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規范訓練(14) 健康地生活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2分)1.(2024·泰安三模)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免疫力在預防傳染病中屬于切斷傳播途徑B.動脈出血,血液噴射而出,應在遠心端止血C.接種流感疫苗可以產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D.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2.(2024·泰安二模)下圖是人體某免疫過程的部分示意圖,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圖是特異性免疫過程,細胞甲為淋巴細胞B.過敏反應是因為人體抵抗抗原侵入功能過強C.抗體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注射的疫苗屬于抗體D.該圖表示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屏障3.(2024·泰安一模)青霉素是一種抗生素,主要作用機理是破壞細菌的細胞壁,對于細菌的繁殖能起到較好的抑制作用。但注射青霉素之前必須進行“皮試”。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青霉素屬于抗原,易引起過敏反應B.過敏反應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反應C.過敏反應主要是免疫防御功能較弱D.青霉素對艾滋病也有良好的治療效果4.(2024·泰安一模)健康人、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病人、流行性感冒病人的唾液飛沫、流行性感冒病毒分別屬于( )①傳染源 ②病原體 ③傳播途徑 ④傳染病 ⑤易感人群A.⑤④③②① B.⑤②③④①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①③②5.(2024·濱州中考)心肌梗死是一種嚴重的突發性心血管疾病,發病時胸骨后有持久的劇烈疼痛,多伴有嘔吐、大汗淋漓等癥狀。如果遇此突發情況,下列急救方式中,錯誤的是( )A.迅速將病人搬到空氣流通的地方B.讓病人半臥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高C.給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藥物緩解疼痛D.撥打“120”急救電話,盡快將病人送至醫院救治6.(2024·聊城中考)健康和安全永遠是青少年的第一課題。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合理利用手機,不沉迷手機游戲B.遇到身體不舒適及時就醫,不亂用藥物C.堅持鍛煉身體,按時休息,不熬夜D.經常外出與朋友聚餐,鍛煉社會交際能力7.(2024·煙臺中考)研究發現,疫苗具有預防和治療癌癥的潛力。下圖表示利用癌細胞制備納米疫苗引發小鼠免疫反應的過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納米疫苗就是癌細胞B.小鼠體內的淋巴細胞參與了免疫反應C.該免疫類型屬于特異性免疫D.小鼠體內檢測到死亡的癌細胞說明納米疫苗有效8.(2024·煙臺中考)小華早上起床后,感到頭疼、咽喉疼,渾身酸痛,且有流鼻涕、打噴嚏等癥狀。以下幾種做法最可取的是( )A.找到以前吃過的感冒藥,按照說明書劑量服用B.自行購買抗病毒類藥物服用C.喝一杯熱水,吃好早餐,堅持去上學D.去醫院就診,遵醫囑治療9.(2024·寧陽期末)免疫的最初含義是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隨著醫學的發展,人們對免疫的認識逐步深入,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胸腺是內分泌腺,屬于人體免疫的第三道防線B.二次注射疫苗后,體內產生抗體的速度加快C.特異性免疫只針對特定的病原體或異物起作用D.過敏反應是人體免疫功能弱而引起的10.(2024·泰安二模)國家、學校、社會都悉心關懷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跑步能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來看屬于保護易感人群B.艾滋病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可通過不安全性行為、血液和母嬰等途徑傳播C.心肺復蘇時,應先做30次胸外心臟按壓,再做2次人工呼吸,如此交替反復進行D.健康是指身體上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不包括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11.(2024·宿遷中考)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有利于預防各種疾病,而且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下列關于人體健康生活知識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合理膳食 ②堅持體育鍛煉 ③高蛋白食品吃的越多越好 ④熬夜玩游戲 ⑤積極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A.①②⑤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②③12.(2024·涼山中考)為了證實飲酒的危害,小勇和爸爸一起做了“測定反應速度”的實驗。爸爸將拇指和食指對準長30 cm的直尺下端“0”刻度線,不要碰尺,小勇松手,爸爸盡快夾住直尺,記錄夾住部位的刻度值。三種狀態下的測試各重復三次,結果如下表,得出結論是( )飲酒量 測定次數 不飲酒 飲一杯白酒 飲四杯白酒第一次 15.6 cm 28.9 cm 夾不住第二次 13.8 cm 25.6 cm 夾不住第三次 14.5 cm 27.3 cm 夾不住測量平均值 (僅保留一位小數) 14.6 cm 27.3 cm 夾不住A.