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戰2025年高考歷史搶押秘籍(黑吉遼蒙專用)猜押05中國現代史(1949至今)·選擇題(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戰2025年高考歷史搶押秘籍(黑吉遼蒙專用)猜押05中國現代史(1949至今)·選擇題(學生版+教師版)

資源簡介

猜押05 中國現代史(新中國成立至今)·選擇題
考點 5年考情 押題依據 命題預測
新中國成立至今 2025年(內蒙古八省聯考卷) T9·1950米面之戰 T10·1950數智化圖書 2024年(黑吉遼卷) T10·1950年鄧小平強調要加緊國防工業建設 T11·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在視察廣州、深圳 2023年(遼寧卷) T9·1952年12月北京等一些城市解決蔬菜供應困難 T10·1981年5月沈陽市個體經濟 2022年(遼寧卷) T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關于東北工廠遷移問題的意見》 T11·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2021年(遼寧卷) T9·1954年4月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在北京舉行 T10·1980年國家農委的一份農村調查報告 從近4年東北三省及25年內蒙古新八省聯考卷中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至今重點考查工業化、改革開放、區域發展等主題。習題集中在9-10題,命題關注一下三個方面。 1.2024年熱點關聯預測 周年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5周年(1950-2025)、大慶油田發現65周年(1959-2024)。可能考查抗美援朝對東北工業化的推動,或大慶精神的內涵。 政策熱點:東北在“新質生產力”中的定位(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俄深化合作(俄烏沖突背景下)。 2.選擇題高頻干擾項 時間混淆:一五計劃(1953-1957)與三大改造(1953-1956)的交叉時;國企改革(1980年代)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992年)。 概念混淆:“振興東北戰略”(2003年)與“新一輪東北振興”(2016年)的政策區別;“計劃經濟弊端”與“資源型城市問題”的不同成因。 2025年新高考歷史新結構體系下,東北三省高考歷史選擇題注重“以小見大”,通過地方案例考查國家宏觀歷史脈絡,需緊扣“工業化—改革—振興”主線,強化時空觀念與政策關聯分析。選擇題的命題側重: 1.工業建設與計劃經濟(1949-1978) 一五計劃(1953-1957) 東北核心項目:鞍鋼、長春一汽、沈陽機床廠(選擇題常考具體成就)。 命題角度:東北成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的原因(原有工業基礎、蘇聯援助、資源豐富)。 抗美援朝(1950-1953) - 東北作為后勤基地,帶動工業發展(如軍事物資生產)。 干擾項:可能混淆“九一八事變”與抗美援朝對東北的影響。 大慶油田(1959年發現) - 標志中國石油自給,“鐵人精神”(王進喜)的象征意義。 2.改革開放與轉型(1978-2012) 國企改革試點 - 1986年沈陽防爆器械廠破產(新中國首家破產國企),反映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選擇題常見誤區:混淆國企改革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啟動時間。 東北老工業基地困境 - 資源枯竭(如阜新煤礦)、技術滯后、人口外流(選擇題可能結合數據圖表考查)。 振興東北戰略(2003年首次提出) - 政策目標: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如裝備制造業升級)。 3.新時代東北振興(2012年至今) 農業與糧食安全 - 東北“黑土地保護”(2022年《黑土地保護法》),糧食產量占全國1/4(選擇題常考數據)。 “雙循環”與對外開放 - 中俄合作(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遼寧自貿試驗區(2017年設立)。 冰雪經濟與文旅融合 - 哈爾濱冰雪節、長白山旅游(可能結合地方特色命題)。
重點關注:新中國成立至今,東三省及內蒙古地方史相關知識 1.東北地方特色考點 工業遺產:鞍鋼憲法(1960年“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模式)、長春電影制片廠(新中國電影搖籃)。 2.地方史與國家政策的關聯 -1950年代東北支援全國工業(如技術人才輸出)→體現“全國一盤棋”思想。 -大慶油田開發→反映“自力更生”的社會主義建設精神。 -2023年黑龍江洪災與糧食安全→聯系國家“黑土地保護”政策。
1.(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如圖是一份蘇南區太倉縣人民政府簽發的土地房產所有證。這說明( )
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行 B.土地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實
C.工業一五計劃已全面展開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
2.(2025·遼寧·一模)如下表摘選自中國共產黨在兩個不同歷史時陰的土地改革法律條文。這些條文都( )
法律條文 出處
(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 《中國土地法大綱》
鄉村農會接收地主的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并征收富農的上述財產的多余部分,分給缺乏這些財產的農民及其他貧民
保護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A.促進了社會改造的進程 B.堅持了均分土地的原則
C.采取了保護富農的政策 D.改變了農村土地私有制
3.(2025·吉林長春·二模)大興紗廠是石家莊私營企業的代表。1947年,中國共產黨接管紗廠后召回職工,恢復生產;1949年,中央決定將紗廠發還私營。此舉( )
A.積累工商業公私合營經驗 B.借助官僚資本鞏固新生政權
C.優先滿足民族企業家訴求 D.落實了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
4.(2025·吉林長春·二模)舞蹈是國際關系重要媒介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在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一系列交流活動中運用了這一元素。這一時期中國在亞洲進行舞蹈外交活動( )
A.拓展了和平外交的途徑 B.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國策
C.開創了文化外交的局面 D.推動了亞洲獨立的高潮
5.(2025·黑龍江·一模)1953年統購統銷政策實施后,農村出現“殺豬宰羊”“砍樹毀林”現象;1954年憲法規定“逐步消滅剝削制度”,但允許富農經濟存在。這反映過渡時期的特點是( )
A.社會主義制度已完全確立 B.激進改革導致經濟全面崩潰
C.新舊制度過渡中的復雜性 D.完全照搬蘇聯集體農莊模式
6.(2025·內蒙古呼和浩特·一模)《人民畫報》中展示的女性形象代表著國家和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望,如圖為1950—1966年《人民畫報》中女性形象服飾情況統計圖。這反映了( )
A.女性積極參與工業化建設 B.一五計劃推動紡織業發展
C.服飾發展性別化趨勢明顯 D.國家重視文藝和體育事業
7.(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紅旗渠——太行山腰的“人工天河”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始建于1960年,歷時九年,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留下“紅旗渠精神”。這反映了( )
