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物理題型專項訓練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課件(共7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年廣東省深圳市中考物理題型專項訓練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課件(共7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41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填空題專項訓練(三) 電磁學
一、電流和電路
1. 如圖所示,A、B是兩個輕質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橡膠
棒因為在摩擦過程中 (選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而帶負電;
A、B、C三者之間相互作用時的場景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小球A 一定不
可能帶 電荷。
得到 
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如圖所示是參觀者在科技館觸碰靜電球時的情景。她的頭發蓬松飛揚,如
果靜電球帶的是正電,則她觸碰球的過程中,電荷移動的方向為
(選填“從球向人”或“從人向球”)。該過程中,人需要站在塑料臺
上,因為塑料是 (選填“導體”或“絕緣體”)。
從人向球
絕緣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小明設計了一個能在轎車儀表盤上提醒司機車門是否關好的電路,如
圖所示,若四個車門中任意一個車門未關好(車門關好則對應開關閉
合),指示燈 (選填“發光”或“不發光”)。若四個車門都
關好了,指示燈 (選填“發光”或“不發光”)。(電阻R
的作用是保護電路)
發光 
不發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如圖1所示的電路中,當開關S斷開時,電流表示數為1.5 A,當開關S閉合
時,電流表示數為2 A,則開關S閉合時,通過L1的電流為 A,通過L2
的電流為 A。
如圖2所示電路,電流表測量的是通過燈泡 的電流,如果讓電流表測
通過L1和L2的總電流,但只允許移動一根導線,應將導線 (選填
“a”“b”或“c”)的右端接在電流表的 (選填“+”或“-”)接
線柱上。
0.5 
1.5 
L2 
b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電壓、電阻
5. 把很多二極管、三極管和電阻等電子元件做在芯片上,就成了集成電路,
其中二極管、三極管是用 材料制成的。如圖的兩個水果組成的電
池可使發光二極管發光。水果電池工作時將 能轉化為電能;將發光
二極管正、負極接線對調后,水果電池的正、負極之間 (選填“有”
或“沒有”)電壓。
半導體 
化學 
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如圖所示,在燒杯中加入鹽水,然后將連在電壓表上的銅片和鋅片插入鹽
水中,這樣就制成了一個鹽水電池。觀察電壓表的接線和指針偏轉可知:鋅
片是鹽水電池的 極,銅片與電壓表之間的導線中,自由電子的運動方
向是 (選填“電壓表到銅片”或“銅片到電壓表”),鹽
水電池在工作時是將 能轉化為 能。
負 
電壓表到銅片 
化學 
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3 V,R1和R2阻值相等,若斷開S1、S3,閉合
S2,兩電阻的連接方式為 (選填“串聯”或“并聯”);若斷開
S2,閉合S1、S3,此時電壓表示數為 V。
串聯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如圖所示,有一個長方體金屬電阻,材料分布均勻,邊長分別為a、b、
c,且a>b>c。電流分別沿圖中的甲、乙兩種方式流過該金屬電阻時,其中
電阻值較小的是 (選填“甲”或“乙”)圖,把這個長方體金屬電阻
分別按圖中的兩種方式接在同一電源的兩端,則流過 (選填“甲”或
“乙”)的電流較大。
甲 
甲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燈L1、L2都發光
且兩電壓表偏轉格數相同(如圖乙所示),則電源電壓為 V,燈L1兩
端的電壓為 V。一段時間后,若燈L1斷路,則電壓表V2的示數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7.5 
6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電壓表其實是由一個小量程的電流表改裝而成,如圖所示,“3 V擋”和
“15 V擋”都是由同一個電流表分別與不同的電阻 聯而成,選擇“15
V擋”時,通過兩個電阻的電流 (選填“相等”或“不相等”)。
串 
相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歐姆定律
11. 如圖是小華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AB間可以換接多個不同阻
值的電阻。在每次換接電阻后,他應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控制AB間
不變。換接電阻多次實驗,是為了 。
電壓 
尋找普遍規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導線夾M在鉛筆芯上向右移動,電流表的示數
變 。若要測量鉛筆芯的電阻,需補充的儀表是 。實驗時鉛
筆芯發燙的現象,屬于電流的 效應。
小 
電壓表 
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如圖所示是一種測定油箱內油量的裝置。其中R是滑動變阻器的電阻片,
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跟滑桿連接,滑桿可以繞固定軸O轉動,另一端固定一個
浮子。當電流表示數越小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 (選填
“越大”或“越小”),油箱內油量 (選填“越多”或“越少”)。
越大 
越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如圖為燈泡L和定值電阻R的I-U圖像,若將L和R并聯在電源電壓為3 V
的電路中,干路電流為 A;若將其串聯在電源電壓為4 V的電路中,L
和R的阻值之比為 。
0.6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如圖所示電路,電源電壓恒定,定值電阻R2的阻值為20 Ω,電流表A1和
A2的量程均為0~0.6 A。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R1的滑片從最左端向右
移動的過程中,兩個電流表的示數之差始終為0.2 A。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滑動變阻器R1允許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 Ω。
4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在物理興趣小組的活動中,小桂按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電路,電源電
壓恒定為10 V,R0為滑動變阻器,R、Rx為定值電阻,且R<Rx,R=15 Ω。
閉合開關S前,應將R0的滑片移動至最 (選填“左”或“右”)端;
閉合開關S,將滑片移至某點固定不動,當開關S1由a點切換到b點時,電壓表
示數變化了0.5 V,電流表示數變化了0.1 A,則Rx= Ω。
右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小明制作了一款可調亮度的小臺燈,電路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
變,燈泡的電阻為10 Ω,不考慮溫度對燈絲電阻的影響,滑動變阻器標有
“20 Ω 1 A”字樣。
(1)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使R的阻值變 時,通過燈泡的電流變大,
燈泡變亮。
(2)當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阻值最大時,通過燈泡的電流為0.15 A,此
時燈泡兩端的電壓為 V。若燈泡兩端允許的最大電壓為2.5 V,為保
證電路安全,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最小阻值為 Ω。
小 
1.5 
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實驗中,電路如圖甲所示,多次改變電阻R
的阻值,并記錄對應的電流表示數,得到如圖乙所示的電流隨電阻R變化的
圖像。由圖像可以得到電壓表示數始終保持 V不變;若將圖像中A、
B兩點所對應的電阻RA、RB串聯使用,則通過它們的電流之比IA∶IB
= 。
2.5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電功率
19. 物理綜合實踐小組調查了學校一周的用電情況,如圖為兩次記錄的電能
表示數,學校這一周消耗的電能為 kW·h,調查得知,學校共有電
功率為40 W的日光燈600盞,它們之間是 聯的。
5 000 
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小明家中安裝的電能表如圖所示,其中“3 000 r/(kW·h)”表示接在這
個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1 kW·h的電能,轉盤轉過 轉;小明關閉家
里其他所有用電器,只打開空調,觀察電能表轉盤在1 min內剛好轉動了50
轉,則空調的功率是 W。
21. 某品牌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為130 A·h,額定電壓為400 V,充電時它將電
能轉化為 能存儲起來,充滿電后它存儲了 kW·h的能量。
3 000 
1 000 
化學 
5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定值電阻R和燈泡L的電流隨兩端電壓的變化圖像如圖所示。若將R與L串
聯在4 V的電源兩端,則R與L消耗的電功率之比為 ;若將R與L并聯
在2 V的電源兩端,電路消耗的總功率為 W。
3∶1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電源電壓為12 V且保持不變,R2為阻值未知的定值
電阻,圖乙是小燈泡L和定值電阻R1的電流隨它們兩端電壓變化的圖像。當
同時閉合開關S1、S2和S3時,小燈泡L的實際功率為P,定值電阻R1的功率為
P1,則P∶P1= ;當閉合開關S1、斷開開關S2和S3時,小燈泡的實際
功率為0.6 W,此時燈絲電阻為R,則R∶R2= 。
4∶3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小燈泡L標有“6 V 3 W字樣,圖乙
是通過小燈泡的電功率隨其兩端電壓變化的圖像。滑動變阻器R1的最大值為
40 Ω,定值電阻R2=10 Ω,當閉合S、S1、斷開S2、滑片P在中點時,R2的功
率為0.9 W,電源電壓為 V,當閉合S、S2、斷開S1、小燈泡功率為1.6
W時,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阻值為 Ω。
9 
1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五、生活用電
25. 如圖所示的插座最好安裝在較高處,防止幼兒玩耍時因接觸 而
觸電;三孔插座的①插孔對應的接線柱必須接 ,避免接觸用電器帶
電的金屬外殼而觸電。(兩空均選填“火線”“零線”或“地線”)
火線 
地線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26. 如圖,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軍用試電筆試觸某插座的插孔,用指尖抵住
筆尾金屬體,試電筆的氖管發光,此時 (選填“有”或“沒有”)電
流通過小軍的身體。
有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27. 如圖所示是某款儲水式“暖手寶”,銘牌上標有“220 V 440 W”的字
樣。接入家庭電路正常工作時的電流為 A,此時它將 能轉化為內
能,通過 (選填“做功”或“熱傳遞”)的方式使手變暖。
2 
電 
熱傳遞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28. 如圖所示的家庭電路,兩虛線框中連入了電燈和開關,則方框 中
為開關;閉合開關后,發現電燈不亮,使用試電筆測試a、b、c三點時,試電
筆的氖管均發光,測試d點時試電筆的氖管不發光,則該電路的故障為

乙 
cd之
間斷路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29. 小龍和父親一起為家里安裝電燈,連接的部分電路如圖甲,A、B兩接線
點,與火線相連的是 點;家里電能表如圖乙,原有用電器的總功率是3
600 W,從電能表使用的角度考感,還能添加用電器的總功率不超過 W。
B 
80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0. 如圖1是家庭電路示意圖,插座與燈泡的連接方式是 聯。閉合開關
后,燈泡不亮,試電筆分別插入插座的三個孔中都不發光,則電路故障
是 斷路。家用電能表如圖2所示,能接入電路中用電器的最大總功
率為 W。若家中僅有電飯鍋工作,5 min內電能表指示燈閃爍了300
次,電飯鍋在這段時間內產生的熱量是 J。
并 
火線 
8 800 
3.6×105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六、電與磁
31. 在研究地磁場方向時,如圖所示,發現司南的長柄靜止時總是指向南
方,則長柄相當于指南針的 極。我國宋代學者沈括最早記述
了地理的兩極和地磁場的兩極 (選填“重合”或“不重合”)的
現象。
南(或S) 
不重合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2. 如圖甲所示,將一根直導線沿南北方向水平放置在靜止的小磁針正上
方,當接通電源時小磁針偏轉,表明 。改變直
導線中的電流方向,小磁針的偏轉方向也隨之改變,表明
。若將導線繞成螺線管并通電,如圖乙表示,
則通電螺線管的A端是 極。
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通電直導線周圍
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有關 
S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3. 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導體ab就會運動起來,在此過程中, 能轉
化為 能。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制作 。
電 
機械 
電動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4. 如圖是動圈式話筒內部結構圖,對著話筒說話時,聲帶 發出聲
音,使膜片帶動線圈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的感應電流進入揚聲器,將聲
音放大,改變了聲音的響度。線圈切割磁感線運動的過程中,將 能
轉化為電能。
振動 
機械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5. 如圖所示是銀行卡信息讀卡器,將銀行卡的磁條在讀卡器的刷卡槽內快
速刷過時,相當于磁體穿過閉合金屬線圈,產生了 ,經讀卡器處理,就能識別卡片信息。
電流(或感應電流)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6. 如圖所示,ab、cd兩根光滑平行金屬導軌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內,處于蹄
形磁鐵磁場中的金屬桿pq放在導軌上,在外力作用下沿導軌運動。若ad之間
斷開,則電路中 (選填“有”或“無”)感應電流;若ad之間接入電
流計,pq桿向右運動時,電流計指針向右偏,pq桿向左運動時,電流計指針
將向 偏;若ad之間安裝一個直流電源,pq桿通電后由靜止開始沿導軌
向右運動,同時交換電源的正負極和磁鐵的南北極,pq桿通電后由靜止開始
沿導軌向 運動。
無 
左 
右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7. 寒冬,為給小雞仔提供溫暖的環境,小明制作了恒溫箱系統,原理如
圖。控制電路由電磁繼電器、滑動變阻器R1、熱敏電阻R2(安裝在恒溫箱
內,阻值隨溫度升高而顯著減小)、低壓電源等組成。加熱電路由電源、電
熱絲R3和R4等組成。調好R1的阻值,閉合開關S1、S2,箱內溫度升高到設定
值后即在小范圍內波動,且降溫階段降溫比較平緩。
(1)通電線圈上端是 極,溫度升高時,電磁鐵磁性 。
(2)R3阻值 (選填“大于”或“小于”)R4阻值。
(3)將R1的阻值稍微調小一些,恒溫箱控制的溫度將 。
N 
增強 
小于 
降低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1. 得到 負
2. 從人向球 絕緣體
3. 發光 不發光
4. 0.5 1.5 L2 b -
5. 半導體 化學 有
6. 負 電壓表到銅片 化學 電
7. 串聯 3
8. 甲 甲
9. 7.5 6 不變
10. 串 相等
參考答案
11. 電壓 尋找普遍規律
12. 小 電壓表 熱
13. 越大 越少
14. 0.6 1∶3
15.4 10
16. 右 20
17. (1)小 (2)1.5 8
18. 2.5 1∶1
19.5 000 并
20.3 000 1 000
21. 化學 52
22.3∶1 1.3
23.4∶3 1∶5
24.9 12.5
25. 火線 地線
26. 有
27.2 電 熱傳遞
28. 乙 cd之間斷路
29. B 800
30. 并 火線 8 800 3.6×105
