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永榮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中生物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1.PHA是一種由微生物合成的天然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我國科學家構建了一株耐鹽堿能力強的嗜鹽單胞菌H,利用糖蜜(甘蔗榨糖后的廢棄液)為原料培養菌株H可以合成PHA替代傳統塑料。根據發酵工程原理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發酵結束后通過過濾、沉淀即可獲得PHA,這是發酵工程的中心環節B.在大規模發酵生產PHA過程中,要先對嗜鹽單胞菌H進行擴大培養,以提高發酵效率C.利用菌株H耐鹽堿的特性,在發酵過程中可以適當提高鹽濃度,防止其它雜菌污染D.為了提高菌株H對蔗糖的耐受能力和利用率,可以用適當的高濃度蔗糖溶液做碳源選擇培養目的菌種2.在一個群落中,當一個早到物種耗盡系統資源,從而抑制了晚到物種在該群落的建立,這種情況稱為“搶占生態位”;當一個早到物種改變環境,使另一個晚到物種受益的情況稱為“促進生態位”;當一個早到物種改變了環境狀況(而不是資源水平),以減緩或阻止晚到物種在該系統的建立,這種情況稱為“抑制生態位”。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要研究某種植物的生態位,通常要研究它的種群密度、植株高度、在研究區域內出現的頻率等B.“搶占生態位”可通過營養競爭、空間競爭等形式發生C.在腸道中,早到擬桿菌占滿結腸深部隱窩,迫使晚到細菌只能占據易被免疫系統清除的位置,這屬于“抑制生態位”D.群落演替過程中,地衣分泌有機酸腐蝕巖石、增加土壤,此后到達的苔蘚有了更高的存活概率,這屬于“促進生態位”3.高濃度的銨鹽對池塘養殖的對蝦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硝化細菌是一種好氧菌,可有效凈化水體中的銨鹽,降低對蝦的死亡率。科研人員擬從當地對蝦養殖池塘中篩選出對銨鹽降解率高且穩定的硝化細菌菌株,操作流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從對蝦死亡率低的養殖池塘中取樣,能提高篩選的成功率B.純化菌種時,若按圖中所示的接種方法接種,接種環需要灼燒4次C.在錐形瓶中培養硝化細菌時需要振蕩培 養,目的是增加硝化細菌與營養物質、溶解氧的充分接觸D.可選擇銨鹽濃度減小得最多的一組候選菌進行后續培養4.兩個不同的生態系統在同時受到同等強度的干擾(a)后,其結構和功能的曲線變化情況如圖所示,據圖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A.圖中偏離正常運行范圍的程度可以體現恢復力穩定性的大小B.若甲生態系統的干擾強度在一定范圍內增大,則C點右移C.同等強度的干擾下,若乙生態系統干擾提前,則B點左移D.同等強度的干擾下,乙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比甲強5.我國古詩詞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道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可體現植物的向光性B.“螟蛉有子,蜾蠃負之”可體現生物之間存在捕食關系C.“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可體現生物對環境的適應D.“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說明分解者可以將能量傳遞給生產者6.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中的3種生物的二氧化碳釋放量的曲線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曲線代表的生物可能是消費者或分解者B.b、c可以說是生態系統中最基本、最關鍵的生物因素C.a、b、c都有可能是細菌D.b曲線代表的生物可能是任何一種生產者7.沙漠化防治一直是困擾人類的難題。為了固定流沙、保障包蘭鐵路的運行,我國人民探索出將麥草插入沙丘防止沙流動的“草方格”固沙技術。流沙固定后,“草方格”內原有沙生植物種子萌發、生長,群落逐漸形成,沙漠化得到治理。在“草方格”內種植沙生植物,可加速治沙進程。甘肅古浪八步沙林場等地利用該技術,成功阻擋了沙漠的侵襲,生態效益顯著,成為沙漠化治理的典范。關于“草方格”技術,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采用“草方格”技術進行流沙固定、植被恢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自生原理B.在“草方格”內種植沙拐棗、梭梭等沙生植物遵循了生態工程的協調原理C.在“草方格”內種植沙拐棗、梭梭等沙生植物的直接價值大于間接價值D.實施“草方格”生態工程促進了生態系統防風固沙、水土保持功能的實現8.泡菜在我國“食材譜系”中已有數千年歷史,其中廣東泡菜以爽脆出名,而且口味酸甜。各種應季的蔬菜,如白蘿卜、紅蘿卜、小黃瓜等均可作為泡菜的原料,經發酵后,在口感上比新鮮蔬菜更爽脆,既好吃,又助消化。下列關于泡菜制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A.傳統發酵技術一般是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多種微生物B.腌制方法、時間長短和溫度高低均影響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C.