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下期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卷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20分)1、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河南南陽黃山遺址在考古發(fā)掘中共清理出16座糧倉基址,其均由墻基、地面墻體和防潮墊層構成,可儲糧食數量大。據此可推測出(A、糧倉中所存糧食均是粟B、原始社會時期科技發(fā)達C、原始居民生活豐衣足食D、該遺址處于新石器時代2、西周以來,人們多使用簡陋的木制和石制工具進行農業(yè)生產,個人很難單獨完成繁重的生產勞動,人們通常在貴族田地里集中勞作。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農業(yè)生產效率提高,小農生產成為可能。史書上記載,這一時期“公作則遲”“分地則速”,個體小農生產逐漸取代集體農耕。出現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鐵器牛耕的使用與推廣B、分封制被廢除C、新興地主階級的興起D、諸侯爭霸戰(zhàn)爭3、如圖所示鎏金銅馬出土于漢武帝茂陵陪葬坑,以中亞大宛國所產的汗血馬為參照制成。據此可知,鎏金銅馬可用于研究當時的()A、邊疆治理B、中外交流C、畜牧業(yè)發(fā)展D、政治制度4、東晉南朝時期南渡人口總數有90萬之多,約占南方總人口的1/6,這些南渡的人口主要集中于荊、揚二州的沿江一帶,尤以三吳地區(qū)為多。這一現象帶來的直接影響是(A、北方經濟急劇衰退B、政權并立政局動蕩C、江南地區(qū)得到開發(fā)D、經濟重心南移完成5、初中歷史課程強調“以中外歷史進程及其規(guī)律為基本線索,突出歷史發(fā)展的階段性特征”。隋唐時期最顯著的階段性特征是(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C、繁榮與開放的時代D、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6、唐詩講究嚴格的格律,句式整齊;宋詞又稱長短句,可更加靈活自如地抒發(fā)感情,還可配樂演唱;元曲以自然本色為主流,"明白如話”,擁有廣大的群眾基礎。這表明古代文學發(fā)展的趨勢是(A、通俗化B、政治化C、地域化D、商業(yè)化7、乾隆年間,汪中主張給予未成婚而守節(jié)的女子改嫁自由,紀昀反對以嚴苛態(tài)度處理婦女和家庭問題,曹雪芹通過《紅樓夢》謳歌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這說明當時(A、男女平等觀念深入人心B、市民文化廣受歡迎C、封建道德禮教受到沖擊D、君主專制空前強化8、1856年英國炮轟廣州城,廣州群眾自發(fā)組織起來把上岸的侵F2024一2025學年度下期歷史模擬考試試卷第1頁共6頁CS掃描全能王3億人都在用的掃描Ap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