A.經濟調整已初見成效 B.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C.“左”傾思想全面糾正 D.“大躍進”運動的熱情
8.(2025·黑龍江吉林·一模)1959年3月黨中央在鄭州會議上確定了“統一領導,隊為基礎;分級管理,權力下放;三級核算,各計盈虧;分配計劃,由社決定;適當積累,合理調劑;物資勞動,等價交換;按勞分配,承認差別”的十四句話。這一政策的提出( )
A.推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調整 B.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左傾錯誤
C.源于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 D.落實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指導方針
9.(2025·黑龍江·二模)下表所示為1950~2002年《人民日報》報道中英模人物行業分布變化情況(單位:人)。造成這些變化的重要原因是( )
年份 工業 商業服務業 農林牧副業 科教文衛系統 部隊公安系統 機關單位 合計
1950-1965 小計 377 151 261 176 278 176 1419
比例 26.57% 10.64% 18.39% 12.40% 19.59% 12.40% 100%
1966-1976 小計 140 63 62 187 238 206 896
比例 15.63% 7.03% 6.92% 20.87% 26.56% 22.99% 100%
1977-2002 小計 633 583 398 950 719 790 4069
比例 15.56% 14.33% 9.78% 23.35% 17.67% 19.42% 100%
A.缺乏統一標準 B.國民分配結構局部調整
C.與社會的變遷 D.人民建設熱情全面激發
預測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0.(2025·黑龍江·一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民獲得土地經營權;但所有權仍歸集體。2014年中央提出“三權分置”改革,將經營權拆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允許經營權流轉。這一政策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復農業個體經營方式 B.適應規模化現代農業需求
C.保障糧食統購統銷制度 D.削弱農村基層黨組織職能
11.(2025·黑龍江大慶·二模)鄧小平1985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聯系實際。群眾關心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時事政策問題,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鄧小平旨在強調( )
A.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B.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C.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 D.政策制定要符合人民需求
12.(2025·遼寧·一模)如下圖是1972-1992年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的基本情況,這說明( )
A.中國外交服務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 B.受援國家的經濟實力增強
C.中國實行結伴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D.國際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
13.(2025·黑龍江·二模)下圖是2004~2015年農業四項補貼金額變動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這一時期我國( )
A.保障體系逐漸發展
B.農業生產擺脫自然環境的限制
C.已完成了升級換代
D.發展生產與保障農民利益并重
預測三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14.(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古代絲綢之路的名片是絲綢、茶葉、瓷器,今天“一帶一路”的名片是高鐵、核電、航天科技等。這反映了中國( )
A.已經主導國際格局發展變化 B.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
C.是政治多極化的主要能量源 D.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
15.(2025·河北·模擬預測)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國家和三分之一的國際組織。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一個個“世紀工程”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反映了,中國( )
A.打開了對外交往的新局面 B.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C.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D.積極參與區域合作
16.(2025·新疆喀什·一模)據統計,2019年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包括中國14億多人口在內,總數約為28億人。到2020年11月,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反映出中國( )
A.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 B.建設小康社會成就斐然
C.開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D.推動世界市場加速形成
17.(2025·陜西·模擬預測)2024年,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先后訪問巴西、南非和印度尼西亞,就某國際危機開展第四輪穿梭外交,同“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進一步交換意見,堅持勸和促談。這說明我國( )
A.以發展中國家為外交重心 B.具有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C.取得了國際治理的主導權 D.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18.(2025·河北石家莊·一模)如圖為“一帶一路”重要國際經濟走廊及其主要影響區域示意圖。這可用以說明當代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
A.有利于國土空間布局的優化 B.鞏固了沿海地區的優勢地位
C.強化了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 D.形成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19.(2025·湖南·一模)自2012年以來,中國通過體育公共外交活動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2014年的中拉足球外交、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2023年在杭州和成都分別舉辦的亞運會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些外交活動意在( )
A.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 B.擴展外交空間,尋求國家安全
