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一2025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質量監測八年級歷史試題(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考試形式:閉卷)溫馨提示:請把所有答案書寫到答題卡上!請不要錯位、越界答題!第1卷(選擇題56分)倒一、選擇題:本題共28小題,每小題2分,共5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的。紹1.如圖為1949年10月1日,由新華社攝彩記者主持拍攝的開國大典照片。這是研究這一歷史事件的1949年10月1日下午,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姬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A.實物史料B.文獻史料C.圖片史料D.口述史料2.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人民解放軍、各地區、少數民族、國外華僑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討論成立新中國的問題。據此可知,此次會議的特點A.廣泛代表性B.組織嚴密性C.目標明確性D.形式多樣性3歌詞蘊含著歷史信息。下列最能反映新中國成立的歌詞是A.打倒列強,打倒列強,除軍閥,除軍閥B.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作主站起來C.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D.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即4.阿沛·阿旺晉美在回憶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過程時說:“我們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認真、親切地談判,根據黨解決國內民族問題的一貫方針和西藏的特殊情況,正確地解決了各項漿復雜的問題。”這一談判A.為籌建新中國做好準備B.推動了西藏和平解放進程C.實現中國人民當家做主D.使西藏開始歸屬中央管轄5美國人大衛在《最寒冷的冬天》一書中寫道:“如果說中國當時還缺少把美國人趕出臺灣的武器,那么他們用充裕的人力、他們的獨創性和戰士的勇敢,在半島與美國人平分秋色。戰爭結束后,每個人都不得不另眼看待這個正在緩緩升起的東方大國。”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999999996996A.抗美援朝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B.抗美援朝使中國人民站起來了C.抗美援朝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的外交環境D.抗美援朝使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八年級歷史試題第1頁(共6頁)6.小宋同學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研學過程中發現一份文件,上面寫著“地主在扣除了應減租糧,應交公糧及度過1951年春季的口糧之后,所有的多余糧食,應予沒收。”該文件出現的背景是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B.土地改革的順利進行C.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D.開展“大躍進”運動7.土地改革后,“遼寧金縣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農民,晝夜不停地拉土墊地,把1000多畝鹽堿地改變為良田,種上花生和棉花。1951年,全國糧食產量達到1.4億噸,比1949年增長26.9%。”這表明土地改革A.鞏固了人民政權B.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C.建立土地公有制D.使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8.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3年,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這兩大歷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A.摧毀了封建土地制度B.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C.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D.打開了全新的外交局面9.右圖是1956年的一幅宣傳畫,描繪了紡織工人生產的場景。該作品A.宣傳了土地改革的必要性B.表達了人民工業建設的熱情C.展現了農業合作化的成就D.揭示了科教興國戰略的意義是富技行,取延人的飾的【《提高技術,爭取更大的節約》101956年,毛澤東在三次暢游長江后寫下了《水調歌頭·游泳》一詞,詞中云:“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高峽出平湖。”詞中的“一橋”飛架在A.重慶B.安慶C.武漢D。南京11.20世紀50年代中期,民族資本家榮毅仁說:“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強盛的社會主義國家。”他說這句話的時代背景是A.新中國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進行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12.蘇州東山人沈萊舟1927年在上海創辦了民族品牌“恒源祥”。他曾對子女說:“現在我把廠都交給了國家,由國家去經營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點心思收股息,有什么不好?”這段話反映了社會主義改造中的一大創舉,它是A.拍賣政策B.限制政策C贖買政策D.沒收政策13.如右圖反映的是新中國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業經濟發展狀況,出現圖中C點到D點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A.糾“左”工作尚未啟動B.經濟建設有計劃性C.中共中央開始實施“調整、鞏固、充實、展狀況提高”八字方針1952195719601965年份D.農村經濟不斷發展八年級歷史試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