31. 南(或S) 不重合
32. 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
有關 S
33. 電 機械 電動機
34. 振動 機械
35. 電流(或感應電流)
36. 無 左 右
37. (1)N 增強 (2)小于 (3)降低(共21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選擇填空題組專項訓練
第一組
一、單選題
1.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經常要進行估測,下列估測值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 C )
A. 九年級物理課本的質量大約是2 kg
B. 一般洗澡水的溫度約為70 ℃
C. 一節干電池電壓為1.5 V
D. 一般分子的直徑約為1 c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
A. 陽光燦爛的日子,綠樹成蔭的街道上常見到地上有些光斑,這些光斑是圓形的太陽的實像
B. 一位同學身高1.7 m,站在1 m高的平面鏡前1.5 m處,他走近鏡子,發現
像越來越大
C. 汽車駕駛室外兩側各裝有后視鏡,可觀察車后的情況,也可擴大視野,后視鏡常用凸面鏡
D. 有些耳聾病人配戴骨導式助聽器便可聽到聲音,這是通過固體(骨)傳遞聲音
B
1
2
3
4
5
6
7
8
9
10
3. 物理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變量法”“實驗加科學推理法”“類比法”“轉換法”等科學方法。在下列研究實例中,運用了“實驗加科學推理法”的是
( B )
A. 研究電流時,從分析水流的形成來分析電流的形成
B. 研究力和運動時,總結得出牛頓第一定律
C. 研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
D. 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認識分子的運動情況
B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如圖所示,在北京冬奧會上武大靖帶領三名隊友,在速滑混合團體2 000米
接力賽中一路領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運動員在勻速滑行時,溜冰鞋與冰面間的摩擦力為零
B. 到達終點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運動員受到慣性作用
C. 運動員在勻速轉彎時,受到非平衡力作用
D. 冰面對他們的支持力與他們所受的重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道路救援車對故障車輛拖移時可構建成如圖所示的模型,當車載電機給鋼
繩提供的拉力F=10 000 N時,在20 s時間內可將質量為1.5 t的小車A沿斜面
從底端勻速拉至斜面頂端。已知斜面高為80 cm,斜面長為2.5 m。下列說法
中正確的是( C )
A. 車載電機的原理是電磁感應
B. 圖中的滑輪在使用時可以省力
C. 拉力做的有用功為1.2×104 J
D. 拉力做功的功率為25 W
C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如圖所示,符合用電安全的是(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題
7. 長時間盯著電腦或手機屏幕,容易導致視力下降。如圖所示是 視眼
的光路示意圖,應用 (選填“發散”或“會聚”)光線的
(選填“凸”或“凹”)透鏡進行矯正。
近 
發散 
凹 
1
2
3
4
5
6
7
8
9
10
8. 如圖,小容將一只氣球在自己頭發上摩擦,使頭發與氣球的 (選
填“電子”“質子”或“中子”)發生轉移,頭發與氣球帶 (選填
“同種”或“異種”)電荷。如果他將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在自己的頭發上
摩擦后,讓兩只氣球相互靠近,兩只氣球會相互 (選填“吸引”或
“排斥”)。
電子 
異種 
排斥 
1
2
3
4
5
6
7
8
9
10
9. 如圖所示,甲、乙兩個滑輪組由四個相同的滑輪組成。兩滑輪組分別在F甲和F乙的作用下,用相同時間將質量相等的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忽略繩重和一切摩擦),則甲、乙兩個滑輪組繩端的拉力F甲 F乙,力F甲和F乙做功的功率P甲 P乙,甲、乙兩個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甲 η乙。
(均選填“>”“=”或“<”)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某型號的電水壺有加熱和保溫兩個擋位,其電路如圖所示。當S閉合、S1
斷開時,電水壺處于 擋,加熱和保溫的功率分別為1 200 W和44
W。用它把質量為1 kg、初溫為20 °C的水加熱到100 °C,用時400 s,則水
吸收的熱量是 J,此過程中電水壺的效率η= %。[c水=
4.2×103 J/(kg·°C)]
保溫 
3.36×105 
70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二組
一、單選題
1.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D )
A. 城區中禁止汽車鳴笛是為了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
B. 濕地公園可以調節氣溫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密度較大
C. 盲道提示磚上的凸起圓點是為了增大對腳底的壓力
D. 用吸管吸起敞口盒中的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
D
1
2
3
4
5
6
7
8
9
10
2. 下列數據中,最接近生活實際的是( B )
A. 初中生的質量大約是50 g B. 教室課桌的高度約0.8 m
C. 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約是4 m/s D. 成年人的正常體溫是39 ℃
3. 關于光和聲現象的說法,以下正確的是( D )
A. “震耳欲聾”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 B超診斷病情說明聲音可以傳遞能量
C. 光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D. 光的傳播不需要介質
B
D
1
2
3
4
5
6
7
8
9
10
4. 在2024年第33屆奧運會上,中國隊包攬乒乓球5枚金牌,中國運動員用激
情和汗水登上又一個高峰。如圖所示為比賽時的某一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
是( C )
A. 擊球時,球拍不一定受到球對它的作用力
B. 以擊出的乒乓球為參照物,球桌是靜止的
C. 用球拍擊球,力改變了乒乓球的運動狀態
D. 球拍表面貼橡膠是為了減小球與球拍間的摩擦
C
1
2
3
4
5
6
7
8
9
10
5. 如圖所示是吊車正在起吊貨物的示意圖。該裝置通過液壓伸縮撐桿推動吊
臂并使吊臂繞O 點轉動,從而通過鋼繩將貨物勻速吊起。假設撐桿對吊臂的
作用力始終與吊臂垂直,僅通過轉動吊臂提升貨物的過程中,下列分析正確
的是( D )
A. 吊臂是省力杠桿,鋼繩對吊臂的作用力不斷增大
B. 吊臂是費力杠桿,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斷
減小
C. 吊臂是省力杠桿,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的力臂不斷
增大
D. 吊臂是費力杠桿,撐桿對吊臂的作用力不斷減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6. 圖甲是身高、體重測量儀,電路原理如圖乙所示。電路中有一個電壓表和
一個電流表,當體檢者站在臺面上時,其中一個電表自動顯示身高的大小,
另一個電表自動顯示體重的大小。壓敏電阻R的阻值隨壓力增大而減小,滑
片P隨所測量對象身高增高而上滑,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D
A. 體重越大,顯示體重的電表示數越小
B. 體重越大,R兩端的電壓越大
C. 身高越高,通過R0的電流越大
D. 身高越高,電壓表示數越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填空題
7. 人們發明了圖甲所示的抬頭顯示器(簡稱HUD),它能將水平顯示器上顯
示的重要車輛信息,如車速、油耗、導航等通過擋風玻璃(看作平面鏡)成
像,避免駕駛員低頭看儀表而造成事故,圖乙為其工作原理圖。
(1)駕駛員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將顯示器適當 (選填“靠近”或“遠
離”)擋風玻璃。
反射 
靠近 
1
2
3
4
5
6
7
8
9
10
8. 2024年1月20日,江原道冬青奧會的短道速滑女子1 500米決賽成為焦點賽
事,我們速滑隊的“兔子戰術”再次驚艷亮相,兩名運動員通過這一戰術實
現了完美的配合,成功包攬金銀牌。運動員在最后一圈沖刺時,用力蹬冰來
加速,此時運動員受力 (選填“平衡”或“不平衡”);由
于 ,運動員沖過終點線不能立即停下來。假設其中一名運動員某次
訓練的成績為2分30秒,則她全程的平均速度為 km/h。
不平衡 
慣性 
36 
1
2
3
4
5
6
7
8
9
10
9. 滑板車是小學生喜愛的玩具之一。用腳向后蹬地,滑板車會沿地面向前運
動,這說明力的作用是 的;如果不再蹬地,滑板車的速度會越來越
慢,最后停下來,這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滑板車在水平地
面上靜止且人的兩腳站立在滑板車上時,滑板車受到的支持力與
(選填“人的重力”“車的重力”或“人與車的總重力”)是一對
平衡力。
相互 
運動狀態 
人與車的
總重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圖甲是一款家用蒸箱,圖乙是其加熱盤模塊的簡化電路,蒸箱有“低
溫”“中溫”“高溫”三擋,其中R1、R2為阻值不變的電熱絲,當開關S1斷
開、S2接a時,蒸箱處于 擋,此時通過溫控開關的電流為2 A,已知
蒸箱的額定電壓為220 V,R1=88 Ω,則R2的阻值為 Ω,高溫擋的電功
率為 W。
低溫 
22 
2 750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一組
1. C 2.B 3.B 4.C 5.C 6.D
7. 近 發散 凹
8. 電子 異種 排斥
9. < = = 
10. 保溫 3.36×105 70
第二組
1. D 2.B 3.D 4.C 5.D 6.D
7. (1)反射 (2)靠近
8. 不平衡 慣性 36
9. 相互 運動狀態 人與車的總重力
10. 低溫 22 2 750
參考答案(共26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單選題專項訓練(一) 聲、光、熱
一、聲現象
1. 英歌舞是潮汕地區的特色民俗活動,如圖所示,英歌所到之處,踏步聲、
鑼鼓聲、槌棒聲、喝彩聲交織,鏗鏘有力,氣勢如虹。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
法正確的是( A )
A. 鼓聲是由鼓面振動產生的
B. 鼓聲和踏步聲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不同
C. 人們能根據音調分辨出鼓聲和槌棒聲
D. 鼓和槌棒發出的聲音一定屬于樂音
第1題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周末小明幫媽媽做家務,他拎起水壺向熱水瓶灌水,媽媽在一旁提醒他
“快滿了,小心水濺出燙到”。媽媽判斷出水快充滿的主要依據是( A )
A. 音調 B. 響度 C. 音色 D. 聲速
第2題圖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如圖所示,手機內置有超聲波識別系統,手機發出超聲波遇到手指上凸凹
不平的指紋A、B、C、D、E五個位置,測得回收信號的時間分別為0.27
ms、0.41 ms、0.27 ms、0.41 ms、0.19 ms,可求出手指與手機平面的距
離,則該處指紋的大致形狀是( B )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展,超聲波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下列事例
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 C )
A. 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 B. 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片
C. 利用超聲波探測海洋的深度 D. 利用超聲波加濕空氣
5. 為減小周圍噪聲對學校的影響,下列措施中屬于“在傳播途徑中減弱噪
聲”的是( C )
A. 將學校周圍的工廠搬離 B. 學校周圍禁止車輛鳴笛
C. 在學校周圍種植樹木 D. 汽車排氣管安裝消音器
C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物態變化
6. 在每年春天時,氣溫開始回暖而濕度開始回升,深圳就會出現“回南
天”,“回南天”出現時墻壁和地面都會冒水,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景象。
“回南天”的形成屬于( C )
A. 凝固現象 B. 汽化現象
C. 液化現象 D. 凝華現象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小明參觀蠟像館時,了解到手模制作的過程:先將蠟熔化,將手放到蠟液
里面浸一下使手的表面涂滿蠟液,再經過特殊工藝冷凝、脫模即可。在下列
各圖中,能正確描述蠟在整個過程中溫度變化的是(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許多房間都有如圖所示的玻璃窗。在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和寒冷
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玻璃窗上都會出現“水霧”。下列關于“水霧”
是在玻璃窗的哪一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內表面
B. 甲、乙兩房間的“水霧”都在外表面
C. 甲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
D. 甲房間的“水霧”在內表面,乙房間的“水霧”在外表面
第8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火鍋是中國獨創的美食之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冰凍肥牛卷”熔化需要放熱
B. 湯汁沸騰過程中溫度持續升高
C. 鍋上方水蒸氣液化放熱更易燙傷皮膚
D. 湯汁越燒越少,發生了升華現象
第9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小明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兩種制霜的方法:圖甲,把
冰塊放在裝有適量食鹽的易拉罐中;圖乙,將一塊干冰(固態二氧化碳)放
在金屬勺子上。過一會兒就看到易拉罐外壁和勺子表面都出現了白霜。下列
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兩種方法中,霜的形成都是凝固現象
B. 制霜的過程中,冰放熱,干冰吸熱
C. 冰中加鹽是為了降低冰的熔點
D. 勺子下方出現的“白氣”是二氧化碳
第10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內能及其應用
11. 冬季得流感的人較多,流感病毒具有較強的傳播與復制能力,當人與人
之間近距離交流時,飛沫可成為傳播載體,外出盡量帶戴口罩,降低傳播風
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流感病毒的傳播是因為分子在做無規則運動
B. 流感病毒的分子間是緊密排列的,沒有間隙
C. 流感病毒的分子間既有引力也有斥力
D. 流感病毒的直徑的數量級為10-10 m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學校飯堂營養又美味的午餐都是由食堂廚師用心制作而成,以下說法正
確的是( D )
A. 我們不敢大口喝熱氣騰騰的湯,是因為湯含有的熱量較多
B. 炒菜時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增大菜的內能的
C. 熱的飯菜從打飯窗口端到餐桌的過程,會不斷向空氣中釋放熱量,內能會
增大
D. 炒菜時加鹽,菜很快“入味”,說明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節日期間,有些地方會燃放煙花或鞭炮。鞭炮的爆炸過程是:點燃鞭炮
后,它內部的化學物質劇烈燃燒,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沖破鞭炮的外殼發生
爆炸。熱機的四個沖程中與鞭炮爆炸原理相似的是( B )
A. 排氣沖程 B. 做功沖程
C. 壓縮沖程 D. 吸氣沖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在跨學科實踐活動中,小華調查“家用燃料的變遷與合理使用”時發
現,爺爺小時候使用柴草作為家用燃料;爸爸、媽媽小時候用煤炭,年輕的
時候用液化氣;如今小華家使用天然氣。使用天然氣為家用燃料,主要是天
然氣的( B )
A. 密度較大 B. 熱值較大
C. 比熱容較大 D. 沸點較高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圖甲為一款新型水杯,將沸水倒入杯中,輕搖幾下后,水溫便可降至55°C左右,并能保溫3小時。圖乙為其內部結構圖,杯壁的不銹鋼夾層中有晶體傳熱材料,其在常溫下是固態,會隨著溫度的變化發生可逆的固液轉換。取0.3 kg該晶體材料,對其進行加熱,其溫度與吸收的熱量關系如圖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D )
