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廣東省高三高考模擬測試二生物試卷本試卷共8頁,21 小題,滿分100分。考試用時75 分鐘。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所在的市(縣、區)、學校、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和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將條形碼橫貼在每張答題卡的“條形碼粘貼處”。2.作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選項的答案信息點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試卷上。3.非選擇題必須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域內相應位置上;如需改動,先畫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答案;不準使用鉛筆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無效。4.考生必須保證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 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202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2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發現了 microRNA 及其在轉錄后基因調控中的作用。關于microRNA 的敘述正確的是A.含有S元素 B.含有脫氧核糖C.含有胸腺嘧啶 D.轉錄需要 RNA 聚合酶2.在漿細胞內可以發生的生理過程是A.核膜的消失與重現 B. ATP 的水解與合成C.染色質與染色體的相互轉化 D.核 DNA 的復制與表達3.葉綠體和線粒體都能完成物質與能量的轉化,關于菠菜中這兩種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能產生還原劑,但不是同一種物質B.都能產生ATP,且都發生在內膜上C.葉綠體在白天和夜晚都能進行暗反應D.線粒體在有氧或無氧條件下都能產生CO 4.溫度是影響實驗成功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實驗操作中,所需溫度最低的是A.用斐林試劑檢測梨勻漿中的還原糖B.用鹽酸和酒精混合液解離洋蔥根尖C.用二苯胺試劑鑒定洋蔥的 DNA 粗提取物D.用PCR儀自動完成延伸步驟5.真核生物細胞核內剛剛轉錄而來的RNA稱為前體mRNA,需經蛋白復合物剪切、拼接后才能產生成熟的mRNA,經運出細胞核后進行翻譯,其主要流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從長度來講, 基因=前體mRNA>成熟mRNAB.蛋白復合物剪切前體 mRNA 時使氫鍵斷裂C.翻譯時,核糖體在成熟mRNA上的移動方向是3′→5′D.成熟mRNA 可相繼結合多個核糖體,生成多條相同的肽鏈6.鼎湖山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北回歸沙漠帶上的綠色明珠”,就地保護野生高等植物1948種。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保護區內的各種動物、植物共同構成一個群落B.對無經濟價值的野生動植物沒有必要保護C.該自然保護區的建立是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D.該保護區的“旅游觀賞”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7.下列實驗設計中沒有運用“減法原理”的是A.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 B.肺炎鏈球菌的體外轉化實驗C.達爾文探究植物的向光性實驗 D.基因編輯敲除某基因以驗證其功能8.加拉帕戈斯群島由13個主要島嶼組成,每個島嶼的地雀在體型、喙等形態上存在巨大差異且存在生殖隔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不同種地雀形態特征差異是對不同地理環境適應的結果B.突變和基因重組是地雀出現豐富表型的根本原因C.各島嶼上的地雀種群之間由于地理隔離逐漸形成生殖隔離D.自然選擇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標志著新物種的形成9.