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豐南一中2024-2025第二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試題(考試時間:75分鐘試卷滿分:100分)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I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卮鸬冖蚓頃r,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第I卷60分一、選擇題:本部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分析下表中人類早期區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古代中國古代埃及古代西亞古代印度古代希臘青銅器太陽歷《吉爾伽美什》種姓制度城邦民主政治都江堰金字塔60進位制創造從1到9的數字帕特農神廟A。各區域文明都屬于大河文明B。早期文明具有多元一體的特征C。文化多樣,折射人類社會生活D.各地區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2。尼羅河定期泛濫。每次漲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進行記錄和計算。退水后,還需重新丈量土地,劃定地界,并因建筑等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為準確預測尼羅河泛濫日期。古埃及人展開天文學研究。據此可知古埃及人()A。擅長推理證明B。偏好簡明符號C。推崇理性思維D,崇尚實用精神3。下圖呈現了部分字母文字之間的關系,由此可以推斷()腓尼基古希臘1古典拉丁F現代拉丁FA.腓尼基字母向東逐漸演化成為拉丁字母B。西亞與歐洲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聯系試卷第1頁,共8頁C。腓尼基文字影響了世界各國文字的形成D.西亞地區是歐亞兩大洲的文化源頭4。公元前323年,一位帝國統治者的葬禮在巴比倫舉行,送葬隊伍護送一輛豪華的馬車前往埃及,馬車之上放著棺槨,棺槨之上放滿王冠,象征著他征服的無數國家,馬車四周刻有浮雕,浮雕內容有波斯艦隊、印度大象等,共同記錄著他生前的榮光。該帝國是()A。亞述帝國B。波斯帝國C.亞歷山大帝國D.羅馬帝國5。根據《末日審判書》的記錄,英格蘭國王威廉一世(約1028一1087)的弟弟貝葉主教奧托的184個莊園中,只有7個是留作直接經營的。12世紀初,牛津郡最大的幾個領主均選擇將自已1/3到2/3的地產租賃給承租人以換取租金。這些現象的發展(A。反映了土地制度的變革B。增強了領主的經濟實力C。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轉變D。促進了勞役制度的發展6。在拜占庭帝國只有皇帝才能穿著絲質披風與紫色罩衫,任何人制作或私藏紫色衣物都要以叛國罪論之;在受到皇帝接見時,不同等級的外國使節需要換上拜占庭人的服裝,法蘭克人因級別低而沒有資格穿披風。這表明拜占庭帝國(A。把維護皇帝權威作為統治核心B。以服飾等級強化周邊國家秩序C。視紫色為王室最尊貴顏色象征D.借服飾管理構建帝國身份意識7。“開始于沙漠中的一個宗教,在短短一個世紀內,已發展成為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帝國。到750年,它統治了從比利牛斯山到信德,從摩洛哥到中國邊境的廣大地區?!边@一帝國和宗教是(A。羅馬帝國基督教B。拜占庭帝國東正教C。阿拉伯帝國伊斯蘭教D?;o羅斯帝國東正教8。公元743年,日本天皇頒布《墾田永年私財法》,規定民間自己開墾的土地所有權歸開墾者所有。豪族、官僚、寺院憑借權勢,役使奴婢和失地公民,大肆開荒墾地;同時霸占農民的墾田,進而兼并公民的口分田,不斷擴大封建地產,甚至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該法律的深遠影響是(A。推動日本商品經濟發展B.造成日本封建社會日趨衰落C。加速了大化改新的進程D.促成莊園和武士集團的形成9.古代美洲某國以特諾奇蒂特蘭為都城,全城水渠和道路縱橫交錯,承擔著城市的交通運輸。該國(A。發明“浮動園地”,耕種者每年收獲多次B。建造了馬丘比丘城,展現高超的建筑藝術試卷第2頁,共8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