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物理題型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 課件(共4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物理題型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 課件(共4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50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四 計算題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四) 電學
多擋位的有關計算
1. 如圖所示是某種多功能燉鍋的簡化電路圖。R1、R2是兩個電熱絲,S2是單
刀雙擲開關。通過開關S1和S2的閉合、斷開的組合,實現高、中、低三擋加
熱。多功能燉鍋的相關參數見表。求:
電源電壓/V 低溫擋功率/W 中溫擋功率/W 高溫擋功率/W
220 275 550 1 100
1
2
3
4
5
6
7
8
(1)兩個開關分別處于什么狀態時,燉鍋電路處于低溫擋?并說明理由。
解:(1)當S1斷開,S2連接觸點1時,燉鍋電路處于低溫擋。理由如下:當
S1斷開,S2連接觸點1時,R1、R2串聯,此時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根據P=UI
=可知,當電壓一定時,功率和電阻成反比,所以,此時為低溫擋。
(2)燉鍋處于低溫擋工作6 min消耗多少電能?
解:(2)低溫擋的功率是P低=275 W,
燉鍋處于低溫擋工作6 min,消耗的電能為W=P低t=
275 W×6×60 s=99 000 J。
1
2
3
4
5
6
7
8
(3)電熱絲R2的阻值是多少?
解:(3)當S1閉合,S2連接觸點2時,R1、R2并聯,根據并聯電路的電阻關
系可知,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是最小的,根據P=UI=可知,此時的功率是
最大的,為高溫擋;當S1閉合,S2連接觸點1時,只有R1工作,為中溫擋P1=
550 W,
根據并聯電路各用電器不相互影響,則有P高=P1+P2=1 100 W,
則P2=P高-P1=1 100 W-550 W=550 W,
根據P=UI=可知,電熱絲R2的阻值為R2===88 Ω。
1
2
3
4
5
6
7
8
2. 某電熱取暖器的簡化電路如圖所示,R1、R2為發熱電阻。取暖器工作時,
通過開關S1和S2實現低溫、高溫的擋位控制。已知高溫擋功率為1 320 W,R1
=55 Ω。求:
1
2
3
4
5
6
7
8
(1)取暖器工作時通過R1的電流。
解:(1)由電路圖可知,兩個開關都閉合時,兩個電阻并聯在電路中,電
路中的總電阻較小,據P= 知,電路中的總電功率較大,處于高溫擋;S1
閉合、S2斷開時,電路中只有R1工作,電路中的電阻較大,據P= 知,電
路中的總電功率較小,處于低溫擋。此時通過R1的電流:
I1===4 A。
1
2
3
4
5
6
7
8
(2)取暖器處于低溫擋時,工作1 min產生的熱量。
解:(2)電熱取暖器處于低溫擋時,低溫擋功率:P低溫=UI1=220 V×4 A
=880 W,
工作1 min產生的熱量:Q=P低溫t=880 W×60 s=52 800 J。
1
2
3
4
5
6
7
8
(3)R2的阻值。
解:(3)取暖器在高溫擋工作時,R2消耗的功率:P2=P高溫-P低溫=1 320
W-880 W=440 W,
所以R2的阻值:R2===110 Ω。
1
2
3
4
5
6
7
8
3. 如圖所示是一款自動燉煮機的簡化電路圖,R1、R2是兩個完全相同的
電熱絲,S為電源開關,通過控制開關S1、S2實現“低溫”“中溫”“高
溫”三個擋位間的切換。從該燉煮機銘牌信息中獲知,其額定電壓為220
V,加熱效率為75%,但功率信息模糊不清。為研究該燉煮機的工作情
況及有關信息,在燉煮機中裝入5 kg的水,閉合開關S,通過觀察其電子
顯示屏(消耗電能忽略不計),記錄有關信息如表格所示。水的比熱容c
=4.2×103 J/(kg·°C),求:
1
2
3
4
5
6
7
8
指示燈狀態 工作時間 水溫變化
高溫燈亮 0~14 min 34 °C 升至100 °C
中溫燈亮 14~24 min 100 °C 保持不變
低溫燈亮 24~29 min 100 °C 保持不變
(1)0~14 min水吸收的熱量。
解:(1)0~14 min水吸收的熱量:Q吸=cmΔt=
4.2×103 J/(kg·℃)×5
kg×(100 ℃-34 ℃)=1.386×106 J。
1
2
3
4
5
6
7
8
(2)燉煮機高溫擋時的功率。
解:(2)高溫擋消耗的電能:W1===1.848×106 J,
高溫擋的功率:P1===2 200 W。
1
2
3
4
5
6
7
8
(3)燉煮機24~29 min消耗的電能。
解:(3)高溫擋工作時,據P=知,電路中的電阻較小,由電路圖知,R1
和R2并聯,電熱絲的阻值:
R1=R2=2R總=2×=2×=44 Ω,
24~29 min時,低溫擋工作,據P=知,電路中的電阻較大,R1和R2串聯,
低溫擋的功率:
P2===550 W,
低溫擋消耗的電能:W2=P2 t2=550 W×5×60 s=1.65×105 J。
1
2
3
4
5
6
7
8
4. 圖甲是最大功率為1 000 W的電煎鍋,它分為高、中、低三擋,圖乙是其
簡化電路圖,S為總開關,S0為調擋開關,轉動S0可將開關調至1、2、3位
置。R1、R2、R3為發熱電阻且阻值相等。求:
1
2
3
4
5
6
7
8
(1)電煎鍋的中溫擋電功率。
解:(1)當S閉合,S0接1時,R1、R2、R3串聯,處于低溫擋;當S0接2時,
R2、R3串聯,處于中溫擋;當S0接3時,只有R3工作,處于高溫擋。根據P=
UI和I=可知,
電阻為R1=R2=R3===48.4 Ω,
電煎鍋的中溫擋電功率:P中===500 W。
1
2
3
4
5
6
7
8
(2)將電煎鍋調至中溫擋煎制食物時,3 min可將50 g食物從4 °C加熱至
139 °C,電煎鍋加熱食物的效率。[食物的比熱容取4.0×103 J/(kg·°C)]
解:(2)食物吸收的熱量:Q吸=cmΔt=4.0×103 J/(kg·℃)×50×10-3
kg×(139 ℃-4 ℃)=2.7×104 J,
消耗的電能:W=P中t=500 W×3×60 s=9×104 J,
電煎鍋加熱食物的效率:η===30%。
1
2
3
4
5
6
7
8
5. 如圖甲是用某款3D打印筆進行立體繪畫時的場景,打印筆通電后,筆內電
阻絲發熱使筆內繪畫材料熔化;加熱電路簡化后如圖乙所示,電源電壓恒為
6 V,R1和R2為發熱電阻絲,只閉合S1時低溫擋工作,S1、S2都閉合時高溫擋
工作,高溫擋和低溫擋的功率比為4∶3,R1=4 Ω,忽略電阻絲阻值隨溫度
的變化,求:
1
2
3
4
5
6
7
8
(1)低溫擋工作時,通過R1的電流。
解:(1)由題意可知,電源電壓恒為6 V,只閉合S1時,電路中只有R1一個
用電器,則R1兩端電壓為6 V,R1=4 Ω,根據歐姆定律可得===
1.5 A。
(2)低溫擋的功率。
解:(2)只閉合S1時為低溫擋工作,電壓為6 V,
則低溫擋的電功率為P低===9 W。
1
2
3
4
5
6
7
8
(3)R2的阻值。
解:(3)S1、S2都閉合時,電路處于高溫擋,R1和R2并聯,又有高溫擋和低
溫擋的功率比為4∶3,即=,
則高溫擋的功率為P高=P低=×9 W=12 W,
電路并聯,總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之和,即P高=P低+PR2,
則R2的電功率為PR2=P高-P低=12 W-9 W=3 W,
根據P=可得,R2的阻值為R2===12 Ω。
1
2
3
4
5
6
7
8
6. 一款內置電陶爐的電暖桌如圖甲所示,它不僅具有桌面暖手、桌底暖腳功
能,還可以燒水、煮茶等。電陶爐的簡化電路如圖乙所示,其參數如表所
示,高溫擋額定功率字跡已被磨損。旋轉旋鈕開關,可實現停止工作、低溫
擋和高溫擋的轉換。R1和R2均為電熱絲,R2=72.6 Ω。求:
1
2
3
4
5
6
7
8
電陶爐 額定電壓 220 V 額定功率 高溫擋 ××W
低溫擋 400 W
1
2
3
4
5
6
7
8
(1)R1的阻值。
解:(1)由圖乙可知,當旋鈕開關接1時,電路為R1、R2的串聯電路,電路
的總電阻為兩電阻阻值之和。當旋鈕開關接2時,電路為只有R1的簡單電
路,電路的電阻為R1的阻值。由P=可知,當旋鈕開關接1時,電路處于低
溫擋;當旋鈕開關接2時,電路處于高溫擋。由表中數據知,低溫擋的功率
為400 W,則有
P低====400 W,
解得R1=48.4 Ω。
1
2
3
4
5
6
7
8
(2)高溫擋的額定功率。
解:(2)高溫擋的額定功率為P高===1 000 W。
1
2
3
4
5
6
7
8
解:(3)質量為1.7 kg的水從25 ℃升高到49 ℃,吸收的熱量為
Q=c水m(t-t0)=4.2×103 J/(kg·℃)×1.7 kg×(49 ℃-25 ℃)=
1.713 6×105 J,
標有“3 000 imp/(kW·h)”的電能表的指示燈閃爍168次,消耗的電能為W
==0.056 kW·h=0.056×3.6×106 J=2.016×105 J,此時
電陶爐的加熱效率為η===85%。
(3)在某用電高峰期,若家庭電路中只有電陶爐在工作,發現標有“3 000
imp/(kW·h)”的電能表的指示燈閃爍168次,使質量為1.7 kg的水從25 °C升高到49 °C,求此時電陶爐的加熱效率。[c水=4.2×103 J/(kg·°C)]
1
2
3
4
5
6
7
8
7. 小明同學利用電磁繼電器(電磁鐵線圈電阻可忽略)制作了具有加熱、保
溫、消毒等功能的恒溫調奶器,其電路圖如圖甲所示??刂齐娐分?,電壓U1
=3 V,定值電阻R0=50 Ω,熱敏電阻R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
示;加熱電路中,電壓U2=220 V、R1=836 Ω、R2=44 Ω?,F往調奶器內加
入2 kg、25 ℃的水,接通電源,加熱電路工作500 s后水溫達到80 ℃,此時
銜鐵跳起,工作電路進入保溫狀態。[水的比熱容為4.2×103 J/(kg·℃)]
1
2
3
4
5
6
7
8
(1)求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
解:(1)由圖乙可知,水溫達到80 °C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100 Ω,在
控制電路中,兩個電阻串聯,則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I=
==0.02 A。
(2)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
解:(2)水吸收的熱量為Q=cmΔt=4.2
×103 J/(kg· °C)×2 kg×(80
°C-25 °C)=4.62×105 J。
1
2
3
4
5
6
7
8
(3)在加熱過程中,加熱電路的加熱效率是多少?
