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1.(2025七上·韶關期末)與熊貓細胞相比,竹子細胞特有的結構是( )A.細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壁2.(2025七上·韶關期末)觀察下圖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②是細胞壁,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B.③是葉綠體,其中含有葉綠素等色素C.④是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細胞液溶解了多種物質3.(2025七上·韶關期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宋代詩人楊萬里贊美荷花的詩句,詩中與“紅”有關的色素位于( )A.葉綠體 B.細胞質 C.細胞核 D.液泡4.(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李用“目鏡10×、物鏡40×”的鏡頭組合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物像的放大倍數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5.(2025七上·韶關期末)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時,能在視野內找到葉綠體的是( )A.人口腔上皮細胞 B.洋蔥根尖細胞C.菠菜葉肉細胞 D.番茄果肉細胞6.(2025七上·韶關期末)關于“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紗布擦拭顯微鏡物鏡鏡頭 B.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C.漱口后用牙簽輕刮口腔側壁 D.無需進行染色直接觀察7.(2025七上·韶關期末)下圖中①②③④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其中表示細胞分化過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8.(2025七上·韶關期末)華南虎和丹霞鴨跖草都具有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 )①細胞 ②組織 ③器官 ④系統 ⑤生物體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9.(2025七上·韶關期末)農業生產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產量的措施是( )A.農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帶土移栽 D.人工授粉10.(2025七上·韶關期末)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B.滴加碘液后用水漂洗葉片再觀察C.將部分遮光的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D.遮光時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11.(2025七上·韶關期末)新鮮采摘的桃子鮮甜可口,但放置久了甜度會下降,桃子甜度下降的原因是桃子進行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12.(2025七上·韶關期末)“山上多栽樹,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下圖能表示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水循環的過程是( )A.① B.② C.③ D.④13.(2025七上·韶關期末)砂糖桔樹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時,為了保證開花和結果的營養供應,可適當在主枝上進行環割,阻止有機營養物質向根莖運輸。被隔斷的結構是( )A.韌皮部中的導管 B.韌皮部中的篩管C.木質部中的導管 D.木質部中的篩管14.(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張進行西紅柿的無土栽培時,將西紅柿幼苗移入培養箱中,并向培養箱加入未經稀釋的營養液,幼苗出現了“燒苗”現象,下列補救措施中正確的是( )A.多曬太陽 B.適量澆水 C.適量施肥 D.放到陰涼處15.(2025七上·韶關期末)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前夕,樂昌黃金奈李(如圖)第一次遠銷巴黎。下列有關黃金奈李花與果實的敘述,錯誤的是( )A.雄蕊由花藥和花絲構成B.雌蕊子房中有多個胚珠C.黃金奈李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發育而來D.若開花期間天氣陰雨連綿,常會造成減產(2025七上·韶關期末)周末,小明一家到韶關森林公園游玩。形態優美的山體和保護完好的森林植被是該公園自然景觀資源的最大特色,森林覆蓋率達到88%。公園內林木蔥郁,鳥語花香,空氣濕潤、清新,小明一家心情倍感愉悅。請完成下面小題。16.韶關森林公園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樹等420余種,動物有266種,以鳥類為多。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A.物種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C.生態系統多樣性 D.生物數量多樣性17.當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鵲時,喜鵲迅速地飛到樹上,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長 B.繁殖 C.應激性 D.新陳代謝18.下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植物體生理活動,可以使公園內“空氣濕潤、清新”的生理活動主要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9.下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公園內某棵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時附近,植株只進行呼吸作用B.12時附近,植株只進行光合作用C.a、c點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均相等D.b點后光合作用強度下降與葉片部分氣孔關閉有關20.韶關森林公園是韶城市民的“綠色家園”,需要我們共同保護。游玩時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愛護園內花草樹木 B.扔垃圾時進行分類C.張網捕獵各種鳥類 D.洗手不忘關水龍頭(2025七上·韶關期末)為全面推進韶城綠化工作,建設美麗宜居韶關,2024年3月12日,韶關市某區組織相關單位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大家紛紛移栽幼苗、提桶澆水,以實際行動凝聚“綠美力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完成下面小題。21.活動中所準備移栽的樹苗根部都帶了個土坨,是為了( )A.避免傷害植物的伸長區 B.避免傷害植物的分生區C.避免傷害植物的根冠 D.避免傷害根毛和幼根22.植樹后要適當澆水,水分進入植物體以后的運輸途徑是( )A.在篩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B.在篩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C.在導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D.在導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23.“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一農諺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是( )A.鐵、鋅、鈣 B.氮、磷、鈣 C.錳、鉬、銅 D.氮、磷、鉀24.樟樹是常見的移栽綠化樹,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它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能源源不斷地向上運輸到莖和葉,其動力來自植物進行的( )A.蒸騰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運輸作用25.隨著全面推進韶城綠化工作,建設美麗宜居韶關的工作落實,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植樹活動中來,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樹的樹冠遮擋住了陽光,不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B.大樹根系發達,使周圍土壤中水分增多C.大樹進行蒸騰作用,吸收了周圍空氣的熱量D.大樹能招風,吹走了環境周圍的熱量(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華在觀察紅豆種子的結構時,不禁吟誦起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然而詩中的“紅豆”和日常食用的紅豆并非同一物。請完成下面小題。26.詩中的“紅豆”是豆科的落葉喬木相思樹的種子,與日常食用的紅豆皆屬于雙子葉植物,它們均不具備的結構是( )A.胚芽 B.胚軸 C.胚根 D.胚乳27.用清水浸軟后的食用紅豆粒,小華用解剖刀可以輕易剝離其種皮,露出里面完整的結構,該結構將發育成新的植物體,稱為( )A.胚 B.胚芽 C.胚軸 D.胚根28.小華喜愛飲食的紅豆沙,其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用紅豆結構(如圖)中的( )A.② B.③ C.④ D.⑤29.小華把10粒食用紅豆種子放在鋪有濕潤紗布的一次性杯子中進行觀察,在溫暖環境中第6天時發現大部分紅豆種子都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小葉子的發育源自于紅豆種子中的( )A.子葉 B.胚芽 C.胚軸 D.胚根30.如圖是食用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各階段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中體內有機物含量變化情況的選項是( )A. B.C. D.31.(2025七上·韶關期末)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用菠菜葉制作了葉的結構臨時切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菠菜葉的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寫編號,“______”上填寫文字)(1)圖中的[①] 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葉片的作用,且無色透明,有利于 。菠菜葉的表皮主要由 組織構成。(2)表皮上分布的[ ] 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氣體交換的“門戶”。(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 ]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 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 等多種色素。(4)[④] 是菠菜葉的“骨架”,具有支持和 的作用。32.(2025七上·韶關期末)玉米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其營養豐富、口感味道佳,備受人們喜愛。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探究溫度和水分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在4個花盆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土壤,播種前進行松土,每組播種50粒玉米種子,一周后統計各組種子萌發數,結果如下表。組別 溫度 土壤含水量 種子萌發數1 25℃ 20% 49粒2 10℃ 20% 5粒3 25℃ 10% 42粒4 10℃ 10% 0粒請回答:(1)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 。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 ,這遵循了探究實驗的 原則。(2)通過實驗結果可看出,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 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 和適量的水分。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 。(3)實驗中每組播種50粒玉米種子,能改為每組只播種1粒種子嗎?為什么? 。(4)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 (填“下沉”或“上浮”)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 。33.(2025七上·韶關期末)桃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等過程。如圖分別是桃花結構示意圖和桃子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______”上填文字)(1)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 是生殖器官;桃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 和 。(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 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 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 ] 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將發育成圖乙中的[ ] 。(4)一般情況下,桃樹要結出果實,需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和結果四個階段,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分析主要原因是: 。34.(2025七上·韶關期末)據計算,10000m2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約1t,釋放氧氣約0.73t,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平衡的作用。如圖是自然界中碳循環的圖解,請分析回答:(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 ,它通過圖中[ ]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 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 ]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 ,并釋放到大氣中。(3)植樹造林能緩解 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是一項重要的生態行為。但人類各種生產生活活動又使得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請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寫出兩項有效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解析】【解答】熊貓屬于動物,其細胞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竹子屬于植物,其細胞結構除了包含動物細胞的結構外,還特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所以與大熊貓的體細胞相比,竹子葉肉細胞中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2.