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一下生物期中考試答案1-5 BCCCD 6-10BDBBD 11-15 CDDDC 16-20 ADDDC21.(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 解旋酶、DNA聚合酶 脫氧核苷酸(2)C和G間氫鍵較多,氫鍵數越多,DNA結構越穩定(2分)(3) C B 25 2600(4)大腸桿菌為噬菌體DNA復制提供原料(2分)22.(每空2分,共10分)(1)提高了翻譯效率(2) RNA聚合 miRNA(3)P蛋白能抑制細胞凋亡,miRNA表達量升高,與P基因的mRNA結合并將其降解的概率上升,導致合成的P蛋白減少,無法抑制細胞凋亡(4)可通過增大細胞內circRNA的含量,靶向結合miRNA使其不能與P基因的mRNA結合,從而提高P基因的表達量,抑制細胞凋亡23(每空2分,共16分)(1) 脫氧核苷酸(堿基對)的排列順序不同 等位 分離(2) 5 AABB或aaBB(3)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淡紫色:白色=1:1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2:124(除標注外,每空1分,共14分)(1) X 隱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2分)(2) 遵循 甲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體上,乙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體上,兩對基因屬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分)(3) BBXAY 或BbXAY bbXAXa(4) 不能 乙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由Ⅲ-11為乙病患者可知Ⅱ-6為乙病致病基因的攜帶者(基因型為Bb),Ⅱ-6的父母Ⅰ-1和Ⅰ-2均無乙病,可知這兩人至少有一位是乙病致病基因攜帶者,無法進一步確定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是來自Ⅰ-1還是Ⅰ-2(2分)(5)1/12(2分)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期期中試卷年級:高一 科目:生物(時間:75分鐘 滿分:100分)一、單選題(每空2.5分,共50分)1.孟德爾雜交實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選擇了嚴格自花受粉的豌豆作為材料,下列是對其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測交和自交都可以用來判斷一對相對性狀的顯隱性B.豌豆F2出現了性狀分離的現象說明不符合融合遺傳C.F2表現型的比例為3:1最能說明孟德爾分離定律的實質D.用豌豆做雜交實驗需要高莖豌豆作父本,矮莖豌豆作母本2.利用下圖所示的小桶和小球可模擬生物有性生殖中基因的遺傳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四個小桶中的小球數量需要相同,以控制無關變量B.每次取出的小球不需要再放回原小桶C.從Ⅰ和Ⅱ中抓取小球組合在一起,模擬了等位基因分離和受精過程D.從Ⅱ和Ⅲ中抓取小球組合在一起,模擬了基因自由組合和受精過程3.將一批遺傳因子組成為AA和Aa的豌豆,其中純合子與雜合子的比例均為1:1,種植在試驗田1,將另一批遺傳因子組成為Bb和bb的玉米種子,其中顯性與隱性的比例為1:1種植在試驗田2,則在自然狀態下,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比例分別為( )A.5:1、7:9 B.7:1、9:7 C.7:1、7:9 D.7:1、8:14.若馬的毛色受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馬與白色馬交配,F1均為淡棕色馬,F1隨機交配,F2中棕色馬:淡棕色馬:白色馬=1:2: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馬的毛色性狀的遺傳仍然遵循分離定律B.F1隨機交配,F2中出現棕色、淡棕色和白色,發生了性狀分離現象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馬交配,其子代中淡棕色馬所占的比例為3/8D.F2中淡棕色馬與棕色馬交配,其子代有兩種基因型且淡棕色:棕色=1:15.某種開紫花的植物有雌株、雄株和兩性植株3種性別類型,受1組遺傳因子A、A+、a控制,其中遺傳因子A存在時表現為雌株,不含遺傳因子A但含有遺傳因子A+時表現為兩性植株,只含遺傳因子a時表現為雄株。下列關于該植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A.