解:(3)根據題意,工作電路處于加熱狀態時,只有R2工作,則加熱狀態
的電流為I熱===5 A,
消耗的電能為W=U2I熱t=220 V×5 A×500 s=5.5×105 J,
加熱效率為η===84%。
1
2
3
4
5
6
7
8
8. 科學研究表明,冬天用38 °C~43 °C的熱水泡腳有利于身體健康。
小明媽媽為爺爺買了一個電熱足浴盆,內部由加熱系統和按摩系統兩部
分組成,圖甲所示為足浴盆加熱部分的簡化原理圖,其中R1、R2是兩個
相同的電熱絲,單個電熱絲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已知
電源電壓為220 V,每個電熱絲的額定電壓均為220 V。請根據圖像及以
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
2
3
4
5
6
7
8
(1)每個電熱絲正常工作時的電阻及額定功率是多少?
解:(1)由圖乙可知,當電熱絲在額定電壓220 V工作時,通過電熱絲的電
流為2 A,
由歐姆定律可知每個電熱絲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R1=R2===110 Ω,
每個電熱絲正常工作時的額定功率
P1=P2=UI=220 V×2 A=440 W。
1
2
3
4
5
6
7
8
(2)只閉合S2時,足浴盆消耗的總功率為多少?
解:(2)由圖甲可知,只閉合S2時,R1、R2串聯,根據串聯分壓的特點可
知,每個電熱絲兩端的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每個電熱絲的
電壓為U'=0.5U=0.5×220 V=110 V,
由圖乙可知,此時通過電熱絲的電流I'=1.5 A,
此時足浴盆的總功率P'=UI'=220 V×1.5 A=330 W。
1
2
3
4
5
6
7
8
(3)小明幫爺爺泡腳前,向足浴盆中加入6 kg初溫為20 °C的水,通過調節
開關,足浴盆在最短時間正常工作15 min將水加熱到40 °C,則此加熱過程
中水吸收的熱量是多少?足浴盆的加熱效率是多少?[保留到百分數中小數點
后一位,水的比熱容c水= 4.2×103 J/(kg· °C)]
解:(3)此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Q吸=c水m(t-t0)=4.2×103 J/
(kg· °C)×6 kg×(40 °C-20 °C)=5.04×105 J,
1
2
3
4
5
6
7
8
根據并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當S1、S3閉合,S2斷開時,R1、R2并
聯,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根據P=可知,總功率最大,由功率公式可
知此時足浴盆加熱時間最短;根據并聯電路各支路可獨立工作、互不影
響,故總功率為
P″=P1+P2=440 W+440 W=880 W,
足浴盆工作15 min消耗的電能W=P″t'=880 W×15×60 s=7.92×105
J,足浴盆的加熱效率η==≈63.6%。
1
2
3
4
5
6
7
8
1. 解:(1)當S1斷開,S2連接觸點1時,燉鍋電路處于低溫擋。理由如下:
當S1斷開,S2連接觸點1時,R1、R2串聯,此時電路中的電阻最大,根據P=
UI=可知,當電壓一定時,功率和電阻成反比,所以,此時為低溫擋。
(2)低溫擋的功率是P低=275 W,
燉鍋處于低溫擋工作6 min,消耗的電能為
W=P低t=275 W×6×60 s=99 000 J。
參考答案
(3)當S1閉合,S2連接觸點2時,R1、R2并聯,根據并聯電路的電阻關
系可知,此時電路的總電阻是最小的,根據P=UI=可知,此時的功
率是最大的,為高溫擋;當S1閉合,S2連接觸點1時,只有R1工作,為中
溫擋P1=550 W,
根據并聯電路各用電器不相互影響,則有P高=P1+P2=1 100 W,
則P2=P高-P1=1 100 W-550 W=550 W,
根據P=UI=可知,電熱絲R2的阻值為R2===88 Ω。
2. 解:(1)由電路圖可知,兩個開關都閉合時,兩個電阻并聯在電路中,
電路中的總電阻較小,據P= 知,電路中的總電功率較大,處于高溫擋;
S1閉合、S2斷開時,電路中只有R1工作,電路中的電阻較大,據P= 知,
電路中的總電功率較小,處于低溫擋。此時通過R1的電流:
I1===4 A。
(2)電熱取暖器處于低溫擋時,低溫擋功率:
P低溫=UI1=220 V×4 A=880 W,
工作1 min產生的熱量:
Q=P低溫t=880 W×60 s=52 800 J。
(3)取暖器在高溫擋工作時,R2消耗的功率:
P2=P高溫-P低溫=1 320 W-880 W=440 W,
所以R2的阻值:
R2===110 Ω。
3. 解:(1)0~14 min水吸收的熱量:
Q吸=cmΔt=4.2×103 J/(kg·℃)×5 kg×(100 ℃-34 ℃)=
1.386×106 J。
(2)高溫擋消耗的電能:
W1===1.848×106 J,
高溫擋的功率:
P1===2 200 W。
(3)高溫擋工作時,據P=知,電路中的電阻較小,由電路圖知,R1和R2
并聯,電熱絲的阻值:
R1=R2=2R總=2×=2×=44 Ω,
24~29 min時,低溫擋工作,據P=知,電路中的電阻較大,R1和R2串聯,
低溫擋的功率:
P2===550 W,
低溫擋消耗的電能:W2=P2 t2=550 W×5×60 s=1.65×105 J。
4. 解:(1)當S閉合,S0接1時,R1、R2、R3串聯,處于低溫擋;當S0接2
時,R2、R3串聯,處于中溫擋;當S0接3時,只有R3工作,處于高溫擋。根據
P=UI和I=可知,
電阻為R1=R2=R3===48.4 Ω,
電煎鍋的中溫擋電功率:
P中===500 W。
(2)食物吸收的熱量:
Q吸=cmΔt=4.0×103 J/(kg·℃)×50×10-3 kg×(139 ℃-4 ℃)=
2.7×104 J,
消耗的電能:
W=P中t=500 W×3×60 s=9×104 J,
電煎鍋加熱食物的效率:
η===30%。
5. 解:(1)由題意可知,電源電壓恒為6 V,只閉合S1時,電路中只有R1一
個用電器,則R1兩端電壓為6 V,R1=4 Ω,根據歐姆定律可得
===1.5 A。
(2)只閉合S1時為低溫擋工作,電壓為6 V,則低溫擋的電功率為
P低===9 W。
(3)S1、S2都閉合時,電路處于高溫擋,R1和R2并聯,又有高溫擋和低溫擋
的功率比為4∶3,即=,
則高溫擋的功率為P高=P低=×9 W=12 W,
電路并聯,總功率等于各支路功率之和,即
P高=P低+PR2,
則R2的電功率為
PR2=P高-P低=12 W-9 W=3 W,
根據P=可得,R2的阻值為
R2===12 Ω。
6. 解:(1)由圖乙可知,當旋鈕開關接1時,電路為R1、R2的串聯電路,電
路的總電阻為兩電阻阻值之和。當旋鈕開關接2時,電路為只有R1的簡單電
路,電路的電阻為R1的阻值。由P=可知,當旋鈕開關接1時,電路處于低
溫擋;當旋鈕開關接2時,電路處于高溫擋。由表中數據知,低溫擋的功率
為400 W,則有
P低====400 W,
解得R1=48.4 Ω。
(2)高溫擋的額定功率為
P高===1 000 W。
(3)質量為1.7 kg的水從25 ℃升高到49 ℃,吸收的熱量為
Q=c水m(t-t0)=4.2×103 J/(kg·℃)×1.7 kg×(49 ℃-25 ℃)=
1.713 6×105 J,
標有“3 000 imp/(kW·h)”的電能表的指示燈閃爍168次,消耗的電能為
W==0.056 kW·h=0.056×3.6×106 J=2.016×105 J,
此時電陶爐的加熱效率為
η===85%。
7. 解:(1)由圖乙可知,水溫達到80 °C時,熱敏電阻R的阻值為100 Ω,
在控制電路中,兩個電阻串聯,則銜鐵剛跳起時,通過電磁鐵線圈的電流I=
==0.02 A。
(2)水吸收的熱量為Q=cmΔt=4.2×103 J/(kg· °C)×2 kg×(80 °C-
25 °C)=4.62×105 J。
(3)根據題意,工作電路處于加熱狀態時,只有R2工作,則加熱狀態的電
流為
I熱===5 A,
消耗的電能為
W=U2I熱t=220 V×5 A×500 s=5.5×105 J,
加熱效率為
η===84%。
8. 解:(1)由圖乙可知,當電熱絲在額定電壓220 V工作時,通過電熱絲的
電流為2 A,
由歐姆定律可知每個電熱絲正常工作時的電阻
R1=R2===110 Ω,
每個電熱絲正常工作時的額定功率
P1=P2=UI=220 V×2 A=440 W。
(2)由圖甲可知,只閉合S2時,R1、R2串聯,根據串聯分壓的特點可知,每
個電熱絲兩端的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的規律,每個電熱絲的電壓為
U'=0.5U=0.5×220 V=110 V,
由圖乙可知,此時通過電熱絲的電流I'=1.5 A,
此時足浴盆的總功率P'=UI'=220 V×1.5 A=330 W。
(3)此加熱過程中水吸收的熱量
Q吸=c水m(t-t0)=4.2×103 J/(kg· °C)×6 kg×(40 °C-20 °C)=
5.04×105 J,
根據并聯電路的電阻特點可知,當S1、S3閉合,S2斷開時,R1、R2并
聯,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根據P=可知,總功率最大,由功率公式可
知此時足浴盆加熱時間最短;根據并聯電路各支路可獨立工作、互不影
響,故總功率為
P″=P1+P2=440 W+440 W=880 W,
足浴盆工作15 min消耗的電能
W=P″t'=880 W×15×60 s=7.92×105 J,
足浴盆的加熱效率
η==≈63.6%。(共40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四 計算題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一) 力學
浮力、壓強
1. 如圖所示,將棱長為20 cm的正方體放入水中,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
10 cm,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強。
解:(1)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10 cm,則水對正方體下表
面的壓強:
p=ρgh=1.0×103 kg/m3×10 N/kg×10×10-2 m=1×103 Pa。
1
2
3
4
5
6
7
8
(2)正方體受到的浮力。
解:(2)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溅裧V排=1.0×103
kg/m3×10 N/kg×20×10-2 m×20×10-2 m×10×10-2 m
=40 N。
1. 如圖所示,將棱長為20 cm的正方體放入水中,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