【答案】A【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①是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A錯誤。B.③是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含有葉綠素等色素 ,B正確。C.④是細胞核,具有遺傳物質,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C正確。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細胞液中溶解了糖類、無機鹽、色素多種物質,D正確。故選A。【分析】圖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細胞的作用;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從而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面有葉綠體、液泡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帶甜味、酸味的汁液--來自于液泡中的細胞液;線粒體: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場所,化學能轉換成其他能量。3.【答案】D【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葉綠體主要含有葉綠素,與光合作用相關,不是與“紅”有關的色素所在位置,A不符合題意。B.細胞質是細胞內除細胞核外的膠狀物質,雖然其中可能含有色素,但不是“紅”色色素的主要儲存地,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儲存和復制場所,與色素的儲存無關,C不符合題意。D.液泡是植物細胞中儲存水分、色素、無機鹽等物質的場所,其中的色素可以是各種顏色,包括紅色,因此詩中“荷花”的“紅”色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本題考查植物細胞中色素的分布與功能。植物細胞中含有的色素主要分布在葉綠體和液泡中。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與光合作用有關,而液泡中的色素則與植物的顏色、味道等特性相關。4.【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放大倍數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小李使用的目鏡放大倍數為10×,物鏡放大倍數為40×,可以計算出小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的放大倍數為10×40=400倍。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物鏡,所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大,細胞的數目越少,視野越暗;反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小,細胞的數目越多,視野越亮。5.【答案】C【知識點】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解析】【解答】A、人口腔上皮細胞屬于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B、洋蔥根尖細胞不見光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C、菠菜葉肉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能找到葉綠體,符合題意。D、番茄果肉細胞不見光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其中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被稱為能量轉換器和細胞內能量供應的“動力工廠”,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葉綠體中的葉綠素能吸收光能,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它只存在于植物細胞內,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只有有葉綠素的部分有。6.【答案】C【知識點】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A.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中,應該用擦鏡紙擦拭顯微鏡物鏡鏡頭,而紗布質地較粗糙,容易刮傷鏡頭,影響顯微鏡的成像效果,故A錯誤。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應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如果滴加清水,細胞會吸水膨脹甚至漲破,故B錯誤。C.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雜質,需要先用涼開水漱口,然后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獲取口腔上皮細胞,故C正確。D.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無色透明的,不易觀察其結構,需要進行染色,通常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以便更清晰地觀察細胞的結構,故D錯誤。故選C。【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7.【答案】D【知識點】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細胞生長【解析】【解答】A.由題圖可以看出,①過程是細胞由小變大,故①表示細胞生長過程,A不符合題意。BC.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由題圖可以看出,通過②③過程,細胞的數目增多,故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BC不符合題意。D.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由題圖可以看出,通過④過程,細胞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故④表示細胞分化過程,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圖中,①表示細胞生長,②、③表示細胞分裂,④表示細胞分化。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目,通過細胞生長增大體積,通過細胞分化形成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組織,增加了細胞的種類。8.【答案】A【知識點】動植物體結構層次的異同【解析】【解答】華南虎屬于動物,其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丹霞鴨跖草屬于植物,其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所以,華南虎和丹霞鴨跖草都具有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①細胞、②組織、③器官、⑤生物體。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①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構成。③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④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⑤個體: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統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的生物。9.【答案】B【知識點】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解析】【解答】A.農田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 A錯誤。B.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正確。C.帶土移栽可以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成活率,C錯誤。D.人工授粉可以彌補自然授粉的不足,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農作物過密會使植物的葉片相互遮擋,影響接受陽光,進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農作物過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陽光,造成光能的浪費,不能最大限度地合成有機物。10.【答案】C【知識點】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解析】【解答】A.實驗前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故A不符合題意。B.滴加碘液后,葉片會變藍,這是淀粉遇碘液的反應。如果用水漂洗,會洗掉碘液,影響實驗結果的觀察,故B不符合題意。C.將部分遮光的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是錯誤的。該實驗中,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時,應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里,再將小燒杯置于盛有開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水浴加熱,而不是直接將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因為水不能溶解葉綠素,無法達到脫色的目的,故C符合題意。D.遮光時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是正確的。這樣可以確保遮光部分完全不透光,形成有光和無光的對照,從而探究光對綠葉合成淀粉的影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如下:1. 暗處理: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2. 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遮蓋葉片的一部分,形成對照。3. 光照:將植物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4. 脫色:摘下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5. 漂洗: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6. 檢驗:在葉片上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11.【答案】B【知識點】呼吸作用的實質【解析】【解答】桃子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桃子進行了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氣參與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過程。桃子在采摘后,雖然不再進行光合作用,但其細胞內的呼吸作用仍在繼續,消耗了果實中的糖分等有機物,導致甜度下降。故選B。【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和吸收作用是植物體內的主要生理過程,但它們對桃子甜度的影響各不相同。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葉綠體中進行,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增加甜度;呼吸作用則消耗有機物,釋放能量,可能降低甜度;蒸騰作用主要影響植物的水分平衡,與甜度變化關系不大;吸收作用主要指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與果實甜度變化無直接關聯。12.【答案】A【知識點】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解答】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熱量,使氣溫降低,夏天也較涼爽,形成良性循環;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圖中①表示植物的蒸騰作用,把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當中,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圖中:①植物蒸騰作用,②降水,③蒸發,④降水。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行的路線: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表皮內的層層細胞→根內的導管→莖內的導管→葉脈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水蒸氣)。13.【答案】B【知識點】莖的結構;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篩管及其對有機物的運輸【解析】【解答】篩管是高等植物韌皮部中的管狀結構,由篩分子組成,負責光合產物和多種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長距離運輸。砂糖桔樹環割是為了阻止有機營養物質向根莖運輸,而有機營養物質主要是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運輸的,所以環割時被隔斷的結構是韌皮部中的篩管,B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到其它器官如根。14.【答案】B【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解析】【解答】無土栽培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燒苗”現象是由于營養液濃度過高,導致植物細胞失水,從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為了緩解“燒苗”現象,應該降低營養液的濃度,即適量澆水。故選B。【分析】無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具有產量高、不受季節限制、節約水肥、清潔無污染等優點。15.【答案】B【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花的結構【解析】【解答】A.雄蕊由花藥和花絲構成,這是正確的。花藥是產生花粉的地方,花絲支撐花藥,兩者共同構成雄蕊,故A正確。B.黃金奈李只有一個種子,因此雌蕊子房中有一個胚珠,故B錯誤。C.黃金奈李果實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肉,也就是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故C正確。D.若開花期間天氣陰雨連綿,會影響授粉和果實的生長,常導致減產,故D正確。故選B。【分析】植物的花經過傳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頭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子房發育成果實。【答案】16.A17.C18.C19.B20.C【知識點】生物的特征;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蒸騰作用及其意義;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 概 念 舉 例應 激 性 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吃酸梅分泌唾液,聽說酸梅分泌唾液等。