D
A. 該晶體材料的熔點為55 °C
B. 在BC段,該晶體材料的內能保持不變
C. 在AB段,該晶體材料的分子熱運動變緩慢
D. 該晶體材料的比熱容為0.88×103 J/(k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光現象
16. 古詩詞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對下列古詩詞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解釋正確
的是( B )
A. “舉杯邀明月”中的“明月”是光源
B. “一石擊破水中天”,“水中天”平靜的水面相當于鏡面,是通過光的反
射形成的虛像
C.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游魚細石”是由光的
折射形成的實像
D.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大自然的神奇和壯麗總令人陶醉。如圖所示,白鷺正在河邊棲息,與水
面上的倒影交相輝映,猶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C )
A. 水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白鷺飛離水面的過程中像會變小
C. 飛得越高,像離水面越遠
D. 水越深,水中的像離白鷺越遠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如圖是小超和弟弟在父母帶領下到永順猛洞河玩水避暑。小超驚奇地發
現,弟弟的腿在水中看起來變短了,能解釋這種現象的光路圖是( C )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如圖為街頭路口的反光鏡,能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從其形狀和成像原
理來分析,下列的論述正確的是( C )
A. 是一個凹面鏡,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
B. 是一個凸透鏡,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
C. 是一個凸面鏡,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
D. 是一個凹透鏡,成像原因是光的折射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小明用電視機在家里收看“空中課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A. 彩色電視機畫面上的豐富色彩是由紅、黃、藍三種色光混合
而成的
B. 電視機遙控器利用紅外線實現對電視機的控制
C. 看電視時,小明配戴的近視眼鏡是凹透鏡
D. 電視屏幕的光進入小明眼睛后發生光的折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五、透鏡及其應用
21. 某同學用放大鏡觀察如圖1所示的物理書封面。他將放大鏡從靠近書本的
位置到逐漸遠離,則他所看到的像(如圖2所示)的先后順序應該是( D )
A. 甲乙丙丁 B. 甲丙丁乙
C. 乙甲丁丙 D. 甲丁丙乙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如圖所示,有一個圓柱體PQ,放在凸透鏡前圖示位置,它所成的像的形
狀是( B )
A B C D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安安同學用數碼相機(可調焦距)拍攝了兩張番茄的照片,如圖所示。
結合圖片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照相機的鏡頭與老花鏡屬于同一類透鏡
B. 番茄通過照相機的鏡頭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C. 在物距相同的情況下,拍攝乙照片時,鏡頭焦距須調得小一些
D. 若不改變相機的焦距,拍攝甲照片時,鏡頭離番茄近一些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購物支付已進入“刷臉”時代,消費者結賬時只需面對攝像頭(相當于
一個凸透鏡),經系統自動拍照(利用電子技術進行倒轉正處理)、掃描
等,確認相關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攝像頭成像特點與投影儀相同
B. “刷臉”時,面部應位于攝像頭兩倍焦距之外
C. 光經過攝像頭成像利用的是光的反射
D. “刷臉”時,面部經攝像頭成倒立、放大的虛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如圖所示是人眼球的結構圖,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
同作用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把來自物體的光會聚在視網膜上,形成物體的
像。物體在視網膜上成的是( A )
A. 倒立、縮小的實像
B. 倒立、等大的實像
C. 倒立、放大的實像
D. 正立、放大的虛像
A
25
參考答案
1. A 2.A 3.B 4.C 5.C 6.C 7.D 8.C 9.C
10. C 11.C 12.D 13.B 14.B 15.D 16.B 17.C
18.C 19.C 20.A 21.D 22.B 23.A 24.B 25.A(共42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單選題專項訓練(三) 電磁學
一、電流與電路
1. 天氣干燥的冬天,小明身上的外套常常與毛衣“吸”在一起,小明脫下外
套時,經常會聽到外套與毛衣摩擦的“啪啪”聲,有時還會看到小火花,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摩擦過程中創造了電荷,使毛衣和外套都帶了電
B. 這種現象與驗電器的工作原理相同
C. 毛衣容易吸附在人身體上,是由于物體間摩擦使分子發生轉移而帶電
D. 脫下外套后小明拉門把手容易被“電”到,此時他可以雙手扶墻讓電荷經
墻面導入大地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下列有關電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充電寶給手機電池充電時,充電寶相當于電源
B. 金屬能導電,說明金屬內部有大量的電子
C. 梳過頭發的塑料梳子會帶電,說明摩擦可以創造電荷
D. 開關斷開時,教室內所有燈熄滅,說明教室內的燈是串聯的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如圖所示,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a接觸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b后,驗
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負電荷
B. 絲綢與玻璃棒a摩擦過程中創造出了新電荷
C. a、b接觸時,a上的一些電子轉移到b上,瞬時電流方向為b→a
D. 驗電器的兩片金屬箔張開時,金屬箔都帶正電荷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校園里的自動售貨機可通過手機掃碼(閉合S1)或投幣(閉合S2),啟動
電動機完成自動售貨,在光線較暗時光控開關S3自動閉合,接通燈泡照明,
圖中符合上述設計要求的電路是( A )
A B C D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如圖甲所示電路,閉合開關S后,兩個燈泡都能發光,圖乙為電流表A1指
針的位置,如果電流表A2的示數是0.6 A,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 電流表A1 的示數是0.3 A
B. 燈泡 L1 和L2并聯
C. 電流表A1 一定連接“-”“3”接線柱
D. 通過燈L1的電流為0.9 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6. 在如圖所示電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只閉合開關S1、S4時,只有L1、L3亮,且兩燈并聯
B. 只閉合開關S3、S4時,只有L2、L3亮,且兩燈串聯
C. 只閉合開關S1、S2、S3時,三盞燈均亮
D. 只閉合開關S2、S3、S4時,三盞燈均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只閉合開關S1、S4時,只有L1、L3亮,且兩燈并聯,故A正確;B.
只閉合開關S3、S4時,只有L2、L3亮,且兩燈并聯,故B錯誤;C. 只閉合開
關S1、S2、S3時,電流從電源正極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回到電源負極,會造
成電源短路,此時三盞燈都不發光,故C錯誤;D. 只閉合開關S2、S3、S4
時,燈L1被短路,只有L2和L3發光,故D錯誤。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電壓 電阻
7. 如圖所示,用電壓表測燈泡L1兩端的電壓,下列接法正確的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在探究并聯電路的電壓規律時,小明連接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并以此測量
了電源電壓U、L1支路的電壓U1和L2支路的電壓U2,并且發現U1=U2=U,
若要得到結論:并聯電路中,各支路電壓都等于電源電壓,則下一步應進行
的操作是( A )
A. 更換不同規格的燈泡,再做幾次實驗
B. 將L1和L2的位置交換,再做幾次實驗
C. 保持電源、燈泡不變,進行多次測量
D. 改變電壓表的量程,再做幾次實驗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如圖1所示,當閉合開關后,兩個電壓表指針偏轉均如圖2所示,則燈泡L1
和燈泡L2兩端電壓分別為( A )
圖1    圖2
A. 1.5 V 6 V B. 7.5 V 1.5 V
C. 1.5 V 7.5 V D. 6 V 1.5 V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電燈L1、L2串聯,電壓表V2測電源電壓,電壓表V1
測L1兩端的電壓。因為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所以電壓表
V1的示數應小于V2的示數;則電壓表V2的量程是0~15 V,分度值為0.5 V,
示數UV2=7.5 V;電壓表V1的量程是0~3 V,分度值為0.1 V,示數UV1=1.5
V。電壓表V1測L1兩端的電壓,所以L1兩端的電壓U1=UV1=1.5 V;由于
L1、L2串聯,電壓表V2測電源電壓,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L2兩端的
電壓U2=UV2-UV1=7.5 V-1.5 V=6 V。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圖示電路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無示數,用A接觸N時電壓表有示數,接觸
M時電壓表無示數,已知電表、開關均完好且電路中只有一個故障,為進一
步判斷故障,用A再接觸P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A. 電壓表有示數,則L斷路 B. 電壓表無示數,則L短路
C. 電壓表無示數,則L斷路 D. 電壓表有示數,則L短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發現兩個電表都無示
數,則出現這種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D )
A. L1短路 B. L2短路 C. L1斷路 D. L2斷路
第11題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閉合開關S,在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由中點
向右移動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燈泡L的亮度變暗 B. 電流表A1示數變大
C. 電流表A2示數變小 D. 電壓表V示數變大
第12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歐姆定律
13. 張華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
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根據圖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D )
第13題圖
D
A. 當在導體乙的兩端加上1 V的電壓時,通過導體乙的電流為0.1 A
B. 將甲、乙兩導體并聯后接到電壓為3 V的電源上時,干路中的電流為0.9 A
C. 通過導體甲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D. 導體甲的電阻大于導體乙的電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如圖是“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電路圖。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實驗原理是P=UI
B. 滑動變阻器的作用是改變電源電壓
C. 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是為了減小誤差
D. 實驗結束,斷開開關即可離開實驗室
第14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能源,方便居民使用的同時,存在著泄漏的安全隱
患。物理興趣小組在老師的指導下設計了天然氣泄漏檢測電路,如圖,電源
電壓恒定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氣敏電阻。R阻值隨天然氣濃度的增大而
減小,則天然氣( D )
A. 濃度增大,電流表示數變小
B. 濃度增大,電壓表示數變小
C. 濃度減小,電流表示數變大
D. 濃度減小,電壓表示數變小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小明設計了一盞能調節亮度的臺燈。下列符合要求的電路圖是( C )
A B C 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學習了《質量測量工具的進化》的STEM課程,小敏認識并使用了如圖
臺秤,發現指針偏轉角度與所測物體質量成正比。根據臺秤示數變化規律,
小敏想選用電流表或電壓表的示數來反映所測物體質量大小,設計的電路最
合理的是( B )
B
A B C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如圖所示電路,閉合開關,滑動變阻器滑片從最上端向中點移動過程
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電壓表V的示數變小
B. 電流表A1與電流表A2的示數相等
C. 電流表A1的示數變大
D. 電壓表V與電流表A1示數的比值變大
第18題圖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小明在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關系時,根據測量數據繪制出
如圖所示的I-U圖像。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B )
A. 通過R1的電流與它兩端所加電壓成正比
B. 通過R2的電流與它兩端所加電壓成正比
C. 將它們串聯接到同一電路中,當通過的電流為0.2 A時,電路
的總電壓為3.5 V
D. 將它們并聯連接到兩端電壓為2.5 V的電路中,通過干路的電
流是0.7 A
第19題圖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電功率
20. 下列圖中所示的家用電器,利用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是( A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開關S1、S2都閉合,燈泡L1和L2串聯
B. 先閉合S1,再閉合開關S2,L2亮度變暗
C. 先閉合S1,再閉合開關S2,電流表示數變大
D. 只閉合開關S1,電源外部電流方向為a→b→c→d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如圖所示,在探究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關的實
驗中,兩個透明容器中分別接入了電阻絲R1和R2,且密封著等量的空氣。將
導線a和b接入電路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第22題圖
C
A. 實驗時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沒有變化,一定是電路中某處斷路
B. 通電一段時間,兩個透明容器中空氣內能增大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的
C. 若R1和R2阻值相等,則能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
D. 若R1和R2阻值不相等,則能探究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電阻的關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歷史上第一個成功研究熱和功關系及電流熱效應的科學家是( A )