10 cm,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3)正方體的密度。
解:(3)正方體漂浮,則正方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G
=F?。?0 N,正方體的質量:m===4 kg,
正方體的密度:ρ'===
0.5×103 kg/m3。
1. 如圖所示,將棱長為20 cm的正方體放入水中,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
10 cm,已知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氣墊兩棲登陸艇,它的質量約為1.0×105
kg,底面積約為500 m2,g取10 N/kg。問:
(1)登陸艇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它漂浮在海面上時,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解:(1)登陸艇的重力:
G=mg=1.0×105 kg×10 N/kg=1×106 N,
因為登陸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登陸艇受到的浮力:
F?。紾=1×106 N。
1
2
3
4
5
6
7
8
(2)登陸艇靜止在水平海灘上時,對海灘的壓強是多少?
解:(2)登陸艇靜止在水平海灘上時,對水平海灘的
壓力:
F壓=G=1×106 N,
登陸艇對水平海灘的壓強:
p===2×103 Pa。
2.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氣墊兩棲登陸艇,它的質量約為1.0×105
kg,底面積約為500 m2,g取10 N/kg。問:
1
2
3
4
5
6
7
8
(3)若登陸艇用3.0×105 N的推進力,以20 m/s的航速行駛10 min,則登陸
艇的功率是多少?
解:(3)登陸艇勻速直線行駛,故登陸艇的功率:
P===Fv=3.0×105 N×20 m/s=6×106 W。
2. 如圖所示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氣墊兩棲登陸艇,它的質量約為1.0×105
kg,底面積約為500 m2,g取10 N/kg。問:
1
2
3
4
5
6
7
8
3. 如圖所示,底面積為2×10-2 m2的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甲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內部盛有質量為4 kg的水。求:
(1)容器甲內水的體積V水。
解:(1)由ρ=可得水的體積:V水===4×10-3 m3。
1
2
3
4
5
6
7
8
(2)容器甲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容。
解:(2)由題意可得,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即
F容=G水=m水g=4 kg×9.8 N/kg=39.2 N,
由p=可得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容===1 960 Pa。
3. 如圖所示,底面積為2×10-2 m2的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甲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內部盛有質量為4 kg的水。求:
1
2
3
4
5
6
7
8
(3)現將體積為1×10-3 m3的正方體乙浸沒在甲容器的水中后,測得水對容
器底部的壓強變化量Δp水為196 Pa,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變化量Δp容為1
176 Pa。求正方體乙的重力G乙。
解:(3)由p=ρgh可得,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Δh水==
=0.02 m,
則ΔV=S甲Δh水=2×10-2 m2×0.02 m=0.4×10-3 m3<V乙,
3. 如圖所示,底面積為2×10-2 m2的輕質薄壁圓柱形容器甲放置在水平地面
上,內部盛有質量為4 kg的水。求:
1
2
3
4
5
6
7
8
由上述計算可知,有水溢出,溢出水的質量:
m溢=ρ水V溢=ρ水(V乙-ΔV)=1.0×103 kg/m3×(1×10-3 m3-0.4×10-3
m3)=0.6 kg,
由Δp容==可得乙的重力:
G乙=Δp容S甲+G溢=Δp容S甲+m溢g=1 176 Pa×2×10-2 m2+0.6 kg×9.8
N/kg=29.4 N。
1
2
3
4
5
6
7
8
4. 小明利用一個水槽、一個長方體空盒A、一個正方體金屬塊B研究浮力問
題。已知水槽的底面積為200 cm2,空盒A底面積為100 cm2,金屬塊B棱長為
5 cm。他先把金屬塊B放入水槽中沉底,當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盒底浸入
水中1 cm深。整個實驗中,水槽里的水未溢出。(ρB=7.0×103 kg/m3 ,g取
10 N/kg)
1
2
3
4
5
6
7
8
(1)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求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
解:(1)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p=ρgh=1.0×103 kg/m3×10 N/kg×1×10-2 m=100 Pa。
(2)求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的大小。
解:(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知,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等于下表
面受到的壓力,即
F?。紽=pSA=100 Pa×100×10-4 m2=1 N。
1
2
3
4
5
6
7
8
(3)若小明把金屬塊B從水中撈起后放進盒A,并漂浮在水面上,問水槽里
的水位與之前相比會上升還是下降?請算出水槽里水位變化的高度。
解:(3)B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B的體積,即V排1=VB=(5 cm)3=
125 cm3,
將B撈出來,放入A中后,相比于未放入A中時,浮力變化量等于B的重力,
將B放入A中后多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2=======875 cm3,V排2>V排1,
所以水位會上升;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差為
ΔV排=V排2-V排1=875 cm3-125 cm3=750 cm3,
故水位上升的高度為
Δh===3.75 cm。
1
2
3
4
5
6
7
8
5. 一個棱長為10 cm、重為8 N的正方體木塊輕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時有
露出水面(如圖甲),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木塊所受的浮力。
解:(1)重為8 N的正方體木塊輕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處于平衡態,
所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木塊所受的浮力:F?。紾=8 N。
1
2
3
4
5
6
7
8
(2)木塊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
解:(2)木塊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為F下表面=F?。獸上表面=8 N+0 N=
8 N,
木塊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為p===800 Pa。
5. 一個棱長為10 cm、重為8 N的正方體木塊輕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時有
露出水面(如圖甲),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3)若在木塊上放一砝碼使得木塊剛好浸沒在水中(如圖乙),則砝碼的
重力為多少牛?
解:(3)當木塊剛好浸沒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F'浮=ρ水gV排=1.0×103 kg/m3×10 N/kg×=10 N,
將砝碼和木塊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受到了向下的總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處于平衡狀態,G總=F'浮=10 N,故砝碼的重力為
G砝碼=G總-G木=F'?。璆木=10 N-8 N=2 N。
5. 一個棱長為10 cm、重為8 N的正方體木塊輕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時有
露出水面(如圖甲),已知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6. 如圖甲所示,底面積為S1=80 cm2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某種液體,A為長
方體木塊,其底面積為S2=50 cm2,C為壓力傳感器,用F表示壓力傳感器的
示數,h表示木塊A的下表面與液面間的距離。小強同學想利用此裝置探究F
與h的關系,他先把木塊A放入液體中,當木塊A靜止時,測得木塊A的下表
面與液面間的距離為4 cm,再用輕桿B緩慢向下壓木塊,逐漸改變h的大小,
并記錄下與之相對應的壓力F的數值,依據數據作出如圖乙所示的F-h圖
像,此過程中液體始終沒有溢出容器,g取10 N/kg。(不計傳感器C和輕桿B
的重力與體積)則:
1
2
3
4
5
6
7
8
(1)木塊A的質量為多大?
解:(1)當F=0,h1=4 cm時,A處于漂浮狀態,F?。紾A,由圖乙可知物
體A的高度是10 cm,此時F和浮力的增加量相等,ΔF浮=F=6 N,
底面積一定,浮力與高度成正比,
===,
所以F浮=×6 N=4 N,
物體A的質量為mA====0.4 kg。
1
2
3
4
5
6
7
8
(2)剛浸沒時,木塊A下表面所受壓力為多大?
