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絕密★啟用前貴州省縣中新學校計劃項目2025年春季學期聯考高一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框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框?;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一、選擇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某同學在研究古代文明的產生時,發現人類最初的文明起源地農業都有一定程度發展,并出現手工業和商業的分工,有些地區已經開始使用金屬工具,這體現出A.文明產生推動農業的出現B.早期文明都是農耕文明C.生產力發展推動文明產生D.文明產生使分工復雜化2.某同學為研究古代世界的主要文明成果,收集了下面幾幅圖片,與該同學研究主題相符的是瑪雅羽蛇神金宇塔蘇美爾泥板文四羊方尊(商代)埃及胡夫金字塔A.文字出現推動文明的產生B.古代文明具有多樣性特征C.各文明之間的交流與互鑒D.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文明3.“封君封臣制度以土地分封為紐帶,通過層層契約關系確立權利與義務的相互約束。然而,這種制度的運行始終以個人效忠為核心,缺乏對統一政治權威的認同,其內在結構缺陷最終導致政治權威的逐級分割?!痹搶W者認為,中古西歐封君封臣制度的主要歷史影響是A.促進了封建莊園經濟的繁榮發展B.為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C.強化了基督教會對世俗權力的控制D.導致了政治權力的分散與地方割據4.中世紀初期,西歐的封建領主們在對農奴征收地租主要以實物地租和勞役地租為主,13世紀末,領主們改為征收貨幣地租,貨幣地租推行后,領主們可以購買城市輸入的手工業品,農奴們也進一步獲得自由,與自由佃農已沒有區別。貨幣地租的盛行根源于()A.歐洲商品經濟的發展B.農奴人身依附關系減弱C.封建領主消費的需求D.城市自治運動的逐步興起5.“中世紀的西歐城市通過贖買或武力爭取自治權后,逐漸成為支持王權的重要力量。市民階層向國王提供財政和軍事支持,推動國王削弱封建領主的割據勢力。與此同時,教會雖然仍保有精神權威,但其干預世俗事務的權力逐漸受到王權的限制。”上述現象反映了()A.市民階層與封建領主矛盾激化,推動王權崛起B.城市商品經濟成為強化王權、瓦解封建制度的經濟基礎C.王權與教會達成妥協,共同維護封建統治秩序D.城市自治文化的發展削弱了教會的思想控制6.早期羅馬,妻子的嫁資是被丈夫或其歸順的家父控制的,離婚后妻子無法索回。當羅馬社會的離婚現象變得頻繁時,共和末葉出現了專門的法律訴訟“妻物之訴”來保障婦女的權利,查士丁尼皇帝廢除了古典法時期的丈夫對嫁資的留置權,丈夫需歸還嫁資的一切添附和最后一年的孳息。這說明羅馬法A.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B.凸顯法律面前人入平等原則C.形成完備較為的體系D.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從無到有7.公元8-9世紀,阿拉伯帝國疆域地跨歐亞非三洲,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帝國最高統治者多次遣使到各地收購文化典籍,鼓勵學術研究和交流,公元9世紀在巴格達創建的智慧宮,匯集了帝國各地頂尖的學者,是一所國家級綜合性學術機構及高等教育學府。據此可知A.阿拉伯帝國成為當時世界文明的中心B.近代自然科學興起于阿拉伯地區C.阿拉伯帝國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梁D.阿拉伯帝國版圖具有擴張的本性8.公元7世紀初的日本,中央和地方的重要職位由大貴族壟斷,皇權被架空,造成社會矛盾不斷激化的局面;646年,孝德天皇開始仿照唐朝政治制度,實行改革,加強皇權和對地方的管控:經過近50年的改革,建立皇權專制中央集權的國家。據此可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