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濟南濼口實驗學校 2024 - 2025 學年第二學期期中考試八年級歷史試題本試題分第 Ⅰ 卷(選擇題)和第 Ⅱ 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 8 頁。滿分 100 分,考試時間 60 分鐘。答卷前,請將學校、姓名、準考證號、座號寫在試卷規定的地方。第 Ⅰ 卷(選擇題 共 50 分)一.單選題。(共25小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目要求。請將正確選項涂到答題卡上。)1.新中國成立初期,周恩來對民主人士黃炎培說:“它是由全國各黨派一起千斟萬酌制定的,就是為人民服務的‘劇本’。” 被周恩來稱為 “劇本”,起臨時憲法作用的是( )A.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B.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C.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2.《人民日報》曾經刊載文章寫道:“中國,中國人民,將不再是屈辱的殖民地和奴隸的代名詞,而要永遠地受到全世界愛好和平民主的人民的尊敬了。中國人民從此有了屹立于世界和平民主陣營的祖國,有了真正能保護自己、代表自己的政府?!?該文章評價的是( )A. 中華民國的成立 B. 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偉大勝利C.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D. 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3.《最寒冷的冬天:美國人眼中的朝鮮戰爭》記載:“經過朝鮮戰爭的交手,美國不得不對中國的利益有所顧忌。比如在越南戰爭中,美軍的轟炸機從來不敢越過北緯 17 度線轟炸北越,沒有別的,它怕引起中國的反應。” 這反映了( )A. 朝鮮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B. 越南戰爭中美軍的戰斗力下降C. 中國取得與美國同等的國際地位 D. 朝鮮戰爭后美中雙方走向合作4.下列對聯反映了 “一五” 計劃成就的是( )A. 土地還家山河改色,妖氛斂跡農民翻身 B. 十橋架長江南北暢通,三路通雪域漢藏同樂C. 自主權打通富裕路,責任制架起幸福橋 D. 推廣科研民致富,免征稅賦黨施恩5.史料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素材。第一手史料是當事人或歷史現場遺留下的歷史材料。下列各項中,可以作為研究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 《黨史故事 —— 首屆人大,奠定國本》 B. 學者著作中有關第一屆全國人大的描寫C. 關于第一屆全國人大的紀錄片 D. 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時的現場照片6.鄧小平在《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中指出:“我們黨的十三大要闡述中國社會主義是處在一個什么階段,就是處在初級階段,是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材料中的 “初級階段” 開始于( )A. 1949 年 B. 1956 年 C. 1978 年 D. 1992 年7.北京同仁堂創辦于 1669 年,是中國中藥名牌老店。新中國成立后,通過社會主義改造,同仁堂在生產、銷售、開發等方面都有進一步發展。國家對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 強制沒收 B. 互助合作 C. 自主經營 D. 公私合營8."我們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們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點進入共產主義。這往往使我們不能冷靜地分析主客觀方面的情況,從而違反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鄧小平這一番話總結的是( )A .閉關自守導致國家落后 B .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要性C ."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教訓 D .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實行贖買政策的意義9."魂飛萬里,盼歸來,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誰不愛好官?把淚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瓰楣僖蝗?,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綠我滑滴,會它千頃澄碧。"習近平總書記這首詞作稱贊的歷史人物是( )A .解放軍好戰士雷鋒 B ."鐵人"王進喜 C.黨的好干部焦裕祿 D .兩彈元勛鄧稼先10.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刊登了一篇特約評論員文章,12日《人民日報》便轉載了這篇文章,隨即點燃了如火如茶的全國性辯論的火花。這場"辯論"的主題是( )A .真理標準問題 B .姓"資"姓"社" C .黨的工作中心 D .平反冤假錯案11.1978年12月《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從今以后,只要不發生大規模的外敵入侵,現代化建設就是全黨的中心工作?!荒茉俑闳魏坞x開這個中心工作,損害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運動'和"階級斗爭"了。"與此材料相關的會議是( )A .中共七大 B .第一屆全國民代表大會 C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2.如圖為《全國農民家庭人均純收入抽樣統計曲線圖(1979-1982年)》,整體呈現上升趨勢,出現這種趨勢的主要原因是( )A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完成 B ."一五"計劃的圓滿完成C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13.2024年是蘇州工業園區創立30周年,該區現已成為全國開放程度最高、創新活力最強的區域之一,被譽為中國經濟的"新窗口"。改革開放初期中國對外開放的第一個"窗口"是( )A.廈門 B.珠海 C.汕頭 D.深圳14.1992年之后,我國全面放開糧食購銷價格和經營。不僅是糧食,交由市場定價的范圍幾乎涵蓋所有的生活資料。1993年,我國取消糧票,實行了40年的糧食統購統銷制度宣告終結。這轉變得益于( )A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深化 B .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全面展開C .經濟特區的建立與發展 D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實行15.有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開放,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始于( )A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B .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城市C .