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學試題(時間: 60分鐘 滿分: 100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個小題2分,共50分)1.膚色不同,眼睛的顏色也往往不同。其差異表現在眼球壁的A.虹膜上 B.鞏膜上 C.角膜上 D.視網膜上2.打乒乓球時,隨著球由遠及近的移動,運動員始終能看清球的位置,主要是因為A.晶狀體的曲度可以調節 B.視網膜可以前后調節C.玻璃體的大小可以調節 D.瞳孔的大小可以調節3.中央電視臺推出同步手語節目,方便聽障人士了解時事新聞。他們觀看節目時,圖像信息成像部位和了解信息的部位分別是A.大腦皮層、大腦皮層 B.晶狀體、視網膜C.視網膜、大腦皮層 D.視網膜、視網膜4.耳鳴是一種耳科疾病,由于聲波傳導障礙引起的稱為傳導性耳鳴;由于耳蝸的感音結構及神經系統發生障礙引起的稱為神經性耳鳴。下列結構如果損傷可引起神經性耳鳴的是A.鼓膜 B.聽小骨 C.外耳道 D.大腦5.當你“打呵欠”時,會聽不清或聽不到別人說的話,主要是“打呵欠”影響了A.聽小骨的振動 B.鼓膜的振動C.聽覺感受器對刺激的接受 D.神經沖動的傳導6.從青少年時期就要注意保護好身體的器官。下列做法不利于保護眼、耳的是A.看書1小時后遠眺幾分鐘 B.戴耳機聽音樂時要選擇合適的音量C.定期檢查視力,做好眼保健操 D.遇到巨大聲響時,迅速張開口并堵住耳朵7.我國一直在開展“一盔一帶”行動,要求騎摩托車必須佩戴頭盔,以保護人體的“生命中樞”。如果某部位受到損傷,心跳和呼吸就會停止,從而危及生命,該部位位于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8.某人忽然說話吐字不清,經檢查得知是由血栓引起的。據此可初步判斷血栓發生部位是A.大腦 B.小腦 C.腦干 D.脊髓9.如圖是人體某種細胞的結構模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的基本單位B.大腦皮層由大量的④聚集在一起構成C.③以及外面套著的髓鞘組成神經纖維D.該細胞接受刺激后能產生并傳導興奮10.下列不能說明脊髓具有傳導功能的是A.手被針刺破后,先縮手后感到疼痛 B.大腦能有意識地控制排尿反射C.手碰到火就立即縮回來 D.胸部脊髓橫斷的人,會出現大小便失禁11.如圖為“看紅綠燈,過馬路”這一活動的反射弧結構示意圖。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A.①感受器位于晶狀體B.若②受損,仍能完成反射活動C.③神經中樞位于脊髓D.⑤效應器,為行走相關的肌肉12.曉剛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母親被丹化”的那一幕感動得流淚了;小明眼睛里進了沙子,也流淚了。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曉剛流淚的反應是反射,小明流淚不是 B.小明流淚的神經中樞是脊髓,是條件反射C.曉剛流淚這一反射需要大腦皮層參與 D.條件反射一旦形成就不會改變13.研究發現“辣“并非一種味覺,而是一種痛覺。辣椒含有的辣椒素能與人體內一種叫TRPV1的受體結合,產生神經沖動,使人感覺到一種灼燒的痛覺(如圖)。該受體也能被43℃以上的高溫等刺激激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受體與辣椒素結合后引發神經元產生興奮B.吃辣椒引起的痛覺是在舌頭處產生的C.有人聽到辣椒就流口水是一種條件反射D.多喝冷水可以減輕吃辣帶來的灼痛感14.下列四種反射中,不同于其他三項的是A.熟睡中蚊子叮咬,用手去拍打 B.精彩的啞劇表演引起觀眾哈哈大笑C.聽到發令槍響,運動員迅速起跑 D.聽故事聽到緊張時,手心出汗15.能分泌多種激素,并能調節其他內分泌活動的腺體是A. 甲狀腺 B.垂體 C.胰島 D.腎上腺16.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的系統是A.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 B.運動系統和循環系統C.循環系統和內分泌系統 D.內分泌系統和神經系統17.如圖為某人飯后一段時間內血糖含量變化曲線,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正常人的血糖含量為70~180毫克/100毫升B. bc段上升是因為消化道吸收了大量葡萄糖C. cd段下降是因為甲狀腺分泌的胰島素能降低血糖D. c點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說明該人患糖尿病18.下列有關激素及其缺乏癥的敘述,正確的是A.飲水和食物中缺碘會患甲狀腺功能亢進B.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患呆小癥C.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會患巨人癥,智力基本正常D.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人體會出現厭食、肥胖等癥狀19.科研人員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對牧草高度的影響,結果如下表,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放牧方式 長期禁牧 禁牧后恢復放牧 長期放牧牧草平均高度 (cm) 24.3 42.0 30.4A.放牧對牧草的生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B.實行禁牧后恢復放牧有利于草原發展C.