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第3節 滑輪八年級物理下冊 人教版第十二章——簡單機械教學目標一02經歷滑輪概念的建立過程,提升從復雜物理現象中歸納簡單物理規律的思維。科學思維01能識別定滑輪和動滑輪,描述其基本結構特點;熟練掌握滑輪組的組裝方法,并能根據組裝情況準確分析施加拉力與物重關系。物理觀念03通過動手實驗,掌握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及實質,并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滑輪來解決實際問題。科學探究04通過實驗探究,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濃厚興趣;讓學生認識到物理知識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科學態度與責任教學引入二!知識回顧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叫做杠桿。OF1F2l1l2杠桿的“五要素”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1 。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教學引入二有時我們會看到工人站在地面上,利用滑輪將重物提升到樓上。這樣使用滑輪有什么好處 會省力嗎 ?想想議議定滑輪和動滑輪三定滑輪和動滑輪1.滑輪:滑輪是一個邊緣有凹槽,能繞軸轉動的小輪。軸輪子凹槽定滑輪和動滑輪三2.定滑輪和動滑輪:①使用過程中,滑輪的軸固定不動,該滑輪叫定滑輪。旗桿頂端的滑輪定滑輪和動滑輪三②使用過程中,滑輪的軸隨物體一起運動,該滑輪叫動滑輪。定滑輪和動滑輪三【視頻欣賞】動滑輪定滑輪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有什么呢?給你一個滑輪和一根細線,讓你提起砝碼,你能想到幾種組裝方法呢?定滑輪和動滑輪三【實驗探究】探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實驗猜想:!演示實驗①兩類滑輪都可以拉起重物,在使用的時候有什么不同?②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是否省力(或費力) ③使用定滑輪、動滑輪是否省距離(或需要移動更大的距離) ④什么情況下使用定滑輪,什么情況下使用動滑輪 定滑輪和動滑輪三實驗器材:定滑輪、動滑輪、彈簧測力計、砝碼、細線等。分別安裝定滑輪(圖乙)和動滑輪(圖丙)進行實驗。記錄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以及彈簧測力計和鉤碼移動的距離。實驗猜想:甲乙丙定滑輪和動滑輪三1.探究定滑輪的特點實驗過程:①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鉤碼的重力G。②使用定滑輪緩緩提升鉤碼,記錄整個過程中拉力的大小F、鉤碼上升的距離h、拉力移動的距離s。③改變拉力的方向,分別沿豎直方向拉升、斜著拉升、水平拉升鉤碼。④改變鉤碼的重力,重復上述實驗。【視頻欣賞】G/N F/N h/格 s/格0.5 0.5 1 11 1 2 21.5 1.5 3 3定滑輪和動滑輪三分析論證:①拉力與重力的大小關系:F=G,即使用定滑輪不省力。②拉力的方向:可以改變。③拉力(繩末端)移動距離與鉤碼上升高度的關系:s=h。結論: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不省距離,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和動滑輪三2.探究動滑輪的特點①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鉤碼的重力G。②使用彈簧測力計緩緩豎直向上拉動滑輪提升鉤碼,記錄過程中力大小F、鉤碼升高的距離h,及拉力移動距離s。③改變鉤碼的個數,多次實驗。【視頻欣賞】G/N G動/N G+G動/N F/N h/格 s/格1.5 0.3 1.8 1 1 22.5 0.3 2.8 1.5 2 43.5 0.3 3.8 2 3 6定滑輪和動滑輪三①拉力與重力的關系:F<G。②拉力的方向:不能改變。③拉力(繩末端)移動距離與鉤碼上升高度的關系:s=2h。分析論證:結論: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是費距離;且無法改變力的方向。歸納總結: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可以改變歷的方向;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為的方向,而且費距離。定滑輪和動滑輪三交流與合作:定滑輪和動滑輪三分析定滑輪與動滑輪屬于哪種類型的杠桿?l1=l2=rF1=F2F2F1l1l2oF2F1l1l2o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定滑輪和動滑輪三F1F2l2l1l1=2l2忽略繩重和摩擦因素F1=1/2F2動滑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若考慮繩重和摩擦因素,則F2=G+G動F1>1/2(G+G動)定滑輪和動滑輪三機械名稱 定 義 實 質 特 點定滑輪動滑輪滑輪軸固定不動等臂杠桿不省力,能改變力的方向滑輪和重物一起移動動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杠桿能省力,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區別是否有這樣的機械,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呢?滑輪組四在實際應用中,人們常常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構成滑輪組。利用滑輪組不僅可以改變力的方向,還可以改變力的大小,用較小的力提升較重的物體。滑輪組1.定義: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滑輪組。滑輪組四2.