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生物試題(時間 60 分鐘 滿分 50 分)一、選擇題(每題 1 分,共 25 分)1.“根深才能葉茂”。植物的根不斷向土壤的深層生長,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無機鹽?!案睢钡?br/>原因( )A.根冠和分生區不斷增加新細胞B.根冠增加新細胞,伸長區細胞不斷伸長C.伸長區細胞不斷伸長D.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不斷伸長2.兩株玉米苗分別放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中,如圖甲所示,幾天后,植株的生長狀況如圖乙所示,對于該實驗分析錯誤的是( )A.實驗中應選取長勢基本相同的兩株玉米苗B.實驗的變量是水的多少C.土壤浸浸出液中含有無機鹽D.實驗可以證明植株生長需要無機鹽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春天是花的世界,花的海洋。在花的結構中,與果實的形成有關的結構主要是( )A.雄蕊和雌蕊 B.柱頭和子房 C.花萼和花粉 D.花粉和柱頭4.下列有關植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植物吸收的水分有 1%~5%保留在植物體內或被利用,其余均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體外B.植物可以通過控制保衛細胞的形狀和大小來控制氣體和水分的進出C.蒸騰作用能促進植物對水分、無機鹽和有機物的吸收D.通過蒸騰作用能降低葉片表面溫度,避免夏季強烈陽光的灼傷5.實驗課上,同學們在顯微鏡下觀察葉片橫切永久裝片,如下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制作裝片時在玻片上滴一滴清水,便于材料展開B.氣孔只在葉的下表皮有分布C.與葉肉②處相比,①處含有的葉綠體數目更多D.上、下表皮屬于保護組織,具有保護作用七年級生物 第 1 頁 共 6 頁6.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無土栽培種植草莓的實踐活動,同學們設計并制作了如圖的裝置。請完成 6--8 題。該裝置的亮點之一是通過設計帶有邊緣的方形栽培容器,如圖①,方便固定。植株固定時應注意保持合理間距,間距若太大,最突出的問題是( )A.浪費空間和光資源 B.營養液濃度太高C.植株生長過于繁茂 D.材料成本浪費7.該裝置的亮點之二是通過設計固定隔板,把一部分的根暴露在空氣中,如圖②。一部分滲入營養液中,如圖③。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 )A.造型新穎別致,具有可觀賞性 B.促進根的呼吸作用C.促進葉的蒸騰作用 D.減少植物病蟲害8.與傳統土壤栽培相比,無土栽培草莓具有許多優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能循環用水,利于節約水 B.不受季節限制、清潔無污染C.充分利用立體空間栽培 D.完全不需要進行人工管理9.豆芽是我國的傳統食物,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兑籽肋z意》記載:“將綠豆冷水浸兩宿,預掃地潔凈,以水灑濕,鋪紙一層,置豆于紙上,以盆蓋之,一日兩次灑水。候芽長?!币?br/>據種子萌發有關原理,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如果將綠豆一直浸泡在水中,可以代替一日兩次灑水B.“以水灑濕,鋪紙一層”,可以為綠豆種子萌發提供適量的水C.“以盆蓋之”提示我們綠豆種子的萌發是不需要光照的D.如果用溫水代替冷水,可以促進綠豆種子萌發10.如圖為小麥葉肉細胞內部分代謝過程示意圖,其中甲、乙代表生理過程,①、②代表細胞結構,字母代表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甲在光下進行,過程乙在黑暗條件下進行B.生產上欲使小麥增產,需同時促進甲乙過程C.甲乙過程均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①代表細胞中的葉綠體,②代表細胞中的線粒體11.下列關于植物的生理活動,說法正確的是 ( )A.水淹后的農田及時排澇,可以促進根部的呼吸作用B.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光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C.植物生長所需的無機鹽只是氮、磷、鉀的無機鹽D.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以水蒸氣的形式散失掉了,這對植物來說是一種浪費12.為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某同學將點燃的蠟燭放入甲瓶(正常萌發的種子)和乙瓶(煮熟的種子)兩瓶中,發現甲瓶中的蠟燭很快熄滅,乙瓶中的蠟燭能正常燃燒。