A. 焦耳 B. 安培 C. 伏特 D. 歐姆
第24題圖
A
24. 明明家的家用電能表的表盤及參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D )
A. 電能表是計量用電器電功率的儀表
B. 該電能表的示數是316 kW·h
C. 該電能表應該接在110 V的電路中使用
D. 明明家中同時開啟的用電器的總功率不能超過4 400 W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小燈泡L正常發光時的電阻為9 Ω,閉
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從最上端a滑至最下端b的過程中,整個
電路安全工作,電流表示數與兩電壓表示數的關系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D )
①電源電壓為18 V ②定值電阻R0的阻值6 Ω
③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14 Ω ④燈的額定功率大于9 W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五、生活用電
26. 生活中我們要時刻注意用電安全,下列行為符合用電安全常識的是
( B )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7. 在如圖所示的家庭電路中,閉合開關S,燈泡不能發光,用試電筆檢測雙
孔插座左右兩孔,氖管都發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則發生故障的是
( D )
A. 插座發生短路 B. 燈泡發生短路
C. de間斷路 D. ef間斷路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8. 如圖所示,是螺絲口燈座,連接時要求燈座的金屬螺旋套與家庭電路的
零線連接,燈座頂端的彈簧片與火線連接。下圖中,螺絲口燈座與家庭電
路、開關連接正確的是( B )
A B C D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29. 如圖是常用的插線板,閉合開關,指示燈發光,且插孔可以提供工作電
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圖中A與零線相連,B與火線相連
B. 將試電筆插入C孔,其氖管會發光
C. 若指示燈斷路不能發光,則插孔不能提供工作電壓
D. 若A、B兩孔發生短路,則其他插孔仍可提供工作電壓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0. 如圖所示是某同學家部分家庭電路的示意圖。電能表上標有“220 V 10
(40)A”的字樣,他家正在使用的所有用電器總功率為6 kW,其中電飯煲
的功率為1.5 kW,飯煮熟后,他將這個電飯煲插頭從插座中拔出,再將功率
為1 kW的電熱水壺插頭接入插座中,其他用電器仍正常工作,閉合電熱水壺
上的開關,空氣開關跳閘。空氣開關跳閘的原因可能是( C )
A. 照明燈的開關接在了零線與燈泡之間
B. 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
C. 電熱水壺的內部電路短路
D. 接入電熱水壺的插座短路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1. 如圖所示是上端有金屬帽的試電筆的四種使用方法,其中使用方法正確
的是( D )
A B C D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六、電與磁
32. 下列用磁感線描述的磁場方向不正確的是( D )
A B C D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3. 如圖所示為送餐機器人,下列圖中能說明其內部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
( A )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4. 如圖是小李同學探究“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方向”的實驗示意圖。閉合開
關,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根據小磁針指向可以判定,通電螺線管的右端為S極
B. 小磁針靜止時N極所指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C. 將小磁針移到其他位置,N極所指方向一定不變
D. 本實驗可以得出:通電螺線管的磁極與電流方向無關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5.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某學校為了培養學生的科
學素養,組織科技創新大賽,小明在比賽中制作了水位自動報警器,原理圖
如圖所示。當水位達到金屬塊A時(一般的水都能導電),則( D )
A. 兩燈都亮 B. 兩燈都不亮
C. 只有綠燈亮 D. 只有紅燈亮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6. 如圖所示為一種環保型手電筒,筒內有一個能滑動的圓柱形永磁鐵,外
圈套著一個線圈。只要將手電筒沿圖中箭頭方向來回搖動,手電筒的小燈就
能發光。下列與此手電筒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C )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7. 如圖所示,在a、b兩端接入電源或電流表組成不同裝置,以下說法正確
的是( C )
A. 接電源,和發電機的原理相同
B. 接電流表,和電動機的原理相同
C. 接電源,可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D. 接電流表,移動直導線電流表指針一定偏轉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如圖甲所示,把一臺手搖發電機跟小燈泡連接起來,使線圈在磁場中轉
動,可以看到小燈泡發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發電機是利用電流的磁效應來工作的
B. 發電機將電能轉化為了機械能
C. 線圈轉得越快,小燈泡越亮
D. 如果將小燈泡換成如圖乙所示的電流表,電流表指針
一直偏向右邊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參考答案
1. D 2.A 3.D 4.A 5.A 
6. A 【解析】只閉合開關S1、S4時,只有L1、L3亮,且兩燈并聯,故A正
確;B. 只閉合開關S3、S4時,只有L2、L3亮,且兩燈并聯,故B錯誤;C. 只
閉合開關S1、S2、S3時,電流從電源正極不經過用電器而直接回到電源負
極,會造成電源短路,此時三盞燈都不發光,故C錯誤;D. 只閉合開關S2、
S3、S4時,燈L1被短路,只有L2和L3發光,故D錯誤。故選A。
7. C 8.A 
9. A 【解析】由電路圖可知:電燈L1、L2串聯,電壓表V2測電源電壓,電
壓表V1測L1兩端的電壓。因為串聯電路兩端電壓等于各部分電壓之和,所以
電壓表V1的示數應小于V2的示數;則電壓表V2的量程是0~15 V,分度值為
0.5 V,示數UV2=7.5 V;電壓表V1的量程是0~3 V,分度值為0.1 V,示數
UV1=1.5 V。電壓表V1測L1兩端的電壓,所以L1兩端的電壓U1=UV1=1.5
V;由于L1、L2串聯,電壓表V2測電源電壓,由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
L2兩端的電壓U2=UV2-UV1=7.5 V-1.5 V=6 V。故選A。
10. C 11.D 12.C 13.D 14.C 15.D 16.C 17.B 18.C 19.B 
20.A 21.C 22.C 23.A 24.D 25.D 26.B 27.D 28.B 29.A 
30.C 31.D 32.D 33.A 34.B 35.D 36.C 37.C 38.C(共65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單選題專項訓練(二) 力學
一、質量與密度
1. 關于質量和密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橡皮在使用過程中,質量減小,密度不變
B. 把1 kg的鐵塊拉成鐵絲,則鐵絲的質量大于鐵塊的質量
C. 冬天自來水管可能會因為水結成冰而脹裂,是因為水變成冰,密度變大
D. 給自行車輪胎打氣的過程中,輪胎內氣體質量增加,密度不變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關于公式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ρ與m成正比,與V成反比
B. 不論是不是同種物質,m大的ρ一定大
C. 不論V是否相同,ρ大的m就大,ρ小的m就小
D. 同種物質在同一狀態下的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不同材料組成的a、b、c三個實心物體,它們的體積與質量的關系圖像如
圖所示,由圖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三者的密度關系為ρa<ρb<ρc
B. 若將b的質量減半,它的密度變為0.5×103 kg/m3
C. b的密度是a的兩倍
D. 若將a的體積增大到3 m3,它的密度不變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下列對物理量大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A )
A. 教室門的高度約為 2.2 m
B. 正常人心臟跳動一次的時間約為 3 s
C. 一個籃球的質量約為 50 g
D. 中學生步行的速度約為 5 m/s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在學習了“質量”后,同學們之間發生了激烈的討論,下列論述中正確的
是( A )
A. 一鐵塊溫度由 20 °C升高到 70 °C,溫度升高了,但質量沒變
B. 雕塑家將花崗石雕刻成塑像后,石頭的質量不變
C. 一塊冰熔化成水,狀態變了,質量一定也變了
D. 潤滑劑材料隨“神舟十二號”飛船從地球到達太空,由于位置變了,質量
也變了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力與運動
6. 甲、乙兩物體從同一地點同時向相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其s-t 圖像如圖所
示,由圖可知( A )
A. 兩物體在 0~10 s 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B. 兩物體在 15~20 s 內都做勻速運動,且v甲<v乙
C. 兩物體在 15 s末相遇,且 0~15 s 內通過的路程不相等
D. 兩物體在 20 s末相遇,且 0~20 s 內通過的路程相等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關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子彈在空中飛行,是因為子彈受到慣性的作用力大于空氣阻力
B. 人站在沼澤地上會下陷,是因為人對地面的壓力大于地面對人的支持力
C. 系安全帶是為了減小車內人員的慣性
D. 在操場跑步,勻速跑過彎道時人受到非平衡力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關于牛頓第一定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
B. 跳遠運動員快速助跑,是為了利用自身的慣性以提高成績
C. 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D. 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就一定處于靜止狀態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 6 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
速度是 6 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4 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
度是( B )
A. 4 km/h B. 4.8 km/h
C. 5 km/h D. 6 km/h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列車停在平直軌道上,車廂中小球b靜止,忽略桌面對b的摩擦及空氣的
影響。列車啟動后,下列選項中的情況可能出現的是( D )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如圖所示,用一水平壓力F將重為10 N的物體壓在粗糙程度相同的豎直墻
壁上。當壓力F為30 N時,物體處于靜止狀態;當壓力F為25 N時,物體恰好
勻速下滑。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 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時,受到墻壁對它豎直向下的摩擦力為10 N
B. 若物體勻速下滑的速度為0.2 m/s,則其重力做功的功率為5 W
C. 物體在勻速下滑過程中,受到墻壁對它豎直向上的摩擦力為15 N
D. 保持25 N的壓力不變,豎直向上施加20 N的拉力可使物體勻速上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如圖所示,水平臺面由粗糙程度相同的材料制成,質量為m1的木塊與質
量為m2的鉤碼用輕繩相連,輕繩平行于臺面。木塊在輕繩的拉動下做勻速直
線運動,鉤碼觸地后木塊能繼續滑動一段距離,最后停在臺面上。滑輪與軸
的摩擦忽略不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木塊勻速運動的過程中,木塊的機械能越來越小
B. 木塊勻速運動的過程中,木塊和鉤碼所受重力都不做功
C. 鉤碼觸地后木塊繼續滑動的過程中,木塊的動能不變
D. 鉤碼觸地后木塊繼續滑動的過程中,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m2g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頭球是足球比賽中的技術動作,運動員以頭頂球的過程中,下列說法錯
誤的是( C )
A. 頭球過程中足球運動狀態發生了改變
B. 頭球過程中足球發生了形變
C. 足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D. 頭球過程中運動員頭部受到足球沖擊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如圖,長為L的輕質木板(不計質量),左端可繞O點轉動,右端放一重
為G的小物塊,用豎直向上的力F拉著木板的右端,使木板始終在水平位置保
持靜止。小物塊向左勻速滑行過程中,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拉力F與小物塊運
動時間t關系的是( A )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如圖所示,電磁鐵的左下方有一鐵塊,在大小不變的力F作用下向右做直
線運動。當鐵塊從電磁鐵的左下方運動到正下方過程中,同時滑片逐漸向上
滑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 電磁鐵上端為N極
B. 鐵塊運動過程中,電磁鐵的磁性逐漸減弱
C. 鐵塊做勻速運動
D. 鐵塊對地面的壓強逐漸減小
第15題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6. 2022年3月23日,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收看了中國空間站進行的太空授
課,其中太空拋物實驗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
重狀態,航天員拿著冰墩墩轉身面向另一名航天員,將冰墩墩水平向其扔過
去。不考慮艙中的空氣阻力,航天員拋出冰墩墩后,冰墩墩將( D )
A. 沿拋物線快速下落 B. 豎直下落
C. 沿原方向加速運動 D. 沿原方向勻速運動
第16題圖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打羽毛球是同學們喜愛的體育活動,下列與這項活動有關的說法正確的
是( D )
A. 發球時,球拍對羽毛球施加了力,羽毛球對球拍沒有力的作用
B. 羽毛球飛行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 羽毛球運動到最高點時,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D. 迎面飛來的羽毛球被球拍擋回,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
F的大小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物體的速度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丙,以下說
法正確的是( D )
甲 乙 丙
①0~2 s,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是因為推力小于摩擦力
②2~4 s,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2 N
D