解:(2)剛浸沒時木塊A下表面所受的壓力為F下=GA+F=4 N+6 N=
10 N。
(3)木塊A浸沒后,與木塊A放入液體前相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大
了多少?
解:(3)木塊A浸沒后,與木塊A放入液體前相比,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的
增加量ΔF壓=GA+F=4 N+6 N=10 N,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大量為Δp===1 250 Pa。
1
2
3
4
5
6
7
8
7. 如圖甲所示,為了打撈鐵牛,有個名叫懷丙的和尚讓人們用兩艘大船裝滿
泥沙,用鐵索將鐵牛拴到大船上,然后卸掉船里的泥沙,隨著船逐漸上浮,
鐵牛在河底淤泥中被拉了出來,其模型如圖乙所示。已知物體A是棱長為0.1
m的正方體(A底部與容器不緊密接觸)。物體B的底面積為0.04 m2,高為
0.5 m,重為100 N?,F將A、B用細線連接,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此時水深
0.5 m,容器的底面積為0.12 m2。(已知細線不能伸長,ρ水=1.0×103
kg/m3)求:
1
2
3
4
5
6
7
8
(1)物體A受到的浮力;
解:(1)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V排=VA=(0.1 m)3=0.001 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A所受浮力為:
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0.001 m3=10 N;
(2)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
解:(2)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深0.5 m,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ρ水
gh=1.0×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1
2
3
4
5
6
7
8
(3)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對物體B下表面的壓強。
解:(3)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物體B處于漂浮狀態,B所受浮力和自身重力
相等,即:F浮B=GB=100 N;
由F浮B=ρ水gV排B得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B===0.01 m3,
B浸入水的深度為:hB浸===0.25 m,
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對物體B下表面的壓強為:
pB=ρ水ghB浸=1.0×103 kg/m3×10 N/kg×0.25 m=2.5×103 Pa。
1
2
3
4
5
6
7
8
8. 解放軍在一次演習中,出動了05型履帶式水陸兩棲突擊車。該車總質量為
28.5 t,同時,該車裝配有輸出功率為1.2×106 W的發動機,機動性能卓越
(g取10 N/kg)。
1
2
3
4
5
6
7
8
(1)該車在平面沙灘上行進時,兩條履帶與沙灘的總接觸面積為5 m2,求該
車對沙灘的壓強;
解:(1)該車對沙灘的壓力:F壓=G=mg=28.5×103 kg×10 N/kg=
2.85×105 N,
該車對沙灘的壓強:p===5.7×104 Pa;
(2)該車在水面漂浮時,它排開水的體積是多少?(ρ水取1.0×103 kg/m3)
解:(2)該車在水面漂浮時,所受浮力:F?。紾=2.85×105 N,
它排開水的體積:V排===28.5 m3;
1
2
3
4
5
6
7
8
(3)該車在水上最快的速度可達25 km/h,若該車以21.6 km/h的速度在水面
上勻速行進10.8 km,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全部用于做機械功,則發動機做了
多少功?求該車在水面上勻速行進時受到的阻力為多少?
解:(3)該車以21.6 km/h的速度在水面上勻速行進10.8 km,所用時間:t
===0.5 h=1 800 s,
發動機做的功:W=Pt=1.2×106 W×1 800 s=2.16×109 J,
勻速行進時受到的阻力:f=F===2×105 N。
1
2
3
4
5
6
7
8
1. 解:(1)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為10 cm,則水對正方體下表面的壓強:
p=ρgh=1.0×103 kg/m3×10 N/kg×10×10-2 m=1×103 Pa。
(2)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溅裧V排=1.0×103 kg/m3×10 N/kg×20×10-2
m×20×10-2 m×10×10-2 m=40 N。
(3)正方體漂浮,則正方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即G=F?。?0 N,正
方體的質量:m===4 kg,
正方體的密度:ρ'===0.5×103 kg/m3。
參考答案
2. 解:(1)登陸艇的重力:
G=mg=1.0×105 kg×10 N/kg=1×106 N,
因為登陸艇漂浮在海面上,所以登陸艇受到的浮力:
F?。紾=1×106 N。
(2)登陸艇靜止在水平海灘上時,對水平海灘的壓力:
F壓=G=1×106 N,
登陸艇對水平海灘的壓強:
p===2×103 Pa。
(3)登陸艇勻速直線行駛,故登陸艇的功率:
P===Fv=3.0×105 N×20 m/s=6×106 W。
3. 解:(1)由ρ=可得水的體積:
V水===4×10-3 m3。
(2)由題意可得,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等于水的重力,即
F容=G水=m水g=4 kg×9.8 N/kg=39.2 N,
由p=可得容器對水平地面的壓強:p容===1 960 Pa。
(3)由p=ρgh可得,容器中液面上升的高度:
Δh水===0.02 m,
則ΔV=S甲Δh水=2×10-2 m2×0.02 m=0.4×10-3 m3<V乙,
由上述計算可知,有水溢出,溢出水的質量:
m溢=ρ水V溢=ρ水(V乙-ΔV)=1.0×103 kg/m3×(1×10-3 m3-0.4×10-3
m3)=0.6 kg,
由Δp容==可得乙的重力:
G乙=Δp容S甲+G溢=Δp容S甲+m溢g=1 176 Pa×2×10-2 m2+0.6 kg×9.8
N/kg=29.4 N。
4. 解:(1)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盒底部受到水的壓強為
p=ρgh=1.0×103 kg/m3×10 N/kg×1×10-2 m=100 Pa。
(2)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知,空盒A漂浮在水面上時所受浮力等于下表面受
到的壓力,即
F浮=F=pSA=100 Pa×100×10-4 m2=1 N。
(3)B沉底時,排開水的體積等于B的體積,即
V排1=VB=(5 cm)3=125 cm3,
將B撈出來,放入A中后,相比于未放入A中時,浮力變化量等于B的重力,
將B放入A中后多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2=======875 cm3,V排2>V排1,
所以水位會上升;兩次排開液體體積之差為
ΔV排=V排2-V排1=875 cm3-125 cm3=750 cm3,
故水位上升的高度為
Δh===3.75 cm。
5. 解:(1)重為8 N的正方體木塊輕放入水中,處于漂浮狀態,處于平衡
態,所受重力和浮力是一對平衡力,木塊所受的浮力:F浮=G=8 N。
(2)木塊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力為
F下表面=F浮+F上表面=8 N+0 N=8 N,
木塊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為
p===800 Pa。
(3)當木塊剛好浸沒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10 N,
將砝碼和木塊當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受到了向下的總重力和向上的浮力,
處于平衡狀態,G總=F'浮=10 N,故砝碼的重力為
G砝碼=G總-G木=F'?。璆木=10 N-8 N=2 N。
6. 解:(1)當F=0,h1=4 cm時,A處于漂浮狀態,F浮=GA,由圖乙可知
物體A的高度是10 cm,此時F和浮力的增加量相等,ΔF浮=F=6 N,
底面積一定,浮力與高度成正比,
===,
所以F?。健? N=4 N,
物體A的質量為mA====0.4 kg。
(2)剛浸沒時木塊A下表面所受的壓力為F下=GA+F=4 N+6 N=10 N。
(3)木塊A浸沒后,與木塊A放入液體前相比,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的增加
量ΔF壓=GA+F=4 N+6 N=10 N,
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增大量為Δp===1 250 Pa。
7. 解:(1)物體A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VA=(0.1 m)3=0.001 m3;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A所受浮力為:
F?。溅阉甮V排=1.0×103 kg/m3×10 N/kg×0.001 m3=10 N;
(2)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深0.5 m,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ρ水gh=
1.0×103 kg/m3×10 N/kg×0.5 m=5×103 Pa;
(3)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物體B處于漂浮狀態,B所受浮力和自身重力相
等,即:F浮B=GB=100 N;
