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資源簡介

合江縣2025年春期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素養過程性監測
七年級 歷史試卷
(本卷滿分40分,考試時間40分鐘)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 宋朝李綱曾高度評價隋文帝“混南北為一區”的歷史功績,認為“有雄才大略,過人之聰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據此可知,隋文帝的貢獻是(  )
A.加強中央集權 B.社會經濟迅速發展
C.結束分裂實現統一 D.開通了大運河
2.繪畫和雕塑作品不僅能展示藝術之美,也能真實而細致地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右側兩幅作品共同反映了(  )
A.多樣的雜劇藝術
B.豐富的醫藥寶庫
C.開放的社會風氣
D.成熟的舞蹈技藝
《弈棋仕女圖》(局部) 唐戴帷帽女子騎馬雕塑
3.長安城中有東、西二市,其中東市是手工業生產中心,賣漢人商品;西市有“金市”的美稱,賣胡人商品,是長安城的主要工商業區,相比東市更加繁華。由此我們可以得知 ( )
A. 唐朝的對外貿易發達 B. 長安城規劃井然有序
C. 唐朝的市民文化豐富 D. 唐朝的商業十分繁榮
4.右圖中②對應歷史時期的特點是(  )
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
繁榮與開放的時代
民族關系發展與社會變化
5.某班同學為歷史故事會收集了如下材料:收復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攜掠”“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由此判斷他們講述的是(  )
A. 岳飛抗金 B.王安石變法 C. 慶歷新政 D. 戚繼光抗倭
6. 下表反映了907—960年的政權更迭,這種局面的實質是(  )
朝代 后梁 后唐 后晉 后漢 后周
建立者 朱溫 李存瑁 石敬瑭 劉知遠 郭威
稱帝前身份 唐朝節度使 唐朝晉王 后唐節度使 后晉節度使 后漢節度使
A.階級矛盾尖銳 B.宦官專權的結果
C.民族政權并立 D.藩鎮割據的延續
7.下面材料說明( )
人物 態度
北宋司馬光 對作為政治家的王安石全盤否定。
南宋陸九淵,元朝吳澄、虞集,明朝陳汝錡、章袞等 大多是江西臨川人,他們對王安石的褒揚實際上是尊重和敬仰“鄉賢”的一種表現。
A. 王安石的改革得到社會廣泛支持 B. 王安石變法在當時取得一定的成效
C. 越靠后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越準確 D. 立場不同會影響對歷史人物的評價
8.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分割知州權力而設置的官職是(  )
A.樞密使 B.通判 C.轉運使 D.節度使
9.《募役法》規定:征收役錢,用來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也要交錢服役。《方田均稅法》規定:核實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壞平均征稅。這說明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政府收入 B.增強軍事力量 C.抑制土地兼并 D.減輕農民負擔
10.歷史史實是指客觀的歷史事實,歷史評價是對歷史史實的認識。下列表述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 忽必烈效仿中原的統治 B. 北宋時期出現了紙幣“交子”
C. 阿骨打建立了女真政權 D. 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分裂局面
11.詩歌內容豐富,不僅反映詩人的個人情感,也映射了一個時代的社會背景、文化特征和人民的生活狀態。下列詩句可以佐證南宋歷史的是(  )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 D.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12.北宋時期,最高軍事機構樞密院的正副長官累計超過200人,其中文臣出身者162人,武將出身者39人。這說明北宋( )
A. 與遼保持長期的和平 B. 軍隊戰斗力得到提高
C. 解除統兵將領的兵權 D. 實行崇文抑武的政策
13.元朝在地方管理上的創新舉措是(  )
A.設立郡縣制 B.分封諸侯國 C.推行行省制度 D.建立節度使制度
14.對右側示意圖理解正確的是(  )
A.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
B.削弱了地方較強勢力
C.導致民族政權的并立
D.促進江南地區的開發
15. 西安大唐不夜城的《盛唐密盒》吸引了大批的觀眾,房玄齡、杜如晦的扮演者才華橫溢,他們在向觀眾提問時問到:他在夜夜燈火、花香四溢的都城長安,宛若仙人登場。他蔑視權貴,超凡脫俗……他歌頌祖國山河的壯美,表現出“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真狂放的藝術個性”……,據此可知他們考察的詩人是( )
A 白居易 B. 李白 C. 柳公權 D. 杜甫
二、材料解析題。(本題共3個小題,16題9分,17題10分,18題6分,共25分)
16.(9分)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一直是社會發展的主流。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和同一家】
材料一 唐朝采用送婚和親來鞏固和發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給少數民族上層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