③2~4 s,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 ④4~6 s,推力F做的功為16 J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④ C. 只有②③ D. 只有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如圖所示,水平面上疊放著A、B兩個物體,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
下,以共同的速度v一起向右做勻速運動,已知F1=5 N,F2=3 N,那么物體
B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別為( A )
A. 5 N,2 N B. 3 N,0 N
C. 0 N,2 N D. 5 N,8 N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解析】A相對于B保持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作用,
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F1是5 N,A受到的摩擦力是5 N;根據物
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 N,所以B上表
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 N;物體B進行勻速直線運動,水平方
向上受到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對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向左的
拉力F2,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對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與水平向左的
拉力F2之和等于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
小為5 N-3 N=2 N;綜上所述,物體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5 N、2 N,故A正確。故選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如圖所示,是小慧同學擲實心球的場景,圖中虛線表示球的運動軌跡,
球從a點上升到最高點b后下落到地面c點,然后繼續運動到d點停止。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C )
A. 球從a點上升到b點,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B. 球在b點受到的合力為零
C. 球從b點下落到c點,運動狀態不斷改變
D. 球最終到d點停止,說明物體運動需要力來維持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常見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
21. 在水平地面上鋪一張白紙,將皮球表面涂黑,使其分別從不同高度處自
由下落,在紙上留下黑色圓斑A、B,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 )
A. 皮球下落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B. 皮球落地發生形變的過程中主要是動能轉化為彈性勢能
C. 形成圓斑B時皮球是從更高處下落的
D. 形成圓斑A時皮球接觸地面后形變程度更小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如圖所示,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長木板A
以速度v勻速運動,當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1.8 N。
針對此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B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 A受到的摩擦力和B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 若長木板以2v的速度運動時,長木板受到的摩擦力
大小等于3.6 N
D. B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1.8 N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小球從高處下落到豎直放置的輕彈簧上(如圖甲),在剛接觸輕彈簧的
瞬間(如圖乙),速度為5 m/s。將彈簧壓縮到最短(如圖丙)的整個過程
中,小球的速度v和彈簧縮短的長度ΔL之間的關系如圖丁所示,其中A為曲線
的最高點。已知輕彈簧每受到0.5 N 的壓力就縮短 1 cm,并且輕彈簧在從受
到撞擊到被壓縮到最短的整個過程中始終發生彈性形變(g取 10 N/kg)。以
下說法正確的是( A )
A
A. 實驗中所用小球的質量為 0.25 kg
B. 從小球接觸彈簧到將彈簧壓縮至最短的過程中,
小球的動能不斷減小
C. 小球在最低點速度等于零,處于平衡狀態
D. 整個過程中小球的機械能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一個靜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從t=0 s開始受到一個水平向右拉力F的
作用,如圖甲所示。將物體的s-t圖像記錄在圖乙中,則下列有關說法正確
的是( B )
A. t=1 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0 N
B. 在4~6 s的過程中,拉力F大小不變
C. 0~6 s內,物體一直處于平衡狀態
D. 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的速度大小為4 m/s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如圖所示,有一桶純凈水靜止放在小車上,純凈水桶A受到兩個力:自身
重力GA、小車B對它的支持力FA;小車B受到三個力:水桶A對它的壓力F壓、自身重力GB、地面對它的支持力FB,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GA與FA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B. FA與F壓是一對平衡力
C. GB與FB是一對平衡力
D. FA與F壓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6. 為了探究拔河比賽取勝的“秘密”,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第一
次(如圖1),甲、乙兩人站在地上分別用100 N的拉力,結果兩人正好處于
相持狀態;第二次(如圖2),甲站在一平板小車上,乙站在地面上,兩人
仍用100 N的拉力拉繩,甲同學被乙同學勻速向右拉動,整個過程中不計繩及
彈簧測力計的自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A. 圖1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200 N
B. 圖2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100 N
C. 圖1中彈簧測力計受力不平衡
D. 圖2中彈簧測力計受力不平衡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7. 關于重力,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C )
A. 物體的質量跟其重力的大小成正比
B. 重錘線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是垂直向下的特點
C. 地球附近的物體都要受到重力作用,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
D. 重心是重力的作用點,重心的位置一定在物體上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8. 2021年12月9日下午,“天宮課堂”開講了,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艙內的
活動及其展示的太空中重力作用(失重)環境下的物理實驗(如圖所示)引
起了同學們的好奇和興趣,同學們紛紛對太空艙內航天員的活動和一些實驗
現象進行討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A. 圖甲中,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艙內飄起來,頭發宛如綻放的花朵,是因為頭發在太空艙內摩擦起電
B. 圖乙中,杯子、水和水中的乒乓球飄在空中,但它們仍受到重力
C. 圖丙的浮力消失實驗中,靜止在水中的乒乓球上下表面存在水對它的向上的壓力差
D. 圖丁的水球光學實驗中,我們可看到一大一小、一正一倒的王亞平雙重人像,可解讀為透鏡成像形成的奇特現象
答案: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四、壓強與浮力
29. 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內盛有甲、乙兩種不
同的液體。 先將實心物塊A用一根不計質量的細線拉住浸沒在甲液體中,然
后取出擦干放入乙液體中懸浮,分別放入兩容器中時液面相平,如圖所示。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C )
C
A. 甲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等于乙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B. A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它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C. 若剪斷細線,A靜止時,裝甲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于
裝乙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力
D. 若剪斷細線,A靜止時,A在甲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小于
它在乙液體中受到的浮力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0. 如圖所示,是托里拆利實驗的規范操作過程,關于托里拆利實驗,下面
說法錯誤的是( D )
A. 實驗中玻璃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氣壓為零
B. 是大氣壓支持玻璃管內的水銀柱,使它不下落
C. 大氣壓的數值等于這段水銀柱產生的壓強
D. 玻璃管傾斜會影響實驗測量結果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1. 又到了輕松而愉快的周末,家住成都的小新同學起床洗漱后,吃著糕
點,喝著牛奶,推窗遠望,眼前是城區與雪山同框的一幅美麗畫卷。下列對
于小新生活場景(如圖)的分析,正確的是( C )
A. 甲圖中,塑料吸盤掛鉤靠分子引力貼在墻壁上
B. 乙圖中,吸管一端做成斜切口是為了增大壓力
C. 丙圖中,使用吸管喝牛奶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
D. 丁圖中,遠處雪山山頂的大氣壓比成都城區高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2. 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A )
A. 甲圖中,茶壺屬于連通器的應用
B. 乙圖中,上課時老師用力壓住粉筆寫字是為了減小壓強
C. 丙圖中,為防止新冠病毒外溢,負壓救護車內氣壓大于車外氣壓
D. 丁圖中,托里拆利實驗中的玻璃管內上方是不是真空不會影響管內外液面高度差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3.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裝滿不同的液
體,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重0.9 N的液體,乙
杯溢出重0.8 N的液體。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小球在甲杯中排開液體質量小于在乙杯中排開液體質量
B. 小球的重力小于0.9 N,它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 N
C. 甲杯對桌面的壓強大于乙杯對桌面的壓強
D. 液體對甲杯底的壓強小于液體對乙杯底的壓強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4. 如圖所示的是力學的四個實驗情景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甲    乙    丙    丁
D
A. 甲圖中:立放在小車上的木塊隨小車一起向前勻速運動,小車受阻力停止運動,木塊向后傾倒
B. 乙圖中:將一個小球浸沒在水中由靜止釋放,小球一定豎直向上浮起
C. 丙圖中:當向玻璃管中吹風時,發現A管中的水面上升,B管中水面下
降,說明a處的空氣流速小于b處的空氣流速
D. 丁圖中:將容器側壁a孔處的塞子拔出,水會從a孔流出,說明水對容器的側壁有壓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5. 如圖所示,在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質量相等的水和
酒精(已知ρ水>ρ酒),其中a、b兩點到液面的距離相同,a、c兩點到容器底
部的距離相同。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點壓強一定小于c點壓強
B. 甲容器中是酒精,乙容器中是水;a點壓強一定小于b點壓強
C. 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a點壓強一定大于c點壓強
D. 甲容器中是水,乙容器中是酒精;a點壓強一定大于b點壓強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6. 下列關于壓強的實例中,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7. A、B是兩圓柱狀薄壁容器,已知它們的底面積SA>SB,分別盛有密度為
ρ甲和ρ乙的兩種不同液體。現將質量和體積完全相同的兩小球分別浸入兩容器
的液體中,一段時間后它們的位置如圖所示。接著將兩小球從容器中取出,
此時液體對兩容器底部的壓強分別為p甲和p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 ρ甲>ρ乙,p甲>p乙 B. ρ甲>ρ乙,p甲<p乙
C. ρ甲<ρ乙,p甲<p乙 D. ρ甲<ρ乙,p甲>p乙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8.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現象,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B )
A. 我們的書包帶扁而寬,是為了減小壓強
B. 運動鞋的鞋底有凹凸花紋是為了減小對地面的摩擦
C. 汽車司機系安全帶是為了防止慣性帶來的危害
D. 用吸管能吸入飲料的原因是有大氣壓的作用
B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五、功和簡單機械
39. 在冰壺項目中,若比賽用的冰壺(如圖甲)的質量為19 kg,冰壺底面積
為0.02 m2,比賽場地面積為190 m2,g取10 N/kg。某次投擲時運動員用20 N
的水平力將冰壺從水平冰道的A點推至B點后放手,離手后冰壺繼續滑行至C
點停止,如圖乙所示。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 )
甲   乙
B
A. 冰壺的重力為19 kg
B. 冰壺對水平冰道的壓強為9 500 Pa
C. AC段運動員對冰壺做的功為800 J
D. AB段冰道對冰壺的支持力有做功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0. 下列工具在正常使用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C )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1. 如圖所示,在a、b、c三種情況下,用大小相同的力F使同一物體沿不同
的軌跡移動了相同的距離s,對于此三種情況下拉力F所做的功分析正確的是
( D )
A. Wa=Wb=Wc B. Wa=Wb<Wc
C. Wa=Wb>Wc D. Wa<Wc<Wb
第41題圖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2. 某實驗小組分別用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滑輪組,勻速提起相同的重
物,并上升相同的高度,不計繩重及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甲圖更省力,甲圖所做的總功大
B. 甲圖更省力,甲、乙所做的總功一樣大
C. 乙圖更省力,甲、乙所做的總功一樣大
D. 乙圖更省力,乙圖做的總功大
第42題圖
C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3. 如圖所示,已知固定斜面長為5 m,傾角為30°,木箱重150 N。某同學
用大小為100 N的推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使木箱沿斜面勻速從底端運動到頂