C.維護國家利益,沖破大國封鎖 D.打破外交困境,增進各國友誼
20.(2025·江蘇鹽城·二模)下圖是《中國日報》刊登的一幅漫畫:冷戰思維是一條不歸路。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意識形態的對立是大國外交的主要障礙
B.美國操縱冷戰機器是世界動蕩的主要因素
C.中美關系的發展就是美蘇冷戰的重演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歷史的選擇
21.(2025·云南大理·二模)近些年美國對中國芯片行業屢次制裁,2024年12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在北京發表《聲明》,認定美國芯片不安全、不可靠,建議國內企業從今以后謹慎采購美國芯片。這表明( )
A.經濟全球化的弊端凸顯
B.適度回應了顧慮與要求
C.發展中國家已掌握全球化主動權
D.發達國家在全球化中的弱勢顯現
22.(2025·山東菏澤·一模)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分重視科技發展:“兩彈一星”等國防尖端科技首先取得突破;如今,“嫦娥”奔月、“北斗”組網等大國重器不斷“上新”,創新指數在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到2023年的第12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根本上得益于( )
A.科學技術的進步 B.社會制度的優越
C.改革開放的推動 D.國際環境的改善
23.(2025·新疆烏魯木齊·一模)2008年以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在高端船型領域,中國全面放開并鼓勵外資進入;在船舶配套方面,2017年取消外商投資股比限制;對于常規船舶領域,2018年取消了船舶設計、制造與修理須由中方控股的要求。這一歷程表明( )
A.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B.外資控股增加了中國經濟發展風險
C.中國造船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市場 D.擴大開放提升了中國造船業競爭力
24.(2025·江西·一模)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期間提出了對外援助的正確義利觀,即在利益的問題上堅持以義為先,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切實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習近平的“弘義融利”外交思想( )
A.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B.體現了對外援助的本質屬性
C.堅持了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
25.(2025·河北邯鄲·三模)下圖所示為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在2017年的投資增速情況。圖中信息表明我國( )
A.區域發展戰略有所調整 B.產業結構升級速度較快
C.東部地區工業產值減少 D.國家工業中心發生轉移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猜押05 中國現代史(新中國成立至今)·選擇題
考點 5年考情 押題依據 命題預測
新中國成立至今 2025年(內蒙古八省聯考卷) T9·1950米面之戰 T10·1950數智化圖書 2024年(黑吉遼卷) T10·1950年鄧小平強調要加緊國防工業建設 T11·1985年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在視察廣州、深圳 2023年(遼寧卷) T9·1952年12月北京等一些城市解決蔬菜供應困難 T10·1981年5月沈陽市個體經濟 2022年(遼寧卷) T10·1950年9月,中共中央《關于東北工廠遷移問題的意見》 T11·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2021年(遼寧卷) T9·1954年4月鞍鋼技術革新展覽會在北京舉行 T10·1980年國家農委的一份農村調查報告 從近4年東北三省及25年內蒙古新八省聯考卷中可以看出,新中國成立至今重點考查工業化、改革開放、區域發展等主題。習題集中在9-10題,命題關注一下三個方面。 1.2024年熱點關聯預測 周年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5周年(1950-2025)、大慶油田發現65周年(1959-2024)。可能考查抗美援朝對東北工業化的推動,或大慶精神的內涵。 政策熱點:東北在“新質生產力”中的定位(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俄深化合作(俄烏沖突背景下)。 2.選擇題高頻干擾項 時間混淆:一五計劃(1953-1957)與三大改造(1953-1956)的交叉時;國企改革(1980年代)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1992年)。 概念混淆:“振興東北戰略”(2003年)與“新一輪東北振興”(2016年)的政策區別;“計劃經濟弊端”與“資源型城市問題”的不同成因。 2025年新高考歷史新結構體系下,東北三省高考歷史選擇題注重“以小見大”,通過地方案例考查國家宏觀歷史脈絡,需緊扣“工業化—改革—振興”主線,強化時空觀念與政策關聯分析。選擇題的命題側重: 1.工業建設與計劃經濟(1949-1978) 一五計劃(1953-1957) 東北核心項目:鞍鋼、長春一汽、沈陽機床廠(選擇題常考具體成就)。 命題角度:東北成為“共和國工業長子”的原因(原有工業基礎、蘇聯援助、資源豐富)。 抗美援朝(1950-1953) - 東北作為后勤基地,帶動工業發展(如軍事物資生產)。 干擾項:可能混淆“九一八事變”與抗美援朝對東北的影響。 大慶油田(1959年發現) - 標志中國石油自給,“鐵人精神”(王進喜)的象征意義。 2.改革開放與轉型(1978-2012) 國企改革試點 - 1986年沈陽防爆器械廠破產(新中國首家破產國企),反映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 選擇題常見誤區:混淆國企改革與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啟動時間。 東北老工業基地困境 - 資源枯竭(如阜新煤礦)、技術滯后、人口外流(選擇題可能結合數據圖表考查)。 振興東北戰略(2003年首次提出) - 政策目標:產業結構調整、技術創新(如裝備制造業升級)。 3.新時代東北振興(2012年至今) 農業與糧食安全 - 東北“黑土地保護”(2022年《黑土地保護法》),糧食產量占全國1/4(選擇題常考數據)。 “雙循環”與對外開放 - 中俄合作(如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遼寧自貿試驗區(2017年設立)。 冰雪經濟與文旅融合 - 哈爾濱冰雪節、長白山旅游(可能結合地方特色命題)。
重點關注:新中國成立至今,東三省及內蒙古地方史相關知識 1.東北地方特色考點 工業遺產:鞍鋼憲法(1960年“兩參一改三結合”的管理模式)、長春電影制片廠(新中國電影搖籃)。 2.地方史與國家政策的關聯 -1950年代東北支援全國工業(如技術人才輸出)→體現“全國一盤棋”思想。 -大慶油田開發→反映“自力更生”的社會主義建設精神。 -2023年黑龍江洪災與糧食安全→聯系國家“黑土地保護”政策。
1.(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如圖是一份蘇南區太倉縣人民政府簽發的土地房產所有證。這說明( )
A.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實行 B.土地改革得到了有效落實
