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年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文科綜合歷史(請把答案寫在答題卡上時量:6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下表所列考古遺存,可用于研究我國遠古時期的遺址名稱時間遺存河北武安的磁山遺址距今約8000多年發現大量的糧食,如粟。浙江余姚河姆渡遺址距今約7000多年炭化的稻米、稻殼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距今約7500年有稻、粟、豆類等印痕的陶片A.早期人類起源B原始農業的興起和發展銣C.治煉技術水平D.原始部落聯盟間的關系2.下表內容反映出“百家爭鳴”百家爭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部儒家仁義禮智信:民為邦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墨家“兼愛”,愛無差別等級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中“尚法”,依法治國長法家誠信、友善A.推動了戰國時期經濟的繁榮B.導致了戰國時期社會變革C.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D.對后世的思想文化影響深遠3.如圖是一位同學繪制的某單元的知識結構示意圖,由此可知①處應為A.人口遷徙B.孝文帝改革三國鼎立短統一政權分立戡敬C.大運河的開通D經濟中心的南移區域經濟推動①推動民族關系江南地區的開發交在交流交險4.舉握關鍵詞是學習歷史有效的方法之一。小軍同學整理出“三民主義、振興中華、民族民主革命”這些關鍵詞,據此推斷,你認為他學習的主題是A.中國近代的屈辱史B.中國近代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中國近代化的早期探索D.中國民族危機的加劇5.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經歷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運動。第一次是對“華夷之辨”觀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對“道”“器”觀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對傳統文化束縛的突破。下列觀點與“第三次突破”直接相關的是A.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科學B.維新派主張變法圖存實行君主立憲C.革命派宣揚民主革命建立共和制D.洋務派提出師夷長技以自強6.漫畫作為一種繪畫藝術,蘊含著深刻的寓意,面對如右握手圖,四位同學都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理解,其中正確的選項是A.共產黨提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根本出發點是使國民黨內部矛盾加劇。2025年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文科綜合歷史第1頁共6頁B.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完全形成。C.西安事變是張學良、楊虎城為了民族大義而進行的一次愛國性質的“兵諫”。D.國共進行了兩次合作,第一次合作的主要原因是“外因”引起的,而第二次合作是“內因”引起的。7.右圖是某時期的蘇州年畫,這幅年畫體現了當時A.傳統習俗仍居主流B.交通狀況混亂無序C.社會習俗新舊并存D.工商經濟加速發展≤2業玉3在經水Kw的8.民生連著民心,民心關系國運。新中國成立后,我國農村先后經歷了土地革命、農業社會主義改造、人民公社會運動等幾次大的政策調整。其中,使土地所有制性質由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的是A.土地革命B.農業社會主義改造C.人民公社化運動D.農村土地確權政策9.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下列屬于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后的創新型成就是A.確立了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B.明確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C.將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我國的基本政策D.通過贖買政策實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10.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接力探索中,中國共產黨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當前,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是A.鄧小平理論B.“三個代表”重要思想C.科學發展觀D.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11.史料是歷史學習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當事人、親歷者直接記錄或留下的資料和遺物、遺跡等。如果我們要研究鄧稼先為兩彈研制作出的貢獻,以下可作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A.電影作品《鄧稼先》B.鄧稼先遺留手稿和日記C.《中外科學家故事一一鄧稼先》D.某同學課堂筆記提綱12.《漢謨拉比法典》宣布國王為“眾王之神”。僧侶、貴族、高級官吏、部分自耕農和手工業者被稱作“人”,被征服的居民和在王室田產上勞作的佃耕者擁有部分人格,而奴隸僅為所有權的客體,不具有任何人格。法典內容反映出古巴比倫A社會等級森嚴、級歧視明顯B.將職業與身份等級直接掛鉤C:鞏固了中央集權的政治結構D.嚴格保護奴隸主的利益13下圖展示了亞、非、歐三大洲早期文字(或字母)之間的淵源關系。據此可知,世界文明具有A.多元性希臘字母拉丁字母B.交融性像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斯拉夫字母C.單一性楔形文字阿拉伯字母D.排他性2025年初中畢業學業水平考試模擬卷文科綜合歷史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