端的過程中,關于木箱所受的力對木箱做的功,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D )
A. 木箱克服重力做功的大小為500 J
B. 斜面支持力做功的大小為375 J
C. 推力做功的大小為750 J
D. 木箱與斜面間摩擦力大小為25 N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4. 如圖甲所示,木塊放在水平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
其做直線運動,在相同水平面上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s-t關系圖像如圖
乙。第1、2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分別為F1、F2;如果運動時間相同,拉力所
做的功分別為W1、W2。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
A. F1=F2,W1<W2 B. F1<F2,W1<W2
C. F1>F2,W1>W2 D. F1=F2,W1>W2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5. 如圖甲所示是足球比賽中某球員傳球后足球在空中飛行的一段運動軌
跡,忽略空氣阻力,圖乙是該足球落地后彈跳的過程。關于以上兩過程,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甲   乙
B
A. 圖甲中足球從A點移動至B點的過程中,球員對球做了功
B. 圖甲中足球在從A點移動至B點的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
C. 圖乙中A、B兩點為同一高度,該足球在這兩點機械能相等
D. 圖乙中足球在最高點D點的動能為零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6. 甲裝置中,空吊籃A重25 N,B處繩子承受的拉力足夠大,C處繩子承受
的最大拉力為100 N。小壯將A提升到高處,施加拉力F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
乙,A上升速度隨時間變化關系如圖丙。忽略繩重、摩擦、空氣阻力。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D )
D
A. 動滑輪所受的重力為15 N
B. 在1~2 s內克服滑輪重做的額外功為30 J
C. 此裝置最多能勻速運載160 N重的貨物
D. 此裝置運載貨物的最高機械效率為92.5%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7. 如圖所示,用力打開夾子過程中,標注的夾子支點、動力、阻力正確的
是( A )
A B C D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8. 如圖所示,是我國古代《墨經》最早記述秤的杠桿原理,下列有關它的
說法正確的是( D )
w
A. “標”“本”表示力,“權”“重”表示力臂
B. 圖中的B點為杠桿的支點
C. “權”小于“重”時,A端一定上揚
D. 增大“重”時,應把“權”向A端移
D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如圖所示,木板A放在水平地面上,用16 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使足夠
長的木板A以0.3 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相對于地面靜
止,彈簧測力計示數為2 N,若不計滑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滑輪摩
擦,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木板A與地面間的摩擦力為2 N
B. 滑輪向右移動的速度為0.3 m/s
C. 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為2 N,方向水平向左
D. 繩子拉木板的功率為2.4 W
D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0. 甲、乙兩臺汽油機,甲汽油機的效率為 30%,乙汽油機的效率為20%,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
A. 甲汽油機做的功比乙汽油機做的功多
B. 甲汽油機的功率比乙汽油機的功率大
C. 在相同的時間內,甲汽油機燃燒的汽油比乙汽油機多
D. 在消耗相同的汽油時,甲汽油機做的有用功比乙汽油機多
D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六、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
51. 將一個新鮮的雞蛋分別浸入盛有水和濃鹽水的容器中,雞蛋靜止在兩個
容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 )
A. 雞蛋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
B. 雞蛋在水和濃鹽水中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C. 雞蛋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 雞蛋的密度小于濃鹽水的密度
C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2.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個完全相同的容器內,裝有適量的水,
將A、B、C三個體積相同的正方體分別放入容器內,待正方體靜止后,三個
容器內水面高度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第52題圖
A
A. 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關系為FA<FB<FC
B. 三個物體的密度大小關系為ρA>ρB>ρC
C. 容器對桌面的壓力大小關系為F甲>F乙>F丙
D.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大小關系為p甲>p乙>p丙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3.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幾個實驗情景。實驗
甲、丙和丁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分別為4.0 N、2.8 N和2.5 N。若鹽水的密
度為1.2×103 kg/m3(g取10 N/kg),則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D )
A. 物體A的密度為2.8×103 kg/m3
B. 實驗乙中,物體A受到的拉力為1.0 N
C. 實驗丙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比乙中小0.5 N
D. 實驗丁中,A物體排開的鹽水的體積為100 cm3
第53題圖
D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4. 兩個量筒均裝有20 mL的水,往量筒中分別放入甲、乙兩個不吸水的物
塊,物塊靜止后如圖所示,水的密度為1 g/cm3,g取10 N/kg,則( B )
第54題圖
B
A. 甲的體積為40 cm3
B. 甲受到的浮力為0.4 N
C. 乙排開水的體積小于20 mL
D. 乙受到的浮力小于甲受到的浮力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5. 一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將圓柱體從盛水燒杯上方離水面某一高度
處緩慢下降,將圓柱體逐漸浸入水中。如圖是整個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與圓柱體下降高度變化關系的圖像。(g取10 N/k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C )
A. 圓柱體受到的重力是8 N
B. 圓柱體受到的最大浮力是12 N
C. 當圓柱體剛好全部浸入時,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為400 Pa
D. 圓柱體的密度是1.2×103 kg/m3
第55題圖
C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6. 如圖所示,小明在洗水果時發現,丟入水中的蘋果有這樣的運動過程:
蘋果先從空氣中進入水中,在全部浸沒水中后會繼續向下運動一段距離,然
后向上運動,最終漂浮在水面上。關于蘋果的受力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D )
A. 蘋果向上運動是因為受到的浮力變大
B. 蘋果向下運動的過程中,受到的重力小于浮力
C. 蘋果受到的浮力先變大,再變小,最后變大
D. 蘋果受到的浮力先變大,再不變,然后變小,最后不變
D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7. 甲、乙兩個燒杯中盛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把銅絲纏繞在木棒的一端
做成一個自制密度計,將其先后放入甲、乙兩燒杯中,靜止時如圖所示。下
列說法錯誤的是( A )
A. 甲燒杯中液體的體積比乙燒杯中液體的體積小
B. 桌面對甲、乙兩燒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
C. 甲、乙兩燒杯中密度計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
D. 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
A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解析】AC. 甲、乙圖中密度計都處于漂浮狀態,密度計受到的浮力等于自
身的重力,則F浮甲=F浮乙,由圖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V排乙,
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ρ液=,所以ρ甲<ρ乙,因為甲、乙兩個燒杯中盛有
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由ρ=可知,甲的體積大于乙的體積,故 A錯誤、C
正確;B. 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燒杯、液體、密度計的重力之和,所以
桌面對甲、乙兩燒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D. 燒杯內的液體對燒杯
底的壓力大小等于液體和密度計的重力之和,因為兩種液體的質量相等,所
以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 A。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8. “學中做,做中學”是陶行知主張的重要學習理念。小明用吸管進行多
項科學實踐活動,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 )
B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參考答案
1. A 2.D 3.D 4.A 5.A 6.A 7.D 8.B 9.B 
10. D 11.D 12.D 13.C 14.A 15.D 16.D 17.D 18.D
19. A 【解析】A相對于B保持靜止狀態,水平方向上A受到拉力F1和摩擦力
作用,摩擦力和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拉力F1是5 N,A受到的摩擦力是5 N;
根據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受到B的摩擦力水平向左,大小是5 N,所
以B上表面受到A的摩擦力水平向右,大小是5 N;物體B進行勻速直線運動,
水平方向上受到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地面對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水平
向左的拉力F2,這三個力是平衡力,所以地面對B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與水平
向左的拉力F2之和等于A對B水平向右的摩擦力,所以B下表面受到地面的摩
擦力大小為5 N-3 N=2 N;綜上所述,物體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分別為5 N、2 N,故A正確。故選A。
20. C 21.B 22.D 23.A 24.B 25.D 26.B 27.C 28.D 29.C 
30.D 31.C 32.A 33.C 34.D 35.D 36.C 37.A 38.B 39.B 
40.C 41.D 42.C 43.D 44.A 45.B 46.D 47.A 48.D 49.D 
50.D 51.C 52.A 53.D 54.B 55.C 56.D
57. A 【解析】AC. 甲、乙圖中密度計都處于漂浮狀態,密度計受到的浮
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則F浮甲=F浮乙,由圖可知,密度計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甲
>V排乙,根據F浮=ρ液gV排可得ρ液=,所以ρ甲<ρ乙,因為甲、乙兩個燒
杯中盛有質量相同的不同液體,由ρ=可知,甲的體積大于乙的體積,故 A
錯誤、C正確;B. 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大小等于燒杯、液體、密度計的重力之
和,所以桌面對甲、乙兩燒杯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B正確;D. 燒杯內的液
體對燒杯底的壓力大小等于液體和密度計的重力之和,因為兩種液體的質量
相等,所以液體對甲、乙兩燒杯底部的壓力大小相等,故D正確。故選 A。
58. B(共27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填空題專項訓練(一) 聲、光、熱
一、聲現象
1. 音樂課上,老師彈拔琴弦能發出琴聲,說明聲音是由物體的 而產
生,用大小相同的力撥動粗細不同的琴弦,發出聲音的 不同。為防
止影響隔壁班級上課,要關緊門窗,是在 控制噪聲。
2. 汽車上的電子防盜報警裝置,在車門被撬開時能發出報警聲,提醒人們車
輛被盜,這是利用了聲音可以傳遞 ;接聽電話時,很容易分辨出熟
人的聲音,這主要是根據聲音的 來判斷的;戴著耳機在嘈雜的公共
場所聽音樂時,往往需要增大音量,這是增大了聲音的 。(后兩空
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
振動 
音調 
傳播過程中 
信息 
音色 
響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 在建造音樂廳時,為了減少回聲對觀眾聽覺的干擾和影響,應盡量減少四
周墻壁對聲音的反射,因此音樂廳內四周墻壁表面要采用 (選
填“松軟多孔”或“堅硬光滑”)的材料。觀眾在音樂廳時,音樂聲是通過
空氣,以 的形式傳入人耳的。
松軟多孔 
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4. 小亮演奏兩種自制樂器時,發現兩種樂器的波形圖如圖甲、乙所示,由圖
可知兩種樂器發出的聲音具有相同的 ,不同的響度和 ;小
亮單獨演奏乙時出現圖丙所示的波形圖,是因為 發生了改變(前三
空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研究發現乙樂器共有A、C、D、
E、F、G六個音,振動頻率分別為:1 396.913 Hz、698.456 Hz、783.991
Hz、932.328 Hz、1 046.502 Hz、1 174.66 Hz,則音調最高的是 (選
填A、C、D、E、F、G中的一個)。
音調 
音色 
響度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聲吶”裝置是利用 (選填“超聲波”或“次聲波”)方向性
好、水中傳播距離遠等特點制成的,用來探測潛艇、魚群等水下目標和測繪
海底地形;使用“聲吶” (選填“能”或“不能”)測量地球與月
亮之間的距離。
超聲波 
不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物態變化
6. 用同一支溫度計分別測量當天正午與晚上的氣溫,兩次溫度計的示數如圖
甲、乙所示,其中 圖是晚上的氣溫,其示數是 °C。
乙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7. 冬天,人說話時可以看到口里不斷有“白氣”呼出,呼出的“白氣”
是由人呼出的氣體中的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產生的。夏
天,打開冰箱冷凍室時可以看到從冰箱里沖出“白氣”,冷凍室內壁附
著有“白色粉末”,其中“白氣”是冰箱 (選填“里面”或
“外面”)的水蒸氣液化產生的,“白色粉末”主要是水蒸氣
(填物態變化名稱)產生的。
8. 過年時北方人都有吃餃子這一習俗。煮餃子的水在沸騰過程中溫度 ;打開鍋蓋取餃子時,如果被水蒸氣燙傷比被開水燙傷要嚴重,因為水蒸氣液化
(選填“吸熱”或“放熱”)。
液化 
外面 
凝華 
不變
放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羊肉湯是人們喜愛的一道菜品,俗話說“熬湯煮肉,加火不如加蓋”。熬
湯時加蓋可以 (選填“增大”或“減小”)鍋內氣壓,使湯水沸
