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模擬診斷(一)八年級生物試題第I卷(選擇題)(20分)一、選擇題:1.顯微鏡下觀察到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后,要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可略微轉動IrA.粗準焦螺旋B.細準焦螺旋C.反光鏡D.遮光器靴照2.下列實驗操作及其目的的敘述,正確的是A.將種子萌發(fā)過程產生的氣體導入到澄清石灰水,目的是驗證氣體為氧氣B.使用顯微鏡觀察葉片下表皮時,轉動轉換器,目的是換用不同的目鏡C.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盡可能切得厚,目的是利于觀察到細胞D.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滴加生理鹽水,目的是保持細胞形態(tài)3.制作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在載玻片上首先滴加的液體分別是A.清水、清水B.生理鹽水、清水C.清水、生理鹽水D.生理鹽水、生理鹽水4.某小組四位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并繪制其結構簡圖。下列簡圖中正確且符合生物繪圖基本要求的是壞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膜細胞核B細胞核CD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質細胞質5.屠呦呦因創(chuàng)制了抗瘧新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在分類學上,青蒿和向日葵同科不同屬,青蒿和棉花同綱不同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青蒿與棉花的親緣關系比與向日葵的近B.青蒿與棉花的共同特征比與向日葵的多C.以上分類單位中,最小的分類單位是種D.向日葵與棉花之間沒有共同特征6.植物學家發(fā)現(xiàn)了三峽庫區(qū)特有的一種二級保護植物。該植物根長而細,莖短而直立,葉數子呈橢圓形,葉緣鋸齒狀,有長圓形或短線形孢子囊群。據此推測該植物屬于A.苔蘚植物B.蕨類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7.下列敘述中,屬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的是A.“春來江水綠如藍”B.“草盛豆苗稀”C.“雨露滋潤禾苗壯”D.“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8.生命的生存依賴于一定的環(huán)境,環(huán)境的變化會對生物產生各種影響.下列現(xiàn)象屬于環(huán)境影響生物的是A.枯葉蝶靜止時像一片枯葉B.馬里亞納海溝沒有綠色植物C.雷鳥的羽毛冬季為白色,夏季為灰色D.地衣生活在巖石表面,能加速巖石的風化9.在觀察種子的形態(tài)和結構實驗中,將浸軟的蠶豆和玉米種子剝去種皮或縱向剖開,觀察北初三生物一模診斷題第1頁(共6頁)結構。再滴加碘酒,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玉米的種皮與果皮緊貼在一起,不易剝離B.被染成藍色的部位是蠶豆和玉米種子的子葉C.蠶豆和玉米種子的結構都包括種皮、胚和胚乳D.若圖中箭頭指示部位受損,則蠶豆和玉米種子也能萌發(fā)10.隨意丟棄的廢電池會對環(huán)境造成極大的污染。某同學探究了廢電池浸出液對水稻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胚根和胚芽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水稻種子包括種皮和胚,胚有兩片子葉5個長受cm一胚根一胚芽B.水稻種子萌發(fā)過程中,胚芽早于胚根從破裂的種皮中長出來C.本實驗中,水稻種子的大小、空氣、溫度等因素屬于無關變量D.由實驗結果可知,廢電池浸出液對胚芽的抑制作用顯著大于01020304050>胚根康電池浸出液體積分數%11.將木本植物的莖剝去一圈樹皮,一段時間后會長出節(jié)瘤。這是由于破壞了A.木質部的導管B.形成層節(jié)瘤C.韌皮部的篩管D.髓12.吃棕子是端午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臘肉粽子是小翔同學的最愛,它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yǎng)豐富,含有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等多種營養(yǎng)物質。下圖是人體消化道的部分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上述營養(yǎng)物質消化和吸收的敘述,錯誤的是③大腸A.部分淀粉在①處被初步分解,參與的消化液是唾液B.蛋白質在②處被初步分解,起作用的酶是胃蛋白酶C.脂肪在③處被消化,參與的消化液只有腸液和胰液D.沒有被③吸收的水和無機鹽,有一部分被大腸吸收13.大豆在我國有幾千年的種植史,以大豆為材料制作的豆制品種類多樣,富含優(yōu)質的植物蛋白,還含有糖類、脂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豆制品中的蛋白質在口腔中被唾液初步消化B.蛋白質被胃液、胰液、膽汁等最終消化成氨基酸C.蛋白質和糖類、脂肪、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物質消化后都被小腸吸收D.青少年正值快速生長發(fā)育階段,建議多食用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初三生物一模診斷題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