C.工業一五計劃已全面展開 D.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施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因此該土地房產所有證所反映的史實是土地改革,它反映了土地改革得到有效落實,B項正確;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是在完成土地改革以后,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從組織臨時互助組和常年互助組,發展到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進一步建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與題意不符,排除A項;一五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C項;1978年國家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承認農民對土地的經營權,不符合材料內容,排除D項。故選B項。
2.(2025·遼寧·一模)如下表摘選自中國共產黨在兩個不同歷史時陰的土地改革法律條文。這些條文都( )
法律條文 出處
(土地)按鄉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統一平均分配 《中國土地法大綱》
鄉村農會接收地主的牲畜、農具、房屋,糧食及其他財產,并征收富農的上述財產的多余部分,分給缺乏這些財產的農民及其他貧民
保護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他財產不得侵犯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
A.促進了社會改造的進程 B.堅持了均分土地的原則
C.采取了保護富農的政策 D.改變了農村土地私有制
【答案】A
【解析】據本題次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解放戰爭時期和建國初(中國)。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中國土地法大綱》是解放戰爭時期頒布,主要是為了滿足農民土地需要,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推動解放戰爭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頒布的,旨在廢除封建剝削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等。兩者都在不同時期推動了社會的變革和發展,促進社會改造的進程等,A項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強調富農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種的土地及其財產,并沒有體現平均土地的原則,排除B項;《中國土地法大綱》規定征收富農的封建財產的多余部分,北非保護富農的政策,排除C項;土地改革實行的是農民土地所有制,未改變土地私有制,排除D項。故選A項。
3.(2025·吉林長春·二模)大興紗廠是石家莊私營企業的代表。1947年,中國共產黨接管紗廠后召回職工,恢復生產;1949年,中央決定將紗廠發還私營。此舉( )
A.積累工商業公私合營經驗 B.借助官僚資本鞏固新生政權
C.優先滿足民族企業家訴求 D.落實了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
【答案】D
【解析】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7-1949年的中國。據材料 “1947年,中國共產黨接管紗廠后召回職工,恢復生產;1949年,中央決定將紗廠發還私營”和所學知識可知,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允許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在不操縱國計民生的前提下存在和發展,將紗廠發還私營符合這一政策,D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工商業公私合營是在1953-1956年三大改造時期推行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A項;據材料可知,大興紗廠是私營企業并非官僚資本,不存在借助官僚資本鞏固新生政權的情況,排除B項;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央將紗廠發還私營是基于新民主主義經濟政策,并非優先滿足民族企業家訴求,排C項。故選D項。
4.(2025·吉林長春·二模)舞蹈是國際關系重要媒介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在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一系列交流活動中運用了這一元素。這一時期中國在亞洲進行舞蹈外交活動( )
A.拓展了和平外交的途徑 B.服務于對外開放的國策
C.開創了文化外交的局面 D.推動了亞洲獨立的高潮
【答案】A
【解析】據本題提示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時空是: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的中國與亞洲部分國家 。據材料 “舞蹈是國際關系重要媒介之一。20 世紀 50 年代中期,新中國在與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的一系列交流活動中運用了這一元素” 和所學知識可知,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通過舞蹈這一獨特元素開展外交活動,拓展了和平外交的途徑,A項正確;據所學知識可知,對外開放國策是在 1978 年改革開放后提出的,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B項;中國此前就有文化交流方面的外交活動,并非此時開創文化外交局面,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中國通過舞蹈外交加強與亞洲國家交流,沒有體現推動亞洲獨立高潮,排除D項。故選A項。
5.(2025·黑龍江·一模)1953年統購統銷政策實施后,農村出現“殺豬宰羊”“砍樹毀林”現象;1954年憲法規定“逐步消滅剝削制度”,但允許富農經濟存在。這反映過渡時期的特點是( )
A.社會主義制度已完全確立 B.激進改革導致經濟全面崩潰
C.新舊制度過渡中的復雜性 D.完全照搬蘇聯集體農莊模式
【答案】C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統購統銷政策實施后農村出現一些負面現象,1954年憲法規定“逐步消滅剝削制度”,又允許富農經濟存在,這體現了在從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過渡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復雜的情況和矛盾,反映了新舊制度過渡中的復雜性,C項正確;社會主義制度完全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排除A項;統購統銷政策實施后出現“殺豬宰羊”“砍樹毀林”現象,這只是局部的一些反應,并不能說明經濟全面崩潰,排除B項;“完全照搬”說法過于絕對,排除D項;故選C項。
6.(2025·內蒙古呼和浩特·一模)《人民畫報》中展示的女性形象代表著國家和社會對女性角色的期望,如圖為1950—1966年《人民畫報》中女性形象服飾情況統計圖。這反映了( )
A.女性積極參與工業化建設 B.一五計劃推動紡織業發展
C.服飾發展性別化趨勢明顯 D.國家重視文藝和體育事業
【答案】A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1966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1950—1966年女性形象服飾中制服比重最大,這是因為此時中國大力發展工業建設,女性制服形象多反映了女性積極參與工業化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A項正確;一五計劃可以推動紡織業發展,但與材料主旨無關,材料強調女性積極參與工業化建設,排除B項;材料只列舉了1950—1966年《人民畫報》中女性形象服飾情況統計,無法體現服飾發展性別化趨勢,排除C項;材料強調女性積極參與工業化建設,雖然國家的確重視文藝和體育事業,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A項。
