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這是唐代詩人胡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中“千里長河”的中心是A.余杭B.長安C.涿郡D.洛陽2。“水車如紡車,以細竹為之,車首之末,縛以竹筒,旋轉時,低則舀水,高則瀉水”。上述史料介紹的農用工具應該是裙最A.曲轅犁B.筒車C.翻車D.馬車能3.唐三彩是盛唐氣象的一個縮影,它延續了秦漢以來彩塑的寫實風格,又創造性地運用了低溫解鉛釉的絢麗、斑斕色彩和略帶夸張的手法。這折射出唐朝注重A.改進與推廣B.交流與傳播C.傳承與創新D.開放與互鑒4.下列事件中,標志著唐朝由盛轉衰的是都A.安史之亂B.黃巢起義C.玄武門之變D.藩鎮割據5著名學者王立群曾經這樣描述一位歷史人物:“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旎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這位人物是A.楊堅B.趙匡胤C.朱溫D.李世民6.宋朝兒童念的《神童詩》,一開頭就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當時民間還流行著這樣的俗話“做人莫做軍,做鐵莫做針”。材料主要表明,宋朝A.等級森嚴B.商業繁榮此C.重農抑商D.崇文抑武7.下列哪一事件標志著北宋與遼朝長期和平關系的形成A.澶淵之盟B靖康之變C.紹興和議D.宋夏和約8.小明同學近期閱讀了《契丹國志》《細說宋朝》《遼宋西夏金社會生活史》等相關書籍后,打算制作一期歷史手抄報,你認為最適合的手抄報主題是蕎A.封建國家的統一時代B.軍閥割據混戰的時代C.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D.繁榮與開放并舉時代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第5頁(共8頁))9.“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成吉思汗被稱為“一代天驕”主要是因為他A.建立了元朝B.統一了蒙古草原C.滅掉了南宋D.滅掉了金10.為了擺脫統治危機,富國強兵,宋神宗時期任用王安石進行變法,其中經濟上募役法、方田均稅法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加強中央集權B農業空前發展C.國防開支在不斷減少D.增加政府財政收入二、非選擇題(共3小題,共30分)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一唐宋時我國商業發展到一個新水平。唐代以前,城市布局是一種方格狀的坊市結構,到唐代,城市的擴大,居民的眾多,工商業的繁榮,出現了早市和夜市。在一些城郊附近、交通要道、驛站渡口,形成了大的農村市場,這被稱為草市。到了宋代,商業的發展遂導致坊市制崩潰,因四川使用鐵幣不便,當地大商人就聯合發行一種紙幣,稱作交子。一摘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安史之亂后,黃河流域陷入長期藩鎮割據混亂中,此時的南方保持了相對穩定。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南方興修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稻生產技術逐步提高,.有力推動了南方農業的發展,加速經濟重心南移。一摘自齊濤《中國古代經濟史》(1)根據材料一,概括歸納唐宋時期商業發展的表現。(4分)(2)根據材料二,指出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朝代。(4分)(3)結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唐宋經濟發展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經濟建設有何啟示?((2分)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歷史第6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