該實驗是證明( )七年級生物 第 2 頁 共 6 頁A.甲瓶中氧氣含量高 B. 乙瓶中氧氣含量高C.乙瓶中二氧化碳含量高 D.甲瓶中的種子呼吸消耗了氧氣13.如圖是某農場溫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的一種儀器。大棚中安裝這種儀器的原理是什么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 D.空氣凈化14.下列有關生產實踐的說法,錯誤的是( )A.合理密植可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夜間適當降低溫度可減少有機物的消耗C.堆放的水稻種子發熱是由種子發霉導致D.移栽植物時剪去部分枝葉目的是降低蒸騰作用,提高成活率。15.大氣中二氧化碳增加導致溫室效應,下列做法無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A.及時清理垃圾,維護環境衛生 B.倡導節能減排,少開車多步行C.積極植樹種草,增大綠化面積 D.開發風能,太陽能等新型能源16.麥灌漿期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 B. 果實膨大發育C.蒸騰作用維持水分運輸 D.秸稈生長17.把幼嫩的植物枝條掐斷,從枝條的斷面所滲出的白色汁液主要是從枝條韌皮部的( )滲出的。A.導管 B. 篩管 C. 形成層 D.木質部和韌皮部18.下列關于花和果實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人工授粉,可以解決玉米缺?,F象B.桃果實內的種子是由胚發育來的C.爽口多汁,甘甜如蜜的西瓜瓤,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D.玉米的種皮和果皮緊密結合在一起,一粒玉米就是一個果實19.我們食用的大米是稻谷加工后的精白米,加工過程如下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水稻種子沒有子葉 B.精白米能萌發長成幼苗C.水稻種子由胚珠發育而成 D.水稻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20.園藝師修剪植物頂端后,側芽迅速生長,這是因為( )A.促進蒸騰作用 B.增加光合作用 C.解除頂端優勢 D.減少病蟲害七年級生物 第 3 頁 共 6 頁21.下圖為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結構模式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滴加碘液后, 圖中的 d 變藍B. abce 共同構成新植物體的幼體C.玉米種子萌發時,最先突破種皮的是③D.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貯存營養物質的結構分別是 d和⑥ 22.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溫度對銀杏種子萌發的影響,據表分析正的是 ( ) A.該實驗的范圍內,隨溫度升高,種子萌發率提高 B. 當晝夜溫度低于 18℃/13℃時,種子不能夠萌發 C.銀杏種子萌發較為適宜的晝夜溫度為 23℃/18℃ 溫度處 萌發率 (晝/夜) 18℃/13℃ 10.00% 23℃/18℃ 73.33% 28℃/23℃ 70.00%D. 當晝夜溫度為 28℃/23℃時,種子萌發速度最快23.關于芽和莖的描述錯誤的是 ( )A. 甲圖中 5 所表示的結構為芽原基,條件適宜時會發育成 dB. 乙圖中摘除 a 后,d 很快發育成枝條C.芽是未發育的枝條或花,分為葉芽、花芽、混合芽D. 甲圖中 3 所表示的結構為幼葉未來發育成 a24.香椿嫩芽可以炒食、涼拌或腌制,具有獨特的香味,有關香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香椿的枝條是由葉芽發育成的B.香椿的芽軸將來發育成新的芽結構C.香椿可通過種子繁殖,該植物屬于被子植物D.香椿依靠根毛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25.某同學在果園種植基地參加生產活動,以下生產措施不正確的是( )A.果樹的莖逐年長粗主要是木質部的篩管運輸水和無機鹽的結果B.對剛移栽的果樹輸液時(主要成分是水和無機鹽),針頭必須插入樹干的木質部C.若將果樹的樹皮剝去一圈,將導致有機物無法向下運輸,且會在傷口上端形成瘤狀突起D.果農每年對果樹進行修剪,使其多結果二、非選擇題(共 25 分)26.(每空 0.5 分,共 5 分)番茄是人們餐桌上的常客,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健脾、利尿、降低血壓等作用。小明同學在參加植物栽培活動的過程中,親歷了從播種到收獲的全部過程。請根據下圖回答問題。(請在[ ]內填序號,橫線上填文字)(1)在番茄植株的生長過程中,幼苗根的生長主要是由圖二中[ ] 的細胞數量增多和[ ] 的細胞體積增大共同實現的。植物的生長需要水、無機鹽主要通過[ ]區的細胞來吸收。