由F浮B=ρ水gV排B得物體B排開水的體積為:
V排B===0.01 m3,
B浸入水的深度為:
hB浸===0.25 m,
細線拉直但無拉力時,水對物體B下表面的壓強為:
pB=ρ水ghB浸=1.0×103 kg/m3×10 N/kg×0.25 m=2.5×103 Pa。
8. 解:(1)該車對沙灘的壓力:
F壓=G=mg=28.5×103 kg×10 N/kg=2.85×105 N,
該車對沙灘的壓強:p===5.7×104 Pa;
(2)該車在水面漂浮時,所受浮力:F?。紾=2.85×105 N,
它排開水的體積:V排===28.5 m3;
(3)該車以21.6 km/h的速度在水面上勻速行進10.8 km,所用時間:t==
=0.5 h=1 800 s,
發動機做的功:
W=Pt=1.2×106 W×1 800 s=2.16×109 J,
勻速行進時受到的阻力:
f=F===2×105 N。(共47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四 計算題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三) 電學
一、歐姆定律
1. 如圖所示,電源兩端電壓為24 V,電阻R為20 Ω。
(1)只閉合開關S,求通過電阻R的電流;
解:(1)只閉合開關S,只有電阻R接入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過
電阻R的電流為
1
2
3
4
5
6
7
8
IR===1.2 A。
(2)同時閉合開關S、S1,若通過干路的電流為1.6 A,求通過電阻R1的電流
和電阻R1的阻值。
解:(2)同時閉合開關S、S1,電阻R和R1并聯接入電路中,根據并聯電路
的電流規律可知,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
=I-IR=1.6 A-1.2 A=0.4 A,
電阻R1的阻值為
R1===60 Ω。
1
2
3
4
5
6
7
8
2. 在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8 V保持不變,電阻R1的阻值為10
Ω。閉合開關S,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至某位置時,電壓表V示數
為6 V。求: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
解:(1)由圖可知,閉合開關S,R1、R2串聯,電壓表測量R2兩端的電壓,
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滑片P移至某位置時,電壓表V示數為6 V,即R2
兩端的電壓為6 V,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可知,R1兩端的電壓為U1=U-U2
=18 V-6 V=12 V。
1
2
3
4
5
6
7
8
(2)變阻器R2連入電路的阻值;
解:(2)電路電流為I===1.2 A,
則R2連入電路的阻值為R2===5 Ω。
1
2
3
4
5
6
7
8
(3)在電路正常工作情況下,移動滑動變阻器R2的滑片P,電流表A的示數
變化范圍為0.3 A~1 A,若變阻器的規格如下表所示,請通過計算找出符合
上述要求的變阻器。
編號 滑動變阻器規格
A 40 Ω 1 A
B 50 Ω 1 A
C 50 Ω 2 A
D 100 Ω 1 A
(3)由于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范圍為0.3 A~ 1 A,所以,當電路中的電流最
小為0.3 A,根據I=可得R1兩端的電壓為U'1=I小R1=0.3 A×10 Ω=3 V,
1
2
3
4
5
6
7
8
根據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可知R2兩端的電壓U'2=U
-U'1=18 V-3 V=15 V,
根據I=可得R2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為R2大===50 Ω,
由于電流表A的示數最大為1 A,比較變阻器的規格可知需要選擇變阻器B。
1
2
3
4
5
6
7
8
二、電能、電功率
3. 有種飯菜保溫板(如圖甲),利用溫控開關能根據設定溫度自動在加熱和
保溫之間切換,使得食物能夠長時間保持在最佳進食溫度,它的工作原理圖
如圖乙所示,S是溫控開關,R1、R2為兩個加熱電阻。查看銘牌可知:額定
電壓220 V,加熱功率400 W,保溫功率100 W。求:
1
2
3
4
5
6
7
8
(1)在保溫狀態下,保溫板1 h消耗的電能;
解:(1)已知保溫功率P保溫=100 W=0.1 kW,故在保溫狀態下,保溫板1
h消耗的電能:
W=P保溫t=0.1 kW×1 h=0.1 kW·h。
1
2
3
4
5
6
7
8
(2)保溫板電路中R1和R2的阻值。
解:(2)當開關S接a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保溫板處于加熱狀態,
由P=可得,R1的阻值:R1===121 Ω,
當溫控開關S接b時,R1、R2串聯,保溫板處于保溫狀態,
則電路中的總電阻:R===484 Ω,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R2的阻值:R2=R-R1=484 Ω-121 Ω=363 Ω。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甲所示是某家用多功能電燉鍋,深受消費者認可和青睞。它有三段溫
控功能:高溫燉、中溫煮和低溫熬,圖乙是它的簡化電路圖,下表是該電燉
鍋的部分參數。[ρ水=1.0×103 kg/m3,c水=4.2×103 J/(kg·℃)]
項目 參數
電源電壓/V 220
中溫擋功率/W 400
高溫擋功率/W 1 100
容積/L 1
1
2
3
4
5
6
7
8
(1)開關S1、S2處于什么狀態,電燉鍋為低溫擋;
解:(1)開關S1斷開,S2接在A,此時兩電阻串聯,根據P=UI=,
可知,電源電壓不變,總電阻最大時,電功率最小,故此時的電燉鍋為
低溫擋。
1
2
3
4
5
6
7
8
(2)求R1的阻值;
解:(2)由(1)中分析可知,當開關S1閉合,開關S2接B點時,此時兩電阻
并聯接入電路,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此時電燉鍋處于高溫擋;當開關S1閉
合,開關S2接A點時,此時只有電阻R1接入電路,此時電燉鍋處于中溫擋,
由表中數據可知,中溫擋功率為P中=400 W,由P=可得,電阻R1的阻值
為R1===121 Ω。
1
2
3
4
5
6
7
8
(3)在標準大氣壓下,使用高溫擋將初溫是12 ℃的一鍋水燒開,若電燉鍋
高溫擋加熱效率為80%,求燒開一鍋水需要的時間。
解:(3)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C,
一鍋水的質量為m水=ρ水V
水=1.0×103 kg/m3×10-3 m3=1 kg,
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Q吸=c水m水(t-t0)=4.2×103 J/(kg· °C)×1 kg×
(100 °C-12 °C)=3.696×105 J,
因電燉鍋高溫擋加熱效率為80%,故可知消耗的電能為W===
4.62×105 J,
燒開一鍋水需要的時間t===420 s。
1
2
3
4
5
6
7
8
5. 許多人也許不明白為什么一些中藥店門前要掛一個葫蘆,但是,提到“葫
蘆里不知賣的什么藥”這句俗語,你就會知道這葫蘆肯定與藥有關。葫蘆,
古代稱作“壺”,古人熬中藥常用陶罐或壺,但是熬藥不易掌握火候。小虹
家為奶奶買了一個如圖甲所示的電中藥壺,它有“猛火”和“文火”兩個擋
位,工作電路簡化為圖乙所示,其中S'為擋位開關,R1、R2為定值電阻,A、
B為阻值可忽略不計的指示燈。當電中藥壺處于猛火擋時,紅燈亮;處于文
火擋時,綠燈亮。已知電中藥壺額定電壓為220 V,猛火擋的額定功率為2
420 W,R2=180 Ω。求:
1
2
3
4
5
6
7
8
(1)判斷B燈是 (選填“紅”或“綠”)燈;
解:(1)開關S閉合,S'打至觸點M時,電路為R1、R2和指示燈B的串聯電
路,此時電路中總電阻較大,根據P=可知總功率較小,電中藥壺處于文
火擋,綠燈亮。
綠 
1
2
3
4
5
6
7
8
(2)求R1的電阻;
解:(2)當開關S閉合,S'打至觸點N時,電路為R1和指示燈A的串聯電路,
此時電路中總電阻較小,根據P=知總功率較大,電中藥壺處于猛火擋。
猛火擋的額定功率為2 420 W,根據P=可得R1===20 Ω。
1
2
3
4
5
6
7
8
(3)某天用電高峰時,為了計算家里電路的實際電壓,她關了家里其他用
電器,只將電中藥壺調到猛火擋上,電中藥壺工作3 min,如圖丙所示的電能
表表盤轉了300轉,由此她計算出家庭電路的實際電壓是多少?
解:(3)猛火擋熬藥時,3 min實際消耗的電能W==0.1
kW·h,電中藥壺的實際功率為P實===2 kW=2 000 W,由公式P
=可知,此時家庭電路的實際電壓=P實R1=
2 000 W×20 Ω=40 000 V2,U實=200 V。
1
2
3
4
5
6
7
8
三、電與磁
6. 如圖所示為某智能烘干機的簡化電路原理圖,其工作電路由電壓為220 V
的電源、阻值為55 Ω的電熱絲R、紅燈L和蜂鳴器組成;控制電路由電源、電
磁鐵(線圈電阻忽略不計)、開關S、熱敏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組成;R1
的阻值隨溫度變化的關系如表所示。當控制電路電流I≥0.05 A時,銜鐵被吸
合,電熱絲R停止工作,同時紅燈亮、蜂鳴器響發出報警信號,表明烘干機
內溫度過高。
溫度/°C 90 80 66 60 50 46 40 36 35
R1/Ω 10 20 40 50 70 80 100 120 130
1
2
3
4
5
6
7
8
(1)電熱絲R工作時的電流為多少?
解:(1)由電路圖可知,電熱絲R工作時,銜鐵與工作電路中上觸點接觸,
電熱絲R單獨連接在工作電路中,其兩端電壓U工作=220 V,由題意可知,電
熱絲的阻值R=55 Ω,根據歐姆定律可以得出,電熱絲R工作時的電流為I工作
===4 A。
1
2
3
4
5
6
7
8
(2)電熱絲R通電10 s產生的熱量為多少?
解:(2)由焦耳定律得,電熱絲R通電10 s產生的熱量為Q=Rt=
(4A)2×55 Ω×10 s=8 800 J。
1
2
3
4
5
6
7
8
(3)已知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6 V,當調節滑動變阻器R2=70 Ω時,烘
干機內溫度至少多高會發出報警信號?