動物啃食牧草能促進草場的物質循環 D.放牧的時間越長,牧草的高度就越高20.我國科學家在南海發現了大量“可燃冰”,燃燒后僅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潔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樣, “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來源于古生物遺骸。科學家們還通過實驗證明了甲烷產生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0倍。據此分析下列觀點較合理的是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會造成溫室效應B.溫室效應對地球上生物生活是有利的C.大力植樹造林可以有效緩解溫室效應D. “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潔能源21.為了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小欣和同學做了探究“酸雨對黃豆種子萌發的影響”的實驗。如下表是記錄的實驗數據,相關敘述錯誤的是模擬酸雨 清水 (pH=7) pH=5 pH=4 pH=2種子萌發率(%) 91 13 2 0A.該實驗的變量是“模擬酸雨”的PH值B.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空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C.為減小實驗誤差,每組應用等量的多顆黃豆種子作為實驗材料D.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雨水pH降低,對黃豆種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增大22.下列疾病中,都不屬于傳染病的是A. 齲齒、貧血 B.水痘、流感C.狂犬病、乙型腦炎 D.瘧疾、乙肝23.據《中國疫病史鑒》記載,西漢以來,我國先后發生過300余次疫病流行。在漢代中國就有“病遷坊”設施,用來隔離麻風病人。這屬于預防傳染病措施中的A.控制傳染源 B.切斷傳播途徑 C.保護易感人群 D.提高抵抗力24.百日咳是百日咳桿菌經由呼吸道黏膜侵入人體而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注射百日咳疫苗可預防此病。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百日咳桿菌屬于傳染源 B.呼吸道黏膜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C.注射的百日咳疫苗屬于抗體 D.吉日咳疫苗可用來預防肺結核25.下列與人體免疫有關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患過某種傳染病的人一定不會再次患同一種傳染病B.血液中的白細胞可吞噬病菌,故血液屬于人體的免疫器官C.鼻腔黏膜阻擋空氣中的細菌進入人體屬于特異性免疫D.小明因對百合花的花粉過敏而哮喘,這與免疫功能異常有關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計50分)26.(13分)暑假期間,很多人選擇去海邊游玩。如圖甲、圖乙分別是人體的眼球和耳的基本結構。請據圖回答:(1)游客看到朝陽從海邊冉冉升起,是因為光線依次經過圖甲中的 (填序號),最終在[⑦] 上成像,并通過 (填序號)將信息傳給 某特定區域形成了視覺。(2)游客們能聽到導游的講解,是因為聲波引起 (填序號)的振動,然后振動由 傳導到內耳的 (填序號),刺激它內部的聽覺感受器產生神經沖動。(3)太陽升起后,光線變強,眼球的結構②會 。有的游客是近視眼,采用ICL晶體植入手術可以矯正近視,其原理可理解為在眼球虹膜后、晶狀體前植入一個“隱形眼鏡”,以達到矯正近視的目的。ICL 晶體植入手術前,患者看不清遠處物體是因為物像落到了⑦的 方。植入的 ICL 晶體相當于一個 。(4)有的游客乘車時會暈車,與暈車有關的結構是 ;游玩期間,有的游客咽部發炎,如不及時治療,很可能引發中耳炎,這是因為咽部與鼓室之間有圖乙結構4 相連。(5)經常參加戶外運動,能有效保護視力。科研人員請視力正常的成年志愿者在弱光照下閱讀,測定不同閱讀時長后眼球前后徑,結果如圖三所示。請推測探究結果: 。27.(10分)生物課上,同學們進行了膝跳反射實驗,步驟如下:①受試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條腿上,小腿自然放松。②實驗者用橡皮錘快速叩擊上面那條腿膝蓋下方的韌帶:③交換操作,觀察實驗現象,并討論分析。請回答下列問題:(1)完成膝跳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此反射的感受器和效應器分別是 (填圖中序號)。(2)膝跳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 ,能感覺到膝蓋被叩擊了,這種感覺形成的部位是圖中的[ ] ,從快速叩擊到受測者感覺到叩擊,這個過程中神經沖動傳導的基本途徑是 (用圖中序號和箭頭表示)。(3)若圖中4處嚴重受損,其他部分正常,此時 (填“能”或“不能”)發生膝跳反射, (填“能”或“不能”)感覺到叩擊。(4)實驗中,實驗者能用橡皮錘精準的叩擊到膝蓋下方的韌帶,這一過程中,能協調運動的結構是圖中[ ] 。當健康個體看到橡皮錘敲擊韌帶后,有意控制腿部肌肉便不會發生膝跳反射,原因是 。(5) “漸凍癥”是一種神經性疾病,患者的運動神經元(負責支配效應器活動的神經元)功能喪失,肌肉逐漸萎縮,請利用膝跳反射原理寫出“漸凍癥”的檢測方法: 。