長期以來,科學家認為HIV 衣殼 (下圖1)在進入細胞核前會解體 (“解體假說”)。然而,近年的“完整穿越”感染模型顛覆了這一觀點 (下圖2)。下列推測錯誤的是A.“解體假說”的依據是 HIV 衣殼的寬度比核孔的大B.“完整穿越”感染模型說明核孔可通過變形讓HIV 衣殼通過C.若“完整穿越”感染模型成立,則在細胞核內可觀察到完整的HIV 衣殼D.宿主細胞為 RNA 逆轉錄提供所需的原料和酶10.武昌魚 (2n=48)與長江白魚 (2n=48)經人工雜交可得到具有生殖能力的子代。用顯微鏡觀察子代精巢中的細胞,一般不能觀察到的是A.含有48個四分體的細胞 B.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細胞C.染色體移到兩極的細胞 D.含有24 條染色體的細胞11.右圖為摩爾根和他的學生們所繪出的第一幅基因位置圖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所示基因在 Y 染色體上都有對應的基因B.所示基因控制的性狀均表現為伴性遺傳C.所示基因在遺傳時均遵循自由組合定律D.四個與眼色相關的基因互為等位基因12.某興趣小組對分解尿素的細菌進行純培養,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實驗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接種B. 接種時, 劃線順序應為①→②→③→④C.培養時,應將接種后的平板倒置D.獲得單菌落的最理想區域是②區域13.杜洛克豬的毛色受獨立遺傳的兩對等位基因 (A/a,B/b)控制,毛色有紅毛、棕毛和白毛三種。已知兩頭純合的棕毛豬雜交得到的 F 均表現為紅毛,F 雌雄交配產生F 。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A.該雜交親本的基因型為AABB 和 aabbB. F 測交后代的表型及其比例為紅:棕:白=2:1:1C. F 中表型為棕毛的比例為9/16D. F 中棕毛個體隨機交配,子代紅毛個體的比例為2/914.果糖是讓奶茶甜蜜可口的主要成分,但過多攝入果糖可能會促進腫瘤細胞增長。研究人員設置4組實驗探究果糖促進腫瘤細胞增長的機制,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推測最合理的是A.腫瘤細胞直接攝取利用果糖促進細胞增長B.腫瘤細胞分解肝細胞以促進細胞增長C.肝細胞將果糖轉化為其他物質促進腫瘤細胞增長D.藥物會抑制腫瘤細胞分解果糖的過程15.我國科研團隊揭示了DB1工程菌通過激活腫瘤微環境中的CD8 +T細胞發揮抗腫瘤作用。研究表明,細胞因子IL-10能夠促進CD8+T細胞表面的IL-10受體表達,進而增強其殺傷功能,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第3天時DB1工程菌組的腫瘤體積小于無特殊處理組B.抗IL-10抗體處理組的腫瘤生長速率接近無特殊處理組C. IL-10 可以通過抑制腫瘤細胞DNA復制直接縮小腫瘤體積D. DB1 的抑瘤效果依賴于IL-10信號激活的CD8+T細胞功能16.甲、乙遺傳病分別由等位基因A/a和 B/b控制,且人群中甲病的發病率約為1/2500。圖1是某家系的遺傳系譜圖 (其中Ⅰ-2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圖2為該家系部分成員與上述兩病有關基因的電泳結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發生)A.甲病為常染色體遺傳病,調查其發病率應在家系中調查B. Ⅱ-1的基因型為aaX X |的概率是1/2C.條帶①和條帶③依次代表基因 A 和bD.Ⅱ-3與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子代患甲病的概率為1/153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60分。17. (10分)潿洲島火山國家地質公園是由火山噴發形成,后歷經長期演替形成的穩定森林生態系統。近年來,當地政府通過珊瑚礁修復工程重建生物多樣性,發展綠色低碳社區和文創產業,實現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平衡。2024年,潿洲島憑借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的協同模式榮獲年度國際“新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回答下列問題:(1)潿洲島植被從火山巖演替為森林的過程屬于初生演替,判斷依據是 。(2)當前潿洲島的生態環境可認為達到良好的生態平衡狀態,這是因為該生態系統符合結構平衡、 、 的特征。盡管該島每年接待超過200萬的游客,但其生態環境并沒有因人類活動而遭破壞,從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角度看,這是因為 。