生 長 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 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繁 殖 指生物體發育成熟并產生新個體的過程。 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新陳代謝 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并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除以上特征以外,還有呼吸、排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并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16.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題目中提到韶關森林公園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樹等420余種,動物有266種,以鳥類為多。這體現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故答案為:A。17.生物的特征包括多個方面,如生長、繁殖、應激性、新陳代謝等。其中,應激性是指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能力。題目中提到,當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鵲時,喜鵲迅速地飛到樹上。這表明喜鵲對外界的刺激(小明的接近)作出了反應。故答案為:C。18.圖中①呼吸作用,②蒸騰作用,③光合作用。①呼吸作用是吸進氧氣,分解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釋放能量的過程,會使空氣污濁,不能使空氣濕潤、清新。②蒸騰作用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到大氣中,增加了大氣的濕度,使空氣變得濕潤③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從而使空氣變得清新。故C②③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A.從圖中可以看出,0h只有呼吸作用,沒有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細胞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故B符合題意。C.a、c點是兩曲線的交點,可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故C不符合題意。D.b點由于陽光過強,葉片的氣孔關閉,影響了二氧化碳進入葉片,從而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A.花草樹木是公園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護它們有助于維持公園的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為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同時也能讓游客更好地欣賞自然景觀,故A不符合題意。B.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處理,有利于保護公園的土壤、水源和空氣等,使公園保持整潔美觀,為游客和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故B不符合題意。C.韶關市全市范圍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韶關森林公園屬于禁獵區,張網捕獵各種鳥類會直接導致鳥類數量減少,破壞公園的生態平衡,影響生物多樣性,還可能觸犯法律,受到相應的處罰,故C符合題意。D.這是一種環保且節約資源的良好行為。關閉水龍頭可以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保護公園的水資源,同時也有助于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習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21.D22.D23.D24.A25.C【知識點】根尖的結構和功能;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狀結構,罩在分生區的外面,有保護根尖幼嫩的分生組織,根冠由多層松散排列的薄壁細胞組成,細胞排列較不規則,外層細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損的功能。分生區,也叫生長點,是具有強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頂端分生組織個體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核較大、擁有密度大的細胞質(沒有液泡),外觀不透明。伸長區,位于分生區稍后的部分.一般長約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進的主要區域,其外觀透明,潔白而光滑.細胞明顯伸長且沒有根毛.,生長最快的部分是伸長區。成熟區,也稱根毛區.內部某些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逐漸消失,這些細胞上下連接,中間失去橫壁,形成導管,導管具有運輸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細胞的體積大,細胞質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細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2)樹皮有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再往里是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儲存營養物質。21.移栽植物時,往往會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損,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時,需要帶大的土坨,目的是減少幼根與根毛的損傷,保護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移栽植物時帶土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根毛和幼根,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A.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不是在篩管中進行,篩管的主要作用是運輸有機物,且運輸方向是從上向下,而不是運輸水分,故A錯誤。B.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不是在篩管中進行,篩管的主要作用是運輸有機物,且運輸方向是從上向下,而不是運輸水分,故B錯誤。C.導管中水分的運輸方向是 “根→莖→葉”,而不是 “葉→莖→根”,故C錯誤。D.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水分通過根毛細胞進入根內的導管,然后沿著根、莖、葉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所以水分進入植物體以后的運輸途徑是在導管中,沿著 “根→莖→葉” 的方向運輸,故D正確。故選D。23.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故選D。24.A.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蒸騰作用在把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大氣當中去的時候,形成了一種 “泵” 的原理,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運輸,所以樟樹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能不斷向上運輸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故A符合題意。B.呼吸作用的主要生理意義是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和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但它不是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直接動力,故B不符合題意。C.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與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D.運輸作用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生理作用,它只是描述了物質在植物體內的移動過程,而不是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動力來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5.A.大樹的樹冠遮擋住陽光,確實能減少陽光直射地面,使地面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樹下溫度,但這不是 “大樹底下好乘涼” 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題意。B.大樹根系發達,主要作用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以維持樹木自身的生長和發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周圍土壤的水分含量,故B不符合題意。C.大樹進行蒸騰作用時,水分從液態變為氣態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據測定,一株10米高的大樹在夏季一天能蒸發273千克水,要把如此多的水蒸發掉,需要吸收的熱量是驚人的,所以大樹底下的溫度會明顯降低,故C符合題意。D.大樹能招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速空氣流動,但這種作用對降低周圍環境溫度的效果相對較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答案】26.D27.A28.A29.B30.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解析】【分析】圖中:①種皮,②子葉,③胚根,④胚芽,⑤胚軸。雙子葉種子和單子葉種子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雙子葉植物 都有種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 只有種皮,子葉兩片,無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單子葉植物 種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葉一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26.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軸、胚芽、子葉,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軸、胚芽、子葉,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因此,紅豆屬于雙子葉植物,不具備的結構是胚乳,D符合題意。故選D。27.紅豆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其中胚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它是新植物的幼體,將來發育成新植株,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28.紅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②子葉中,因此其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用紅豆結構(如圖)中的②子葉,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29.在紅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因此紅豆種子都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小葉子的發育源自于紅豆種子中的胚芽,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30.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開始時種子消耗儲存的有機物,因此有機物含量會下降,直到幼苗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含量又開始增加,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31.【答案】(1)上表皮;透光;保護(2)⑤氣孔(3)②;海綿組織;葉綠素(4)葉脈;運輸【知識點】葉片的結構;氣孔【解析】【解答】(1)圖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形成保護層,防止水分蒸發和病蟲害侵襲。無色透明的特性使得光線能夠穿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表皮主要由保護組織構成,保護組織是植物體表的保護層,具有保護作用。(2)⑤氣孔是植物葉片上分布的微小孔隙,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通道。氣孔的開閉受保衛細胞的控制,通過調節氣孔的開閉,植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蒸發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從而影響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②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海綿組織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多種色素,其中葉綠素含量較高,使葉片呈現綠色。(4)④葉脈是菠菜葉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運輸的作用。葉脈中的導管能夠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輸送到葉肉細胞等部位,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提供原料;篩管則負責運輸有機物,將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莖部等,供植物生長、儲存和其他生命活動利用。【分析】圖中:①上表皮,②葉肉中的柵欄組織,③葉肉中的海綿組織,④葉脈,⑤氣孔。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肉、葉脈、表皮三部分。表皮:它們都屬于保護組織.其外壁有一層透明、不易透的角質層。氣孔:它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其開閉由保衛細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呈圓柱形,排列整齊,有些像柵欄,叫做柵欄組織,細胞里有較多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綿,叫做海綿組織,細胞里含葉綠體較少.所以葉肉屬于營養組織。葉脈里有導管和篩管,導管能夠向上運送水和無機鹽,篩管能夠向下運送有機物,因此葉脈具有輸導作用。(1)圖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葉片的作用,且無色透明,有利于光線透過。