該植物中的雌株與雄株雜交,子代雌株所占比例大于50%B.該植物性別的遺傳因子組成有6種,其中純合子有3種C.遺傳因子組成為A+a的植株自交兩代,理論上F2中雄株所占比例為1/9D.該植物體的花瓣細胞為液泡有色的紫色細胞6.豌豆子葉的黃色對綠色為顯性,種子的圓形對皺形為顯性,且兩對性狀獨立遺傳。以1株黃色圓形和1株綠色皺形豌豆作為親本,雜交得到F1,其自交得到的F2中黃色圓形∶黃色皺形∶綠色圓形∶綠色皺形=9∶3∶15∶5,則黃色圓形的親本產生的配子種類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7.某種植物果實重量由三對等位基因控制,這三對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對果實重量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已知隱性純合子和顯性純合子果實重量分別為150g和270g。現將三對基因均雜合的兩植株雜交,F1 中重量為190g的果實所占比例為( )A.3 / 64 B.5 / 64 C.12 / 64 D.15 / 648.已知某作物晚熟(W)對早熟(w)為顯性,感病(R)對抗病(r)為顯性,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已知含早熟基因的花粉有50%的概率死亡,且純合感病個體不能存活,現有一株純合晚熟抗病個體與一株早熟感病個體,雜交得 F1,取其中所有晚熟感病個體自交,所得 F2表現型比例為( )A.9∶3∶3∶1 B.10∶5∶2∶1C.16∶8∶2∶1 D.15∶5∶3∶19.斑翅果蠅翅的黃色和白色、有斑點和無斑點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 、B/b控制。用純合的黃色有斑點果蠅與白色無斑點果蠅進行雜交,F1全是黃色有斑點果蠅。讓F1雌雄果蠅交配得F2,F2表現型比例為7∶3∶1∶1。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斑翅果蠅翅的顯性性狀為黃色、有斑點B.F2出現7∶3∶1∶1的原因是基因型為Ab雌配子或者雄配子不育C.F2的基因型共有8種,其中純合子比例為1/4D.選F1中的果蠅進行測交,則測交后代表現型的比例為1∶1∶1或1∶1∶1∶110.甲、乙為某哺乳動物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示意圖,且圖示兩細胞均已發生變異;丙為細胞分裂過程中每條染色體上DNA含量變化曲線。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動物的性別為雌性,體細胞中共含有8個DNA分子B.處于丙圖DE段時,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包括兩條并列的姐妹染色單體C.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中期,乙細胞是初級卵母細胞D.乙細胞中所示現象可發生于丙圖BC段11.下列關于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的異常現象及其可能原因的分析,錯誤的是( )A.基因型為AaXBY的個體產生了一個不含A、a基因的XBXB型配子——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體分離都異常B.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產生了AB、Ab、ab、aB4種配子——四分體時期發生了互換C.基因型為AaXBXb的個體產生了一個aXBXB型配子——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異常D.一個基因型為AaBb的精原細胞只產生了2種配子——減數分裂正常12.科研工作者做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時,分別用同位素32P、35S、18O和14C對噬菌體以及大腸桿菌成分做了如下標記。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噬菌體成分 用35S標記 未標記 用14C標記大腸桿菌成分 用32P標記 用18O標記 未標記A.第二組實驗中,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中存在的氧元素是18OB.第三組實驗中,子代噬菌體的DNA中不一定含有14CC.第一組實驗中,噬菌體DNA在細菌體內復制了三次,釋放出的子代噬菌體中含有32P的噬菌體和35S的噬菌體分別占子代噬菌體總數的100%、0D.第三組實驗經過一段時間培養后離心,檢測到放射性主要出現在沉淀物中13.