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規范訓練(2) 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一、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1.(2024·煙臺中考)菠菜焯水時,水會變成綠色,綠色成分來自細胞的( )A.液泡 B.葉綠體C.線粒體 D.細胞核2.(2024·眉山中考)細胞的生活靠細胞各結構的分工合作。下列對于細胞膜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A.細胞的控制中心 B.保護和支持的作用C.控制物質的進出 D.儲存細胞液的場所3.(2024·濱州中考)下圖為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器具和物像。圖甲為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圖乙為目鏡和物鏡,圖丙為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物像。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當環境光線較弱時,應調節③和④B.可用碘液給口腔上皮細胞染色C.選用鏡頭b、c組合可使觀察到的物像最大D.向右上方移動裝片可使圖丙中的細胞物像移至視野中央4.(2024·泰安模擬)下列關于顯微鏡使用的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對光時要使低倍鏡對準通光孔B.光線較暗時用大光圈,并用凹面鏡對光C.尋找物像時,逆時針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D.低倍物鏡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增多,視野變暗5.(2022·泰安中考)下列關于生物觀察與探究實踐的敘述,錯誤的是( )A.制作黃瓜表層果肉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生理鹽水以維持細胞形態B.顯微鏡對光時,需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光圈、通光孔、物鏡和目鏡C.觀察根毛時先用肉眼觀察,找到幼根上的白色“絨毛”,再用放大鏡觀察D.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中,溫度計下端要浸入水中,不要接觸瓶底6.(2024·河南中考)單細胞生物只有一個細胞,能完成各項生命活動。下列單細胞生物中,無成形細胞核的是( )A BC D7.(2024·泰安模擬)單細胞生物雖然個體微小,但是與我們人類的生活卻有著密切的關系。下列有關單細胞生物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衣藻有鞭毛可運動,在生態系統中屬于消費者B.水蚤在不同的酒精濃度之下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生命狀態C.草履蟲的表膜同時具有氣體交換、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D.地衣曾加速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地球土壤層的形成8.(2024·湖北中考)大別山天門冬(如圖)是2023年中科院武漢植物園的科考隊在大別山發現的新物種。科考人員對其進行了長期觀察,采集了該植物的花、果實等并進行了研究。科考隊在對大別山天門冬進行物種鑒定過程中,通過形態結構初步判斷后,還需提取遺傳物質進一步確認。提取的遺傳物質可來源于細胞的( )A.細胞壁 B.細胞膜C.液泡 D.細胞核9.(2024·河南中考)人們對微觀世界的認識離不開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的結構如圖甲所示,植物細胞的結構如圖乙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光線暗時可用①的平面鏡B.具有放大功能的結構是③C.⑤具有支持和保護的作用D.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⑦中10.(2024·山西中考)小林采集了一些池塘水,取一滴制成臨時裝片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視野里有許多微小生物。然后他又培養草履蟲,并利用其進行了探究實驗。小林進行下圖所示實驗時,滴加肉汁后,大多數草履蟲的運動方向是( )A.向左 B.向中間C.向右 D.向兩端11.下圖是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示意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操作步驟為⑤→③→⑥→②→①→④B.完成①時應動作迅速,避免產生氣泡C.④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觀察細胞結構D.⑥滴加的清水可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6分)12.(6分)(2024·濟寧二模)仙人掌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將仙人掌去皮擂成飯糊狀,置于紗布上,外敷于流行性腮腺炎(痄腮)患者的患病部位,兩至三天可治愈。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對此很好奇,為探究仙人掌莖中細胞的結構,該組同學將它制成臨時裝片,放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請據圖回答問題: (1)切仙人掌時會流出許多汁液,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填圖中數字序號)中。(2)用顯微鏡觀察仙人掌臨時裝片時,選用的目鏡是10×,物鏡是40×,那么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的放大倍數為_____________倍。在操作顯微鏡進行對光時,在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選用[a]反光鏡的______________和[b]__________的大光圈。(3)甲、乙圖中的結構[⑤]進行呼吸作用,可以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______________。