菠菜葉的表皮主要由保護組織構成,其功能是保護內部的葉肉組織等,防止水分過度散失和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等。(2)表皮上分布的⑤氣孔是水分散失的 “通道”,也是氣體交換的 “門戶”。當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時,水分通過氣孔散失到大氣中;同時,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產生的氧氣等氣體也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②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海綿組織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多種色素,其中葉綠素含量較高,使葉片呈現綠色。(4)④葉脈是菠菜葉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運輸的作用。葉脈中的導管能夠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輸送到葉肉細胞等部位,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提供原料;篩管則負責運輸有機物,將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莖部等,供植物生長、儲存和其他生命活動利用。32.【答案】(1)土壤含水量/水分;相同;單一變量(2)1;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3)不能,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4)下沉;有足夠的營養儲備【知識點】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1)為遵循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土壤含水量,1組的土壤含水量為20%,3組的土壤含水量為10%。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相同且適宜,該原則要求在設計實驗時,除了要研究的自變量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以確保實驗結果是由該自變量引起的,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萌發率最高的組別:第1組種子萌發數為49粒,萌發率為98%;第2組萌發率為10%;第3組萌發率為84%;第4組萌發率為0%。所以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1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分。1組和2組對比,溫度不同,25℃時萌發數遠多于10℃,說明適宜的溫度有利于種子萌發;1組和3組對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時萌發數多于10%,說明適量的水分有利于種子萌發。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充足的空氣,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使種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結,空氣不足,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實驗中每組不能改為只播種1粒種子,因為種子的萌發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種1粒種子,一旦該種子不萌發,就無法準確判斷是種子本身的問題還是環境條件的問題,而每組播種50粒種子可以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更具有說服力。例如,如果這粒種子本身是不飽滿的、有損傷的或者處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導致不萌發,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而當樣本數量足夠多時,個別種子的特殊情況對整體結果的影響就會減小,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飽滿的種子通常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養分,而下沉的種子相對更飽滿,其胚和胚乳發育更完整,營養物質更充足,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上浮的種子可能是干癟的、不飽滿的,或者胚已經受損,萌發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下沉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分析】(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因子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土壤含水量,1組的土壤含水量為20%,3組的土壤含水量為10%。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相同且適宜,這遵循了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該原則要求在設計實驗時,除了要研究的自變量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以確保實驗結果是由該自變量引起的,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萌發率最高的組別:第1組種子萌發數為49粒,萌發率為98%;第2組萌發率為10%;第3組萌發率為84%;第4組萌發率為0%。所以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1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分。1組和2組對比,溫度不同,25℃時萌發數遠多于10℃,說明適宜的溫度有利于種子萌發;1組和3組對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時萌發數多于10%,說明適量的水分有利于種子萌發。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充足的空氣,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使種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結,空氣不足,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實驗中每組不能改為只播種1粒種子,因為種子的萌發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種1粒種子,一旦該種子不萌發,就無法準確判斷是種子本身的問題還是環境條件的問題,而每組播種50粒種子可以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更具有說服力。例如,如果這粒種子本身是不飽滿的、有損傷的或者處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導致不萌發,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而當樣本數量足夠多時,個別種子的特殊情況對整體結果的影響就會減小,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下沉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飽滿的種子通常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養分,而下沉的種子相對更飽滿,其胚和胚乳發育更完整,營養物質更充足,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上浮的種子可能是干癟的、不飽滿的,或者胚已經受損,萌發的可能性較小。33.【答案】(1)種子;雄蕊;雌蕊(2)柱頭;卵細胞(3)③子房壁;⑥種子(4)傳粉不足【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類型;植物受精過程【解析】【解答】(1)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構成的,其中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供植株利用,通過莖運到葉,在葉里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可見根、莖、葉與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合成有關,屬于營養器官,花開放之后經過傳粉和受精結出果實和種子,再用種子繁殖后代,可見花、果實和種子與生殖有關系,屬于生殖器官。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種子是生殖器官。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為雄蕊的花藥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花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柱頭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③子房壁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胚珠將發育成圖乙中的⑥種子。因為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4)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主要原因是:陰雨天氣影響昆蟲活動,導致傳粉不足。桃花是蟲媒花,主要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而連綿的陰雨會使昆蟲活動受限,無法正常進行傳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夠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從而影響果實的形成和產量。【分析】圖甲中: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圖乙中:⑤果皮,⑥種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同時,花粉管中的兩個精子隨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花粉管頂端破裂,兩個精子釋放出來,一個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胚珠中的兩個極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1)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別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種子是生殖器官。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為雄蕊的花藥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花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柱頭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③子房壁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胚珠將發育成圖乙中的⑥種子。因為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4)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主要原因是:陰雨天氣影響昆蟲活動,導致傳粉不足。桃花是蟲媒花,主要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而連綿的陰雨會使昆蟲活動受限,無法正常進行傳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夠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從而影響果實的形成和產量。34.【答案】(1)生產者;①;氧氣;碳—氧(2)②;二氧化碳(3)溫室;下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措施:低碳出行;光盤行動;隨手關燈;不使用一次性碗筷;減少塑料袋使用等【知識點】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綜合)【解析】【解答】(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因此,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產者,它通過圖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來源,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組成部分。(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到大氣中。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3)植樹造林能緩解溫室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體內,從而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兩項有效措施如下:節約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使用,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隨手關燈、使用節能電器、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綠色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因為汽車尾氣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過減少汽車的使用頻率和行駛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析】 圖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來構建自身的各個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產者,它通過圖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來源,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組成部分。(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到大氣中。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3)植樹造林能緩解溫室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體內,從而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兩項有效措施如下:節約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使用,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隨手關燈、使用節能電器、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綠色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因為汽車尾氣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過減少汽車的使用頻率和行駛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 / 1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1.