飲酒越多,反應越遲鈍B.酗酒會增加患癌的風險C.酗酒會嚴重損害人的肝臟D.酗酒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14分)13.(7分)(2024·泰安二模)接種疫苗是預防甲型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為此,我們國家倡導接種疫苗并做好相關的防控工作。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涵涵今年5歲,最怕打針,聽媽媽說要接種疫苗,嚇得大哭,這一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內,此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一中的________(填序號)。接種人員對涵涵說,如果接種疫苗而且不哭就送她漂亮的小貼紙,涵涵忍著疼痛接種了疫苗,痛覺形成的路徑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填寫序號和箭頭)。(2)接種流感疫苗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來分析屬于哪種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圖中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組成。(3)涵涵媽媽問醫生:“流感和腮腺炎都是由病毒引起的,接種了腮腺炎疫苗為什么還要接種流感疫苗?”假如你是醫生的話應該怎樣回答涵涵媽媽的問題。________________。(4)疫苗一般要接種2至3次,下列選項中能正確解釋此現象的是(①表示首次注射疫苗,②表示再次注射疫苗)________。A BC D14.(7分)(2024·常州中考)為探究酒精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某校生物學興趣小組利用斑馬魚進行了如下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如下表所示:組別 甲組 乙組 丙組 丁組 戊組斑馬魚 各放入三條大小、發育程度相近的斑馬魚處理方式 A 5%酒精 10%酒精 15%酒精 20%酒精出現側翻時間/秒 未出現 65 44 29 20死亡時間/秒 未出現 535 402 305 196請回答下列問題:(1)本實驗作出的假設為:__________對斑馬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2)甲組處理方式A為__________,該實驗中__________組為對照組,本實驗變量是__________。(3)此實驗過程中,每組實驗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過實驗現象及數據分析可知,酒精對斑馬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酒精濃度越高,斑馬魚出現側翻和死亡的時間__________。(5)酗酒危害人體健康。酒精對________(人體器官)的損傷最直接、最大。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課時規范訓練(14)1.C [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這種措施屬于保護易感人群,A錯誤;動脈是血液從心臟流向全身各處的血管,動脈出血應按壓近心端,B錯誤;流感患者康復過程中產生抵抗流感病毒的抗體,抗體和抗原的結合具有特異性、專一性,這種免疫屬于特異性免疫,C正確;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是皮膚和黏膜,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吞噬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D錯誤。]2.C [題圖是指受到抗原(疫苗)刺激后產生的能與抗原(疫苗)特異性結合且具有特殊抗病能力,由淋巴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免疫球蛋白),屬于特異性免疫過程,A正確,C錯誤;免疫防御功能過強,會導致過敏反應,B正確;題圖表示人體的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如淋巴細胞)組成,功能是能產生抗體抵抗抗原(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是人體在出生以后逐漸建立起來的后天防御屏障,D正確。]3.A [有的人容易對青霉素產生過敏反應,從免疫的角度分析,青霉素進入人體內刺激淋巴細胞,淋巴細胞就會產生一種抵抗青霉素的抗體,因此青霉素屬于抗原,A正確;過敏反應會發生體液免疫產生抗體,屬于特異性免疫反應,B錯誤;過敏反應是因為機體免疫能力過強,過于敏感,C錯誤;青霉素屬于抗生素,抗生素對細菌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對艾滋病病毒不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D錯誤。]4.D [健康人是⑤易感人群、流行性感冒是④傳染病、流感病人是①傳染源、流感病人的飛沫是③傳播途徑、流感病毒是②病原體。]5.A [遇到心肌梗死患者要迅速撥打“120”,等待救護車盡快將病人送至醫院救治;同時采取胸外心臟按壓以及人工呼吸進行救助,但不能隨意搬動病人,A錯誤,D正確。讓病人半臥位靠在被子上,足稍抬高,原地休息,等待救護車,B正確。給病人服用硝酸甘油片等藥物緩解疼痛,有利于減緩病人疼痛,為醫生救治爭取時間,C正確。]6.D [合理利用手機和安排上網時間,不沉迷網絡、手機、游戲,A正確;遇到身體不舒適及時就醫,根據病情需要,正確選擇藥物的品種、劑量和服用時間等,以充分發揮最佳效果,不亂用藥物,盡量避免藥物對人體產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B正確;持之以恒堅持鍛煉身體,按時休息,不熬夜,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質量,C正確;外面的餐食,衛生安全不一定達標,經常外出與朋友聚餐,不利于身體健康,D錯誤。]