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九年級考試科目模擬考試歷史 答案及評分標準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 15 小題,每題 2 分,共 30 分)1——5 DCBDB 6——10 CABDC 11——15 ACBDA二、非選擇題(16題 10分,17題 9分,18題 11分,19題 10分,共 40分。)16、(共 10 分)(1)BAC(1分)北魏孝文帝改革(1分)推行一系列漢化措施,促進了民族交融,也增強了北魏的實力。所以它能入選展板。(1分)張騫通西域(1分)促進了漢朝與西域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往來,為絲綢之路開通奠定基礎。所以它能入選展板。(1 分)文成公主入藏(唐藩和親)(1分)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系,促進了民族交融。所以它能入選展板。(1分)(2)設立宣政院(1 分)結束了我國歷史上較長時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2 分)(3)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分)1885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1分)駐藏大臣(1分)西藏、新疆和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分)17、(共 9 分)(1)A.洋務運動(1分)B.辛亥革命(1分)C.民主科學(1分)(2)紅船精神(建黨精神)(1分)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分)(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成立)(1分)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改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寫出任意兩點,2分)(4)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進行了救亡圖存的探索;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革命的領導核心,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實現民族獨立等(言之有理即可,1 分)18、(共 11 分)(1)李大釗 (1分)思想基礎(1分)毛澤東思想(1分)(2)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1分)(3)建立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1 分)將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1分)(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不寫“中共”不給分)(1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分)(5)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開辟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展示了馬克思主義的強大生命力;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我們應傳承中國共產黨偉大精神,堅定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信念等。(開發性試題,言之有理,寫出兩點 2分)第 1 頁 共 2 頁19、(共 10 分)(1)君主立憲制(1分) 《人權宣言》(1分)(2)圖②、圖④、圖⑤(1 分)探索創新;不怕困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善于動手實踐;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等等 (開放性試題,符合題意,言之有理,1分)(3)論述題(6分)觀點: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1分)選擇史事:美國獨立戰爭、瓦特改進蒸汽機(制度和科技創新分別選擇一項史事,1分)論述:美國獨立戰爭既是民族解放戰爭又是資產階級革命,頒布了 1787 年美國憲法,依據分權制衡原則設計了聯邦制共和國。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總統、國會與最高法院各司其職,相互制衡。1787 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瓦特改進蒸汽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動力,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言之有理即可,3分)由此可見,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1分)選擇其他史實論述:觀點: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選擇史事:美國內戰、斯蒂芬森發明蒸汽機車論述:美國內戰實質上是美國歷史上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經過這場戰爭,美國維護了國家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斯蒂芬森發明的蒸汽機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由此可見,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觀點: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選擇史事:明治維新、內燃機的發明論述:明治維新成為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通過改革,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在交通運輸領域內引發了一場變革。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關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由此可見,制度和科技創新共同推動社會發展。第 2 頁 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