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練習初一歷史1.本卷共8頁,包括兩個大題,29小題,滿分為100分。練習時間60分鐘。考生2.考生務必將答案答在答題紙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紙交回。須知4·在試卷和答題紙上推確填寫班級名稱、姓名。5,在答題紙上,選擇題用2B鉛筆作答,其余題用黑色字跡簽字筆作答第-·部分本部分共26題,每題2分,共52分。在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1.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這位歷史人物是(時間605年606年618年事件開鑿大運河創建進士科江都兵變,被殺身亡A.秦始皇B.隋煬帝C.唐高祖D.武則天.右側示意圖①處應填入()A.皇帝制度世官制貴族子羽(復滴)褲殺宜臥B.察舉制度九品中正制療承打寬C.刺史制度(魏晉南北朝】不亞才能D.科舉制度d往重才小平(隋一滯】考試選官3.唐朝杜佑所撰《通典》中記載:“隋煬帝大業元年,更令開導,名通濟渠。西通河洛,南達江淮。…運漕商旅,往來不絕。”這段史料體現了隋朝大運河開通的主要作用是()A.促進南北經濟文化交流B.提高了隋朝造船技術C.便利了隋煬帝巡游玩樂D.結束了南北分裂局面4.唐太宗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人君兼聽廣納,則貴臣不得擁蔽(一起蒙蔽君主),而下情得以上通也。”這表明唐太宗()A.以法治國B.輕徭薄賦C提倡節儉D.虛心納諫5.《新唐書》記載:“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各部,負貴執行政令。這制度從設計上節制相權,提高政府行政效率。這種制度是()A.郡縣制B.殿試制度C.三省六部制D.君主專制6.習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唐朝體現民族交往與交融的有()①唐太宗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為“天可汗”②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得到了唐太宗的接見③唐穆宗時期,唐與吐蕃訂立友好盟約,在拉薩立“唐蕃會盟碑”④唐朝設置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區A.①②④B.①③①C.①②③D.②③④7.我校初一年級學生參觀國家博物館《占代中國》展廳,講解員介紹-一件農具模型:“它是唐代中國勞動人民發明的,由犁鏵、犁皺等十一個部件組山成。操作時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淺,回轉省力,適于精耕細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質量。”這件生產工具是()A.未耜B.樓車C.翻車D.曲轅犁8.右圖是出土于唐長安城遺址的伎樂八棱金杯,杯身上的樂師深目高鼻,服飾帶有中亞風格,手持琵琶等西域樂器。這件文物可用于研究()A.貞觀之治局面的出現B.唐都長安的城市建筑C.唐三彩制作工藝的成熟D.唐代的貿易與文化交流9.馬球,指的是騎在馬上,用球桿擊球入門的-種體育活動。在中國古代叫“擊鞠”,唐朝這項運動興盛。下圖中女子們穿著各色窄袖袍(胡風男裝),足登黑靴,頭戴幞頭(一種包裹頭部的紗羅軟巾),身騎奔馬,做出競爭擊球的不同姿態。這反映出唐朝(A.君主專制加強B.商業繁榮發展C.水陸交通發達D.社會風氣開放【唐女子打馬球陶俑】10.755年,安祿山與史思明起兵反叛唐潮,史稱“安史之亂”。下列各項屬于安史之亂爆發原因的是()①節度使權力膨脹②唐朝由盛轉衰③皇帝荒廢朝政④形成藩鎮割據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11.唐詩是研究唐代歷史的寶貴史料。下列詩句中直接描寫了標志唐朝國勢由盛轉衰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是()A.明年十月東都破,御路猶存祿山過B.春風得意馬蹄疾,-·日看盡長安花C.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D.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12.唐朝是中國歷史上詩歌創作的黃金時期。唐詩題材豐富,風格多樣,名家輩出,其中享有“詩仙”美譽的詩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吳道子13.學習完隋唐時期的內容,一名同學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單元整理,圖示中間的主題為(A.早期國家與社會變革結樂分裂.完成統一民族文陸與父甜B.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主題C.繁榮與開放D.政權分立與民族交融會安定。出毋治川中外文化流爽繁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