7.(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紅旗渠——太行山腰的“人工天河”是世界第八大奇跡。它始建于1960年,歷時九年,結束了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留下“紅旗渠精神”。這反映了( )
A.經濟調整已初見成效 B.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
C.“左”傾思想全面糾正 D.“大躍進”運動的熱情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60年后的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紅旗渠歷史九年完成,林縣人民旨在艱苦的條件下,憑借頑強的意志和干勁,克服重重困難修建紅旗渠,結束了當地缺水的苦難歷史,這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B項正確;經濟調整是指八字方針提出后,重點對農輕重的比例關系的調整,材料涉及的是水利工程的修建與此內容無關,排除A項;“左”傾思想全面糾正與史實不符,“左”傾思想尚未完全糾正,后期引發了文化大革命,排除C項;“大躍進”運動主要體現在大煉鋼鐵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忽略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造成了經濟發展困難的局面,排除D項。故選B項。
8.(2025·黑龍江吉林·一模)1959年3月黨中央在鄭州會議上確定了“統一領導,隊為基礎;分級管理,權力下放;三級核算,各計盈虧;分配計劃,由社決定;適當積累,合理調劑;物資勞動,等價交換;按勞分配,承認差別”的十四句話。這一政策的提出( )
A.推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調整 B.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左傾錯誤
C.源于對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 D.落實了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指導方針
【答案】A
【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9年的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根據題干中的十四句話,這一政策的主要內容涉及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權力下放、按勞分配等,這些都是為了調整和糾正“大躍進”運動中的高度集中公有制所產生的弊端,推動對國民經濟的重要調整,通過下放權力和分配調整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A項正確;1962年召開的七千人大會初步總結了大躍進的教訓,但未徹底否定左傾錯誤,排除B項;市場經濟體制是在1992年十四大之后提出的,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對人民公社化高度集中的公有制進行了調整,而非落實,排除D項。故選A項。
9.(2025·黑龍江·二模)下表所示為1950~2002年《人民日報》報道中英模人物行業分布變化情況(單位:人)。造成這些變化的重要原因是( )
年份 工業 商業服務業 農林牧副業 科教文衛系統 部隊公安系統 機關單位 合計
1950-1965 小計 377 151 261 176 278 176 1419
比例 26.57% 10.64% 18.39% 12.40% 19.59% 12.40% 100%
1966-1976 小計 140 63 62 187 238 206 896
比例 15.63% 7.03% 6.92% 20.87% 26.56% 22.99% 100%
1977-2002 小計 633 583 398 950 719 790 4069
比例 15.56% 14.33% 9.78% 23.35% 17.67% 19.42% 100%
A.缺乏統一標準 B.國民分配結構局部調整
C.與社會的變遷 D.人民建設熱情全面激發
【答案】C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50~2002年(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1950-1965年報道中英模人物主要分布在工業領域,這是因為受到國家工業化建設的影響,通過報道工業行業的勞模,宣傳工業化方針,調動人們的建設熱情;1966-1976年報道中英模人物主要分布在部隊公安系統,這是因為受到“文革”的影響,宣傳階級斗爭;1977-2002年報道中英模人物主要分布在科教文衛系統,這是因為文革結束后,高考恢復,改革開放需要發展生產力,需要大量科教文衛人才等等。綜上所述,造成這些變化的重要原因是與社會的變遷,C項正確;各時期的勞模評選都有一定的標準,“缺乏統一標準”不符合史實,也與材料主旨無關,排除A項;各時期《人民日報》報道中英模人物行業分布變化與社會變遷密切相關,與“國民分配結構局部調整”無直接關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項;“人民建設熱情全面激發”屬于影響,不是導致材料變化的原因, 排除D項。故選C項。
預測二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10.(2025·黑龍江·一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民獲得土地經營權;但所有權仍歸集體。2014年中央提出“三權分置”改革,將經營權拆分為承包權和經營權,允許經營權流轉。這一政策調整的主要目的是( )
A.恢復農業個體經營方式 B.適應規模化現代農業需求
C.保障糧食統購統銷制度 D.削弱農村基層黨組織職能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根據題干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14年(中國)。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的小規模分散經營逐漸難以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三權分置”改革將經營權流轉,有利于土地向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等集中,實現土地的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B項正確;改革是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的前提下,完善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更好地促進土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農業農村的發展,排除A項;糧食統購統銷制度是計劃經濟時期的一項政策,在改革開放后已經逐步取消,排除C項;改革目的是為了促進農村土地制度的完善和農業農村的發展,與農村基層黨組織職能沒有直接的關聯,排除D項。故選B項。
11.(2025·黑龍江大慶·二模)鄧小平1985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指出,教育一定要聯系實際。群眾關心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時事政策問題,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鄧小平旨在強調( )
A.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 B.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
C.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 D.政策制定要符合人民需求