(2025七上·韶關期末)與熊貓細胞相比,竹子細胞特有的結構是( )A.細胞核 B.細胞質 C.細胞膜 D.細胞壁【答案】D【知識點】動、植物細胞結構的比較【解析】【解答】熊貓屬于動物,其細胞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和線粒體等。竹子屬于植物,其細胞結構除了包含動物細胞的結構外,還特有細胞壁、液泡和葉綠體等結構。所以與大熊貓的體細胞相比,竹子葉肉細胞中特有的結構是細胞壁、葉綠體、液泡,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動、植物細胞結構的區別: 植物細胞 動物細胞相同點 都有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不同點 有細胞壁和液泡,綠色部分的細胞內有葉綠體 沒有細胞壁和液泡,也沒有葉綠體2.(2025七上·韶關期末)觀察下圖細胞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②是細胞壁,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B.③是葉綠體,其中含有葉綠素等色素C.④是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細胞液溶解了多種物質【答案】A【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①是細胞壁,在植物細胞的最外層,對細胞有支持和保護作用,A錯誤。B.③是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含有葉綠素等色素 ,B正確。C.④是細胞核,具有遺傳物質,控制著細胞的生命活動,C正確。D.⑤是液泡,液泡中的細胞液中溶解了糖類、無機鹽、色素多種物質,D正確。故選A。【分析】圖中:①細胞壁、②細胞膜、③葉綠體、④細胞核、⑤液泡、⑥細胞質。植物細胞的結構和功能:細胞壁:起支持和保護細胞的作用;細胞膜:緊貼細胞壁內側,起保護作用并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細胞質:液態的,可以流動的,從而加速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植物細胞的細胞質里面有葉綠體、液泡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液泡:液泡內的細胞液中溶解著多種物質(如糖分);帶甜味、酸味的汁液--來自于液泡中的細胞液;線粒體:存在于動、植物細胞,呼吸作用的場所,化學能轉換成其他能量。3.(2025七上·韶關期末)“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宋代詩人楊萬里贊美荷花的詩句,詩中與“紅”有關的色素位于( )A.葉綠體 B.細胞質 C.細胞核 D.液泡【答案】D【知識點】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解析】【解答】A.葉綠體主要含有葉綠素,與光合作用相關,不是與“紅”有關的色素所在位置,A不符合題意。B.細胞質是細胞內除細胞核外的膠狀物質,雖然其中可能含有色素,但不是“紅”色色素的主要儲存地,B不符合題意。C.細胞核是遺傳信息的儲存和復制場所,與色素的儲存無關,C不符合題意。D.液泡是植物細胞中儲存水分、色素、無機鹽等物質的場所,其中的色素可以是各種顏色,包括紅色,因此詩中“荷花”的“紅”色色素主要存在于液泡中,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本題考查植物細胞中色素的分布與功能。植物細胞中含有的色素主要分布在葉綠體和液泡中。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與光合作用有關,而液泡中的色素則與植物的顏色、味道等特性相關。4.(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李用“目鏡10×、物鏡40×”的鏡頭組合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物像的放大倍數是( )A.10倍 B.40倍 C.50倍 D.400倍【答案】D【知識點】顯微鏡的結構與使用【解析】【解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目鏡放大倍數和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小李使用的目鏡放大倍數為10×,物鏡放大倍數為40×,可以計算出小李觀察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時的放大倍數為10×40=400倍。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分析】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物鏡,所以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大,細胞的數目越少,視野越暗;反之,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中細胞的體積越小,細胞的數目越多,視野越亮。5.(2025七上·韶關期末)使用光學顯微鏡觀察下列細胞時,能在視野內找到葉綠體的是( )A.人口腔上皮細胞 B.洋蔥根尖細胞C.菠菜葉肉細胞 D.番茄果肉細胞【答案】C【知識點】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解析】【解答】A、人口腔上皮細胞屬于動物細胞,沒有葉綠體,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B、洋蔥根尖細胞不見光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C、菠菜葉肉細胞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能找到葉綠體,符合題意。D、番茄果肉細胞不見光沒有葉綠體,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因此在視野內找不到葉綠體,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分析】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葉綠體和線粒體。其中線粒體是廣泛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的細胞器,是細胞呼吸產生能量的主要場所,被稱為能量轉換器和細胞內能量供應的“動力工廠”,是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葉綠體中的葉綠素能吸收光能,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它只存在于植物細胞內,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只有有葉綠素的部分有。6.(2025七上·韶關期末)關于“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用紗布擦拭顯微鏡物鏡鏡頭 B.用滴管在載玻片中央滴加清水C.漱口后用牙簽輕刮口腔側壁 D.無需進行染色直接觀察【答案】C【知識點】觀察動物細胞【解析】【解答】A.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過程中,應該用擦鏡紙擦拭顯微鏡物鏡鏡頭,而紗布質地較粗糙,容易刮傷鏡頭,影響顯微鏡的成像效果,故A錯誤。B.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保持口腔上皮細胞的正常形態,應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如果滴加清水,細胞會吸水膨脹甚至漲破,故B錯誤。C.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為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雜質,需要先用涼開水漱口,然后用消毒牙簽在口腔內側壁輕輕刮幾下,獲取口腔上皮細胞,故C正確。D.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是無色透明的,不易觀察其結構,需要進行染色,通常在蓋玻片的一側滴一滴稀碘液,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使染液浸潤標本的全部,以便更清晰地觀察細胞的結構,故D錯誤。故選C。【分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步驟: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7.(2025七上·韶關期末)下圖中①②③④是細胞重要的生命活動,其中表示細胞分化過程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細胞分裂;細胞分化形成組織;細胞生長【解析】【解答】A.由題圖可以看出,①過程是細胞由小變大,故①表示細胞生長過程,A不符合題意。BC.細胞分裂就是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分裂是生物體生長、發育和繁殖的基礎。由題圖可以看出,通過②③過程,細胞的數目增多,故②③表示細胞分裂過程,BC不符合題意。D.細胞分化是指細胞在生長過程中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的過程,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由題圖可以看出,通過④過程,細胞的形態發生了變化,故④表示細胞分化過程,D符合題意。故選D。【分析】圖中,①表示細胞生長,②、③表示細胞分裂,④表示細胞分化。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通過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目,通過細胞生長增大體積,通過細胞分化形成形態、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組織,增加了細胞的種類。8.(2025七上·韶關期末)華南虎和丹霞鴨跖草都具有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 )①細胞 ②組織 ③器官 ④系統 ⑤生物體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答案】A【知識點】動植物體結構層次的異同【解析】【解答】華南虎屬于動物,其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動物體;丹霞鴨跖草屬于植物,其結構層次為: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所以,華南虎和丹霞鴨跖草都具有的生物體結構層次是:①細胞、②組織、③器官、⑤生物體。A正確,BCD錯誤。故選A。【分析】生物體的結構層次①細胞: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②組織:由形態相似、結構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細胞和細胞間質聯合在一起構成。③器官: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④系統:能夠共同完成一種或幾種生理功能的多個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組合在一起。⑤個體: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統協調配合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的生物。9.(2025七上·韶關期末)農業生產上充分利用光照提高產量的措施是( )A.農田松土 B.合理密植 C.帶土移栽 D.人工授粉【答案】B【知識點】呼吸作用原理的應用【解析】【解答】A.農田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縫隙中的空氣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進根的生長, A錯誤。B.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正確。C.帶土移栽可以保護幼根和根毛,提高移栽成活率,C錯誤。D.人工授粉可以彌補自然授粉的不足,D錯誤。故答案為:B。【分析】農作物過密會使植物的葉片相互遮擋,影響接受陽光,進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農作物過稀不能使最多的植物接受陽光,造成光能的浪費,不能最大限度地合成有機物。10.(2025七上·韶關期末)在驗證“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實驗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前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B.滴加碘液后用水漂洗葉片再觀察C.將部分遮光的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D.遮光時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答案】C【知識點】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解析】【解答】A.實驗前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避免對實驗結果產生干擾,故A不符合題意。B.滴加碘液后,葉片會變藍,這是淀粉遇碘液的反應。如果用水漂洗,會洗掉碘液,影響實驗結果的觀察,故B不符合題意。C.將部分遮光的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是錯誤的。該實驗中,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時,應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里,再將小燒杯置于盛有開水的大燒杯中,用酒精燈水浴加熱,而不是直接將葉片放進小燒杯的水中加熱,因為水不能溶解葉綠素,無法達到脫色的目的,故C符合題意。D.遮光時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是正確的。這樣可以確保遮光部分完全不透光,形成有光和無光的對照,從而探究光對綠葉合成淀粉的影響,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分析】《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步驟如下:1. 暗處理:將天竺葵放在暗處一晝夜,消耗掉葉片中原有的淀粉。2. 遮光:用不透光的黑紙或鋁箔遮蓋葉片的一部分,形成對照。3. 光照:將植物放在光下照射幾小時。4. 脫色:摘下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水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5. 漂洗:取出葉片,用清水漂洗。6. 檢驗:在葉片上滴加碘液,觀察顏色變化。11.(2025七上·韶關期末)新鮮采摘的桃子鮮甜可口,但放置久了甜度會下降,桃子甜度下降的原因是桃子進行了(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答案】B【知識點】呼吸作用的實質【解析】【解答】桃子甜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桃子進行了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細胞內有機物在氧氣參與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釋放能量的過程。桃子在采摘后,雖然不再進行光合作用,但其細胞內的呼吸作用仍在繼續,消耗了果實中的糖分等有機物,導致甜度下降。故選B。【分析】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和吸收作用是植物體內的主要生理過程,但它們對桃子甜度的影響各不相同。光合作用主要在植物的葉綠體中進行,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和氧氣,增加甜度;呼吸作用則消耗有機物,釋放能量,可能降低甜度;蒸騰作用主要影響植物的水分平衡,與甜度變化關系不大;吸收作用主要指植物根部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與果實甜度變化無直接關聯。