點 (選填“升高”或“降低”),從而使湯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爛。
10. 游泳者出水后,由于水分蒸發 身體會感到冷,此時他會不由自
主地將身體蜷縮起來,這其實是為了 (選填“加快”或“減慢”)
水分蒸發;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幾桶水,是利用水 (填物
態變化名稱及“吸熱”或“放熱”),使窖內溫度不會太低。
增大 
升高 
吸熱 
減慢 
凝固放熱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內能及其應用
11. 如圖為某款兒童用的驅蚊手環,剛撕開包裝袋會聞到驅蚊劑的味道,這
是 現象;溫度越高氣味越明顯,是因為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
越 。
擴散 
劇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豆漿制作始于西漢,主要有磨豆、過濾、煮漿三個步驟。
(1)“煮漿”時,廚房里豆香四溢,這說明 。
A. 分子可以再分 B. 分子間只存在引力
C. 分子間只存在斥力 D.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過濾”時,豆漿從濾網下落至木桶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關于下
落過程中的豆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比熱容減小 B. 比熱容不變
C. 含有的熱量增加 D. 含有的熱量減少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3)“磨豆”時,人推動石磨轉動的過程與活塞通過“連桿”推動曲軸轉
動的過程相似。圖2為汽油機某沖程的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沖程為排氣沖程 B. 該沖程為做功沖程
C. 活塞做直線運動 D. 曲軸做直線運動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如圖所示,“曲水流觴”是古代文人墨客詩酒唱酬的一種雅事。將酒盞
漂浮在清冽的溪水上隨溪流動,會降低酒的溫度,在這個過程中,酒的內
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是通過 的
方式改變酒的內能;若酒盞里質量為100 g,溫度為30 °C的酒在漂流過程
中,放出了1 700 J的熱量,酒的溫度將降低至 °C。[c酒精=3.4×103
J/(kg·℃)]
減小 
熱傳遞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汽油機是熱機的一種,如圖甲所示是一臺單缸四沖程汽油機工作狀態示
意圖,由圖可以看出,此沖程的能量轉化情況與 (選填“乙”或
“丙”)圖相同,如果此汽油機每秒內對外做功10次,飛輪的轉速為
r/min。
乙 
1 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2023年9月17日,石家莊首批10輛氫能源公交車正式上線。全部投入到
216路公交線路運營,標志著省會公交正式邁入氫能源時代。氫能源與化石
燃料相比,具有的顯著優勢是 ,它燃燒時將 能轉化為內能。質量為0.6 kg的氫燃料完全燃燒,若放出的熱量有50%被質量為200 kg、溫度為15 °C的水吸收,能使水
溫升高 °C。[c水=4.2×103 J/(kg·℃),q氫=1.4×108 J/kg]
氫氣與氧氣燃燒后只生成水,不會污染環境
化學 
5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光現象
16. 小明在公園游玩時,看到了一些光現象。
(1)茂密的樹下有很多圓形的小光斑,是由于 而形成的
太陽的“像”。
(2)看到湖水中游動的“魚”比其實際位置要 (選填“深”或
“淺”)一些。
光沿直線傳播 
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7. 在電影院里,各座位上的人都能看清銀幕上的畫面,這是因為光在銀幕
上發生了 反射。教室里某位置上的同學看不清黑板上某處的粉筆字,
感覺該處比較亮,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該處發生 (選填“漫”或
“鏡面”)反射。雨后的夜晚,迎著月光走的人會看到積水比路面要
(選填“暗”或“亮”)。
漫 
鏡面 
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如圖所示,一位身高1.6 m的市民站在2 m高平面玻璃制的地鐵安全門前1
m處候車。她在鏡中的像高是 m,她到像的距離是 m。地鐵到站
后,安全門向左右兩側水平移動打開,站在原地的市民在左右兩側安全門中
成像的位置 (選填“改變”或“不改變”)。
1.6 
2 
不改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如圖所示,2024年3月29日,揭東地區的人們看到太陽的周圍出現一個彩
色的光圈,仿佛祥瑞降臨。這是一種罕見的天象——日暈,它是光透過高空
云層中的冰晶 (選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這種現象說明太陽光 (選填“是”或“不是”)單色光。光的三原
色為紅、 、藍。
折射 
不是 
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紅外線和紫外線經常被應用在電子產品中,它們都屬于
(選填“可見光”或“不可見光”)。家中的空調遙控器是靠
(選填“紅外線”或“紫外線”)來實現對空調的遙控的。
不可見光 
紅外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五、透鏡及其應用
21. 清晨,花朵上常會出現一些晶瑩剔透的水珠,如圖所示,一滴水珠相當
于一個 ,透過晶瑩剔透的水珠,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花瓣的紋
理。此時我們看到的花瓣的紋理是 (選填“虛”或“實”)像。
凸透鏡 
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如圖甲是貓追老鼠的畫面,透過裝有水的圓柱形玻璃杯看到畫中的“老
鼠”如圖乙所示,玻璃杯相當于一個 透鏡,“老鼠”是 (選填
“實”或“虛”)像,將水杯靠近畫面,直到緊貼畫面過程中,像的大小的
變化情況是 。
凸 
實 
先變大后變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如圖所示,小明拍完全班畢業照合影后,想拍一張單身照。若小明不
動,攝影師應采取的方法是使相機 (選填“靠近”或“遠離”)
他,同時鏡頭 (選填“向外”或“向內”)伸縮。若此時相機的鏡
頭伸縮裝置損壞,導致鏡頭卡住不能動,攝影師可以在鏡頭前加一個合適度
數的 (選填“近視”或“遠視”)眼鏡的鏡片。
靠近 
向外 
遠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現如今的大街小巷,不論哪里,都能看到這樣的人:他們齊刷刷低頭盯
著屏幕,手里拿著手機,玩游戲、看視頻、發微信……這就是“手機依賴
癥”的表現,他們被稱為“低頭族”。
(1)如圖甲所示,用相機拍照時,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 (選填
“倒立”或“正立”)的、縮小的實像。該鏡頭可以用來矯正
(選填“近視眼”或“遠視眼”)。
倒立 
遠視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如圖乙是人臉識別測溫系統終端。當人站在某范圍內時,光源自動打
開照亮 (選填“人臉”或“顯示屏”),人通過攝像頭成一個倒
立、 的實像。
(3)手機掃碼支付極大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如圖丙所示,手機掃描二維
碼,相當于給二維碼拍了一張照片,攝像頭到二維碼的距離應位于
處。
人臉 
縮小 
二倍焦
距之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參考答案
1. 振動 音調 傳播過程中 2. 信息 音色 響度
3. 松軟多孔 波 4. 音調 音色 響度  A
5. 超聲波 不能 6. 乙 -4 7. 液化 外面 凝華 8. 不變 放熱 
9. 增大 升高  10. 吸熱 減慢 凝固放熱
11. 擴散 劇烈  12. (1)D (2)B (3)C
13. 減小 熱傳遞 25  14. 乙 1 200 
15. 氫氣與氧氣燃燒后只生成水,不會污染環境 化學 50
16. (1)光沿直線傳播 (2)淺  17. 漫 鏡面 亮 
18. 1.6 2 不改變  19. 折射 不是 綠 20. 不可見光 紅外線
21. 凸透鏡 虛 
22. 凸 實 先變大后變小
23. 靠近 向外 遠視
24. (1)倒立 遠視眼 (2)人臉 縮小 (3)二倍焦距之外(共50張PPT)
第一部分 中考題型專項訓練
一 選擇、填空題專項訓練
填空題專項訓練(二) 力學
一、質量與密度
1. 俗話說得好“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此過程中鐵棒的密度 ;一個氧氣瓶充滿氧氣,在給急救病人供氧時用去了一半氧氣,則氧氣的密度 。(前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在用水銀體溫計測量發燒病人的體溫時,溫度計內水銀的 (選填“質量”或“密度”)不變。
不變
變小 
質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 濟源市堅持在農村學校實施學生營養餐進校園。
如圖是濟源市某學校免費為學生提供的袋裝牛奶,若該牛奶的密度為
1.02×103 kg/m3,則一袋牛奶的質量為 kg;牛奶喝掉一半,剩余
牛奶的密度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0.204 
不變 
3. 某醫院住院部有一氧氣鋼瓶中裝有密度為5 kg/m3的氧氣,給病人供氧用了
一半,則剩余氧氣的密度是 kg/m3;病人用冰塊進行物理降溫,取
36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變成冰后的體積為 cm3。(ρ冰=
0.9×103 kg/m3)
4. 有一枚紀念幣,它的質量是16.1 g,體積為1.8 cm3,這枚紀念幣的密度
是 g/c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將它從地球帶到月球上,其質
量 (選填“變化”或“不變化”)。
2.5 
400 
8.9 
不變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5. 小明同學在探究甲、乙兩種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的關系時,繪制出如圖
所示的圖像,由圖可知,乙物質的密度約為 g/cm3。甲、乙兩種物質
的密度之比為 。用甲、乙兩種不同的物質做成質量相同的實心體,
則它們的體積之比V甲∶V乙= 。
1.25 
4∶1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二、常見的力:重力、彈力、摩擦力
6. 工人在砌墻時利用重垂線來檢查墻壁是否豎直,這利用了重力的方向總
是 。在拔河比賽時,運動員身體后傾,這是利用了
(選填“降低重心”或“增大支撐面”)可以提高物體的穩定程度。
7. 小明發現打羽毛球時(如圖所示),球能飛很高但總會落向地面,是由于
受到 力的作用,若球的質量為0.02 kg,則其受到的這個力的大小
為 N。并且每次擊球時,都是球頭與球拍接觸,
這是因為羽毛球的 在球頭位置。(g取10 N/kg)
豎直向下 
降低重心
重 
0.2 
重心 
第7題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8. 月球對其表面物體的引力只有地球對地面物體引力的六分之一,地球上質
量為60 kg的宇航員乘宇宙飛船到達月球后,他在月球上的重力
為 N;若他在地球上最多能舉起質量為50 kg的物體,則他在月球上
最多能舉起 kg的物體;如圖所示,若他在地球上用200 N的拉力把拉
力器拉長L(在彈性限度內),則他在月球上把該拉力器仍拉長L,所需的拉
力大小F (選填“>”“<”或“=”)200 N。(g取10 N/kg)
第8題圖
100 
30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9. 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的《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于農業和手工業
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在書中記載的“懸弓彈棉”中,將木弓用細繩吊在一根
竹竿上,如圖所示,竹竿發生了 產生彈力;然后將弓弦大部分
放入棉花中,用木棰頻頻擊打弓弦的露出部分,就可以使板上棉花疏松,使
棉花變疏松的力的施力物體是 (選填“竹竿”“木棰”或“弓
弦”)。
第9題圖
彈性形變 
弓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0. 如圖,甲物體重6 N,乙物體重10 N,彈簧測力計重力及摩擦均不計。則
當甲、乙兩物體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 N,乙物體對地面的壓力
是 N。
第10題圖
6 
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1. 某消防員在日常訓練中進行爬桿練習,如圖所示,當他加速向上爬桿
時,所受的合力方向向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 。
第11題圖
上 
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2. 某同學看到家里的書柜門松了,關不緊。他找到一張紙折了幾疊后
夾在柜門與門框之間,書柜門就能關緊了,這主要是通過增加
的方法增大柜門與門框之間的摩擦力。磁浮列車車速可達500 km/h,這
是由于它行駛時與軌道間的摩擦力很小,它是利用 的
方法減小摩擦力的。
壓力 
使接觸面分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3. 如圖所示,在彈簧測力計的兩側沿水平方向各用4 N拉力并使其保持靜
止,此時F1的大小為 ,彈簧測力計受到的合力為 。
第13題圖
4 N 
0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如圖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塊A處于靜止狀態,右側砝碼和托盤的總
重力為6 N,左側水平放置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4 N,若輕輕取走盤中的部
分砝碼,使其總重力減小到3 N,木塊A始終處于靜止狀態(不計繩與滑輪間
摩擦),則此時木塊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 N,方向 。
第14題圖
1 
水平向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如圖所示,用6 N的力握住總重為1.5 N的水杯靜止不動,手與水杯之間
摩擦力的大小為 N;若握力增大到8 N,則手與水杯之間摩擦力的大
小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第15題圖
1.5 
不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三、力與運動
16. 小明走路上學時不小心踢到石頭摔了一跤。小明摔跤的原因是腳踢到石
頭停了下來,而上半身由于 會繼續向前運動,所以摔倒;走路時以
小明為參照物,路邊的樹木是 的,以背上的書包為參照物,小明
是 的(后兩空選填“運動”或“靜止”)。
17. 足球比賽中,用力將靜止的球踢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球由于具有 繼續向前運動,踢球時腳會覺得痛,這說明力的
作用是 的。
慣性 
運動 
靜止 
運動狀態
慣性 
相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8. 如圖所示,用細線拴一塊橡皮,甩起來,使橡皮繞手做圓周運動,這說
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選填“運動狀態”或“形狀”)。如果
這時橡皮所受所有的力都突然消失,橡皮將做 運動,橡皮的慣
性大小只與它的 有關。
運動狀態 
勻速直線 
質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9. 踢毽子起源于漢代,高承《事物紀原》記:“今時小兒以鉛錫為
錢,裝以雞羽,呼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在如圖所示的游戲中,毽
子被踢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 。被踢出后,毽子上
升到最高處時,毽子將處于 (選填“平衡”或“非平衡”)
狀態。(不計空氣阻力)
運動狀態 
非平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 金屬球用細線掛在車廂內,并相對于車靜止,位置如圖甲所示。車若是
由東向西運動,則是做 (選填“勻速”或“加速”)直線運動。在
此狀態下將細線剪斷,則小球下落的位置是 (選填“a”“b”或
“c”)處;若小車由甲狀態變成乙狀態,則說明車是處于 (選填
“加速”或“減速”)狀態。
勻速 
b 
減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1. 如圖甲所示,重為4 N的正方體鐵塊,被大小為5 N的水平吸引力吸附在
足夠大的豎直磁性平板上勻速下滑,這時鐵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大小
為 N;若對鐵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拉,如圖乙,使該鐵塊勻速