七年級生物 第 4 頁 共 6 頁(2)一段時間后,番茄開花。番茄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 和 ,番茄從開花到結果必須經歷 和 兩個生理過程。(3)番茄的果實由圖三中的[ ] 發育而來,果實中的種子由 發育而來。(4)番茄往往受到昆蟲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產量不穩定。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采用的方法來提高番茄的產量和品質。27.(每空 1 分,共 5 分)圖一~圖三分別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條、葉芽(縱切)、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示意圖,據圖回答:(1)圖一為木本植物,其中的[3]是由圖二中的[ ] 發育來的,[3]逐年增粗與莖中含有 有關。(2)新植物體的幼體是由圖三中 組成(填寫序號)。(3)圖一中的結構[1]是由圖二中的[ ] 發育來的,也是由圖三中的[ ]發育來的28.(每空 1 分,共 4 分)植物工廠是一種室內植物生態設施,可對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氧氣濃度以及營養液等條件進行精確控制。請析圖回答以下問題。(1)為保證作物正常生長,營養液主要成分應該含有 等元素。(2)請你推測氣泵的主要作用是把空氣中的 泵入植物工廠內,供植物進行。(3)下列有關圖中植物工廠的敘述錯誤的是( )A.攪拌能增加營養液中的氧的含量B.可通過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可以提高作物產量C.紫外線消毒器可以殺死回收液中所有生物D.植物工廠實現了立體化種植,土地使用效率更高29.(每空 1 分,共 6 分)有許多農民朋友因種植大棚而脫貧致富。如圖甲表示大棚西瓜葉片氧氣和二氧化碳進出葉片的情況(A、B、C 分別代表植物的三項生命活動),乙圖為西瓜葉肉細胞結構圖,丙圖表示西瓜大棚內一天 24 小時所測到的二氧化碳的變化曲線,請據圖回答。(1)甲圖中 A、B、C 分別代表植物的三項生命活動,其中過程[ ] 釋放出的氣體能夠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因此,可以維持大氣中的 平衡。(2)圖丙曲線所示的 6~18 時大棚內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形成這種變化的原因是。大棚內氧氣濃度最高的時間點是 時。(3)大棚內溫度可以自動控制。通過降低夜晚溫度來增加有機物的積累,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請利用光合作用原理寫出一條增加西瓜產量的其它措施: 。30.(每空 1 分,共 5 分)某組同學以顆粒飽滿的大豆種子為實驗材料,對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進行探究,實驗設計與實驗結果如下表.請你分析回答問題:裝置 溫度(℃) 濕度 空氣 種子數 發芽率A 26 潮濕 充足 50 96%B 5 潮濕 充足 50 2%C 26 干燥 充足 50 0D 26 潮濕 浸入水中 50 0(1)A 組和 B 組作對照,探究的變量是 。(2)若探究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需選擇 作為一組對照實驗(3)B 組和 C 組不能形成對照的原因是 。(4)在適宜的條件下,A 組也有未萌發的種子,可能的原因是 。(5)實驗中每一組都用 50 粒種子而不是 1 粒,原因是 。七年級生物 第 6 頁 共 6 頁七年級生物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 2 分,共 50 分)1- 5 DBACB 6- 10 ABDAD 11- 15 ADACA16- 20 CBBCC 21- 25 DCDBA二、非選擇題(共 50 分)26.(每空 1 分,共 10 分)(1)g 分生區、 f 伸長區、 e 成熟區(2)雌蕊 雄蕊; 傳粉 受精(3)③子房 胚珠; (4)人工授粉27.(每空 2 分,共 10 分)(1)8 芽軸 形成層 (2)10、11、13、14(3)7 幼葉 13 胚芽28. (每空 2 分,共 8 分)(1)氮磷鉀 (2)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 (3)C29.(每空 2 分,共 12 分)(1)C 光合作用 氧氣 碳- - 氧(2)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18 時(3)適當增加光照強度、(適當延長光照時間、適當增加二氧化碳濃度等,合理即可)30.(每空 2 分,共 10 分)(1)適宜的溫度(或溫度) (2)AD (3)變量不唯一(4)胚已死亡 (5)避免實驗偶然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