解:(3)由控制電路圖可知,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6 V,電磁鐵、熱敏
電阻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在控制電路中,則流過三者的電流相等,不計電
磁鐵的電阻,電磁鐵相當于一條導線,則電路中的總電阻為R總=R1+R2,當
控制電路電流I≥0.05 A時,銜鐵被吸合,電熱絲R停止工作,同時紅燈亮、
蜂鳴器響發出報警信號,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總電阻為R總==
=120 Ω,此時,滑動變阻器阻值R2=70 Ω,
則熱敏電阻R1的阻值為R1
=R總-R2=120 Ω-70 Ω=50 Ω,
1
2
3
4
5
6
7
8
由歐姆定律I=可知電路中總電阻越小電流越大,則根據題意只要熱敏電阻
R1≤50 Ω,電路就會發出報警,由題中表格可知,溫度越高,熱敏電阻R1越
小,查詢表格數據可知,對應熱敏電阻R1=50 Ω的溫度為60 °C,則當調節
滑動變阻器R2=70 Ω時,烘干機內溫度至少為60 °C會發出報警信號。
1
2
3
4
5
6
7
8
7. 如圖甲是科技小組設計的“智能溫控小屋”簡化電路,受控電路功率隨時
間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當室溫上升至28 °C時冷卻系統開始工作,當室
溫降至23 °C時停止工作。Rt為熱敏電阻,其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當
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為0.15 A時,銜鐵剛好被吸下,控制電路電源電壓恒為3
V。定值電阻R0為100 Ω,線圈電阻忽略不計。求:
1
2
3
4
5
6
7
8
(1)受控電路30 min內消耗的電能;
解:(1)由圖乙可知,受控電路30 min內工作了20 min,消耗的電能為
W=Pt=1 200 W×20×60 s=1.44×106 J。
(2)受控電路工作時,通過電阻R0的電流;
解:(2)銜鐵被吸下時,受控電路工作,此時控制電路中R0與Rt并聯,由并
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知,R0兩端的電壓為U0=U=3 V,
通過電阻R0的電流為I0===0.03 A。
1
2
3
4
5
6
7
8
(3)熱敏電阻Rt的變化范圍。
解:(3)當室溫上升至28 °C時冷卻系統開始工作前,控制電路中只有
熱敏電阻接入電路,此時R0斷路,此時經過熱敏電阻的電流最大為0.15
A,電阻最小時恰好銜鐵被吸下,因此可以求出Rt的最小值=
==20 Ω,銜鐵被吸下瞬間,冷卻系統開始工作,溫度不再上升,而是下降,電阻Rt開始變大,但由于銜鐵被吸下后定值電阻R0被接入電路,R0與Rt并聯,當電路中的總電流小到0.15 A時,
銜鐵才會被彈回,此時經過Rt的電流為
1
2
3
4
5
6
7
8
It=I-I0=0.15 A-0.03 A=0.12 A,此時Rt的阻值最大為Rt==
=25 Ω,
因為Rt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若Rt的阻值繼續增大,電路中的電
流變小,銜鐵被彈回,冷卻系統開始工作,溫度降低,此時Rt的阻值會
增大,故Rt的阻值最大為25 Ω,故熱敏電阻Rt的變化范圍為20
Ω≤Rt≤25 Ω。
1
2
3
4
5
6
7
8
8. 小閩為學校的陶器燒制爐加裝一個自制的可控制溫度的裝置,其簡化的工
作電路圖如圖所示。R1、R2是爐內加熱電阻,R1阻值為44 Ω,R是變阻器,
R0是電磁鐵線圈電阻。溫差電源的熱點探頭放在爐內,冷點探頭放在20 °C
的恒溫箱中。燒制爐接入220 V的電路中,閉合開關S1、S2,銜鐵與觸點A接
觸,燒制爐處于加熱狀態;當電磁鐵線圈中的電流達到0.01 A時,銜鐵被吸
下與觸點B接觸,燒制爐進入保溫狀態,保溫功率為200 W。測試時,第一次
調節R的阻值為1 Ω,當燒制爐剛進入保溫狀態時,測得爐內溫度t為400
°C;第二次調節R的阻值為4 Ω,當燒制爐剛進入保溫狀態時,測得爐內溫
度t為1 000 °C。求:
1
2
3
4
5
6
7
8
(1)燒制爐處于加熱狀態時,通過R1的電流。
解:(1)燒制爐處于加熱狀態時,加熱電路中只有R1工作,通過R1的電流
I1===5 A。
(2)燒制爐處于保溫狀態時,R2的阻值。
解:(2)燒制爐處于保溫狀態時,R1與R2串聯,
根據P=可知,總電阻R總===242 Ω,
R2的阻值R2=R總-R1=242 Ω-44 Ω=198 Ω。
1
2
3
4
5
6
7
8
(3)溫差電源提供的電壓與兩探頭間的溫度差成正比,為便于設置燒制爐
的保溫溫度t,寫出R與t關系的表達式。
解:(3)溫差電源提供的電壓與兩探頭間的溫度差成正比,即U溫差=k(t-
t0),且根據歐姆定律有U溫差=I(R+R0),則有k(t-t0)=I(R+R0),
冷點探頭溫度t0=20 °C,保溫時電磁鐵線圈的電流I=0.01 A,
第一次測試:變阻器電阻R'=1 Ω,爐內溫度t1=400 °C,則有k(t1-t0)=
I(R'+R0),
第二次測試:變阻器電阻R″=4 Ω,爐內溫度t2=1 000 °C,則有k(t2-t0)
=I(R″+R0),
代入數據,解得:電磁鐵線圈電阻R0=0.9 Ω,溫差電源提供的電壓與兩探
頭間的溫度差的比值 k=5×10-5 V/ °C,則R與t關系的表達式為R=
(5×10-3t-1) Ω。
1
2
3
4
5
6
7
8
1. 解:(1)只閉合開關S,只有電阻R接入電路中,根據歐姆定律可知,通
過電阻R的電流為
IR===1.2 A。
(2)同時閉合開關S、S1,電阻R和R1并聯接入電路中,根據并聯電路的電
流規律可知,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
=I-IR=1.6 A-1.2 A=0.4 A,
電阻R1的阻值為
R1===60 Ω。
參考答案
2. 解:(1)由圖可知,閉合開關S,R1、R2串聯,電壓表測量R2兩端的電
壓,電流表測量電路中的電流。滑片P移至某位置時,電壓表V示數為6 V,
即R2兩端的電壓為6 V,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可知,R1兩端的電壓為U1=U
-U2=18 V-6 V=12 V。
(2)電路電流為I===1.2 A,
則R2連入電路的阻值為R2===5 Ω。
(3)由于電流表A的示數變化范圍為0.3 A~ 1 A,所以,當電路中的電流最
小為0.3 A,根據I=可得R1兩端的電壓為U'1=I小R1=0.3 A×10 Ω=3 V,
根據串聯電路的總電壓等于各電阻兩端的電壓之和可知R2兩端的電壓U'2=U
-U'1=18 V-3 V=15 V,
根據I=可得R2接入電路的最大阻值為R2大===50 Ω,
由于電流表A的示數最大為1 A,比較變阻器的規格可知需要選擇變阻器B。
3. 解:(1)已知保溫功率P保溫=100 W=0.1 kW,故在保溫狀態下,保溫
板1 h消耗的電能:
W=P保溫t=0.1 kW×1 h=0.1 kW·h。
(2)當開關S接a時,電路為R1的簡單電路,保溫板處于加熱狀態,
由P=可得,R1的阻值:
R1===121 Ω,
當溫控開關S接b時,R1、R2串聯,保溫板處于保溫狀態,
則電路中的總電阻:
R===484 Ω,
因串聯電路中總電阻等于各分電阻之和。
所以,R2的阻值:
R2=R-R1=484 Ω-121 Ω=363 Ω。
4. 解:(1)開關S1斷開,S2接在A,此時兩電阻串聯,根據P=UI=
,可知,電源電壓不變,總電阻最大時,電功率最小,故此時的電燉
鍋為低溫擋。
(2)由(1)中分析可知,當開關S1閉合,開關S2接B點時,此時兩電阻并聯
接入電路,電路中的總電阻最小,此時電燉鍋處于高溫擋;當開關S1閉合,
開關S2接A點時,此時只有電阻R1接入電路,此時電燉鍋處于中溫擋,由表
中數據可知,中溫擋功率為P中=400 W,由P=可得,電阻R1的阻值為R1
===121 Ω。
(3)在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C,一鍋水的質量為
m水=ρ水V水=1.0×103 kg/m3×10-3 m3=1 kg,
水需要吸收的熱量為
Q吸=c水m水(t-t0)=4.2×103 J/(kg· °C)×1 kg×(100 °C-12 °C)
=3.696×105 J,
因電燉鍋高溫擋加熱效率為80%,故可知消耗的電能為
W===4.62×105 J,
燒開一鍋水需要的時間
t===420 s。
5. 解:(1)開關S閉合,S'打至觸點M時,電路為R1、R2和指示燈B的串聯
電路,此時電路中總電阻較大,根據P=可知總功率較小,電中藥壺處于
文火擋,綠燈亮。
(2)當開關S閉合,S'打至觸點N時,電路為R1和指示燈A的串聯電路,此時
電路中總電阻較小,根據P=知總功率較大,電中藥壺處于猛火擋。猛火
擋的額定功率為2 420 W,根據P=可得R1===20 Ω。
(3)猛火擋熬藥時,3 min實際消耗的電能
W==0.1 kW·h,
電中藥壺的實際功率為
P實===2 kW=2 000 W,
由公式P=可知,此時家庭電路的實際電壓
=P實R1=2 000 W×20 Ω=40 000 V2,U實=200 V。
6. 解:(1)由電路圖可知,電熱絲R工作時,銜鐵與工作電路中上觸點
接觸,電熱絲R單獨連接在工作電路中,其兩端電壓U工作=220 V,由題
意可知,電熱絲的阻值R=55 Ω,根據歐姆定律可以得出,電熱絲R工作
時的電流為I工作===4 A。
(2)由焦耳定律得,電熱絲R通電10 s產生的熱量為
Q=Rt=(4 A)2×55 Ω×10 s=8 800 J。
(3)由控制電路圖可知,控制電路的電源電壓U=6 V,電磁鐵、熱敏電阻
R1和滑動變阻器R2串聯在控制電路中,則流過三者的電流相等,不計電磁鐵
的電阻,電磁鐵相當于一條導線,則電路中的總電阻為
R總=R1+R2,
當控制電路電流I≥0.05 A時,銜鐵被吸合,電熱絲R停止工作,同時紅燈
亮、蜂鳴器響發出報警信號,由歐姆定律可知,此時電路中總電阻為
R總===120 Ω,
此時,滑動變阻器阻值R2=70 Ω,則熱敏電阻R1的阻值為
R1=R總-R2=120 Ω-70 Ω=50 Ω,
由歐姆定律I=可知電路中總電阻越小電流越大,則根據題意只要熱敏電阻
R1≤50 Ω,電路就會發出報警,由題中表格可知,溫度越高,熱敏電阻R1越
小,查詢表格數據可知,對應熱敏電阻R1=50 Ω的溫度為60 °C,則當調節
滑動變阻器R2=70 Ω時,烘干機內溫度至少為60 °C會發出報警信號。
7. 解:(1)由圖乙可知,受控電路30 min內工作了20 min,消耗的電能為
