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歷史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 20 小題,每題 2 分,共 40 分)1.B 2.C 3.A 4.B 5.A 6.B 7.C 8.D 9.B 10.A 11.C 12.A 13.B 14.D 15.B 16.A 17.D 18.B 19.C 20.B二、問題與探究:(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60 分)21.(16 分)(1)①④⑥⑦(4 分)(2)③和⑤。理由:③反映公私合營完成,標志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結束;⑤通過農民回憶錄體現農業集體化進程,兩者共同說明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基本確立。(6 分)(3)主題名稱: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與工業化起步(2 分)(4)主要因素:國家計劃的強力推動(如一五計劃,2 分);生產關系的變革(如三大改造,2 分)。22.(20 分)(1)經營狀況:生意清淡,連年虧損。(2 分)原因:公司原先的貨物失去銷路;日用工業品又備貨不多、規格不齊。(4 分)(2)主要因素: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提出;國家對永安公司的扶持;農業社會主義改造高潮的推動;郭琳爽的積極參與。(任 3 條,6 分)(3)身份:由民族資本家轉變為國家任命的工作人員。(4 分)性質:由民族企業或私營企業或資本主義工商業轉變為社會主義全民所有制企業。(4 分)23.(24 分)(1)事件:新中國成立(2 分);西藏和平解放(2 分);抗美援朝(2 分)階段特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2 分)(2)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熱情;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等。(4 分)(3)重大成就:進行“一五”計劃;實行土地改革;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答出兩點即可,4 分)(4)(以下提供參考,其他合理表述也可酌情給分,共 8 分)理解:這里的滿懷“希望”是指在農村地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村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4 分);走向“春天”是指建立經濟特區,對外開放不斷加深,促進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4 分)七年級歷史試題 第 1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年級歷史答案.docx 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五四制)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