7.A [由圖可知,納米疫苗是經過特殊處理后滅活的癌細胞,A錯誤;結合分析,接種納米疫苗可激活淋巴細胞,該細胞的作用是識別并清除癌細胞,以此參與免疫反應,B正確;特異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線,產生抗體,消滅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對特定的病原體有防御作用。因此,接種疫苗使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屬于特異性免疫,C正確;接種疫苗后,向小鼠注射癌細胞,小鼠體內檢測到死亡的癌細胞說明納米疫苗引發小鼠免疫反應,產生了效果,D正確。]8.D [不同類型的感冒可能需要不同的藥物來治療,所以找到以前吃過的感冒藥,按照說明書劑量服用的做法有一定的風險,A錯誤;如果小華的癥狀不是由病毒引起的,那么服用抗病毒藥物可能不會有效,甚至可能產生副作用,B錯誤;雖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恢復健康很重要,但是在出現明顯癥狀的情況下,堅持去上學可能會加重病情,同時也可能傳染給其他人,C錯誤;去醫院就診,遵醫囑治療,是最可取的做法。醫生可以根據小華的病情和癥狀,進行專業的診斷和治療。這樣不僅可以確保小華得到正確的治療,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藥物使用和副作用,D正確。]9.D [過敏反應是指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生的反應,過敏反應的發生是人體免疫功能過強造成的,D錯誤。]10.D [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不虛弱,健康是指一種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適應方面的良好狀態,D錯誤。]11.A [①合理膳食,能保證人體獲得均衡的營養,增強體質健康,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①正確。②堅持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有利于身心健康,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正確。③蛋白質是人體發育的重要物質,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多余的蛋白質作為“燃料”給燃燒掉了,并且會產生酸性物質,導致身體更加疲勞,因此并不是高蛋白食品吃的越多越好,③錯誤。④經常熬夜容易讓免疫力下降,還容易讓身體內分泌失調,熬夜玩游戲不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④錯誤。⑤積極參加有益的集體活動,可以增進人際關系,也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好處,屬于健康的生活方式,⑤正確。A正確。]12.A [讀表可知,飲酒之后夾住的刻度越來越長,說明飲酒越多反應越慢;飲酒四杯,夾不住尺子,A符合題意。]13.解析:(1)接受聲音的聽覺感受器在耳蝸內。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能通過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神經中樞,通過傳出神經傳到效應器,完成縮手反射。同時脊髓內的神經中樞還把神經沖動在經過脊髓的白質上行傳到[⑧]大腦皮層,形成痛覺。痛覺形成的路徑是[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⑥]上行傳導束→[⑧]大腦皮層。(2)從預防傳染病的角度分析,接種疫苗的目的是保護易感人群。第三道防線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組成,即丁,功能是能產生抗體抵抗抗原(侵入人體內的病原體)。(3)接種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對特定的病原體起作用,對其他病原體沒有作用。(4)第①次接種疫苗后,人體內產生的抗體的數量少,且持續時間較短。第②次接種疫苗后,人體內產生的抗體的數量多,且持續時間長,可見圖C正確。答案:(1)耳蝸 ⑧ ②→③→⑥→⑧ (2)保護易感人群 免疫器官和免疫細胞 (3)抗體具有專一性(意思對即可) (4)C14.解析:(1)作出假設指對問題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與假設;本實驗是為探究酒精對生物生命活動的影響,故作出的假設為:酒精對斑馬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2)根據探究的目的和實驗表格可知,本探究實驗的變量是酒精的濃度,其他所有條件都相同且適宜;甲組的處理方式A是起對照作用,意味著沒有添加酒精,以便于比較其他組別(添加了不同濃度酒精的組)的結果。因此,甲組處理方式A為清水,該實驗中甲組為對照組,本實驗變量是酒精濃度。(3)只做一次實驗會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誤差;為了盡量減小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應該設置重復實驗(或重復組),多做幾次,然后取平均值。因此,此實驗過程中,每組實驗重復三次取平均值,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4)從實驗數據可以看出,隨著酒精濃度的升高,斑馬魚出現側翻的時間逐漸提前;這表明酒精對斑馬魚有顯著的負面影響,酒精濃度越高,斑馬魚出現側翻和死亡的時間越早。(5)肝臟有解毒功能,持續飲酒過量會加重肝臟和心臟的負擔,導致脂肪肝等癥狀;因此,酗酒危害人體健康,酒精對人體肝臟的損傷最直接、最大。答案:(1)酒精 (2)清水 甲 酒精濃度 (3)避免偶然性,減小實驗誤差 (4)越早 (5)肝臟(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生物復習課時規范訓練14健康地生活.docx 課時規范訓練14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