W=Pt=1 200 W×20×60 s=1.44×106 J。
(2)銜鐵被吸下時,受控電路工作,此時控制電路中R0與Rt并聯,由并聯電
路中電壓的規律知,R0兩端的電壓為
U0=U=3 V,
通過電阻R0的電流為
I0===0.03 A。
(3)當室溫上升至28 °C時冷卻系統開始工作前,控制電路中只有熱敏電阻
接入電路,此時R0斷路,此時經過熱敏電阻的電流最大為0.15 A,電阻最小
時恰好銜鐵被吸下,因此可以求出Rt的最小值
===20 Ω,
銜鐵被吸下瞬間,冷卻系統開始工作,溫度不再上升,而是下降,電阻Rt開
始變大,但由于銜鐵被吸下后定值電阻R0被接入電路,R0與Rt并聯,當電路
中的總電流小到0.15 A時,銜鐵才會被彈回,此時經過Rt的電流為
It=I-I0=0.15 A-0.03 A=0.12 A,
此時Rt的阻值最大為
Rt===25 Ω,
因為Rt的阻值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若Rt的阻值繼續增大,電路中的電流變
小,銜鐵被彈回,冷卻系統開始工作,溫度降低,此時Rt的阻值會增大,故
Rt的阻值最大為25 Ω,故熱敏電阻Rt的變化范圍為20 Ω≤Rt≤25 Ω。
8. 解:(1)燒制爐處于加熱狀態時,加熱電路中只有R1工作,通過R1
的電流
I1===5 A。
(2)燒制爐處于保溫狀態時,R1與R2串聯,根據P=可知,總電阻
R總===242 Ω,
R2的阻值
R2=R總-R1=242 Ω-44 Ω=198 Ω。
(3)溫差電源提供的電壓與兩探頭間的溫度差成正比,即U溫差=k(t-t0),且根據歐姆定律有U溫差=I(R+R0),則有k(t-t0)=I(R+R0),
冷點探頭溫度t0=20 °C,保溫時電磁鐵線圈的電流I=0.01 A,
第一次測試:變阻器電阻R'=1 Ω,爐內溫度t1=400 °C,則有k(t1-t0)=
I(R'+R0),
第二次測試:變阻器電阻R″=4 Ω,爐內溫度t2=1 000 °C,則有k(t2-t0)
=I(R″+R0),
代入數據,解得:電磁鐵線圈電阻R0=0.9 Ω,溫差電源提供的電壓與兩探
頭間的溫度差的比值 k=5×10-5 V/ °C,則R與t關系的表達式為R=
(5×10-3t-1) Ω。(共40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四 計算題專項訓練
計算題專項訓練(二) 力學
一、功、功率、壓強
1. 電動汽車是綠色環保型交通工具,具有效率高、噪聲小、無廢氣排放、無
油污的優點。如圖所示,某品牌電動汽車滿載人員時人與車總質量為2 t,車
靜止時輪胎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800 cm2,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 m/s的
速度勻速行駛12 km,此時電機驅動的功率為50 kW,汽車所受阻力為滿載人
員時人與車總重力的0.1倍(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1)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
解:(1)滿載人員時,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總
重力,即
F壓=G=mg=2×103 kg×10 N/kg=2×104 N,
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p===2.5×105
Pa。
1
2
3
4
5
6
7
8
(2)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牽引力所做的功。
解:(2)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
一對平衡力,大小相等,則電動汽車的牽引力為F=f=0.1G=0.1×2×104
N=2×103 N,
牽引力所做的功為W=Fs=2×103 N×12×103 m=2.4×107 J。
1
2
3
4
5
6
7
8
(3)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電機驅動的效率。
解:(3)電動汽車行駛的時間為t===600 s,
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電機驅動消耗的電能為W電=Pt=50×103 W×600 s
=3×107 J,
電機驅動的效率為η===80%。
1
2
3
4
5
6
7
8
2. 如圖甲所示的地面清潔機器人,重為50 N,與水平地面的接觸面積是100
cm2,機器人在水平地面上運動時,機器人受到水平方向的牽引力F隨時間t
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機器人的運動速度v隨時間t的變化關系如圖丙所示
(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1)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
解:(1)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F壓=G=50 N,
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p===5 000 Pa。
1
2
3
4
5
6
7
8
(2)第50 s到第100 s內牽引力做的功;
解:(2)由圖乙和丙可知,機器人在第50 s到第100 s做勻速直線運動,機器
人的速度為0.5 m/s,牽引力為0.8×102 N。機器人行駛的距離為s=vt=0.5
m/s×(100 s-50 s)=25 m,
第50 s到第100 s內牽引力做的功為W=Fs=0.8×102 N×25 m=2 000 J。
1
2
3
4
5
6
7
8
(3)第50 s到第100 s的運動過程中,牽引力的功率。
解:(3)第50 s到第100 s的運動過程中,牽引力的功率為P===
40 W。
1
2
3
4
5
6
7
8
3. 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中國舉重“夢之隊”取得5金3銀1銅的好成
績,下表為某位運動員參賽時的相關數據,g取10 N/kg。求:
(1)該運動員的重力;
解:(1)該運動員的重力為G人=m人g=85 kg×10 N/kg=850 N。
(2)該運動員舉起杠鈴雙腳站立后對地面的壓強;
解:(2)運動員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2×200 cm2=0.04 m2,
對地面的壓力為F=G總=G人+G杠鈴=850 N+178 kg×10 N/kg=2 630 N,
該運動員舉起杠鈴后對地面的壓強為p===6.575×104 Pa。
1
2
3
4
5
6
7
8
(3)該運動員抓舉舉杠過程對杠鈴所做功的功率。
參賽級別/kg 85 運動員體重/kg 85
抓舉舉杠高度/m 2 杠鈴質量/kg 178
抓舉舉杠用時/s 0.8 單腳與地面接觸面積
/cm2 200
解:(3)該運動員抓舉過程對杠鈴所做的功為W=G杠鈴h=m杠鈴gh=178
kg×10 N/kg×2 m=3 560 J,
對杠鈴所做功的功率為P===4 450 W。
1
2
3
4
5
6
7
8
4. 如圖所示是連接深圳和中山的“深中通道”,全長24 km,其中有7 km為
沉管隧道,設計速度為100 km/h。通車運行后,一輛重為2×104 N的汽車以
100 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隧道,車輪與水平路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8 m2,當
以100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汽車受到的阻力為車重的0.1倍。求:(g取
10 N/kg)
1
2
3
4
5
6
7
8
(1)汽車通過隧道需要的時間;
解:(1)已知隧道長s=7 km,速度v=100 km/h,則汽車通過隧道的時間:
t===0.07 h。
(2)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時對路面的壓強;
解:(2)已知汽車重G=2×104 N,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故對地面的壓
力F=G=2×104 N,車輪與水平路面的總接觸面積S=0.08 m2,則汽車靜止
在水平路面上對路面的壓強:
p===2.5×105 Pa。
1
2
3
4
5
6
7
8
(3)汽車在隧道內行駛時牽引力做的功。
解:(3)汽車勻速行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牽引力等于阻力,已知阻力
為車重的0.1倍,則牽引力:
F牽=f=0.1G=0.1×2×104 N=2 000 N,牽引力做的功:W=F牽s=2 000
N×7 000 m=1.4×107 J。
1
2
3
4
5
6
7
8
二、簡單機械
5. 塔式起重機是城市建筑中的重要起吊機械,某塔式起重機的滑輪組如圖所
示。現用該滑輪組將重為1.8×104 N的鋼材豎直向上勻速起吊10 m,所用拉
力為7.5×103 N,不計空氣阻力,克服繩重和摩擦做的功是3×104 J,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1)提升鋼材做的有用功;
解:(1)提升鋼材做的有用功:
W有=Gh=1.8×104 N×10 m=1.8×105 J。
(2)起重機的機械效率;
解:(2)由圖知道,n=3,繩端移動距離:
s=nh=3×10 m=30 m,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7.5×103 N×30 m=2.25×105 J,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η===80%。
1
2
3
4
5
6
7
8
(3)動滑輪與掛鉤的總重力。
解:(3)總的額外功
W額=W總-W有=2.25×105 J-1.8×105 J=4.5×104 J,
克服動滑輪與掛鉤總重力做的額外功
W動+鉤=W額-W'額=4.5×104 J-3×104 J=1.5×104 J,
動滑輪與掛鉤的總重力