28.(9分)如圖是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腺體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1)圖中①~⑥所指的腺體與唾液腺、肝臟相比不同點是 ,它們的分泌物直接進入血液,這類腺體叫做 。(2)進入青春期的中學生,身體發生了重要變化,女生的變化主要是圖中[ ] 分泌的雌性激素作用的結果。(3)圖中①是 ,它能分泌生長激素,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圖中④是 ,它能分泌 ,能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4)張大媽近期出現了多飲、多尿、多食,日漸消瘦、四肢無力的癥狀,根據其癥狀的表現,其可能患有 。根據你所學的知識,你認為對該類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是 ,除此之外,請你對其飲食等方面提出哪些建議 (提1條即可)。29.(11分)傳染病是人類健康的大敵,人類與傳染病進行了長期不懈的斗爭。我們回顧一下:(1)早在3世紀,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們會背井離鄉外出避疫。這說明人們很早就意識到了傳染病具有 的特點。(2)北宋時期,我國人民最早采用接種人痘的方法預防天花;1796年,詹鈉發明了牛痘接種來代替人痘接種法。從免疫角度來說這兩種方法都屬于 免疫,這是人體的第 道防線。人體的這道防線主要由 組成。(3)19世紀,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學家陸續發現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是引起傳染病的“罪魁禍首”,它們統稱為 。(4)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就開始了預防接種工作,這屬于傳染病預防措施中的 ,接種的牛痘進入人體作為 起作用。(5)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一種治療瘧疾的中成藥),榮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瘧疾屬于血液傳染病,吸血的動物屬于 。(6)艾滋病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病死率極高的傳染病,HIV是這種傳染病的 ,艾滋病患者屬于 。但我們不能因此歧視艾滋病患者。紅絲帶行動告訴我們,下列與艾滋病患者的哪些接觸行為不會被感染 。①交談 ②共餐 ③握手 ④共用注射器 ⑤擁抱 ⑥被蚊子叮咬 ⑦性接觸A. ①②③⑤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④⑤⑥⑦ D. ①③⑤⑥⑦30.(7分)鎘是水體中劇毒的重金屬,對水生生物的生活具有毒害作用。棘腹蛙的幼體(蝌蚪)皮膚滲透性強,對外界環境敏感。現用棘裂蛙的2月齡蝌蚪,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組別 實驗溶液中鎘濃度(mg/L) 蝌蚪數量 (哐) 實驗蝌蚪在各時間內累計死亡數 (尾)24 小時 48 小時 72 小時 96 小時① 30 0 0 0 0② 1.5 30 0 0 0 0③ 3.0 30 0 0 5 11④ 4.5 30 0 4 18 21⑤ 6.0 30 0 9 26 30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1)實驗中,除 外,其條件均需要一致。如五個組的蝌蚪,要選擇生活狀況相近的并在相同的環境中飼養,這樣做的目的是 。(2)①組作為對照組,表中“ ”處應是 。(3)實驗結果表明:隨著鎘濃度的增加和實驗時間的延長, 。(4)有研究顯示,滿江紅在凈化水質,改善重金屬造成的水質污染方面有顯著功效。如果要驗證這個結論,可以在本實驗中增加一個第⑥組,使其與第⑤組進行對照。⑥組不同于⑤組的處理方法是 。(5)根據表中數據推測,環境中水體鎘的安全值是 。水體鎘污染主要是鉛鋅礦的廢水和相關工業(如電鍍、堿性電池等)廢水排入地面水或滲入地下水引起的。針對這一現象,防治鎘污染,你的建議是 (寫出一條即可)。七年級生物學試題 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1-5AACDB 6-10DCABC 11-15DCBAB 16-20DBCDC 21-25BAABD二、非選擇題26.(13分)(1) ④②③⑨ 視網膜 ⑧ 大腦皮層(2)3 聽小骨 8(3) 變小 前 凹透鏡(4)前庭、半規管 咽鼓管(5)長期弱光照閱讀會引起近視27.(10分)(1)反射弧 5、 1(2) 脊髓 [A]大腦皮層 5→4→3→6→A(3) 不能 不能(4) [B]小腦 脊髓里的神經中樞受大腦控制(5)刺激5 處,患者有感覺但不發生膝跳反射28.(9分)(1)無導管 內分泌腺(2) [⑥]卵巢(3) 垂體 腎上腺 腎上腺素(4)糖尿病 注射胰島素 減少糖分的攝入,少食多餐(合理即可)29.(11分)(1)傳染性和流行性(2)特異性 三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3)病原體(4)保護易感人群 抗原(5)傳播途徑(6)病原體 傳染源 B30.(7分)(1)實驗溶液中鎘濃度 控制單一變量(2)0(3)棘腹蛙蝌蚪死亡的數量增加(或棘腹蛙蝌蚪死亡率升高)(4)6組加入滿江紅植物(5)1.5mg/L 禁止向河流中傾倒廢水等(合理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