12.(2025七上·韶關期末)“山上多栽樹,勝似修水庫,有雨它能吞,無雨它能吐”。下圖能表示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參與水循環的過程是( )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A【知識點】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解答】蒸騰作用是水分從活的植物體內以水蒸氣的狀態散失到大氣中的過程。植物的蒸騰作用散失的水分約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騰作用為大氣提供大量的水蒸氣,增加空氣濕度,降雨量增多,促進了生物圈的水循環;蒸騰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熱量,使氣溫降低,夏天也較涼爽,形成良性循環;蒸騰作用是根吸水的動力,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還能降低溫度。圖中①表示植物的蒸騰作用,把植物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當中,提高大氣的濕度,增加降水,促進生物圈中的水循環具有重要作用,A符合題意。故選A。【分析】圖中:①植物蒸騰作用,②降水,③蒸發,④降水。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水分在植物體內運行的路線: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細胞→表皮內的層層細胞→根內的導管→莖內的導管→葉脈的導管→葉片的導管→葉肉細胞→氣孔→大氣(水蒸氣)。13.(2025七上·韶關期末)砂糖桔樹進入生殖生長階段時,為了保證開花和結果的營養供應,可適當在主枝上進行環割,阻止有機營養物質向根莖運輸。被隔斷的結構是( )A.韌皮部中的導管 B.韌皮部中的篩管C.木質部中的導管 D.木質部中的篩管【答案】B【知識點】莖的結構;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篩管及其對有機物的運輸【解析】【解答】篩管是高等植物韌皮部中的管狀結構,由篩分子組成,負責光合產物和多種有機物在植物體內的長距離運輸。砂糖桔樹環割是為了阻止有機營養物質向根莖運輸,而有機營養物質主要是通過韌皮部中的篩管運輸的,所以環割時被隔斷的結構是韌皮部中的篩管,B符合題意。故選B。【分析】篩管是植物韌皮部(樹皮內側)內輸導有機養料的管道。由許多管狀活細胞上下連接而成。相鄰兩細胞的橫壁上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兩細胞的原生質體通過篩孔彼此相通。篩管沒有細胞核,但篩管是活細胞。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通過篩管自上而下運輸到其它器官如根。14.(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張進行西紅柿的無土栽培時,將西紅柿幼苗移入培養箱中,并向培養箱加入未經稀釋的營養液,幼苗出現了“燒苗”現象,下列補救措施中正確的是( )A.多曬太陽 B.適量澆水 C.適量施肥 D.放到陰涼處【答案】B【知識點】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細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解析】【解答】無土栽培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燒苗”現象是由于營養液濃度過高,導致植物細胞失水,從而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為了緩解“燒苗”現象,應該降低營養液的濃度,即適量澆水。故選B。【分析】無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據植物生活所需無機鹽的種類和數量的多少,將無機鹽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營養液,用營養液來培養植物。無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滿足植物對各類無機鹽的需要,具有產量高、不受季節限制、節約水肥、清潔無污染等優點。15.(2025七上·韶關期末)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幕式前夕,樂昌黃金奈李(如圖)第一次遠銷巴黎。下列有關黃金奈李花與果實的敘述,錯誤的是( )A.雄蕊由花藥和花絲構成B.雌蕊子房中有多個胚珠C.黃金奈李的可食用部分由子房壁發育而來D.若開花期間天氣陰雨連綿,常會造成減產【答案】B【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花的結構【解析】【解答】A.雄蕊由花藥和花絲構成,這是正確的。花藥是產生花粉的地方,花絲支撐花藥,兩者共同構成雄蕊,故A正確。B.黃金奈李只有一個種子,因此雌蕊子房中有一個胚珠,故B錯誤。C.黃金奈李果實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肉,也就是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來的,故C正確。D.若開花期間天氣陰雨連綿,會影響授粉和果實的生長,常導致減產,故D正確。故選B。【分析】植物的花經過傳粉和受精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頭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繼續發育,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珠被發育成種皮,受精卵發育成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子房發育成果實。(2025七上·韶關期末)周末,小明一家到韶關森林公園游玩。形態優美的山體和保護完好的森林植被是該公園自然景觀資源的最大特色,森林覆蓋率達到88%。公園內林木蔥郁,鳥語花香,空氣濕潤、清新,小明一家心情倍感愉悅。請完成下面小題。16.韶關森林公園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樹等420余種,動物有266種,以鳥類為多。這體現了生物多樣性中的( )A.物種多樣性 B.遺傳多樣性C.生態系統多樣性 D.生物數量多樣性17.當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鵲時,喜鵲迅速地飛到樹上,這種現象說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生長 B.繁殖 C.應激性 D.新陳代謝18.下圖中①、②、③分別表示植物體生理活動,可以使公園內“空氣濕潤、清新”的生理活動主要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19.下圖中兩條曲線分別表示公園內某棵植株一晝夜內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隨時間的變化情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時附近,植株只進行呼吸作用B.12時附近,植株只進行光合作用C.a、c點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均相等D.b點后光合作用強度下降與葉片部分氣孔關閉有關20.韶關森林公園是韶城市民的“綠色家園”,需要我們共同保護。游玩時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A.愛護園內花草樹木 B.扔垃圾時進行分類C.張網捕獵各種鳥類 D.洗手不忘關水龍頭【答案】16.A17.C18.C19.B20.C【知識點】生物的特征;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蒸騰作用及其意義;生物多樣性的內涵【解析】【分析】(1)生物的多樣性通常有三個主要的內涵,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基因的多樣性是指物種的種內個體或種群間的基因變化,不同物種之間基因組成差別很大,同種生物之間的基因也有差別,每個物種都是一個獨特的基因庫,基因的多樣性決定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2)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特征 概 念 舉 例應 激 性 指生物體遇到外界刺激時,能夠作出規律性的反應。【植物和低等動物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應激性,而高等動物和人對外界刺激的反應稱為反射。】 向日葵的花盤朝著太陽轉;草履蟲避開食鹽、吃酸梅分泌唾液,聽說酸梅分泌唾液等。生 長 指生物體由小變大的過程。其特點是:使體重增加,體形增大。 小樹長成大樹;小狗長成大狗等。繁 殖 指生物體發育成熟并產生新個體的過程。 植物產生孢子或種子;蜻蜒點水、大貓生小貓等。新陳代謝 指生物體在生長過程中,必須從外界不斷地獲取物質和能量,并把體內產生的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它是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新陳代謝也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除以上特征以外,還有呼吸、排泄、遺傳和變異,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并具有嚴緊的結構等都是屬于生物的基本特征。16.生物多樣性通常有三個層次的含義,即生物種類的多樣性、基因(遺傳)的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題目中提到韶關森林公園植物有野牡丹、杉木、樟樹等420余種,動物有266種,以鳥類為多。這體現了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故答案為:A。17.生物的特征包括多個方面,如生長、繁殖、應激性、新陳代謝等。其中,應激性是指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的能力。題目中提到,當小明走近草地上的喜鵲時,喜鵲迅速地飛到樹上。這表明喜鵲對外界的刺激(小明的接近)作出了反應。故答案為:C。18.圖中①呼吸作用,②蒸騰作用,③光合作用。①呼吸作用是吸進氧氣,分解有機物,放出二氧化碳,釋放能量的過程,會使空氣污濁,不能使空氣濕潤、清新。②蒸騰作用植物通過蒸騰作用,將體內的水分以水蒸氣的形式從葉片的氣孔散發到大氣中,增加了大氣的濕度,使空氣變得濕潤③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維持了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從而使空氣變得清新。故C②③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19.A.從圖中可以看出,0h只有呼吸作用,沒有光合作用,故A不符合題意。B.呼吸作用只要是活細胞時時刻刻都在進行,故B符合題意。C.a、c點是兩曲線的交點,可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相等,故C不符合題意。D.b點由于陽光過強,葉片的氣孔關閉,影響了二氧化碳進入葉片,從而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20.A.花草樹木是公園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護它們有助于維持公園的生態平衡、美化環境,為其他生物提供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同時也能讓游客更好地欣賞自然景觀,故A不符合題意。B.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便于垃圾的回收利用和處理,有利于保護公園的土壤、水源和空氣等,使公園保持整潔美觀,為游客和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故B不符合題意。C.韶關市全市范圍禁止獵捕陸生野生動物,韶關森林公園屬于禁獵區,張網捕獵各種鳥類會直接導致鳥類數量減少,破壞公園的生態平衡,影響生物多樣性,還可能觸犯法律,受到相應的處罰,故C符合題意。D.這是一種環保且節約資源的良好行為。關閉水龍頭可以避免水資源的浪費,保護公園的水資源,同時也有助于樹立正確的環保意識和節約習慣,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5七上·韶關期末)為全面推進韶城綠化工作,建設美麗宜居韶關,2024年3月12日,韶關市某區組織相關單位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大家紛紛移栽幼苗、提桶澆水,以實際行動凝聚“綠美力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請完成下面小題。21.活動中所準備移栽的樹苗根部都帶了個土坨,是為了( )A.避免傷害植物的伸長區 B.避免傷害植物的分生區C.避免傷害植物的根冠 D.避免傷害根毛和幼根22.植樹后要適當澆水,水分進入植物體以后的運輸途徑是( )A.在篩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B.在篩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C.在導管中,沿著“葉→莖→根”的方向運輸D.在導管中,沿著“根→莖→葉”的方向運輸23.“有收無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這一農諺說明植物的生長需要無機鹽,其中需要量最多的三種無機鹽是( )A.鐵、鋅、鈣 B.氮、磷、鈣 C.錳、鉬、銅 D.氮、磷、鉀24.樟樹是常見的移栽綠化樹,高可達30米,直徑可達3米,它的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能源源不斷地向上運輸到莖和葉,其動力來自植物進行的( )A.蒸騰作用 B.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 D.運輸作用25.隨著全面推進韶城綠化工作,建設美麗宜居韶關的工作落實,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植樹活動中來,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樹的樹冠遮擋住了陽光,不利于植物進行光合作用B.大樹根系發達,使周圍土壤中水分增多C.大樹進行蒸騰作用,吸收了周圍空氣的熱量D.大樹能招風,吹走了環境周圍的熱量【答案】21.D22.D23.D24.A25.C【知識點】根尖的結構和功能;無機鹽的種類及其對植物的作用;導管及其對水和無機鹽的運輸;蒸騰作用及其意義【解析】【分析】(1)根尖的結構一般可以劃分為四個部分:根冠、分生區、伸長區和成熟區:根冠,根尖最先端的帽狀結構,罩在分生區的外面,有保護根尖幼嫩的分生組織,根冠由多層松散排列的薄壁細胞組成,細胞排列較不規則,外層細胞常粘液化,使之免受土壤磨損的功能。分生區,也叫生長點,是具有強烈分裂能力的、典型的頂端分生組織個體小、排列緊密、細胞壁薄、細胞核較大、擁有密度大的細胞質(沒有液泡),外觀不透明。伸長區,位于分生區稍后的部分.一般長約2~5毫米,是根部向前推進的主要區域,其外觀透明,潔白而光滑.細胞明顯伸長且沒有根毛.,生長最快的部分是伸長區。成熟區,也稱根毛區.內部某些細胞的細胞質和細胞核逐漸消失,這些細胞上下連接,中間失去橫壁,形成導管,導管具有運輸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細胞的體積大,細胞質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細胞向外突起 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2)樹皮有周皮和韌皮部組成,韌皮部內有篩管和韌皮纖維,篩管可以運輸有機物;再往里是形成層,形成層細胞可以分裂增生,向內產生木質部,向外產生韌皮部,使莖不斷的加粗;木質部內有木纖維和導管.導管可以運輸水分和無機鹽,木纖維起支持作用;最里面是髓,儲存營養物質。21.移栽植物時,往往會造成幼根和根毛受損,而使植物吸水的功能大大下降,造成植物萎蔫或死亡。所以移栽時,需要帶大的土坨,目的是減少幼根與根毛的損傷,保護根毛和幼根,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我們可以得出,移栽植物時帶土坨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根毛和幼根,D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22.A.