利用水密封泡菜壇的目的是給泡菜壇內創造無氧環境D.乳酸菌經細胞呼吸產生的氣體會使壇蓋邊沿的水槽“冒泡”9.下列關于無菌技術的敘述,正確的是( )A.錐形瓶、吸管、金屬用具、培養皿和培養基等可用干熱滅菌法B.紫外線照射前,適量噴灑煤酚皂溶液等消毒液,可以加強消毒效果C.為了防止污染,接種環經火焰滅菌后應趁熱快速挑取菌落D.在微生物接種實驗中用95%酒精對實驗者的雙手和超凈工作臺進行消毒10.CD47是一種細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可與巨噬細胞結合,從而抑制巨噬細胞的功能。為驗證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能減弱CD47對巨噬細胞的抑制作用,某科研小組進行了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CD47與巨噬細胞結合后會抑制后者的抗原處理、呈遞功能B.通常向腫瘤細胞共培養體系加入血清,可提供某些營養物質C.融合、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都能產生抗CD47的單克隆抗體D.預期實驗結果為實驗組的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高于對照組的11.一般情況下,一定濃度的抗生素會殺死細菌,但變異的細菌可能產生耐藥性。為探究某種抗生素對細菌的選擇作用,實驗人員在接種了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培養基中放置了含某種抗生素的圓形濾紙片和不含抗生素的圓形濾紙片,一段時間后測量濾紙片周圍抑菌圈的直徑。從抑菌圈邊緣的菌落上挑取細菌富集培養,然后重復上述步驟培養三代,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培養代數 平板各區域濾紙片周圍抑菌圈的直徑/cm①號區域 ②號區域 ③號區域 ④號區域第一代 0 2.27 2.13 2.27第二代 0 1.95 2.02 1.87第三代 0 1.80 1.87 1.78A.一定濃度的抗生素會誘導細菌產生耐藥性的變異B.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將金黃色葡萄球菌接種到固體培養基上C.平板中①號區域的濾紙片不含抗生素,起空白對照的作用D.隨培養代數增多,抑菌圈的直徑越小,說明細菌的耐藥性越強12.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病原菌,它可耐受質量分數為7.5%的NaCl溶液。金黃色葡萄球菌在添加適量血液的血平板上生長時,可破壞菌落周圍的紅細胞,使其褪色。為檢測鮮牛奶中是否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科研人員設計了如圖所示的流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振蕩培養時應選用含質量分數為7.5%NaCl溶液的鑒別培養基B.振蕩培養可使微生物與營養物質充分接觸,提高培養液中的氧氣含量C.若血平板中菌落周圍出現透明圈,則初步說明鮮牛奶中存在金黃色葡萄球菌D.為使檢測更嚴謹,應設置加滅菌的鮮牛奶但其他操作均與圖示相同的對照組13.某同學在學習“細胞工程”時,列表比較動植物細胞工程的有關內容,你認為不正確的是選項 比較項目 植物細胞工程 動物細胞工程A. 技術手段 植物組織培養、 動物細胞培養和融合、植物體細胞雜交 單克隆抗體的制備B. 特殊處理 機械法去除細胞壁 胰蛋白酶處理,制成細胞懸液C. 融合方法 物理方法、化學方法 物理方法、化學方法、生物方法D. 培養基區別 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影響愈傷組織的生長和分化 動物血清不可缺少A.A B.B C.C D.D14.假設某個穩定生態系統只存在一條食物鏈。研究人員調查了一段時間內這條食物鏈上其中4種生物的相關指標(如表,表中“—”表示該處數據省略)。根據表中數據,判斷這4種生物在食物鏈中的排序,正確的是( )物種 流經生物的能量(kJ) 生物體內鎘濃度(μg/g) 生物承受的捕食壓力指數(一般情況下,數值越大,生物被捕食的壓力越大)① — 0.03 15.64② — 0.08 —③ 1.60×106 — 1.05④ 2.13×108 — —A.④③①② B.④②①③ C.①③②④ D.④①③②15.光合作用同化的總能量稱為初級生產量;生物積累的、可被下一營養級利用的能量,稱為凈生產量;食物中不能消化的物質被排遺或吐掉,其所含能量稱為排遺能量;動物尿素等排泄物中的能量稱為排泄能量。如圖是某生態系統呼吸作用能量流動示意圖,甲~丁表示生物類群,a~h表示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的生產者的凈生產量為a+d+fB.乙營養級的排泄能量屬于 f的一部分C.乙的凈生產量并不等于其生物量所含的能量D.丙營養級的同化能量=攝入能量-排遺能量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Ⅰ(19分) 下圖是河流生態系統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機物)輕度污染后的凈化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問答:(1)在該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2)A→D過程體現了河水受到了輕度污染后的自凈過程,說明了生態系統具有 ,其基礎是 。(3)浮游動物在河流的 段數量增加,原因是 。Ⅱ.下圖1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部分營養結構的模式圖,圖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有 條食物鏈,貓頭鷹占第 營養級。