G動+鉤===1.5×103 N。
1
2
3
4
5
6
7
8
6. 如圖為某盤山公路,汽車沿著公路,可以駛上高聳入云的山峰,為什么盤
山公路要修成S形呢?因為盤山公路相當于斜面,省力而安全。若從山底到
山頂的盤山公路長6 000 m,山高900 m,一輛5 t的小型貨車以恒定功率165
kW,勻速沿盤山公路從山底開上山頂,用時10 min。在貨車從山底到山頂過
程中,阻力大小不變。求:(g取10 N/kg)
1
2
3
4
5
6
7
8
(1)貨車克服重力做的功和發動機對貨車做的功。
解:(1)貨車的重力為
G=mg=5×103 kg×10 N/kg=5×104 N,
貨車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W=Gh=5×104 N×900 m=4.5×107 J,
由P=得,發動機對貨車做的功為
W'=Pt=165×103 W×10×60 s=9.9×107 J。
1
2
3
4
5
6
7
8
(2)貨車所受阻力大小。
解:(2)汽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
W阻=W'-W=9.9×107 J-4.5×107 J=5.4×107 J,
由W=Fs得,貨車所受阻力大小為
F阻===9 000 N。
1
2
3
4
5
6
7
8
7. 深圳地鐵崗廈北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工地上,一線施工人員正在緊張忙碌地
進行架橋機鋼梁吊裝等施工作業。(g取10 N/kg)
(1)圖2為圖1中起重機的簡圖,請畫出阻力F2的力臂l2。
解:(1)如圖所示
1
2
3
4
5
6
7
8
(2)圖3為架橋機的裝置圖,已知箱梁的質量為5×105 kg,體積為200 m3,
架橋機滑輪組總拉力為 4×105 N,自由端移動距離為25 m,將箱梁提升1
m。求:
①箱梁的密度。
解:(2)①箱梁的密度ρ===2.5×103 kg/m3。
②架橋機在此過程中做的有用功。
②箱梁的重力G=mg=5×105 kg×10 N/kg=5×106 N,
架橋機在此過程中做的有用功W有=Gh=5×106 N×1 m=5×106 J。
1
2
3
4
5
6
7
8
③架橋機在此過程中的機械效率。
③架橋機在此過程中做的總功W總=Fs=4×105 N×25 m=1×107 J,
架橋機在此過程中的機械效率η===50%。
1
2
3
4
5
6
7
8
8. 正在建設的雄安新區有多臺塔吊24小時不停工作,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塔吊
群。如圖甲所示,塔吊的塔臂相當于以O點為支點的杠桿,起重臂上的滑輪
組如圖乙所示。已知配重質量為4.5×103 kg,塔吊鋼絲繩拉力F的功率為9
kW,平衡臂長10 m,在拉力F的作用下,重為2×104 N的貨箱被豎直提升時
路程與時間的圖像如圖丙。不計摩擦、鋼絲繩重和塔臂自身的重力,g取10
N/kg。求:
1
2
3
4
5
6
7
8
(1)動滑輪的質量;
解:(1)由圖丙可知,貨箱上升的速度:v===0.4 m/s,由圖乙可
知,n=3,根據P===Fv'=Fnv可知,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F===7.5×103 N,
不計摩擦、鋼絲繩重,由拉力F=(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力:
G動=nF-G=3×7.5×103 N-2×104 N=2.5×103 N,
動滑輪的質量:m===250 kg。
1
2
3
4
5
6
7
8
(2)塔吊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保留一位小數);
解:(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88.9%。
1
2
3
4
5
6
7
8
(3)當塔臂在水平位置平衡時,貨箱離支點O的水平距離。
解:(3)已知配重質量為4.5×103 kg,則配重的重力為G配重=m配重g=
4.5×103 kg×10 N/kg=4.5×104 N,
滑輪組的總重為G總=G+G動=2×104 N+2 500 N=2.25×104 N,
由杠桿平衡條件:G配重×l平衡臂=G總×l,即4.5×104 N×10 m=2.25×104
N×l,
解得貨箱離支點O的距離l=20 m。
1
2
3
4
5
6
7
8
1. 解:(1)滿載人員時,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其
總重力,即
F壓=G=mg=2×103 kg×10 N/kg=2×104 N,
電動汽車靜止在水平地面上對地面的壓強為p===2.5×105
Pa。
(2)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處于平衡狀態,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
平衡力,大小相等,則電動汽車的牽引力為F=f=0.1G=0.1×2×104 N=
2×103 N,
牽引力所做的功為W=Fs=2×103 N×12×103 m=2.4×107 J。
參考答案
(3)電動汽車行駛的時間為t===600 s,
電動汽車勻速行駛過程中電機驅動消耗的電能為
W電=Pt=50×103 W×600 s=3×107 J,
電機驅動的效率為
η===80%。
2. 解:(1)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力為F壓=G=50 N,
該機器人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p===5 000 Pa。
(2)由圖乙和丙可知,機器人在第50 s到第100 s做勻速直線運動,機器人的
速度為0.5 m/s,牽引力為0.8×102 N。機器人行駛的距離為s=vt=0.5 m/s×
(100 s-50 s)=25 m,
第50 s到第100 s內牽引力做的功為
W=Fs=0.8×102 N×25 m=2 000 J。
(3)第50 s到第100 s的運動過程中,牽引力的功率為
P===40 W。
3. 解:(1)該運動員的重力為G人=m人g=85 kg×10 N/kg=850 N。
(2)運動員雙腳與地面的接觸面積為S=2×200 cm2=0.04 m2,
對地面的壓力為F=G總=G人+G杠鈴=850 N+178 kg×10 N/kg=2 630 N,
該運動員舉起杠鈴后對地面的壓強為p===6.575×104 Pa。
(3)該運動員抓舉過程對杠鈴所做的功為W=G杠鈴h=m杠鈴gh=178 kg×10
N/kg×2 m=3 560 J,
對杠鈴所做功的功率為P===4 450 W。
4. 解:(1)已知隧道長s=7 km,速度v=100 km/h,則汽車通過隧道的時
間:t===0.07 h。
(2)已知汽車重G=2×104 N,汽車靜止在水平路面上,故對地面的壓力F
=G=2×104 N,車輪與水平路面的總接觸面積S=0.08 m2,則汽車靜止在水
平路面上對路面的壓強:p===2.5×105 Pa。
(3)汽車勻速行駛,根據二力平衡條件,牽引力等于阻力,已知阻力為車
重的0.1倍,則牽引力:F牽=f=0.1G=0.1×2×104 N=2 000 N,牽引力做
的功:W=F牽s=2 000 N×7 000 m=1.4×107 J。
5. 解:(1)提升鋼材做的有用功:
W有=Gh=1.8×104 N×10 m=1.8×105 J。
(2)由圖知道,n=3,繩端移動距離:
s=nh=3×10 m=30 m,
拉力做的總功:
W總=Fs=7.5×103 N×30 m=2.25×105 J,
起重機的機械效率:
η===80%。
(3)總的額外功
W額=W總-W有=2.25×105 J-1.8×105 J=4.5×104 J,
克服動滑輪與掛鉤總重力做的額外功
W動+鉤=W額-W'額=4.5×104 J-3×104 J=1.5×104 J,
動滑輪與掛鉤的總重力
G動+鉤===1.5×103 N。
6. 解:(1)貨車的重力為
G=mg=5×103 kg×10 N/kg=5×104 N,
貨車克服重力做的功為
W=Gh=5×104 N×900 m=4.5×107 J,
由P=得,發動機對貨車做的功為
W'=Pt=165×103 W×10×60 s=9.9×107 J。
(2)汽車克服阻力做的功為
W阻=W'-W=9.9×107 J-4.5×107 J=5.4×107 J,
由W=Fs得,貨車所受阻力大小為
F阻===9 000 N。
7. 解:(1)如圖所示
(2)①箱梁的密度
ρ===2.5×103 kg/m3。
②箱梁的重力
G=mg=5×105 kg×10 N/kg=5×106 N,
架橋機在此過程中做的有用功
W有=Gh=5×106 N×1 m=5×106 J。
③架橋機在此過程中做的總功
W總=Fs=4×105 N×25 m=1×107 J,
架橋機在此過程中的機械效率
η===50%。
8. 解:(1)由圖丙可知,貨箱上升的速度:v===0.4 m/s,由圖乙可
知,n=3,根據P===Fv'=Fnv可知,繩子自由端的拉力:
F===7.5×103 N,
不計摩擦、鋼絲繩重,由拉力F=(G+G動),可得,動滑輪的重力:
G動=nF-G=3×7.5×103 N-2×104 N=2.5×103 N,
動滑輪的質量:
m===250 kg。
(2)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88.9%。
(3)已知配重質量為4.5×103 kg,則配重的重力為
G配重=m配重g=4.5×103 kg×10 N/kg=4.5×104 N,
滑輪組的總重為
G總=G+G動=2×104 N+2 500 N=2.25×104 N,
由杠桿平衡條件:
G配重×l平衡臂=G總×l,
即4.5×104 N×10 m=2.25×104 N×l,
解得貨箱離支點O的距離l=20 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超| 大石桥市| 游戏| 凉城县| 灌云县| 金坛市| 仪征市| 忻城县| 天津市| 郴州市| 达尔| 安泽县| 海丰县| 师宗县| 鲁甸县| 称多县| 保亭| 荔波县| 定安县| 南乐县| 乌拉特中旗| 柯坪县| 年辖:市辖区| 淳安县| 寻甸| 沅江市| 社会| 安阳市| 庆阳市| 辽宁省| 丰城市| 垫江县| 琼中| 花莲市| 承德市| 女性| 瓮安县| 郯城县| 措美县| 句容市| 策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