【答案】C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85年(中國)。根據材料可知,鄧小平強調領導干部要深入人民群眾,要增強與群眾的共情能力,關心并努力解決好、解釋好群眾關心的問題與政策,這有利于群眾理解并支持黨的政策,便于領導干部開展工作,因此題干中鄧小平意在強調提高干部的群眾工作水平,C項正確;全方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指的是要把人民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新人,而材料強調的是領導要深入群眾,密切與群眾的聯系,排除A項;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確立的,不符合材料時間,排除B項;材料涉及的是領導干部向群眾解釋已經制定好的政策,幫助群眾理解已經頒布的政策,而非強調“在政策制定時要符合人民需求”,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
12.(2025·遼寧·一模)如下圖是1972-1992年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的基本情況,這說明( )
A.中國外交服務國內經濟建設的需要 B.受援國家的經濟實力增強
C.中國實行結伴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D.國際格局出現了重大變化
【答案】A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72-1992年(中國)。據題干及結合所學可知,與之前相比,20世紀80年代初,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占比下降明顯。1978年中國進入改革開放時期,工作重心轉向經濟建設,對外援助支出的調整體現了將更多資源投入國內經濟建設,外交在一定程度上服務于國內經濟建設需求,A項正確;僅從中國財政對外援助支出情況,無法得出受援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結論,排除B項;“結伴而不結盟”外交政策主要是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特別是新世紀以來逐漸凸顯,排除C項;國際格局重大變化主要指20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排除D項。故選A項。
13.(2025·黑龍江·二模)下圖是2004~2015年農業四項補貼金額變動圖。對此理解正確的是,這一時期我國( )
A.保障體系逐漸發展
B.農業生產擺脫自然環境的限制
C.已完成了升級換代
D.發展生產與保障農民利益并重
【答案】D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04~2015年(中國)。從圖中可以看出,2004 - 2015 年我國對種糧直接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農業四項補貼金額總體呈上升趨勢。這些補貼一方面有利于保障農民的利益,提高農民種糧等生產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進農業生產資料投入、技術改進等,推動農業生產發展,體現了發展生產與保障農民利益并重, D項正確;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等內容, 圖中體現的是農業補貼,并非傳統意義上的社會保障體系范疇,排除A 項;農業生產至今都難以擺脫自然環境的限制,雖然農業補貼能促進農業發展,但不能讓農業生產脫離自然環境,排除B項;僅從農業補貼金額變動圖,不能得出我國農業已完成升級換代的結論 ,農業升級換代涉及到生產技術、經營模式等多方面,排除C項。故選D項。
預測三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14.(2025·遼寧葫蘆島·一模)“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古代絲綢之路的名片是絲綢、茶葉、瓷器,今天“一帶一路”的名片是高鐵、核電、航天科技等。這反映了中國( )
A.已經主導國際格局發展變化 B.促進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
C.是政治多極化的主要能量源 D.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
【答案】D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帶動相關國家和地區經濟的發展,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體現了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D項正確;中國并未主導國際格局發展變化,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材料強調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推動者,并未體現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說法夸大,排除B項;材料反映了“一帶一路”推動了經濟全球化,未涉及政治多極化,排除C項。故選D項。
15.(2025·河北·模擬預測)截至2023年年底,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涵蓋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國家和三分之一的國際組織。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一個個“世紀工程”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反映了,中國( )
A.打開了對外交往的新局面 B.綜合國力顯著提升
C.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 D.積極參與區域合作
【答案】C
【解析】根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世界。根據材料“中國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一個個‘世紀工程’給各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可知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與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在促進自身發展的同時,也讓其他國家民眾從中受益,體現了中國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C項正確;20世紀70年代,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一系列外交成就,打開了對外交往的新局面,而材料強調的是“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成果,并非強調打開外交新局面,排除A項;材料主要體現的是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國際組織在“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合作情況以及帶來的積極影響,沒有直接體現出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綜合國力的提升是一個更廣泛的概念,材料只是其中一個方面的表現,排除B項;“一帶一路”倡議是面向世界眾多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合作倡議,不僅僅局限于區域合作,其范圍更加廣泛,所以“積極參與區域合作”不能準確概括材料主旨,排除D項。故選C項。
16.(2025·新疆喀什·一模)據統計,2019年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美元,包括中國14億多人口在內,總數約為28億人。到2020年11月,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這反映出中國( )