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不是在篩管中進行,篩管的主要作用是運輸有機物,且運輸方向是從上向下,而不是運輸水分,故A錯誤。B.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不是在篩管中進行,篩管的主要作用是運輸有機物,且運輸方向是從上向下,而不是運輸水分,故B錯誤。C.導管中水分的運輸方向是 “根→莖→葉”,而不是 “葉→莖→根”,故C錯誤。D.植物的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后,水分通過根毛細胞進入根內的導管,然后沿著根、莖、葉中的導管自下而上運輸到植物體的各個部分,所以水分進入植物體以后的運輸途徑是在導管中,沿著 “根→莖→葉” 的方向運輸,故D正確。故選D。23.無機鹽包括含氮、磷、鉀、鈣、鎂、硫、硼、錳、鋅、鉬等的多種無機鹽,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無機鹽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含氮的無機鹽能促進細胞的分裂和生長,使枝繁葉茂,含磷的無機鹽可以促進幼苗的發育和花的開放,使果實、種子提早成熟,含鉀的無機鹽使植物莖稈健壯,促進淀粉的形成與運輸。故選D。24.A.蒸騰作用是指植物體內的水分通過葉片的氣孔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去的過程。蒸騰作用在把體內的水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大氣當中去的時候,形成了一種 “泵” 的原理,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同時溶解在水中的無機鹽也一同被向上吸收和運輸,所以樟樹根吸收的水和無機鹽能不斷向上運輸的動力來自蒸騰作用,故A符合題意。B.呼吸作用的主要生理意義是為植物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和為體內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但它不是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直接動力,故B不符合題意。C.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與植物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向上運輸無關,故C不符合題意。D.運輸作用本身不是一種獨立的生理作用,它只是描述了物質在植物體內的移動過程,而不是水分和無機鹽向上運輸的動力來源,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5.A.大樹的樹冠遮擋住陽光,確實能減少陽光直射地面,使地面吸收的熱量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樹下溫度,但這不是 “大樹底下好乘涼” 的主要原因,故A不符合題意。B.大樹根系發達,主要作用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養分,以維持樹木自身的生長和發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周圍土壤的水分含量,故B不符合題意。C.大樹進行蒸騰作用時,水分從液態變為氣態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周圍空氣的溫度降低。據測定,一株10米高的大樹在夏季一天能蒸發273千克水,要把如此多的水蒸發掉,需要吸收的熱量是驚人的,所以大樹底下的溫度會明顯降低,故C符合題意。D.大樹能招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加速空氣流動,但這種作用對降低周圍環境溫度的效果相對較小,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2025七上·韶關期末)小華在觀察紅豆種子的結構時,不禁吟誦起唐代詩人王維的詩作“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然而詩中的“紅豆”和日常食用的紅豆并非同一物。請完成下面小題。26.詩中的“紅豆”是豆科的落葉喬木相思樹的種子,與日常食用的紅豆皆屬于雙子葉植物,它們均不具備的結構是( )A.胚芽 B.胚軸 C.胚根 D.胚乳27.用清水浸軟后的食用紅豆粒,小華用解剖刀可以輕易剝離其種皮,露出里面完整的結構,該結構將發育成新的植物體,稱為( )A.胚 B.胚芽 C.胚軸 D.胚根28.小華喜愛飲食的紅豆沙,其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用紅豆結構(如圖)中的( )A.② B.③ C.④ D.⑤29.小華把10粒食用紅豆種子放在鋪有濕潤紗布的一次性杯子中進行觀察,在溫暖環境中第6天時發現大部分紅豆種子都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小葉子的發育源自于紅豆種子中的( )A.子葉 B.胚芽 C.胚軸 D.胚根30.如圖是食用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各階段示意圖,能正確表示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過程中體內有機物含量變化情況的選項是( )A. B.C. D.【答案】26.D27.A28.A29.B30.A【知識點】種子的結構;種子萌發的過程;雙子葉植物與單子葉植物【解析】【分析】圖中:①種皮,②子葉,③胚根,④胚芽,⑤胚軸。雙子葉種子和單子葉種子的異同: 相同點 不同點雙子葉植物 都有種皮和胚,胚都由胚根、胚軸、胚芽和子葉構成 只有種皮,子葉兩片,無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單子葉植物 種皮核果皮愈合在一起,子葉一片,有胚乳,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里26.雙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軸、胚芽、子葉,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中;單子葉植物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胚包括胚根、胚軸、胚芽、子葉,營養物質儲存在胚乳中。因此,紅豆屬于雙子葉植物,不具備的結構是胚乳,D符合題意。故選D。27.紅豆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和胚,其中胚是種子中最主要的部分,其包括胚芽、胚軸、胚根和子葉,它是新植物的幼體,將來發育成新植株,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28.紅豆屬于雙子葉植物,營養物質儲存在②子葉中,因此其營養物質主要來自于食用紅豆結構(如圖)中的②子葉,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29.在紅豆種子萌發過程中,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因此紅豆種子都長出了嫩綠的小葉子,小葉子的發育源自于紅豆種子中的胚芽,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30.紅豆種子萌發成幼苗的過程,開始時種子消耗儲存的有機物,因此有機物含量會下降,直到幼苗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含量又開始增加,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31.(2025七上·韶關期末)葉是植物體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小明用菠菜葉制作了葉的結構臨時切片,并在顯微鏡下觀察菠菜葉的結構。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寫編號,“______”上填寫文字)(1)圖中的[①] 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葉片的作用,且無色透明,有利于 。菠菜葉的表皮主要由 組織構成。(2)表皮上分布的[ ] 是水分散失的“通道”,也是氣體交換的“門戶”。(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 ]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 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 等多種色素。(4)[④] 是菠菜葉的“骨架”,具有支持和 的作用。【答案】(1)上表皮;透光;保護(2)⑤氣孔(3)②;海綿組織;葉綠素(4)葉脈;運輸【知識點】葉片的結構;氣孔【解析】【解答】(1)圖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形成保護層,防止水分蒸發和病蟲害侵襲。無色透明的特性使得光線能夠穿透,有利于光合作用的進行。表皮主要由保護組織構成,保護組織是植物體表的保護層,具有保護作用。(2)⑤氣孔是植物葉片上分布的微小孔隙,由一對保衛細胞圍成,是植物體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和水分散失的通道。氣孔的開閉受保衛細胞的控制,通過調節氣孔的開閉,植物可以控制水分的蒸發和二氧化碳的吸收,從而影響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②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海綿組織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多種色素,其中葉綠素含量較高,使葉片呈現綠色。(4)④葉脈是菠菜葉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運輸的作用。葉脈中的導管能夠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輸送到葉肉細胞等部位,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提供原料;篩管則負責運輸有機物,將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莖部等,供植物生長、儲存和其他生命活動利用。【分析】圖中:①上表皮,②葉肉中的柵欄組織,③葉肉中的海綿組織,④葉脈,⑤氣孔。葉片的結構包括葉肉、葉脈、表皮三部分。表皮:它們都屬于保護組織.其外壁有一層透明、不易透的角質層。氣孔:它是葉片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換的門戶,其開閉由保衛細胞控制。靠近上表皮的葉肉細胞呈圓柱形,排列整齊,有些像柵欄,叫做柵欄組織,細胞里有較多的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最旺盛的部位;接近下表皮的葉肉細胞形狀不規則,排列疏松,有些像海綿,叫做海綿組織,細胞里含葉綠體較少.所以葉肉屬于營養組織。葉脈里有導管和篩管,導管能夠向上運送水和無機鹽,篩管能夠向下運送有機物,因此葉脈具有輸導作用。(1)圖中的①上表皮和下表皮的細胞排列緊密,具有保護葉片的作用,且無色透明,有利于光線透過。菠菜葉的表皮主要由保護組織構成,其功能是保護內部的葉肉組織等,防止水分過度散失和外界有害物質的侵入等。(2)表皮上分布的⑤氣孔是水分散失的 “通道”,也是氣體交換的 “門戶”。當植物進行蒸騰作用時,水分通過氣孔散失到大氣中;同時,光合作用所需的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產生的氧氣等氣體也是通過氣孔進出葉片。(3)小明發現菠菜葉的正面綠色深一些,背面綠色淺一些,這是因為葉肉中②柵欄組織的葉綠體含量比③海綿組織多。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里面含有葉綠素、類胡蘿卜素等多種色素,其中葉綠素含量較高,使葉片呈現綠色。(4)④葉脈是菠菜葉的 “骨架”,具有支持和運輸的作用。葉脈中的導管能夠運輸水分和無機鹽,將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鹽輸送到葉肉細胞等部位,為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動提供原料;篩管則負責運輸有機物,將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運輸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如根部、莖部等,供植物生長、儲存和其他生命活動利用。32.(2025七上·韶關期末)玉米是世界公認的“黃金作物”,其營養豐富、口感味道佳,備受人們喜愛。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們為探究溫度和水分對玉米種子萌發的影響,在4個花盆中分別加入等量的土壤,播種前進行松土,每組播種50粒玉米種子,一周后統計各組種子萌發數,結果如下表。組別 溫度 土壤含水量 種子萌發數1 25℃ 20% 49粒2 10℃ 20% 5粒3 25℃ 10% 42粒4 10℃ 10% 0粒請回答:(1)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 。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 ,這遵循了探究實驗的 原則。(2)通過實驗結果可看出,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 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 和適量的水分。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 。(3)實驗中每組播種50粒玉米種子,能改為每組只播種1粒種子嗎?為什么? 。(4)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 (填“下沉”或“上浮”)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 。【答案】(1)土壤含水量/水分;相同;單一變量(2)1;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3)不能,為了避免偶然性,減少誤差(4)下沉;有足夠的營養儲備【知識點】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解析】【解答】(1)為遵循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土壤含水量,1組的土壤含水量為20%,3組的土壤含水量為10%。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相同且適宜,該原則要求在設計實驗時,除了要研究的自變量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以確保實驗結果是由該自變量引起的,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萌發率最高的組別:第1組種子萌發數為49粒,萌發率為98%;第2組萌發率為10%;第3組萌發率為84%;第4組萌發率為0%。所以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1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分。1組和2組對比,溫度不同,25℃時萌發數遠多于10℃,說明適宜的溫度有利于種子萌發;1組和3組對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時萌發數多于10%,說明適量的水分有利于種子萌發。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充足的空氣,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使種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結,空氣不足,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實驗中每組不能改為只播種1粒種子,因為種子的萌發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種1粒種子,一旦該種子不萌發,就無法準確判斷是種子本身的問題還是環境條件的問題,而每組播種50粒種子可以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更具有說服力。