豎直向上運動,則F拉= N,勻速運動時,墻對鐵塊的吸引力和鐵塊對
墻的吸引力是一對 (選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
0 
8 
相互作用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2. 下表為某次體育男子800米跑考試要求,小明同學參加800米跑時,全程
平均速度為4 m/s,該項目得 分,跑過彎道時受 (選填
“平衡力”或“非平衡力”),沖過終點后不能立即停下來,是因為小明具
有 。
分值 10 9 8 7
男子800米跑(分·秒) 3'15'' 3'30'' 3'50'' >3'50''
9 
非平衡力 
慣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3. 物塊A靜止在粗糙程度均勻的水平桌面上,如圖甲所示,物塊A受到水平
拉力F的作用,拉力隨時間t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小萍從t=0開始,每隔2 s
記錄一次物塊A的位置(用“·”表示物塊A),如圖丙所示,5 s時物體處
于 狀態,6 s~12 s內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 N,10 s~18 s內物塊
的平均速度為 cm/s。
靜止 
6 
5.7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4. 立定跳高可分解為下蹲、蹬伸和騰空三個過程。如圖為某運動員下蹲后
在蹬伸過程中所受地面支持力F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據圖可知,該運動員受
到的重力為 N;他在 (選填“t1”“t2”或“t3”)時刻獲得向
上的最大速度。
500 
t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四、壓力與壓強
25. 如圖,物體A原來靜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拉力拉物體使物體的
一半離開桌面的過程中,桌面受到的壓力 ,物體對桌面的壓強 ,物體受到的摩擦力 (均選填“變大”“不變”或“變
小”)。
第25題圖
不變 
變大
不變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6. 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1.2 kg、棱長為10 cm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將
該立方體靜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立方體對水平地面的壓強為 Pa;若
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b部分對水平
地面的壓強 (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立方體對水平
地面的壓強。(g取10 N/kg)
第26題圖
1 200 
小于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7. 如圖甲所示是一輛不慎駛入水中汽車的車門。隨著水位升高,車門A處受
到水的壓強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建議汽車不
慎駛入水中時,應立即設法從車內逃離,緊急情況下,應揮動圖乙逃生錘,
使逃生錘的 (選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邊角,砸窗逃離。
變大 
A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8. 如圖是小明家盆景的自動供水裝置,其原理如下:裝滿水的瓶子倒置于
盤中,瓶口恰好被水浸沒,此時瓶中的水 (選填“會”或“不
會”)下降,當盤中水位下降使瓶口露出水面時,空氣進入瓶中,瓶中水就
流出,又使盤中水位升高,這樣盆景盤中水位始終保持一定高度,該裝置的
原理是巧妙地利用了 ;圖上瓶中水位上A處 (選填
“是”或“不是”)真空。
不會 
大氣壓 
不是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29. 某同學利用兩個相同玻璃瓶、帶孔的橡皮塞、細玻璃管,分別組成如圖
甲、乙所示的兩個裝置。其中 (選填“甲”或“乙”)裝置可以用來
粗測大氣壓強,乘坐電梯把該裝置從1樓拿到28樓,會看到細管中的水
面 (選填“上升”或“下降”)。
第29題圖
乙 
上升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0. 如圖所示,裝修時,工人取兩端開口的透明塑料軟管灌滿水。將它兩端
靠在墻面的不同地方,利用靜止的水面A、B記下兩個等高標記。這根軟管相
當于一個 ;若A處距離水平地面0.7 m,則地面上水管的C處受到
水的壓強約為 Pa。(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 N/kg)
第30題圖
連通器 
7 00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1. 如圖所示,盛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完全相
同的a、b兩均勻實心物體靜止在液體中,此時兩液面相平,則甲、乙容器底
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分別為p甲、p乙,甲、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
甲、F乙,則p甲 p乙,F甲 F乙。(均選填“>”“=”或“<”)
第31題圖
> 
>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2.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重為2 N的圓柱形薄壁溢水杯,底面積為100
cm2,溢水口距杯底7 cm,內裝有深度為5 cm的水,則溢水杯底部受到水的
壓力大小為 。(g取10 N/kg)
第32題圖
5 N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五、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物體的浮沉條件
33. 潛水艇的“掉深”指的是潛艇在水下航行時突然遇到密度較 的海
水,浮力急劇減小,就會像汽車掉進懸崖一樣急劇掉向海底,此時若想自
救,潛艇應 (選填“向內充水”或“向外排水”)。
小 
向外排水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4. 夏天原本漂浮在海面上的冰山熔化了一部分以后,冰山會在水中處
于 (選填“漂浮”“懸浮”或“沉底”)狀態。這個冰山在水下部
分的體積約為2×105 m3,則此冰山受到的浮力為 N。(ρ海水=
1.03×103 kg/m3,g取10 N/kg)
漂浮 
2.06×109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5. 夏天常把西瓜放在冷水里降溫,現將一個質量為3.6 kg的西瓜放在盛滿
冷水的桶中,西瓜漂浮,此時西瓜所受浮力為 N,若讓它恰好浸沒在
水中,共溢出冷水4 kg,則西瓜的體積是 m3,西瓜的密度
是 g/cm3(ρ冷水=1.0×103 kg/m3,g取10 N/kg)
36. 一艘輪船的排水量是8 000噸,它裝滿貨物在長江中航行時,受到的浮力
是 N(g取10 N/kg)。船從長江駛入大海時,受到的浮力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它將 (選填“上浮”或
“下沉”)一些。
36 
4×10-3 
0.9 
8×107 
不變 
上浮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7. 有兩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分別盛滿水和酒精,將同一只實心小球分別
放入兩只溢水杯中,若小球在兩種液體中均處于浸沒狀態,則溢出的水和酒
精的質量之比m水∶m酒精= ;但實際上有76 g的水和64 g的酒精溢
出,則可得此實心小球的體積為 cm3,小球的密度是 g/cm3。
(ρ水=1.0×103 kg/m3,ρ酒精=0.8×103 kg/m3)
38. 容器中裝有一定量的水,水中有一木塊由細線系著與容器底部相連,如
圖所示。木塊的體積為4×10-3 m3,此時木塊所受浮力為 N,細線的
拉力為 N。(ρ木=0.6×103 kg/m3,g取10 N/kg)
5∶4 
80 
0.95 
40 
16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39. 小明同學用“雪碧”飲料瓶做了一個浮力秤,如圖所示,當瓶中不放被
測物體靜止時,在瓶上與水面相平位置標記為零刻度線,再在瓶身上均勻標
記其他刻度線,左側標記的是長度值,右側標上相應的質量值。已知零刻度
線以上瓶身粗細均勻,其橫截面積為50 cm2,不放被測物體時浮力秤的總質
量為170 g,則浮力秤不放被測物體時,所受浮力為 N,浮力秤上“2
cm”刻度線對應的被測物體質量為 g(水的密度為1.0 g/cm3,g取10
N/kg)。
1.7 
10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0. 有不吸水的圓柱體A,頂部系有一根輕質細線(未畫出),已知A的質量
為0.66 kg,密度為1.1×103 kg/m3,圓柱體A的底面積為50 cm2,則圓柱體A
的體積為 cm3,現將圓柱體A豎直放入薄壁柱形容器中,如圖甲所
示,然后向容器中緩慢加入液體(ρA<ρ液),直至加滿,液體體積與深度的
關系如圖乙所示,則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積為 cm2,當液體加滿后,用
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升2 cm時,細線的拉力為1.8 N,液體的密度
為 kg/m3(g取10 N/kg)。
600 
150 
1.2×10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解析】圓柱體A的體積VA===6×10-4 m3=600 cm3,由圖
乙可知,設容器的底面積為S容,當深度為h0時,容器對應的體積為V容0=S容
h0=4V0+SAh0=4V0+50 cm2×h0,V0=,從深度h0~1.5h0,
容器對應的體積V容2=S容(1.5h0-h0)=0.5S容h0=7V0-4V0=3V0,V0=
,=,解得S容=150 cm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當液體加滿后,用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升2 cm,可求出水面的高度的變化量
Δh1===1 cm,由當液體加滿后,用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
升2 cm時,細線的拉力為1.8 N可知,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浮力的減少量F浮1
為1.8 N,物體浸入的高度減少了Δh'=Δh+Δh1=2 cm+1 cm=3 cm,液體
的密度減少量ρ液===1.2×103 kg/m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六、功和簡單機械
41. 掉在地上的彈性小球會跳起,但是越跳越低,如圖所示為小球在地面彈
跳的頻閃照片,從A點運動到B點,小球的 能轉化為 能;小
球在B位置的動能 小球在C位置的動能。
重力勢 
動 
大于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2. 如圖所示,是我國最先進的運20空中加油機正在高空給水平勻速飛行的
戰斗機加油。在加油的過程中,戰斗機相對運20是 的,運20的機械
能 (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靜止 
減小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3. 如圖甲是離手后的籃球在空中的運動軌跡,在它下落的過程中
能轉化為動能。圖乙為它在B和D兩點的能量柱狀圖,則籃球在D點的速
度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B點的速度,整個過程
中機械能 (選填“守恒”或“不守恒”)。
重力勢
等于 
不守恒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4. 如圖所示是一款智能送餐機器人,它的重力是400 N,如果機器人在水平
路面上以0.6 m/s的速度沿直線勻速運動20 m,它所受到的阻力為50 N。機器
人的重力做功 J,牽引力對機器人做功 J,功率為 W。
0 
1 000 
3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5. 如圖是小明在做俯臥撐和引體向上時的鍛煉場景:
(1)圖甲中小明靜止時地面對雙手的支持力為F1,圖乙中小明靜止懸掛在
單杠上時,單杠對他的作用力為F2,則F1 F2。
(2)如圖乙,小明的質量為60 kg,做一次引體向上需克服重力做
功 J,如果小明1 min完成10個引體向上,則他的功率是 W。
(g取10 N/kg)
< 
420 
7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6. 如圖1,是我國春秋時期勞動人民發明的一種提水工具——桔槔,其簡化
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裝置工作時,可利用“墜石”的重力,幫助人們輕松
地從井中提水。
(1)不改變支點O的位置和“墜石”的重力,想要提水時更省力,可以將
“墜石”懸掛點B適當 (選填“靠近”或“遠離”)支點O。
(2)若OA的長度為1 m,OB的長度為1.5 m,“墜石”的重力為100 N,桶
的重力為20 N,不計杠桿AOB和豎桿自身重力、繩重和摩擦,若要豎直勻速
提起180 N的水,人還需要施加 N的拉力,此過程中,“墜石”下降的
高度為3 m,則“墜石”的重力做功為 J。
遠離 
50 
300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7. 如圖所示,超市購物時,小明用沿斜面向上150 N的推力,將總重為500
N的小車勻速推到斜面頂端,用時20 s。已知斜面高1.2 m,長5 m。此過程
中小明做的有用功為 J;小明推力做功的功率為 W;該斜面
的機械效率為 。日常生活中人們利用斜面可以 (選填“省
力”或“省功”)。
600 
37.5 
80% 
省力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8. 如圖所示,起重機以1 m/s的速度將重1 500 N的貨物勻速提升4 s,穿過滑
輪的鋼絲繩中拉力F為600 N,則此過程中,有用功為 J,拉力的功
率為 W;若改用2 m/s的速度提升重物,則該起重機的機械效率
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6 000 
1 800 
不變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參考答案
1. 不變 變小 質量 2.0.204 不變 3.2.5 400
4. 8.9 不變化 5.1.25 4∶1 1∶4 6.豎直向下 降低重心
7. 重 0.2 重心 8.100 300 = 9.彈性形變 10.6 4
11. 上 上 12.壓力 使接觸面分離 13.4 N 0 N
14.1 水平向右 15.1.5 不變 16.慣性 運動 靜止
17. 運動狀態 慣性 相互 18.運動狀態 勻速直線 質量
19. 運動狀態 非平衡 20.勻速 b 減速 21.0 8 相互作用力
22.9 非平衡力 慣性 23.靜止 6 5.75 24.500 t3
25. 不變 變大 不變 26.1 200 小于 27.變大 A
28. 不會 大氣壓 不是 29.乙 上升 30.連通器 7 000
31. > > 32.5 N 33.小 向外排水 34.漂浮 2.06×109
35.36 4×10-3 0.9 36.8×107 不變 上浮
37.5∶4 80 0.95 38.40 16 39.1.7 100
40.600 150 1.2×103 
【解析】圓柱體A的體積VA===6×10-4 m3=600 cm3,由圖
乙可知,設容器的底面積為S容,當深度為h0時,容器對應的體積為V容0=S容
h0=4V0+SAh0=4V0+50 cm2×h0,V0=,從深度h0~1.5h0,
容器對應的體積V容2=S容(1.5h0-h0)=0.5S容h0=7V0-4V0=3V0,V0=
,=,解得S容=150 cm2;
當液體加滿后,用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升2 cm,可求出水面的高度的變化量
Δh1===1 cm,由當液體加滿后,用細線將A豎直向上提
升2 cm時,細線的拉力為1.8 N可知,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浮力的減少量F浮1
為1.8 N,物體浸入的高度減少了Δh'=Δh+Δh1=2 cm+1 cm=3 cm,液體
的密度減少量ρ液===1.2×103 kg/m3。
41. 重力勢 動 大于 42.靜止 減小 43.重力勢 等于 不守恒
44.0 1 000 30 45.(1)< (2)420 70
46. (1)遠離 (2)50 300
47.600 37.5 80% 省力
48.6 000 1 800 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西区| 长乐市| 富顺县| 丹江口市| 炎陵县| 张掖市| 凤翔县| 苏尼特左旗| 邮箱| 安泽县| 克山县| 阳原县| 东乌| 清远市| 黑河市| 镇坪县| 孟州市| 灵寿县| 罗定市| 宜川县| 永顺县| 五大连池市| 南和县| 越西县| 府谷县| 和龙市| 儋州市| 敦化市| 鹿邑县| 沙洋县| 禹州市| 光山县| 金湖县| 收藏| 武鸣县| 阿勒泰市| 宁远县| 阿图什市| 定安县| 拉萨市|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