(3)在以前,珊瑚礁修復主要依靠異地移植珊瑚,這種“拆東墻補西墻”辦法的生態風險是 。修復珊瑚礁過程中,需協調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這體現了生態工程的 原理。(4)長棘海星喜食珊瑚蟲,導致活珊瑚大量死亡,是造成珊瑚礁退化的重要因素。為更好保護珊瑚礁,請利用生物防治的原理,提出一個治理長棘海星的簡單思路: 。18. (12分)廣東省徐聞縣盛產菠蘿,有“菠蘿的海”美譽。在進化過程中,菠蘿形成了如下圖所示的特殊光合作用機制,能適應干旱高溫的生長環境。回答下列問題:(1)據圖可知,能與( 結合的物質有 。用14C 標記環境中的( 則菠蘿利用其合成 過程中, C的轉移途徑為 。(2)參與卡爾文循環的CO 的來源包括 。菠蘿將( 固定與卡爾文循環在時間上分隔的意義是 ,從而適應干旱高溫的環境。(3)菠蘿心腐病是由疫霉屬真菌引起的土傳病害,嚴重影響菠蘿產量。芽孢桿菌是農業上常用的一種促進農作物生長發育、提高土壤抗病性的生防菌。某團隊通過田間實驗,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對心腐病、土壤化學性質及根際土壤細菌多樣性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施肥方式 發病率/% 致病菌數量/ (logCFU·g ) pH 有機物質/% 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種多樣性CK 17.33 3.83 4.93 0.12 4.2YJ 15.00 3.71 6.02 0.31 4.6KN 7.67 3.15 5.76 0.52 4.8KY 11.67 3.23 6.10 0.72 5.9【注】CK:化肥處理;YJ:普通有機肥處理;KN:羊糞有機肥+泥炭土+枯草芽孢桿菌;KY:羊糞有機肥+椰糠+枯草芽孢桿菌①根據實驗結果可知,預防心腐病效果最好的施肥方式是 (填“CK”“YJ”“KN”或“KY”)。為進一步研究芽孢桿菌提高土壤抗病性的原理,研究人員可作出的假設是 ,進而抑制疫霉屬真菌數量。②要驗證①所提出的假設,接下來的研究方向是 。19. (12分)糖尿病會顯著增加認知障礙發生的風險。某研究團隊利用 STZ 藥物制備糖尿病模型小鼠 (IR鼠),發現IR 鼠脂肪組織釋放的外泌囊泡 (AT-EV) 中miR-9-3p (一種 miRNA) 的含量很高,導致其神經細胞結構功能改變和認知水平降低。右圖示IR 鼠脂肪組織與大腦信息交流機制。回答下列問題:(1)脂肪組織參與體內血糖調節,在胰島素調控作用下可以通過促進 以降低血糖濃度。STZ 藥物通過破壞某種細胞引起小鼠血糖升高,據此推測該細胞是 細胞。(2)IR 鼠出現多飲、多食、多尿的癥狀,說明其支配胃腸的 神經活動占據優勢。當神經沖動傳導至①時,軸突末梢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的受體結合時,膜內外的電位變化是 。(3)阿卡波糖是國外開發的口服降糖藥,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為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同類型新藥,我國科研人員研究了植物來源的生物堿NB 和黃酮CH 對 IR 鼠血糖的影響。為此,將等量且適量溶于生理鹽水的藥物和淀粉同時對各組IR 鼠進行灌胃,在不同時間檢測其血糖水平,實驗設計及結果如下表所示。組別 (每組10只) 給藥量 (mg/ kg體重) 給藥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 ( nmol·L )0分鐘 30分鐘 60分鐘 120分鐘甲. 生理鹽水 — 4.37 11.03 7.88 5.04乙 阿卡波糖 4.0 4.12 7.62 7.57 5.39丙 NB 4.0 4.19 7.50 6.82 5.20丁 CH 4.0 4.24 7.28 7.20 5.12戊 NB+CH 4.0+4.0 4.36 6.11 5.49 5.03Ⅰ.乙組在本實驗中作為對照組,其主要作用有兩方面:① ;② 。Ⅱ.要進一步評估藥物對IR 鼠的治療效果,探究其內在機理,除檢測血糖水平以外,還需進一步檢測的內容是 。20. (12分)溫室效應對秈稻和粳稻產量的影響存在明顯差異,科研人員推測這種差異可能是由 DNR1 基因引起的。我國科研人員以正常濃度二氧化碳( 和高濃度二氧化碳 對ZH11 (粳稻)及其dnrl突變體(無DNRI 基因,模擬秈稻)進行實驗,產量情況如圖1,并測定 DNR1 轉錄水平和DNR1 蛋白含量,結果如圖2、3。回答下列問題:(1)根據研究目的,據圖1 可得出的主要結論有:①eCO 對水稻產量起 (填“促進”“降低”或“不影響”)作用; ② 。(2)已知DNRI 基因能調控植物體內生長素的合成。