——趙昌《略論貞觀時期的民族政策》
(1)根據材料,歸納材料一學者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實施的民族政策。(2分)
【政權分立】
材料二
圖一 圖二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圖一中建立A政權的民族。指出圖二中B政權的名稱。簡要概括北宋與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3分)
【走向統一】
材料三
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元朝在D地設置的中央機構。從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的角
度,分析元朝統一的歷史意義。(3分)
(4)綜合以上材料,歸納中國歷史上推動民族關系發展的主要因素。(1分)
17. (10分)創新是一個民族發展的靈魂,是一個民族進步的不竭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制度篇】
材料一 在當時(隋唐時期)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
——摘編自徐中約《中國近代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一所指代的制度,寫出武則天為完善這一制度作出的貢獻。(2分)
材料二 唐太宗和唐玄宗前期的統治
唐太宗 唐玄宗
政治 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虛心納諫 重用賢能,整頓吏治
經濟 減輕人民的勞役負擔,鼓勵發展農業生產 發展經濟,改革稅制
文化 增加科舉考試科目,鼓勵士人報考 注重文教,編修經典
——根據統編版《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整理
(2)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唐太宗和唐玄宗統治前期分別出現的政治格局。根據材料二歸納唐朝
兩大盛世出現的共同原因。(4分)
【經濟篇】
材料三
(3)農業工具的創新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結合所學,寫出材料三中唐朝出現的兩種新農具的名稱及用途。(4分)
18.(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編自統編版《中國歷史 七年級下冊》
閱讀材料,擬定一個觀點,選擇其中兩個歷史事件加以論述。(要求:觀點明確,寫出選擇的歷史事件,史論結合,條理清楚。)
2025年春期義務教育階段七年級學生素養過程性監測
歷史評分意見
一、選擇題
二、材料題
16.
(1)唐朝通過和親的方式發展民族關系;開明的民族政策。(2分)
(2)契丹族;金;有戰有和,以和為主。(3分)
(3)宣政院;結束了長時期的政權并立的局面,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交融,極大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任答其中兩點即可)(3分)
(4)統治者政策的推動;各民族之間的戰爭;各民族之間的和平交往等(任意1點)(1分)
17.
(1)科舉制;武則天大力發展科舉制,創立殿試制度,不拘一格選拔人才,擴大了統治基礎。(2分)
(2)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盛世局面。善于用人;重視經濟發展;完善科舉制(或重視教育)。(4分)
(3)曲轅犁,耕作;筒車,灌溉。(4分,錯別字不給分)
18.(6分)參考示例:
觀點:我國古代杰出人物對中外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貢獻。
選擇史實:玄裝西行、鑒真東渡
論述:唐朝高僧玄奘西行天竺研習佛法,為佛教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根據其口述而著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了沿途的地理、歷史和風俗情況,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貴文獻。唐朝高僧鑒真歷經艱辛東渡日本傳授佛法,傳播中國的醫藥、書法、建筑等,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綜上所述,我國古代杰出人物積極主動地開展對外交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也學習、吸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先進文化,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與發展。
參考觀點:古代中國對外交往具有雙向性;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杰出人物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大渡口区| 辽阳县| 清苑县| 开鲁县| 诸暨市| 临安市| 舟曲县| 和顺县| 阿合奇县| 衡阳市| 嫩江县| 贺州市| 综艺| 阿拉尔市| 井研县| 云梦县| 张家界市| 漯河市| 南京市| 墨脱县| 綦江县| 闵行区| 台南市| 平原县| 班玛县| 德昌县| 枞阳县| 镇平县| 皮山县| 高邑县| 淮安市| 宁远县| 金塔县| 兰西县| 循化| 南靖县| 山阳县| 巴中市| 高安市|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