建立上海浦東開發區 D .發起成立了二十國集團16.學習歷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實,哪些是觀點。下列表述中屬于觀點的是( )A .鄧小平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B .鄧小平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C .中共十五大將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D .鄧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視察并發表重要談話17.下表是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們根據學習內容制作的。根據表格中的信息可以推斷他們的學習內容最有可能是(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鄧小平理論2002年 中共"十六大"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2012年 中共"十八大" 科學發展觀2017年 中共"十九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A .對內改革不斷深化 B .擴大開放融入世界C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D .祖國統一民族團結18.民族區域自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2012年至2021年,民族地區生產總值從5.1萬億元增長至11.8萬億元,年均增長7.6%,高于全國同期1.1個百分點。這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實行( )A .維護了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 B .促進了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的穩定發展C .加強了各民族之間平等團結 D .保障了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19.如果開展新中國成立以來影響中國的100位杰出人物評選活動,鄧小平參選"特別貢獻獎"最具有說服力的理由是( )A .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B .新中國締造者 C .民主革命先行者 D .中國夢提出者某同學在學習一個歷史專題時,設計了如下的知識結構圖。據此判斷圖中①處應填寫的是( )A .新中國的外交成就 B ."一國兩制"偉大構想C .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 D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21.中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來大陸訪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滬寧以及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宋濤分別會見夏立言一行,雙方重申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這一國共兩黨互信和交往的共同政治基礎,就當前臺海形勢及攸關臺灣同胞利益福祉的相關議題對話溝通、交換意見,取得積極成果。這里提到的"九二共識"是指( )A .和平統一方針 B .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C.加強兩岸合作交流 D.反對"臺獨"分子和國際反華勢力22.學校全民國防教育日宣傳展板上繪制了如下時間軸。該時間軸的主題應為( )A.新時代的強軍之路 B.研制引進新武器 C.獨立工業體系形成 D.導彈部隊的發展23. 《中國共產黨歷史 (第二卷)》載:“它是新中國在國際舞臺上開展活動,沖破美國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擴大對外交往的有力武器。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實踐檢驗,它不僅成為我國對外政策的基石,也逐漸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這段材料評述的是( )A.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求同存異” 方針 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一國兩制” 構想24.2024 年是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60 周年。鄧小平認為:“這些東西(原子彈、氫彈等)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為 “這些東西” 獻身的科學家代表有( )A. 鄧稼先 B. 袁隆平 C. 屠呦呦 D. 王進喜25.“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他研發的雜交水稻使數百萬人脫離了饑餓,是 “真正的糧食英雄”,“他”是( )A. 雷鋒 B. 屠呦呦 C. 袁隆平 D. 焦裕祿第 Ⅱ 卷(非選擇題 共50分)二.非選擇題.(共50分)26.(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圖中是開國大典的歷史場景,請根據圖片并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4分)材料二(時間軸):(2)閱讀以上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將時間軸補充完整,綜合上述材料,請你擬定一個主題。(8分)27.(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交通建設主要成就分布圖材料一中的①②分別是一五計劃時期的哪一成就?一五計劃的超額完成產生了什么影響?材料二:經過 20 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新中國不僅贏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家制度已經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得到確立和堅持,而且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根本上解決了工業化從無到有的問題,使中國贏得了經濟上的獨立,為中國的發展奠定了初步的物質技術基礎,一些尖端科學技術領域的重要成就,顯示了中國豐厚的智力資源;一大批艱苦創業的知識分子和英雄模范,構筑了新中國的精神家園。(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建設,新中國在政治制度、經濟建設和科學技術方面取得的成就。(每個方面至少舉一例)(6分)28.(12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它是一個光輝的起點,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從嚴重的挫折中重新奮起,帶領中國人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始了新的偉大革命…… 社會主義中國將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走向繁榮和進步?!?br/>(1)材料一中"光輝的起點"指的是黨的哪一重大會議?