(2)若圖3表示此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草昆蟲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過程: ①能量由植食動物流向肉食動物的傳遞效率可表示為 (用字母表示)。②氣溫逐漸降低時,若f保持不變,兩棲動物蟾蜍的g/f的值將 (升高/降低/不變)。③圖中兩類生物之間的捕食與被捕食過程體現了生態系統的 等功能。17.(18分)多環芳烴(PAHs)是一種不溶于水的有機物,在培養基中以微小的顆粒狀存在,PAHs在土壤中的降解速率很慢,并具有致癌和致畸作用。科研人員欲從被PAHs污染的土壤中分離出高效降解PAHs的菌株,進行如圖1所示的實驗(培養基乙中PAHs被降解后會形成透明圈)。回答下列問題:(1)從培養基的功能角度分析,培養基甲屬于 培養基;培養基通常需要提前在121℃下進行 。過程③將培養基甲中的目的菌接種到培養基乙中的方法是 ,該方法統計的菌落數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 (填“多”或“少”)。(2)在5個平板上各接種稀釋倍數為103的菌液樣品0.1mL,培養一段時間后,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48、50、54、56、52,則每升原菌液樣品中細菌數為 個。(3)篩選PAHs降解菌實驗時,過程④挑選的單菌落應該是透明圈直徑與菌落直徑比值 (填“最小”或“最大”)的。(4)科研人員從土壤中分離到2種降解PAHs的微生物,并對兩者的分解能力進行了檢測,相關結果如圖2所示。據圖2分析,在降解PAHs方面,兩種微生物中能力更強的是 ,且微生物P和微生物L在降解PAHs方面相互 (填“協同”或“相抗衡”)。(5)關于篩選后的菌株處理被PAHs污染的土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A.與PAHs自然降解相比,利用降解PAHs的菌株可顯著縮短PAHs降解周期B.將目的菌用于環境保護前,需評估菌株的環境適應性及中間產物毒性,確保無生態風險C.該方法需頻繁補充菌株,操作復雜且成本高昂18.(18分)單克隆抗體在臨床中常用于腫瘤的治療。長春新堿(VCR)可以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從而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阻斷細胞分裂。將VCR與單克隆抗體通過接頭連接形成抗體—藥物偶聯物(ADC),可實現對癌細胞的特異性殺傷,ADC的作用機制如下圖1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腫瘤細胞表面存在一些異于正常細胞的抗原,單克隆抗體可與這些抗原特異性結合。ADC藥物中對抗體分子的基本要求是優先結合靶細胞上的抗原,從而將藥物濃縮在腫瘤部位。ADC中接頭的作用是連接藥物分子,據圖分析,理論上接頭和藥物的結合在血漿中的穩定性 (填“偏高”或“偏低”),在溶酶體中的穩定性 (填“偏高”或“偏低”)。釋放出的藥物可通過影響有絲分裂的 期來阻斷細胞分裂,從而誘導細胞凋亡。(2)某些種類癌細胞表面會過量表達膜蛋白PSMA。CD28是T細胞表面受體,可有效激活T細胞。科研人員嘗試構建既能結合PSMA,又能結合CD28的雙特異性抗體(PSMA×CD28),如圖2所示。制備時,應先將 分別注射到小鼠體內,分離出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后利用HAT選擇培養基進行初篩,并進一步篩選得到既能 又能 的兩種雜交瘤細胞,再用 誘導兩種雜交瘤細胞融合,并置于二氧化碳培養箱中培養以獲得更多雙雜交瘤細胞。此時,再利用HAT選擇培養基 (填“能”或“不能”)成功篩選出融合的雙雜交瘤細胞。原因是 。通過進一步篩選,最終成功獲得雙特異性抗體(PSMA×CD28)。(3)請據圖2分析,雙特異性抗體(PSMA×CD28)能有效殺傷該類癌細胞的原因是永榮中學2024——2025學年度下期期中生物試卷(考試時間:75分鐘 試卷滿分:100分一、單選題(每題3分,共45分)1—5:ACBAD6-10:DCDBC11-15:AABDD二、非選擇題(共55分)16.(19分)Ⅰ.(1)藻類數量減少,需氧型細菌大量繁殖,溶解氧隨有機物被細菌分解而大量消耗(2)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 負反饋調節(3) BC 藻類增加,其食物增加,同時溶解氧增加、代謝增強,繁殖加快。Ⅱ.(1) 4 第三、四、五f/b×100% 升高 能量流動、物質循環、信息傳遞17.(18分)(1) 選擇 高壓蒸汽滅菌 稀釋涂布平板法 少(2)5.2×108(3)最大(4)微生物L 協同(5)AB18.(18分)(1) 偏高 偏低 前(2) PSMA、CD28 PEG或滅活病毒等 無限增殖 產生單一抗體 (特異性抗體)不能 HAT選擇培養基只能篩選淘汰骨髓瘤細胞和B淋巴細胞,而對雜交瘤細胞無篩選作用,也無法分辨是否為已融合的雙雜交瘤細胞(雜交瘤細胞無論是否融合,均可在HAT選擇培養基中存活,達不到篩選的目的)(3)雙特異性抗體(PSMA×CD28)可同時結合癌細胞表而抗原PSMA和T細胞表面受體CD28,前者可使雙特異性抗體準確地和痛細胞結合,后者可有效激活T細胞,增強T細胞對痛細胞的殺傷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重慶市榮昌永榮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docx 高二生物答案 (1).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