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講課人:中考一輪復習中國地理——疆域與人口學業要求學習本主題后,學生能夠運用地圖及其他地理工具,從不同媒體及生活體驗中獲取并運用有關中國地理的信息資料,描述和說明中國基本的地理面貌,表達熱愛祖國的情感;能夠描述中國不同地區的主要地理特征,比較區域差異,從區域的視角說明人類活動與自然環境和資源的關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發展觀念;能夠觀察、描述、解釋家鄉生產生活中的地理事物和現象,表現出主動學習及問題探究的意識和能力;能夠在生活、學習中積極參與相關的公益活動,具有社會責任感。目錄CONTENTS01020304知識網絡本課內容考點練習作業練習知識網絡PART 01知識網絡PART 02本課內容1.地理位置一、疆域半球位置:主要位于 、 。緯度位置:亞洲北部越過 ,南部延伸到 以南,大部分位于 。海陸位置:位于亞歐大陸東部,北臨 ,東臨 ,南臨 ;西鄰 ,西南接 ,東北隔白令海峽與 相望。北半球東半球北極圈赤道北溫帶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歐洲非洲北美洲1.地理位置一、疆域半球位置:位于 、 。緯度位置: 。海陸位置: 。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溫帶中緯度,少部分位于熱帶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1)地理位置1.地理位置一、疆域(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緯度位置的優越性:南北跨緯度廣,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為發展多種農業提供了有利條件。1.地理位置一、疆域(2)地理位置的優越性海陸位置的優越性:東部瀕臨海洋,受夏季風影響大,降水充沛,有利于農業生產。海岸線曲折漫長,多優良港灣,便于發展海洋事業。背靠大陸,有利于與亞歐各國進行貿易往來。2.疆域一、疆域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東西跨經度廣,時間差異大。2.疆域一、疆域海陸兼備A ;B ;C ;D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3.行政區劃一、疆域34個省級行政區劃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3.行政區劃一、疆域黃河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9個)有: 。長江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單位(11個)有: 。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陜豫魯入渤海青川藏,云渝鄂,湘贛皖蘇滬3.行政區劃一、疆域5個自治區是:內蒙古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3.行政區劃一、疆域簡稱有兩個的有:四川省(川或蜀)云南省(云或滇)陜西省(陜或秦)甘肅省(甘或隴)貴州省(貴或黔)1.人口二、人口人口分布特點:;。人口地理分界線是 。黑河—騰沖一線我國人口分布不均衡東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疏1.人口二、人口人口老齡化給我國社會發展帶來的主要問題:等。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養老負擔過重2.民族二、人口(1)民族分布特點:。其中,漢族主要分布在 ;少數民族主要集中在 。大散居、小聚居、交錯居住東部和中部地區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2.民族二、人口(2)少數民族節日傣族—潑水節;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壯族—歌墟節。彝族— 火把節 ;哈薩克族—叼羊比賽;朝鮮族—農家樂活動。2.民族二、人口中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是 ;分布范圍最廣的少數民族是 ;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云南回族壯族考點練習PART 03考點練習(2021年山西晉中中考真題)我國以2020年11月1日0時為標準時間點,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結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圖示意歷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及年均增長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人口數量變化的趨勢是( )A.逐漸減少B.逐漸增加C.先減后增D.先增后減B考點練習(2021年山西晉中中考真題)我國以2020年11月1日0時為標準時間點,開展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普查結果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下圖示意歷次人口普查全國人口及年均增長率。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現階段我國的人口問題主要表現為( )A.人口增長快B.性別比失衡C.人口負增長D.人口老齡化D考點練習(2024年山西太原模擬預測)【研究性學習】課題名稱胡煥庸線——線定乾坤課題資料資料一 胡煥庸是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他提出的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胡煥庸線”被稱為20世紀中國地理最重要的發現之一。“胡煥庸線”東南側以占全國43.18%的國土面積,集聚了全國93.77%的人口和95.70%的GDP;“胡煥庸線”西北側地廣人稀,受生態脅迫,其發展經濟、集聚人口的功能較弱,總體以生態恢復和保護為主體功能。考點練習(2024年山西太原模擬預測)資料二 中國人口分布示意圖。(1)說出“胡煥庸線”的起止點,并歸納中國人口的分布特點。(2)試從海陸位置、地形地勢、氣候、交通、經濟發展等角度中任選兩個,分析其對中國人口分布的影響。黑河、騰沖。極不均衡,以黑河一騰沖一線為界,東南側人口稠密,西北側人口稀疏。考點練習(2)①海陸位置:距海越近,人口越稠密;距海越遠,人口越稀疏。②地形地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以高原、山地為主,人口稀疏;東部以平原、丘陵為主,地形條件優越,人口稠密。③氣候:東部為季風區,氣候適宜,人口稠密;西部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原山地氣候區,人口稀疏。④交通:東部交通方式多樣,分布密集,現代化程度高,人口稠密;西部缺乏水運的自然條件,交通網絡稀疏,人口稀少。⑤經濟發展:東部經濟發達,人口稠密;西部經濟發展較緩慢,人口稀疏。考點練習(2024年山西太原模擬預測)資料二 中國人口分布示意圖。(3)同學們圍繞“‘胡煥庸線’能否突破”的話題展開了熱烈討論,有人認為“胡煥庸線”永遠難以突破,有人認為可以通過鼓勵人口大規模遷移至西部突破此線。你認為“胡煥庸線”能否突破?并說明理由。考點練習(3)不會突破。“胡煥庸線”是由地理環境和自然條件造成的差異,只要自然環境不變,這種人口差異將長期存在。當自然環境發生改變時,有可能突破,但是自然環境的改變是十分緩慢的。西部地區由于生態環境脆弱,所以不能承載更多的人口,不能簡單地進行大規模人口遷移。或者可以突破。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有助于形成全國統一的大市場,縮小地區差異,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創新發展,為西部欠發達地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為未來的突破提供了可能。作業練習PART 04作業練習請完成學案練習題。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