簡單的滑輪組由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組成滑輪組。GFGF方法一方法二此兩種情況下的滑輪組有哪些特點呢?滑輪組四GFG總=G+G動用方法一組裝的滑輪組將重物G勻速拉升一段距離h,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多大?繩子移動的距離s是多少?(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繩子和滑輪之間沒有相對滑動)F = =G+G動2s =2hGFFG總2繩端拉力為總重的一半拉力端繩子移動的距離為重物移動距離的2倍每段繩子都要承擔物重和滑輪重滑輪組四用方法二組裝的滑輪組將重物G勻速拉升一段距離h,繩子自由端的拉力F是多大?繩子移動的距離s是多少?(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繩子和滑輪之間沒有相對滑動)GFG總=G+G動GFFFF = =G+G動3每段繩子都要承擔物重和滑輪重G總3繩端拉力為總重的1/3s =3h拉力端繩子移動的距離為重物移動距離的3倍滑輪組四不計繩子重力和摩擦,繩子和滑輪之間沒有相對滑動,若動滑輪上有n段繩子承擔物重,則勻速提升物體時,所需的拉力為多大?拉力端繩子移動的距離是多少呢?拉力就是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n分之一,即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是物體移動距離的n倍,即F =G+G動ns=nh滑輪組四2.滑輪組的組裝如果給你一個定滑輪和一個動滑輪及相關器材,將其組成滑輪組,你能有幾種組裝方式?該如何組裝呢?①確定繞繩的有效段數②繞繩方式的判斷(奇動偶定)根據 F= G 可得繩子的有效段數為n=G/F ,也可以根據 s=n 得n=s/ ,計算后本著“只入不舍”的原則取整數值n,即繩子的有效段數。1n根據當承重的繩子段數n為偶數時,繩的起始端系在定滑輪上;當n為奇數時,繩的起始端系在動滑輪上。n=2n=3滑輪組四③動滑輪個數:當需要n段繩子時,動滑輪的個數N為④定滑輪個數的確定①施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a. 定滑輪比動滑輪少一個(n為偶數時);b.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個數相同(n為奇數時)。② 施力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a. 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個數相同(n為偶數時);b. 定滑輪比動滑輪多一個(n為奇數時)。n=3①(n為奇數時);②(n為偶數時)n=3(奇數)動滑輪的個數為 :=1(個)定滑輪比動滑輪多一個,N=2隨堂練習五1. 關于定滑輪和動滑輪,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定滑輪實質是個等臂杠桿B.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方向C.動滑輪實質是個動力臂為阻力臂兩倍的杠桿D.使用動滑輪能省一半力,還能改變動力的方向D隨堂練習五2. A中的杠桿和物體處于靜止狀態,B、C、D中的物體被勻速吊起,所有物體重力均為G,不計動滑輪重力、繩重和一切摩擦,則所用拉力F最小的是( )DA.B.C.D.隨堂練習五3. 如圖所示,不計動滑輪與繩之間的摩擦和重力,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物體M以0.2m/s的速度向左勻速直線運動,彈簧秤的示數為20N,以下正確的是( )①M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為20N②M受到地面摩擦力水平向左③拉力F的功率為8W④M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M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④A隨堂練習五4.如圖所示的各種情況中,用同樣大小的力F將重物勻速提升,不計繩與滑輪自重、不計摩擦,物重最大的是( )A.GAB.GBC.GCD.GDC隨堂練習五5. 某同學用重為10N的滑輪勻速提升重為90N的物體。不計繩重,則該同學所用拉力F的可能值是( )A.25NB.60NC.50ND.45NB課堂小結六①定義:軸固定不動的滑輪,實質是等臂杠桿.②特點:不省力,但可以改變力的方向.①定義:軸隨物體一起運動的滑輪.②實質: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③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①定義: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②特點: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③省力:F=(G動+G輪)/n. 費距離:s=nh滑輪組定滑輪滑輪動滑輪科學世界七輪軸和斜面1.輪軸司機用不大的力轉動方向盤,在軸上就能產生較太的力使汽車轉彎。由兩個半徑不等的圓柱固定在同一軸線上組成,大的稱為輪,小的稱為軸。輕輕轉動門把手,就可以把門鎖打開。當動力作用在輪上時,輪軸是一個省力杠桿,但費距離。科學世界七2.輪軸的特點輪軸可以看成一個可連續轉動的不等臂杠桿。輪動力阻力軸支點ORrFF2=GF2l1 = Rl2 = rOF1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 得FR=GrR>rF科學世界七2.斜面斜面是一個與水平面成一定夾角的的傾斜平面。使用斜面推動物體螺絲釘和電鉆鉆頭等也是斜面盤山公路科學世界七2.斜面的特點將物體G,沿長為l、高為h的斜面,用大小為F的力拉上去,在此過程中:不計斜面和物體間的摩擦力,根據功的原理,可得:Fl =Gh,則: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拉力就是物體重力的幾分之一,所以斜面是一種省力的簡單機械。但使用斜面時要費距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