某學習小組在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活動中,嘗試利用如下表所示材料構建一個含脫氧核苷酸數最多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各分子之間的連接鍵及堿基對之間的氫鍵都用訂書針(足夠多)代替,一個訂書針代表一個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600個 520個 A150個 G120個 T130個 C140個A.用以上材料能構建一個含520個脫氧核苷酸的DNA雙螺旋結構模型B.DNA分子中每個脫氧核糖上都連接著兩個磷酸基團和一個含氮堿基C.用以上材料構建的DNA分子模型可以有420種堿基排列方式D.在構建該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過程中,一共需要用到2118個訂書針14.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復制兩次,得到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A.胸腺嘧啶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15.下圖所示DNA分子片段中一條鏈含15N,另一條鏈含14N。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解旋酶作用于③處,DNA聚合酶催化形成①處的化學鍵B.該DNA分子含有2個游離的磷酸基團,除此之外其余磷酸基團均與2個脫氧核糖相連C.若該DNA分子中一條鏈上G+C占該鏈堿基總數的56%,則無法確定整個DNA分子中T的含量D.把此DNA放在含14N的培養液中復制三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816.某單鏈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正鏈 RNA(+RNA)。該病毒感染宿主后,合成相應物質的過程如圖所示,其中①~④代表相應的過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RNA 復制出的子代 RNA具有mRNA 的功能B.病毒蛋白基因以半保留復制的方式傳遞給子代C.過程①②③的進行需 RNA 聚合酶的催化D.過程④在該病毒的核糖體中進行17.翻譯過程如圖所示,其中反密碼子第1位堿基常為次黃嘌呤(I),與密碼子第3位堿基A、U、C皆可配對。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tRNA分子內部不發生堿基互補配對B.反密碼子為5'-CAU-3'的tRNA可轉運多種氨基酸C.mRNA的每個密碼子都能結合相應的tRNAD.堿基I與密碼子中堿基配對的特點,有利于保持物種遺傳的穩定性18.某種蜜蜂的蜂王和工蜂具有相同的基因組。雌性工蜂幼蟲主要食物是花蜜和花粉,若喂食蜂王漿,也能發育成為蜂王。利用分子生物學技術降低 DNA 甲基化酶的表達后, 即使一直喂食花蜜花粉,雌性工蜂幼蟲也會發育成蜂王。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A.花蜜花粉可降低幼蟲發育過程中DNA的甲基化B.蜂王DNA的甲基化程度高于工蜂C.蜂王漿可以提高蜜蜂DNA的甲基化程度D.DNA的低甲基化是蜂王發育的重要條件19.研究者在培養野生型紅眼果蠅時,發現一只眼色突變為奶油色的雄蠅。為研究該眼色遺傳規律,將紅眼雌蠅和奶油眼雄蠅雜交,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奶油眼色至少受兩對獨立遺傳的基因控制B.F2紅眼雌蠅的基因型共有6種C.F1紅眼雌蠅和F2伊紅眼雄蠅雜交,得到伊紅眼雌蠅的概率為5/24D.F2雌蠅分別與F2的三種眼色雄蠅雜交,均能得到奶油眼雌蠅20.雌性小鼠在胚胎發育至4-6天時,細胞中兩條X染色體會有一條隨機失活,經細胞分裂形成子細胞,子細胞中此條染色體仍是失活的。雄性小鼠不存在X染色體失活現象。現有兩只轉熒光蛋白基因的小鼠,甲為發紅色熒光的雄鼠(基因型為XRY),乙為發綠色熒光的雌鼠(基因型為XGX)。甲乙雜交產生F1,F1雌雄個體隨機交配,產生F2。若不發生突變,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F1中發紅色熒光的個體均為雌性B.F1中同時發出紅綠熒光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C.F1中只發紅色熒光的個體,發光細胞在身體中分布情況相同D.F2中只發一種熒光的個體出現的概率是11/16三、非選擇題(共4道題,50分)21.(共10分)科學家利用大腸桿菌進行了DNA復制方式的實驗探究,下圖1為DNA復制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1)DNA復制開始時,雙鏈DNA分子通過 酶的作用,在復制起點位置形成復制叉,該過程以 為原料。(2)研究表明,DNA分子中G+C的比例越高,加熱解旋所需要溫度就越高,原因是 。