A.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 B.建設小康社會成就斐然
C.開始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 D.推動世界市場加速形成
【答案】B
【解析】據本題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2020年我國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是我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體現了我國在促進社會公平、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的卓越成果,有力地推動了小康社會的建設,B項正確;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從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2020年我國尚未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排除A項;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逐步參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并非2020年才開始,排除C項;世界市場在新航路開辟后開始形成,在工業革命后加速發展,2020年中國脫貧攻堅取得成就主要是對國內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對世界市場加速形成的作用并不直接和顯著,排除D項。故選B項。
17.(2025·陜西·模擬預測)2024年,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先后訪問巴西、南非和印度尼西亞,就某國際危機開展第四輪穿梭外交,同“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員進一步交換意見,堅持勸和促談。這說明我國( )
A.以發展中國家為外交重心 B.具有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C.取得了國際治理的主導權 D.奉行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政府派遣特別代表協調國際問題,與其他國家交換意見,促進和談,積極維護世界和平,這說明我國具有負責任大國的擔當,B項正確;材料提到中國與發展中國家的外交活動,但僅由此不能得出中國以發展中國家為外交重心的結論,且這一說法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我國積極參與國際危機的解決,并不能直接說明我國取得了國際治理的主導權,表述有誤,排除C項;材料強調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積極發揮作用、承擔責任,沒有體現不結盟(獨立、自主和非集團)的外交政策,排除D項。故選B項。
18.(2025·河北石家莊·一模)如圖為“一帶一路”重要國際經濟走廊及其主要影響區域示意圖。這可用以說明當代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 )
A.有利于國土空間布局的優化 B.鞏固了沿海地區的優勢地位
C.強化了區域經濟集團化趨勢 D.形成了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一帶一路” 戰略涉及到國內眾多地區以及廣闊的國際區域。它加強了國內不同區域之間以及國內與國外的聯系和交流,促進了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區域間的協同發展,這對于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有著積極意義,A項正確;“一帶一路” 戰略不僅僅是鞏固沿海地區的優勢地位,它更強調的是國內外區域的互聯互通以及協同發展,促進沿海、內陸等各地區共同進步,排除B項;“一帶一路” 不是封閉的區域經濟集團,它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旨在促進沿線國家的共同發展和共同繁榮,排除C項;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在 “一帶一路” 戰略提出之前就已經初步形成,“一帶一路” 戰略是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重要舉措,排除D項。故選A項。
19.(2025·湖南·一模)自2012年以來,中國通過體育公共外交活動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2014年的中拉足球外交、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以及2023年在杭州和成都分別舉辦的亞運會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這些外交活動意在( )
A.服務民族復興,促進人類進步 B.擴展外交空間,尋求國家安全
C.維護國家利益,沖破大國封鎖 D.打破外交困境,增進各國友誼
【答案】A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中國舉辦這些體育公共外交活動,一方面可以展示中國在體育等領域的發展成就和國家形象,提升國際影響力,為國內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服務于民族復興的大局;另一方面,通過體育交流可以促進不同國家和地區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友誼與合作,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A項正確;體育公共外交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外交空間,但尋求國家安全并不是這些活動最主要的目的,且表述過于片面,排除B項;舉辦這些體育活動更多的是積極主動地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國際友好關系,而不是單純為了沖破大國封鎖,這種說法過于狹隘地理解了體育外交的意義,排除C項;中國近年來的外交形勢總體是積極向好的,并不存在所謂的 “外交困境” 需要打破。排除D項。故選A項。
20.(2025·江蘇鹽城·二模)下圖是《中國日報》刊登的一幅漫畫:冷戰思維是一條不歸路。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
A.意識形態的對立是大國外交的主要障礙
B.美國操縱冷戰機器是世界動蕩的主要因素
C.中美關系的發展就是美蘇冷戰的重演
D.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歷史的選擇
【答案】D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世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當今世界依然有許多國家固守冷戰思維,這不利于國際政治經濟的良性發展,當今世界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如氣候變化、全球公共衛生等,需要各國攜手合作,打破冷戰思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順應歷史發展趨勢的必然選擇,D項正確;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雖然意識形態在國際關系中存在影響,但當今大國外交更多地受到國家利益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世界動蕩是由多種因素造成的,包括地區沖突、經濟不平衡、民族宗教問題等,美國操縱冷戰機器只是其中一個方面,不能簡單歸結為世界動蕩的主要因素,排除B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美蘇冷戰是兩大陣營的全面對抗,而中美關系是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復雜關系,中美之間在經濟、氣候等多領域有著廣泛的合作,并不等同于冷戰的重演,排除C項。故選D項。
