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福州屏東中學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試卷七年級生物(全卷共7頁,兩大題,34小題;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農情提示:所有容案都必領寫在答題卡對應區城內,答在本試卷上無效,第I卷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要求的。黃瓜原名胡瓜,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帶回來的,請回答16題:1.黃瓜種子播種時不宜過深,通常以12厘米為宜,以下選項與此有關的限制因素主要是()A.水分B.溫度C.空氣D.無機鹽2.剛收獲的完整黃瓜種子卻暫時不能萌發,原因是()A.種子缺少胚芽B.種子處于休眠期C.缺少營養物質D.缺乏土壤和光照3.黃瓜種子中儲存的有機物主要來源于()A.根吸收B.種子制造C.花制造D.葉制造4.西域比漢朝長安更干旱少雨,據此推測西域地區的黃瓜根系應為下列選項中的()A5.下列各項能表示黃瓜種子萌發成新植株過程中有機物含量變化情況的是()◆有機物◆有機物本有機物年有機物CD時間時間時間時間6.下列貯藏方法不利于黃瓜保存較長時間的是()A.5℃低溫冷藏B.地容通風保存C.噴水保持濕潤D.放在陰涼處7.校園大榕樹的樹千可以逐年加粗的原因是莖中具有()A.導管B.篩管C.形成層D,保護組織七年級生物試卷第1頁,共7頁8.為美化校園環境,同學們準備移栽更多樹木。下列做法錯誤的是()A.根部帶土坨保護幼根B.給樹木“掛吊瓶”補充水和無機鹽C.剪去部分枝葉后再移栽D.選擇晴天正午移栽,增強光合作用9.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做“綠葉在光照下制造淀粉”這一實驗時,整片葉子都變藍,下列有關原因分析不正確的是()A.光照強度太弱B.暗處理不充分或無暗處理C.光照時間太長D.遮光不嚴密或只有半面遮光10.夏季中午光照最強,光合作用卻下降,這是因為()A.氧氣過多B.二氧化碳不足C.水分過多D.有機物消耗多11.小明利用超輕粘土、面粉、蛋清、吸管、毛線等材料制作了花的部分結構模型(圖1),以下做法錯誤的是(A.①中的花粉可以用面粉模擬B.②可以用毛線來模擬花絲C.③處可涂一些蛋清來模擬黏液D.④可以用吸管模擬花粉粒萌發形成的花柱圖112.三北防護林的工作人員在移栽沙棘樹苗時,會對其進行處理,下列處理方式中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的是(B13.每年秋分日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金秋收獲,瓜果飄香,合成水果中糖類的原料是(A.水和有機物B.二氧化碳和氧氣C.二氧化碳和水D.氧氣和無機鹽14.小軒組裝了三組裝置(圖2),他將a、b裝置放在光照環境中,c裝置放在黑暗環境中,判斷三組裝置中小鼠的存活時長順密序是(A.a>b>cB.b>a>c圖2C.c>b>aD.b>c>a15.青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生長發有時期,下列不屬于其特點的是(A.身高突增B.生殖器官開始形成C,出現第二性征D.心肺功能明顯增強16.進入青春期后,會面臨較多心理矛盾和沖突。錯誤的解決方式是()A.與父母同伴交流B.參加文體活動C.尋求心理咨詢D.沉迷網絡游戲七年級生物試卷第2頁,共7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