例如,如果這粒種子本身是不飽滿的、有損傷的或者處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導致不萌發,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而當樣本數量足夠多時,個別種子的特殊情況對整體結果的影響就會減小,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飽滿的種子通常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養分,而下沉的種子相對更飽滿,其胚和胚乳發育更完整,營養物質更充足,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上浮的種子可能是干癟的、不飽滿的,或者胚已經受損,萌發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下沉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分析】(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完整有活力的胚、種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2)對照實驗是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該種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量。實驗變量:也稱自變量,指實驗中由實驗者所操縱的因素或條件。對照試驗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實驗設計中僅僅改編實驗中的某一項變量,其它因子不變,在此條件下,觀察、研究該變量對實驗材料和實驗結果的影響.除了整個實驗過程中欲處理的實驗因素外,其他實驗條件要做到前后一致。)(1)本實驗中1、3組的變量是土壤含水量,1組的土壤含水量為20%,3組的土壤含水量為10%。其他外部條件應保持相同且適宜,這遵循了探究實驗的單一變量原則,該原則要求在設計實驗時,除了要研究的自變量外,其他條件都應相同,以確保實驗結果是由該自變量引起的,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萌發率最高的組別:第1組種子萌發數為49粒,萌發率為98%;第2組萌發率為10%;第3組萌發率為84%;第4組萌發率為0%。所以萌發率最高的組別是1號。從該實驗的結果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是適宜的溫度和適量的水分。1組和2組對比,溫度不同,25℃時萌發數遠多于10℃,說明適宜的溫度有利于種子萌發;1組和3組對比,土壤含水量不同,20%含水量時萌發數多于10%,說明適量的水分有利于種子萌發。播種前松土,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外部條件還需要充足的空氣,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氣含量,使種子能夠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為種子萌發提供能量,若土壤板結,空氣不足,會影響種子的萌發。(3)實驗中每組不能改為只播種1粒種子,因為種子的萌發率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實驗結果可能存在偶然性。如果只播種1粒種子,一旦該種子不萌發,就無法準確判斷是種子本身的問題還是環境條件的問題,而每組播種50粒種子可以減少實驗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接近真實情況,更具有說服力。例如,如果這粒種子本身是不飽滿的、有損傷的或者處于休眠期等,就可能導致不萌發,從而得出錯誤的結論;而當樣本數量足夠多時,個別種子的特殊情況對整體結果的影響就會減小,能夠更準確地反映出不同環境條件對種子萌發的影響。(4)在播種前,同學將玉米種子泡在清水中,并挑選出下沉的飽滿顆粒進行播種,這是因為種子萌發的內部條件之一是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飽滿的種子通常含有更多的營養物質,能夠為種子萌發提供充足的能量和養分,而下沉的種子相對更飽滿,其胚和胚乳發育更完整,營養物質更充足,更有利于種子的萌發;上浮的種子可能是干癟的、不飽滿的,或者胚已經受損,萌發的可能性較小。33.(2025七上·韶關期末)桃的生命周期包括種子的萌發、植株的生長、開花和結果等過程。如圖分別是桃花結構示意圖和桃子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______”上填文字)(1)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 是生殖器官;桃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 和 。(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 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 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 ] 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將發育成圖乙中的[ ] 。(4)一般情況下,桃樹要結出果實,需經過開花、傳粉、受精和結果四個階段,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分析主要原因是: 。【答案】(1)種子;雄蕊;雌蕊(2)柱頭;卵細胞(3)③子房壁;⑥種子(4)傳粉不足【知識點】果實與種子的形成;花的結構;傳粉及其類型;植物受精過程【解析】【解答】(1)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構成的,其中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供植株利用,通過莖運到葉,在葉里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可見根、莖、葉與營養物質的吸收、運輸、合成有關,屬于營養器官,花開放之后經過傳粉和受精結出果實和種子,再用種子繁殖后代,可見花、果實和種子與生殖有關系,屬于生殖器官。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種子是生殖器官。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為雄蕊的花藥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花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柱頭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③子房壁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胚珠將發育成圖乙中的⑥種子。因為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4)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主要原因是:陰雨天氣影響昆蟲活動,導致傳粉不足。桃花是蟲媒花,主要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而連綿的陰雨會使昆蟲活動受限,無法正常進行傳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夠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從而影響果實的形成和產量。【分析】圖甲中:①柱頭,②花柱,③子房壁,④胚珠。圖乙中:⑤果皮,⑥種子。綠色開花植物要形成果實和種子,必須經過傳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來落到雌蕊柱頭上,在柱頭黏液的刺激下萌發長出花粉管,花粉管穿過花柱,進入子房,一直到達胚珠,同時,花粉管中的兩個精子隨花粉管的伸長而向下移動,最終進入胚珠內部,花粉管頂端破裂,兩個精子釋放出來,一個精子與胚珠中的卵細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個精子與胚珠中的兩個極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極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繼續發育成果實,其中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種子的胚,受精極核發育成胚乳。(1)綠色開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分別是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其中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花、果實、種子是生殖器官。桃樹屬于綠色開花植物,其中花、果實和種子是生殖器官。花中最重要的結構是花蕊,包括雄蕊和雌蕊。因為雄蕊的花藥里有花粉,花粉中有精子,雌蕊的子房中有胚珠,胚珠內有卵細胞,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所以花蕊與果實和種子的形成有直接關系。(2)桃花開放時,常看到蜜蜂、蝴蝶在花叢中飛舞,它們會使花粉落到①柱頭上,幫助花完成傳粉的過程。當花粉落到①上并受到其分泌的黏液的刺激,就會萌發出花粉管,花粉管將精子輸送到胚珠,與胚珠內的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3)桃花完成受精后,圖甲中③子房壁將發育成圖乙中的果皮,圖甲中④胚珠將發育成圖乙中的⑥種子。因為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4)若桃樹在開花季節若遇到連綿的陰雨天氣,會導致果樹減產,主要原因是:陰雨天氣影響昆蟲活動,導致傳粉不足。桃花是蟲媒花,主要依靠昆蟲等傳粉者將花粉傳播到雌蕊的柱頭上,而連綿的陰雨會使昆蟲活動受限,無法正常進行傳粉,使得雌蕊不能得到足夠的花粉完成受精作用,從而影響果實的形成和產量。34.(2025七上·韶關期末)據計算,10000m2的闊葉林在生長季節里,一天吸收二氧化碳約1t,釋放氧氣約0.73t,植物的光合作用起到維持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平衡的作用。如圖是自然界中碳循環的圖解,請分析回答:(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 ,它通過圖中[ ]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 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 ]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 ,并釋放到大氣中。(3)植樹造林能緩解 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 ,是一項重要的生態行為。但人類各種生產生活活動又使得排入大氣的二氧化碳不斷增加,請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寫出兩項有效措施: 。【答案】(1)生產者;①;氧氣;碳—氧(2)②;二氧化碳(3)溫室;下降;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措施:低碳出行;光盤行動;隨手關燈;不使用一次性碗筷;減少塑料袋使用等【知識點】綠色植物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實質;呼吸作用的實質;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綜合)【解析】【解答】(1)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溫度等,為生物的生活提供物質和能量.生物部分由生產者(植物)、消費者(動物)和分解者(細菌、真菌)組成。因此,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產者,它通過圖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來源,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組成部分。(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到大氣中。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3)植樹造林能緩解溫室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體內,從而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兩項有效措施如下:節約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使用,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隨手關燈、使用節能電器、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綠色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因為汽車尾氣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過減少汽車的使用頻率和行駛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析】 圖中: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呼吸作用。光合作用是指植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來構建自身的各個組成部分。呼吸作用是指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能量的過程。(1)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角色是生產者,它通過圖中①光合作用能不斷消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將氧氣釋放到大氣中,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 — 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綠色植物能夠利用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氣來源,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組成部分。(2)綠色植物通過圖中②呼吸作用分解其體內的含碳有機物,產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釋放到大氣中。呼吸作用是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3)植樹造林能緩解溫室效應,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降低。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固定在體內,從而減少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助于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 從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兩項有效措施如下:節約能源:減少對傳統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的使用,開發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水能、生物能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隨手關燈、使用節能電器、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等。綠色出行:盡量選擇公共交通、自行車或步行等低碳出行方式,減少私家車的使用。因為汽車尾氣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通過減少汽車的使用頻率和行駛里程,可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學生版).docx 廣東省韶關市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