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高二期中試卷溫馨提示:本試卷包括第I卷(選悌題)和第1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祝同學們考試順利!第I卷(選擇題共60分)注意事項:1,答第】卷前,考生務必將白已的姓名、準考號涂寫在答題卡上.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與答在試卷上的無效.3、本卷共20小題,每小趣3分,共60分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每題3分,共60分)1.發酵是指人們利用微生物,在適宜的條件下,將原料通過微生物的代謝轉化為人類所需要的產物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腐乳易于消化吸收是因為豆腐中蛋白質在乳酸菌作用下分解成小分子B,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過程中,先通氣培養。后密封發酵C.缺乏氧氣和糖源時,醋酸菌可將乙醇氧化成乙醛,再將乙醛氧化成乙酸D·由于酒精會抑制酵母菌的發酵,因此果酒中酒精濃度不會太高2營養缺陷型菌株是突變后某些酶被破壞,導致代謝過程中某些合成反應不能進行的菌株。下圖是利用影印法(用無菌絨布輕蓋在已長好菌落的原培養基上,然后不轉動任何角度,“復印至新的培養基上)初檢某種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過程。下列錯誤的是()火南的絲絨行揭起絲絨行吧亠零83經誘變處待測絲絨布現的菌液培養基吸附菌體葡落B②基本培茶基閑落A完全培養基A,(①過程接種方法為稀釋涂布平板法,接種后的培養皿不能立即進行倒置培養B.紫外線處理的目的是提高菌種突變率且不一定能產生目標菌C.進行②過程的順序是先將絲絨布"復印“至完全培養基上,再“復印“至基本培養基上D.完全培養基上菌落A在基本培養基對應位置不存在,說明其為氨基酸缺陷型菌落3與傳統發酵技術相比,發酵工程的產品種類更加豐富,產量和質量明顯提高,下列關于高二年級期中第1頁(共12頁)發酵工程敘述正確的是()A·發酵工程與傳統發酵技術最大的區別就是前者可以利用微生物發酵B,從自然界中篩選、通過誘變育種等獲得優良菌種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C.通過發酵工程可以從微生物細胞中提取單細胞蛋白,用來生產微生物飼料D.培養基和發酵設備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滅菌,以避免雜菌污染影響發酵過程4.細菌X合成的tcel蛋白和tcil蛋白使其在與其他細菌的競爭中占優勢,其中tcel蛋白是一種有毒性的分泌蛋白。研究人員利用野生型細X及其不同突變體進行了如下實驗在固體培養基表面放置一張能隔離細菌的濾膜,將一種菌(下層菌)滴加在濾膜上后再放置第二張濾膜,滴加等量的另一種菌(上層菌),共同培養后,對上、下層菌計數得到的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61超的乙組4城空2掘甲組丙組0上層菌: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下層菌:野生型tcel-tcil tcel突變體雙突變體A.實驗中的培養皿、固體培養基和濾膜均需要進行消毒處理B.由甲、乙,丙三組結果可推測tcil蛋白能夠中和tcl蛋白的毒性C.對上、下層菌計數可以將濾膜菌體稀釋后采用血球計數板計數D.野生型細菌X在與tcel一tcil雙突變體和tcel突變體的競爭中均占優勢5.千里歸來不問酒,一碗漿水解鄉愁。漿水是我國傳統自然發酵食品,其具有悠久的歷史,簡要制作過程如圖。發酵過程中,乳酸菌與醋酸菌是主導發酵的微生物,是漿水呈味、呈香的關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熱燙制備人缸加“引子”蓋上自然洗菜成品處理面湯冷卻(舊漿水)盞子發酵A,熱燙處理的目的是殺死蔬菜表面的所有雜菌,從而減少食品腐敗的風險B加入“引子“可增加發酵菌種含量以縮短制作時間C.制備的面湯需用煮沸滅菌法滅菌,待冷卻后加入菌種,以防止殺死發酵菌種D.蔬菜入缸時需要裝滿,不能留有空間,以防缸內氧氣影響乳酸菌的繁殖高年級期中第2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