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第二學期高二年級期中考試生物試卷(2025.04)一、單選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1.豆豉是長江以南地區傳統發酵豆制品調味料,參與豆豉發酵的主要微生物為曲霉菌。豆豉的制作過程如圖所示,裝壇后仍需放在室外日曬一段時間,每天要攪拌兩次。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送取優質黃巨+浸泡3.→蒸煮芯2538→前駿弱生熱杭屢→調麻款三、自河稀風料A.蒸煮可以讓黃豆中的蛋白質結構變得疏松延展,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B.前期發酵時曲霉菌產生的酶可將黃豆中的有機物分解,使有機物種類增多C,調味過程中添加鹽可抑制雜菌生長,添加白酒和風昧料只是為了調節風味D.每天攪拌兩次的目的是為微生物進行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氣2.“鑒別”與“篩選”是生物學研究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選硝化細菌時,培養基中不加碳源B.胚胎移植前,可取滋養層細胞做DNA分析,鑒別動物性別C.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原生質體融合后需經篩選獲得所需雜種細胞D.用選擇培養基對微生物進行篩選時,實驗組接種微生物,對照組不接種微生物3.利用某種微生物發酵生產DHA油脂,可獲取DHA(一種不飽和脂肪酸)。下圖為發酵過程中物質含量變化曲線。80K葡萄糖250下列敘述錯誤的是生物量200A.DHA油脂的產量與生物量呈正相關150B.溫度和溶解氧的變化能影響DA油脂的產量警9c40葉蛋白胨DHA油脂100趣C.葡萄糖代謝可為DA油脂的合成提供能量斷D.12~60h,DHA油脂的合成對氮源的需求比碳源高504.從某污水處理系統中分離出多種細菌,經進一步篩選獲01224364860728496得具有高效降低污水中有機污染物(C0D為有機污染物分發酵時間)注:生物為每升發酵液中的細胞干承(g·L)解時化學需氧量)能力的菌株,過程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菌液稀釋104倍挑取單聲落分離出35℃接種35035℃獲得菌株,獲得高效降低檢測降低→COD能力的的細菌培養5天培養1天培養2天C0D能力菌株牛肉高蛋白胨固體培養基滅菌的污水牛肉膏蛋白胨液體培養基高二生物第1頁共12頁A.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可用高壓蒸汽滅菌法滅菌B.為確定接種時菌液的最佳稀釋倍數可先用顯微鏡直接計數法統計菌液中的細菌數目C.圖中平板劃線法獲得的菌落具有不同的菌落特征D.挑取單菌落后接種到液體培養基中培養,目的是擴大化培養菌株5.櫻桃是人們喜愛的水果,并且其產生的一種次生代謝物一槲皮素具有抗氧化活性。目前己實現利用組織培養技術繁育櫻桃優良品種,滿足人們食用和藥用需要。下列操作或敘述不正確的是A,通常選取櫻桃植株的莖尖組織經消毒后作為外植體,以獲得脫毒苗B.外植體的脫分化和再分化均需要在適宜激素等條件下進行C.次生代謝物是植物所必需的,但含量少,應選擇產量高的細胞進行培養D.利用該技術可獲得某些無法通過化學合成途徑得到的產物6,植物組織培養是植物細胞工程的基本技術,下列有關植物組織培養的敘述,錯誤的是A,植物組織培養的理論基礎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B.培養基中含有營養物,故誘導愈傷組織、生根、生芽期間都不需要光照C.需用酒精和次氯酸鈉溶液對外植體進行消毒處理D.菊花組織培養中的關鍵激素是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 .毛花獼猴桃為二倍體(細胞含2個染色體組),果實大,維C含量高;軟棗獼猴桃為四倍體(細胞含4個染色體組),極耐寒,在一40℃下可安全越冬。某農科所利用這兩種獼猴桃體細胞,通過細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了新品種,培育過程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毛花獼猴桃體細胞軟棗彌猴桃體細胞6愈傷組織試管苗雜種植株A.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雜種植株體細胞中有6個染色體組B.高鈣離子-高pH融合法可用于圖中過程②中a和b的誘導融合C.在誘導生根時,培養基中應提高細胞分裂素的比例和用量D.在愈傷組織培養中加入細胞融合的誘導劑,可獲得染色體加倍的細胞8.下列關于植物細胞工程的應用,說法正確的是A.取莖尖分生組織進行組織培養,可實現作物脫毒,提高作物產量B.單倍體育種時,需對F1的花藥進行篩選后才可繼續進行組織培養肌腱多細胞C.細胞產物的工廠化生產提高了單個細胞中次生代謝物的含量支架安D.微型繁殖技術可以改良植物的遺傳特性骨9.我國科研工作者運用生物打印技術將肌腱干細胞和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以分層方式分布在支架中,制備了右圖所示的可用于肌腱與骨組織界面再生的多細胞支架。相關敘述正確的是高二生物第2頁共1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