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2024一2025學年中原名校中芳聯盟測評(二)歷史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6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滿分50分,考優時間60分鐘。2.開卷考試,可查閱參考材料,但應獨立答題,#止交流資州。3.本試卷上不要答題,請按答題卡上注意事項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選擇題(共20小題,20分)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特合題目要求的。1.下圖三件新石器時代的文物可用于說明中華文明仰部文化彩陶網紋河姆凌文化刻做紅山文化玉雕龍船形壺(黃河流域)骨哨(長江流域)形器(遼河菌域)A.以中原為核心向四周擴展B.具有多元一體的基本特征C.不同區域文明保持獨特性D.始終領先于世界其他地區2.考古學家在遺址中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的大量鐵制農具,如鐵犁華、鐵鋤等。據文獻記載,當時農民使用這些農具開墾荒地,耕作效率顯著提高,糧食產量大幅增加。這一現象直接反映了春秋戰國時期A.青銅器工藝技術達到巔峰B.農業生產力水平提高C.變法確立了土地私有制度D.江南地區得到了開發3.秦代文獻記載:“今黔首(百姓)雖居楚地、齊地,所書文字皆同:官府文書自咸陽至南海,吏民皆能通讀。”這一現象產生的歷史直接影響是A.推動了經濟發展B.便利了交通往來C,鞏固了邊疆安定D.促進了文化交流20242025學年中原名校中考聯盟測評(二)歷史第1頁共6頁)4.《南史》記載,祖沖之經過反復測算,把圓周率精確至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領先世界近千年;他還制造出水碓磨、千里船、指南車等。這體現了他A.注重實踐與創新B.傳承儒家經典C.關注百姓的生活D.追求仕途晉升5.據史料記載:“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其交、廣、荊、益、揚、越等州,運漕商旅,往來不絕。”這一記載主要說明隋朝大運河A.耗典國力,加速隋朝崩潰B.強化了對西南邊疆控制C.貫通南北,促進物資流通D.推動了中外貿易的興盛6.宋代,福建泉州“民物繁庶,商舶往來,貨物充盈,號為‘東南巨鎮'";考古發現,南宋時泉州港的外銷瓷器數量遠超北方港口。《宋會要輯稿》記載,南宋兩浙、江西、福建等地“歲供絲織百萬匹,瓷、茶、鹽之利甲天下”。這反映出宋代A.北方手工業技術衰落B.陸上絲綢之路仍為主導C.政府壟斷了海外貿易D.經濟重心南移趨勢明顯7.鄭和下西祥后,蘇門答臘等國“遣使隨寶船人朝”。爪哇遺址出土大量明朝的青花瓷與錢幣。這反映鄭和下西洋A.強化海外軍事擴張B.加強了明朗對邊疆的管轄C.推動美洲作物傳人D.增進中外交往與經濟聯系8.下表為1840年和1845年中國部分地區經濟變化簡表(部分數據)。這一變化表明中國時間江南農村手工紡織業占比(%)】廣東生絲出口量(千克)1840年850.401845年603.25A.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B.傳統經濟結構受到沖擊C.民族工業獲得初步發展D.近代外交體制開始形成9.1918年,《新青年》刊登文章稱:“今之白話小說,如魯迅《狂人日記》,販夫走卒皆能誦讀;而昔日之文言八股,惟士大夫獨擅其術。”這一現象直接反映了新文化運動A.推動思想解放與文化普及B.促使民主共和觀念深人人心C,促進民族工業的迅速發展D.開啟了近代政治革新的憑河0.某次會議的參會者回憶:“會議激烈批評了第五次反·圍則'以來的軍事指揮錯誤,決定調整中央領導機構,并強調紅軍作成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行動,不再機械執行上級指示。”這次會議是A.八七會議B.古田會議C,遵義會議D.中共七大11,歷史學家金沖及指出:“抗日戰爭的勝利,使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極大增強。”這一論述旨在強調抗戰勝利A.消除了國內的階級矛盾B.推動國共兩黨實現長期合作C.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D.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2024—2025學年中原名校中考聯盟測評(二)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