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二)歷史參芳答案及評分標準2025.04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5 DBCCB6-10 DBBCA11-15 ADDDB16-20 BCCBA21-25 DDBDA二、非選擇題(本題3小題,共50分。26題18分,27題16分,28題16分)26.(18分)(1)排序:①②③(6分)。(2)事件:牧野之戰(武王伐紂)(錯字不得分,2分):啟示:文物史料與文獻史料相互印證,增加史料的可信度(言之有理即可,2分)。(3)人物:鑒真(錯字不得分,2分);事件:大化改新(錯字不得分,2分):(4)發明者:畢昇(錯字不得分,2分):影響:印刷術使歐洲科學、文化大發展,并帶來了文藝復興,使歐洲走出了漫長的中世紀的黑夜。推動了整個世界思想文化的進步(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27.(16分)(1)實物史料①:文獻史料②④;圖像史料③(3分)(2)④(2分)(3)A:自強求富。B:康有為(梁啟超)。C:辛亥革命。D:經歷了學習技術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思想三個階段,對西方的認識不斷加深。(8分)(4)認識: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民族獨立與政局穩定是國家發展強大的前提。(3分)28.(16分)(1)內容:②俄國1861年改革(2分):潮流: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2分):共同因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推動(2分)。(2)(4分)示例1:列寧建立布爾什維克黨,創建了列寧主義,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領導了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新經濟政策,鞏固了新生政權,恢復并發展了蘇俄經濟。示例2:羅斯福實行新政,美國經濟緩慢地恢復過來,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羅斯福采用國家干預經濟的辦法,最大限度地減少經濟危機的損失,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和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管理得到加強。示例3:鄧小平做出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是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選擇人物2分,主要貢獻及評價2分,共4分)(3)方式:改革和革命。(4分)認識:在國家面臨嚴重的危機時,要順應歷史發展,采取積極措施,大膽進行改革、創新:改革是強國之路,堅持改革開放:政府要關注民生,擴大就業,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革沒有固定模式,必須從國情出發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歷史(A卷)2025.04(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第I卷(選擇題共5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是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的字母代號涂在答題卡上。)1.下圖為我國不同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可用于佐證內碳吉三顯塔拉運址紅玉龍甘象齊家文化遺址龍紋紅陶正A,地理環境復雜多樣B.青銅文明輝煌燦爛C.手工技藝高超精湛D.中華文明多元一體2.三千年前,中國的名片是青銅器。下列哪一器物展現了西周高超的青銅鑄造工藝A.司母戊鼎B.何尊C.開元通寶D,蹴鞠銅鏡3.學習歷史需要研究歷史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下列事件之間不屬于因果關系的是A.黃巾起義—東漢統治一蹶不振B.漢初休養生息政策—文景之治C.王國問題十分嚴重—罷黜百家,尊崇儒術D.西域都府設置一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管轄444.以下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思維導圖,圖中①處應填寫的是戰亂少,較安定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原因自然條件優總南方經濟迅農業:改進生產技術,實現多種經營等①影響速發展,南北差距縮小手工業:制瓷、造船、造紙等有顯著發、表現商業:城市紫榮等A.西晉的短暫統一B.八王之亂與西晉滅亡C,江南地區的開發D.北朝時期政權的更替5.隨著北方對茶葉需求的增加,不管茶商們從運量、運費還是便利程度上考慮,都首選大運河,將廣泛種植于南方的茶葉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北方地區。這一史事直接表明大運河A.帶動了沿岸城鎮興起B.溝通了南北經濟交流C.強化了對南方的統治D.鞏固國家的統一局面6.如果讓你制作一張以“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手抄報。下列素材可以入選的有①張仲景提倡預防疾病的“治未病”理論②李白創作的具有濃郁浪漫情懷的詩歌③關漢卿的代表作《竇娥冤》④深受群眾喜愛的中國國粹—京刷A.1個B.2個C.3個D.4個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7.元朝建立了驛站制度,這些驛站將邊疆地區和中原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使元朝實現了:對邊疆地區廣泛而直接的管理。這表明驛站制度A.削弱了行省對地方的管轄B.有效維護了大一統的局面C.促使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D.消除了邊疆與內地的差距8.樹立時空觀念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歷史。下圖①處可填北平定大、小和卓叛亂雅克薩之戰北接西伯刊亞西東臨太平劉東設耀海斯島駐藏大臣①D南A.收復臺灣B.設臺灣府C.平定噶爾丹叛亂D.實行金瓶掣簽制9.下圖所示的是中國共產黨對土地政策的兩次調整,其調整的主要依據是打土豪,分田地→減租減息>耕者有其田A.中國革命的中心轉移到農村B.兼顧地主和農民的利益C.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發生變化D.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決定10.“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充分表現出政治中的成熟,能夠頂住來自各方面的狂風惡浪,具有駕馭復雜局勢的能力。把它稱為抗日戰爭驚濤駭浪中始終屹立不搖的中流砥柱,是當之無愧的。”對材料信息解讀正確的是A.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B.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C.中國的抗戰取得了抗擊外敵入侵的完全勝利D.體現工農群眾支持紅軍抵抗入侵的家國情懷11.下列這組油畫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其反映的主題是五四運動啟航中共一大(局部)南昌起義(局部)開國大典(局部)A,新民主主義革命走向勝利B,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C.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D.開啟中國歷史新紀元12.學生發展中心策劃了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宣講活動,其中一組同學準備在社區文化廣場向居民講述志愿軍故事。以下最適合宣講的是A.飛奪瀘定橋B.血戰臺兒莊C,躍進大別山D.堅守上甘嶺13.今天的中國,不僅是“世界工廠”,也是“世界市場”。從2012年的24.4萬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41.76萬億元,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量連創新高;國際市場份額從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3年的14%,.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材料內容充分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9年級歷史二模答案.pdf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9年級歷史二模試題和答題紙.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