運用所學史實,分析農村和城市是如何開始"在這場新的革命中告別貧窮和落后"的。(6分)材料二:“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十分落后的國家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極為艱巨的任務…… 我們黨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 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2)結合所學,指出改革開放后"探索民族復興道路"是哪條道路?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國共產黨如何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 (6分)29.(14 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圖片 重大歷史事件左圖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原件,毛主席在此公告中正式宣告,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等項原則的任何外國政府,中國政府均愿與之建立外交關系。這體現了我國① 外交政策。左圖為 1954 年 6 月周恩來總理訪問印度的場景。周恩來說各國不分大小強弱,不論其社會制度如何,是可以和平共處的。這是 ② 原則的具體體現。左圖為萬隆會議期間的周恩來。為促進與亞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1955 年,周恩來率中國代表團參加在印度尼西亞萬隆召開的亞非會議。會上,針對帝國主義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間的矛盾、分歧,周恩來提出 “③ ” 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喬的笑” 圖片 | 左圖為 “喬的笑”,1971 年 10 月第 26 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④ ,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左圖為毛澤東會見美國總統尼克松的場景。1972 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并發表了《聯合公報》,這標志著 ⑤ 。(1)將材料一橫線處補充完整。材料二:新中國成立 70 年來,尤其是 21 世紀以來,中國對穩定世界發展所作的貢獻日益顯著,中國的大國責任與擔當快速增長,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中國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擴大同各國的利益交匯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根據材料二,進入 21 世紀中國國際地位的變化以及解決人類問題的中國方案。(4分)答案1.B:《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起臨時憲法作用,故答案為 B。2.C: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使中國人民有了真正代表自己的政府,符合題意,答案為 C。3.A:朝鮮戰爭提高了中國國際地位,使美國有所顧忌,答案為 A。4.B:“十橋架長江南北暢通,三路通雪域漢藏同樂” 體現 “一五” 計劃交通成就,答案為 B。5.D: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時的現場照片是當事人或歷史現場遺留材料,屬于第一手史料,答案為 D。6.B: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初級階段” 開始于 1956 年,答案為 B。7.D: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如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公私合營,答案為 D。8.C9.C10.A11.D12.C13.D14.D15.A16.A17.C18.B19.A20.B21.B22.A23.C: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我國對外政策基石,被國際社會普遍接受。24.A:鄧稼先為 “兩彈”(原子彈、氫彈)研發獻身,是 “兩彈元勛”。25.C:袁隆平研發雜交水稻,使數百萬人脫離饑餓,是 “真正的糧食英雄”。(1)1949年10月1日下午3點,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首都30萬軍民齊集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典禮。毛澤東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隨后升國旗、奏國歌,54門禮炮齊鳴28響,府今天成立了!"隨后升國旗、奏國歌,54門禮炮齊鳴28響,并進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閱兵結束后,舉行了盛大的群眾游行。開國大典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成了國家的主人;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答清楚事件的時間、過程及影響即可)(2)①:抗美援朝②:西藏和平解放③:《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主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27.1)① 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② 武漢長江大橋。影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2)政治制度:1954 年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確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經濟建設:一五計劃超額完成,建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科學技術:1964 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兩彈一星” 相關成就即可)。28.(1)會議: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激發農民勞動熱情,解放農村生產力,提高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城市: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發展。(2)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做法:緊緊依靠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征結合起來,獨立自主走自己的路。29.(1)① 獨立自主的和平;② 和平共處五項;③ 求同存異;④ 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⑤ 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2)變化:國際影響力日益增強,大國責任與擔當快速增長。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