(4)圖丁為顯微鏡觀察中的兩個視野,其中細胞甲為主要觀察對象,由視野(1)到視野(2)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是______________(用數字和箭頭表示)。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裝片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時規范訓練(2)1.B [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能把光能轉化為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是綠色植物細胞特有的一種能量轉換器。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能夠吸收光能,葉綠素呈現綠色。]2.C [細胞核內含有遺傳物質,是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發育和遺傳,A錯誤;細胞壁的功能是保護和支持細胞的作用,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B錯誤;細胞膜的功能是控制物質的進出,使有用的物質不能輕易地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輕易地進入細胞,C正確;液泡中含有細胞液,有各種味道的物質以及營養物質,如各種蔬果汁中含各種有味道的物質以及豐富的營養物質,就是來自細胞中液泡的細胞液,D錯誤。]3.D [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顛倒的物像,所以我們移動玻片標本時,標本移動的方向正好與物像移動的方向相反。圖丙物像在視野的偏左下方,向左下方移動裝片,物像會向右上方移至視野中央,D錯誤。]4. D [低倍物鏡換用高倍物鏡后,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減少,視野變暗,D錯誤。]5.A [制作黃瓜表層果肉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清水可以維持細胞形態,A錯誤。]6.A [選項中“B酵母菌”是單細胞真菌、“C衣藻”是單細胞藻類植物、“D草履蟲”是單細胞原生動物,它們都有成形的細胞核,而“A細菌”無成形細胞核,屬于原核生物,A符合題意。]7.C [衣藻屬于單細胞藻類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質和能量,屬于生產者,A錯誤;不同的酒精濃度會對水蚤產生不同的影響,但是,水蚤是多細胞生物,B錯誤;草履蟲的表膜類似動物細胞中的細胞膜,同時具有氣體交換、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C正確;地衣曾加速巖石的風化,促進了地球土壤層的形成,但是,地衣是真菌與藻類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不是單細胞生物,D錯誤。]8.D [細胞核是細胞的控制中心,是遺傳信息庫,植物的遺傳物質儲存在細胞核里。]9.D [①反光鏡有兩個面,平面鏡和凹面鏡,凹面鏡能夠聚光,可以使視野變亮,故當外界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當外界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A錯誤;顯微鏡中具有放大功能的結構是④物鏡和目鏡,B錯誤;⑤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C錯誤;液泡中具有細胞液,其中溶解著多種物質,植物的營養物質主要儲存在⑦液泡中,D正確。]10.C [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并且能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所以滴加肉汁后,大多數草履蟲的運動方向是向右。]11.C [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操作步驟是:擦→滴→刮→涂→蓋→染→吸。故操作步驟為⑤擦→⑥滴→③刮→②涂→①蓋→④染和吸,A錯誤;完成①蓋蓋玻片時用鑷子夾起蓋玻片,使蓋玻片的一側先接觸液滴,再緩緩蓋下,避免產生氣泡,B錯誤;細胞核內有染色體,染色體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故④滴加碘液染色,便于觀察細胞結構,C正確;人體口腔上皮細胞沒有細胞壁,浸沒在清水中會因為過度吸水膨脹甚至脹破,故⑥應滴加生理鹽水才能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D錯誤。]12.解析:(1)切仙人掌時會流出許多汁液,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④液泡中。(2)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可見,選用的目鏡是10×,物鏡是40×,那么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細胞的放大倍數為10×40=400倍。 結合題圖可知,在光線比較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選用a反光鏡的凹面鏡和b遮光器的大光圈。(3)甲、乙圖中的結構⑤線粒體進行呼吸作用,可以為生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4)低倍視野更換高倍視野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鏡下觀察清楚,找到物像→移動裝片,將物像移到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換用高倍物鏡觀察→調節反光鏡或光圈,使視野變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變清晰。可見,圖丁中,由視野(1)到視野(2)時,操作過程的正確順序:⑤→④→③→②。答案:(1)④ (2)400 凹面鏡 遮光器 (3)能量 (4)⑤→④→③→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課時規范訓練2細胞是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docx 課時規范訓練2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