色,鐵呈韜色,鉆呈東魏→北齊D.實用價值藍色,三色交融形成絢麗效果。三彩釉陶載樂駱駝跑十六國北魏西魏西晉→北周6.杜甫在《無家別》中寫道:“寂寞天寶后,園廬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亂各東西。…四鄰圓闃隋 →唐 東晉宋 齊梁陳何所有,一二老寡妻。”造成詩中所反映社會現象的原因是南朝A.藩鎮割據B.宦官專權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B.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大趨勢C.南方經濟超過了北方D.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C.安史之亂D.黃巢起義2.《舊唐書·李密傳》中記載隋末的社會狀況:“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棄于匡床,萬戶則城郭7.唐朝滅亡后,各藩鎮紛紛自立稱帝,建立政權,形成分裂對峙的局面。該局面被稱為筑空虛,千里則煙火斷滅。”材料描述的這種狀況是由于隋煬帝A.南北朝并立B.五代十國器A.不問政事,排斥賢能B.施行暴政,濫用民力C.遼宋對峙D.宋金對峙C.加強集權,削弱門閥D.剛愎自用,任用奸臣8.隋唐時期,佛教在我國廣泛傳播,寺院大量占有土地和勞動人口,引發社會經濟問題,儒學3.2024年4月30日,國家典籍博物館舉辦了“貞觀一李世民的盛世長歌”展覽,該展覽分為正統地位也受到挑戰,遭到一些人士的不滿和反對。以韓愈為代表的唐朝思想家強烈抨擊右邊四個板塊。下列能入選第③板塊的是①沙場戰神少秦王②不世雄才·唐太宗A.玄武門之變B.完善科舉③萬民之王·天可汗佛教,主張復興儒學。這段話敘述的是韓愈主張復興儒學的④凡夫一面·李世民C.文成公主人藏D.鑒真東渡A.目的B.原因C.經過D.意義七年級歷史第1頁(共8頁)七年級歷史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