(3)如圖2表示“證明DNA半保留復制”實驗中的幾種可能離心結果。①將15N標記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4NH4Cl培養液中增殖一代,如果DNA為全保留復制,則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應如圖2中試管 所示;如果DNA為半保留復制,則離心后試管中DNA的位置應如圖2中試管 所示。②將15N標記的大腸桿菌轉移到14NH4Cl培養液中增殖三代,若DNA為半保留復制,則15N標記的DNA分子占 %。若大腸桿菌的1個雙鏈DNA片段中有1000個堿基對,其中胸腺嘧啶350個,則該大腸桿菌增殖第三代時,需要消耗 個胞嘧啶脫氧核苷酸。(4)若讓T4噬菌體侵染 5N標記的大腸桿菌,并最終在噬菌體DNA中檢測到15N,推測其原因可能是 。22.(共10分)放射性心臟損傷是由電離輻射誘導的大量心肌細胞凋亡產生的心臟疾病。一項新的研究表明,circRNA可以通過miRNA調控P基因表達進而影響細胞凋亡,調控機制見圖。miRNA是細胞內一種單鏈小分子RNA,可與mRNA靶向結合并使其降解。circRNA是細胞內一種閉合環狀RNA,可靶向結合miRNA使其不能與mRNA結合,從而提高mRNA的翻譯水平。回答下列問題:(1)P基因在合成P蛋白的過程中,往往一條mRNA結合多個核糖體,其意義是。(2)前體mRNA是通過 酶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可被剪切成circRNA等多種RNA。circRNA和mRNA在細胞質中通過對 的競爭性結合,調節基因表達。(3)據圖分析,miRNA表達量升高可影響細胞凋亡,其可能的原因是 。(4)根據以上信息,除了減少miRNA的表達之外,試提出一個治療放射性心臟損傷的新思路 。23.(共16分)已知紅玉杏花朵顏色由兩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該色素隨液泡中細胞液pH降低而顏色變淺。B基因與細胞液的酸堿性有關。其基因型與表現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基因型 A_bb A_Bb A_BB、aa__表現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1)A基因與a基因在結構上的區別是 ,A與a互為 基因,它們的遺傳遵循基因的 定律。(2)白色植物一共有 種基因型;純合白色植株和純合深紫色植株作親本雜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該雜交親本中純合白色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 。(3)有人認為A、a和B、b基因是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也有人認為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現利用淡紫色紅玉杏(AaBb)設計實驗進行探究。實驗步驟:讓淡紫色紅玉杏(AaBb)植株自交,觀察并統計子代紅玉杏花的顏色和比例(不考交叉互換)。實驗預測及結論:①若子代花色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分別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②若子代花色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③若子代花色表現型及比例為 ,則A、a和B、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24.(共14分)如圖為某家族中兩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經基因檢測發現Ⅰ-1和Ⅱ-7不攜帶甲病的致病基因,甲病由基因A、a控制,乙病由基因B、b控制(不考慮致病基因在X和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回答下列問題:(1)結合系譜圖判斷,甲病的致病基因在 (填“常”或“X”)染色體上,是 (填“顯”或“隱”)性遺傳病;乙病的遺傳方式是 。(2)甲、乙兩種遺傳病的遺傳 (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 。(3)寫出下列個體的基因型:Ⅰ-1: ;Ⅲ-11 。(4)根據圖中信息, (填“能”或“不能”)確定Ⅲ-11的乙病致病基因來自Ⅰ-1還是Ⅰ-2,理由是 。(5)假設Ⅲ-10和Ⅲ-11結婚,生一個患兩病的兒子的概率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期高一生物期中考試卷.docx 河南省實驗中學2024-2025學年下期高一生物期中考試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