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甘肅省慶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選擇題1.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該場景描述的是( )A.開國大典 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召開C.重慶談判 D.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2.下圖所示歌詞體現了20世紀五十年代的中國人民(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生長的地方……朋友來了有好酒,……文是時的國是我若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A.熱情好客,彰顯禮儀風范 B.士氣旺盛,武器裝備精良C.愛好和平,打擊外來侵略 D.努力生產,踴躍支援前線3.1953-1957年,中國工業增長率為18%,其中鋼產量增長率為31.7%。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A.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 B.土地改革的完成C.人民公社的成立 D.改革開放的推進4.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是( )A.只要有充沛的干勁,社會主義建設必定取得成功B.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遵循客觀的經濟規律C.發揚模范人物的精神是社會主義建設成功的關鍵D.社會主義建設必須進行民主法治建設5.下面的內容反映出模范人物共同的優秀精神品質是( )模范人物 言論焦裕祿 不改變蘭考面貌,我決不離開那里鄧稼先 天底下的路都是從無到有走出來的A.助人為樂 B.視死如歸 C.艱苦奮斗 D.執政為民6.1980年,中共中央決定撤銷“文化大革命”中強加給他的種種罪名,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A.彭德懷 B.朱德 C.劉少奇 D.鄧小平7.下面是我國對外開放進程示意圖,其中“▲”處的內容應該是( )A.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開放14個沿海城市C.建立海南經濟特區 D.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8.下面可能出現在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所作的開幕詞中的是( )A.“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B.“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D.“發展才是硬道理”9.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流行語,流行語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變遷和發展。下列屬于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來的流行詞的是( )A.當家作主 B.包干到戶 C.科學發展 D.中國夢10.“打贏藍天保衛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些口號體現的發展理念是A.創新 B.協調 C.共享 D.綠色二、綜合題11.1949—1956年是新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特殊時期,這一時期完成了過渡時期的任務。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業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化開辟道路。材料二 土地改革后,農村經濟基本上還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勞動生產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發展,可能會導致農村貧富兩極分化。如果不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不僅不能改善農民的生活,而且農村也不可能為工業的發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糧食、輕工業原料等條件。材料三 1952年和1956年我國各種經濟成分所占比重表時間 國營經濟 合作社經濟 私營經濟 個體經濟 資本主義經濟1952年 19.1% 1.5% 0.7% 71.8% 6.9%1956年 32.2% 53.4% 7.3% 7.0% 0.1%(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內容出自哪部文件及該文件頒布的時間。(2)依據材料二、概括我國引導農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原因。(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當時我國各種經濟成分比重發生變化的直接原因。分析這一變化的影響。12.重大會議往往會產生重大影響。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大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材料二 大會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指出黨和人民的主要任務就是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把我國盡快地從落后的農業國變為先進的工業國。材料三 飽經滄桑的中國在1978年再一次進行了決定命運的選擇,冬天的這場會議只進行了短短的5天,卻在隨后的40多年中被無數次提及。對于當時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新的春天的開始。(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會議的內容?這次會議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怎樣的地位?這次會議初步確立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的“大會”指的是哪一會議?它是在哪一年召開的?(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冬天的這場會議”的名稱。分析這場會議被稱為“新的春天的開始”的原因。13.走進新時代,我們應更加全面和深刻地了解改革開放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農村政策放寬后,一些適宜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鄧小平《關于農村政策問題》(1980年5月31日)材料二 這就造成了企業缺乏應有的自主權……嚴重壓抑了企業和廣大職工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本來應該生機盎然的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摘編自《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材料三 這次會議正確認識和處理計劃與市場的關系,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和市場經濟結合起來,這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壯舉,是十多年來黨進行理論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之一、也是社會主義認識史上一次歷史性的飛躍。——摘編自焦光輝《探索:經濟體制的演變與博弈》(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的“農村政策”指的是什么?這一政策逐步在全國推開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2)依據材料二、指出20世紀我國迫切需要在城市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是什么?(3)依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中的“這次會議”指的是哪次會議?指出這次會議確立的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14.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中,產生了許多歷史關鍵詞,這些關鍵詞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請參照示例,將下列關鍵詞進行分類,并為所分的每一組分類凝練一個主題。(要求:分類只寫序號,每類不得少于2個關鍵詞,分類不得少于3組;主題凝練須簡明扼要、科學合理、符合史實;照抄示例)關鍵詞:①土地改革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③三大改造④王進喜⑤“三個代表”重要思想⑥城市經濟體制改革⑦科學發展觀⑧雷鋒⑨經濟特區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示例分類 主題①③ 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關系的變革作答區分類 主題《甘肅省慶陽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A2.C3.A4.B5.C6.C7.B8.B9.D10.D11.(1)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時間:1950年。(2)勞動生產率低下;小農經濟可能會導致農村貧富兩極分化;走合作化道路可以改善農民的生活;走合作化道路符合工業發展的需要。(答出一點即可)(3)直接原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影響:實現了生產資料私有制向社會主義公有制的轉變,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建立起來,我國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2.(1)會議: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地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前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2)會議、時間:中共八大、1956年。(3)名稱: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原因:這次會議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13.(1)農村政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影響: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2)原因:企業缺乏自主權,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不高;社會主義經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答出一點即可)中心環節:增強企業活力。(3)會議:中共十四大。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4.【示例】示例分類 主題①③ 新中國成立初期生產關系的變革作答區分類 主題④⑧;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模范人物;②⑥⑨; 改革開放;⑤⑦⑩; 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說明:答出3組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