21.(2025·云南大理·二模)近些年美國對中國芯片行業屢次制裁,2024年12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通信企業協會、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在北京發表《聲明》,認定美國芯片不安全、不可靠,建議國內企業從今以后謹慎采購美國芯片。這表明( )
A.經濟全球化的弊端凸顯
B.適度回應了顧慮與要求
C.發展中國家已掌握全球化主動權
D.發達國家在全球化中的弱勢顯現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對中國芯片行業屢次制裁,中國相關協會認定美國芯片不安全、不可靠,建議國內企業謹慎采購美國芯片,這是對美國制裁行為的一種適度回應,表達了自身的顧慮與要求,B項正確;經濟全球化的弊端主要體現在加劇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加大世界經濟波動風險、導致全球利益分配失衡等,而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美國對中國芯片行業的制裁以及中國相關協會的應對舉措,排除A項;在當前的全球化格局中,雖然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在不斷提升,但主動權依然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排除C項;在全球化進程中,發達國家憑借其在技術、資本等方面的優勢占據主導地位,處于強勢而非弱勢,排除D項。故選B項。
22.(2025·山東菏澤·一模)新中國成立以來,十分重視科技發展:“兩彈一星”等國防尖端科技首先取得突破;如今,“嫦娥”奔月、“北斗”組網等大國重器不斷“上新”,創新指數在全球排名從2012年的第34位躍升到2023年的第12位,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這根本上得益于( )
A.科學技術的進步 B.社會制度的優越
C.改革開放的推動 D.國際環境的改善
【答案】B
【解析】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的根本推動力是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這一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高效調配資源,為國防科技(如“兩彈一星”)和重大科技工程(如“嫦娥”、“北斗”)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和資源保障,B項正確;科技進步本身就是這些成就的表現,而不是原因,排除A項;改革開放始于1978年,確實推動了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但題目中提到的時間跨度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包括改革開放前(兩彈一星在60-70年代)和之后,排除C項;國際環境的變化可能影響科技發展,但只是一個外部因素非根本因素,排除D項。故選B項。
23.(2025·新疆烏魯木齊·一模)2008年以來,中國成為世界第一造船大國。在高端船型領域,中國全面放開并鼓勵外資進入;在船舶配套方面,2017年取消外商投資股比限制;對于常規船舶領域,2018年取消了船舶設計、制造與修理須由中方控股的要求。這一歷程表明( )
A.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B.外資控股增加了中國經濟發展風險
C.中國造船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市場 D.擴大開放提升了中國造船業競爭力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中國造船業在高端船型領域、船舶配套方面、常規船舶領域都擴大了對外開放,使我國船舶工業深度融入全球市場,通過接受全球競爭的錘煉,迅速提升船企的競爭力,通過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讓中國船舶工業在全球有了更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對外開放對船舶制造的影響,非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引進外資和技術,未涉及外資控股的說法,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中國造船企業進入世界造船市場的說法,排除C項。故選D項。
24.(2025·江西·一模)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期間提出了對外援助的正確義利觀,即在利益的問題上堅持以義為先,多予少取、先予后取、只予不取。習近平主席強調,“要切實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習近平的“弘義融利”外交思想( )
A.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 B.體現了對外援助的本質屬性
C.堅持了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推斷題。根據材料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根據材料概括可知:題干中的描述主要講述了“弘義融利”外交思想在對外援助中的應用,強調在利益問題上以義為先,更多地給予,而不是索取。這種思想體現了中國對外援助工作的本質屬性,即無私援助、合作共贏的理念,B項正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與材料內容無關,排除A項;堅持了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更側重于外交為國家建設服務,而習近平的“弘義融利”外交思想側重于對其他國家的援助,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這種外交理念產生的影響,不能得出促進了發展中國家迅速發展,排除D項。故選B項。
25.(2025·河北邯鄲·三模)下圖所示為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在2017年的投資增速情況。圖中信息表明我國( )
A.區域發展戰略有所調整 B.產業結構升級速度較快
C.東部地區工業產值減少 D.國家工業中心發生轉移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本題是本質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17年的中國。圖中數據展示了不同區域(東部、中部、西部)民間投資增速與國有投資增速的差異,特別是在西部地區國有投資增速明顯高于民間投資增速,這反映出政府在西部加大了投資力度以促進區域平衡發展,同時落實了西部大開發等戰略,這些舉措體現了區域發展戰略的調整,A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區域投資增速差異,由材料不能直接得出產業結構升級速度較快的結論,排除B項;僅根據投資增速差異無法得出東部地區工業產值減少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只是展示了我國東部、中部和西部在2017年的投資增速情況,并不能說明國家工業中心發生轉移,排除D項。故選A項。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重庆市| 渭源县| 潜山县| 伽师县| 万州区| 晋州市| 应城市| 普格县| 天峻县| 东光县| 城市| 治多县| 洪泽县| 任丘市| 左权县| 清涧县| 内黄县| 青岛市| 大荔县| 彭泽县| 日土县| 通州市| 巫山县| 峨边| 大宁县| 慈溪市| 江西省| 中牟县| 汤阴县| 洛阳市| 郑州市| 固始县| 崇明县| 托克托县| 玉屏| 浮梁县| 营山县| 新疆| 措勤县| 那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