據圖1~3 可知,eCO 條件下,DNRI 基因對水稻的增產起 (填“促進”或“抑制”)作用,判斷依據是 。相比ZH11,dnrl 突變體在eCO 下產量漲幅更多,其調節機制可能是 ,促進植株生長。(3)研究發現,相比粳稻,秈稻DNRI 基因的啟動子區域存在520 bp的缺失。為提高粳稻的產量,可運用基因工程原理培育高產粳稻,操作思路是在構建基因表達載體時將 ,然后對粳稻DNRI 基因進行的操作是 ,觀察結果并判斷是否成功。21. (14分)植物發育過程中,造孢細胞發育為花粉母細胞,花粉母細胞經減數分裂產生花粉粒,花粉粒萌發出花粉管進行受精。為調控特定基因在花粉粒中的存活概率,我國科研團隊構建了CAIN人工基因驅動系統 (簡稱“CAIN 系統”),該系統由三部分組成(如圖):Cas9/gRNA 復合體靶向編輯NPGI 基因 (該基因編碼花粉管發育的必需蛋白),作為“毒藥”阻斷花粉粒萌發;重編碼的 NPG1 基因,不受靶向編輯影響,作為“解藥”使花粉粒恢復萌發;RFP 基因可編碼紅色熒光蛋白,可根據實際研究需求替換貨物基因 (目的基因)。回答下列問題:(1)研究者采用農桿菌轉化法將CAIN 系統導入野生型擬南芥,需先將其插入 Ti質粒的 中。(2)CAIN 系統發揮“毒藥—解藥”機制的原理:植物花粉母細胞進行減數分裂之前,通過 產生“毒藥”效應,經減數分裂, (填“含有”或“不含有”)CAIN 系統的花粉粒才能正常萌發。為實現 CAIN 系統的“毒藥—解藥”機制,需選擇特定的啟動子,則①和③的啟動子分別是 、 (請從 P1~P5 中選擇: P1—所有體細胞中表達; P2—造孢細胞發育過程中表達;P3—花粉母細胞減數分裂期間表達;P4—花粉粒萌發時表達;P5—種子時期表達)。(3)RFP 基因起到 的作用。結合構建CAIN 系統的目的,根據實驗結果可知,CAIN 系統具有 的功能。基于 CAIN 系統的這一功能特點,可利用CAIN系統作用于因長期使用除草劑后大部分雜草出現抗性的農田,通過構建 的CAIN 系統,降低抗除草劑雜草的比例。生物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16 小題,共40分。第1~12 小題,每小題2分;第13~16 小題,每小題4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答案 D B A B D C A D題號 9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A B C D C C D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 小題,共60分。17. (10分)(1)演替的起點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1分)(2)功能平衡 (1分) 收支平衡 (1分) 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穩定性(人類活動的干擾程度沒有超過其自我調節能力,2分)(3)會破壞原有生態(合理即可,2分) 整體 (1分)(4)引入 (或禁止捕獲)長棘海星的天敵(合理即可,2分)18. (12分)(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C (2分) CO →草酰乙酸→蘋果酸→ (2分)(2)蘋果酸分解釋放,細胞呼吸作用產生 (2分)保證光合作用正常進行、減少水分蒸發 (1分)(3)①KN (1分) 枯草芽孢桿菌可提高土壤的pH和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樣性 (2分)②探究土壤pH對疫霉屬真菌的影響 (或探究土壤中微生物與疫霉屬真菌的關系)(與①的假設匹配且合理即可,2分)19. (12分)(1)葡萄糖轉化為甘油三酯 (2分) 胰島 B (1分)(2)副交感 (1分) 由內負外正變為內正外負 (2分)(3)I.評估IR 鼠是否構建成功 (2分) 評估NB 和CH 對IR 鼠的治療效果 (2分)Ⅱ. 小鼠脂肪組織中AT-EV 和miR-9-3p的含量, 神經細胞結構 (2分)20. (12分)(1) ①促進 (1分) ②eCO 對dnrl突變體產量的提高效果更好(2分)(2) 抑制 (1分) 條件下,DNRI的mRNA 和蛋白量減少,但產量增加 (2分)dnrl突變體不產生DNR1 蛋白,對生長素合成的負調控作用減弱,生長素合成量增多(2分)(3)秈稻 DNRI 基因的啟動子替換粳稻DNRI 基因的啟動子(2分) PCR 和電泳(2分)21. (14分)(1) T-DNA (2分)(2) Cas9/gRNA 復合體靶向編輯NPGI 基因(2分) 含有 (1分)P2 或P3 (2分) P4 (2分)(3)標記基因 (1分) 提高RFP 基因在花粉粒中的存活概率(或提高貨物基因傳遞給后代的概率,2分) 將RFP 基因替換成對除草劑敏感基因(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