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課題3 常見的鹽10.3.3 鹽的化學性質化肥核心素養目標科學態度與責任:認識化肥對農業生產的重要性以及不合理使用帶來的環境問題,增強合理利用化肥資源、保護環境的責任意識,樹立可持續發展觀念。化學觀念:建立 “化肥是為農作物提供營養元素的化學物質,不同化肥所含營養元素不同,作用也不同” 的化學觀念。科學思維:借助對氮肥、磷肥、鉀肥等成分和作用的分析,培養歸納、推理能力;通過思考化肥施用與綠色發展的關系,發展辯證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重點氮肥、磷肥、鉀肥的主要成分、作用及常見化肥種類;復合肥的概念及特點;合理施用化肥的重要性。難點從化學角度理解不同化肥對農作物生長影響的原理;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制定合理的化肥施用方案,平衡農業增產與環境保護的關系。課前導入課前導入我們每天吃的糧食、蔬菜、水果,離不開肥沃土壤的滋養。但隨著人口增長,對農產品需求不斷增加,僅靠土壤自然養分難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需求。于是,化肥應運而生。它們就像農作物的 “營養大餐”,助力莊稼茁壯成長。那這些化肥都有哪些種類?各自有什么神奇功效?又該如何合理使用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化肥的世界,探尋它們的奧秘01鹽的化學性質鹽與金屬反應→反應通式:鹽+金屬→新鹽+新金屬→條件:①鹽必須可溶;②金屬單質的活動性比鹽中金屬強;③K、Ca、Na除外。→實例:Fe+CuSO4=FeSO4+CuCu+2AgNO3=Cu(NO3)2+2Ag鹽與酸反應→反應通式:鹽+酸→新鹽+新酸→條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氣體生成→實例:Na2CO3+2HCl=2NaCl+CO2 ↑ +H2OAgNO3+HCl =AgCl↓+HNO3鹽與堿反應→反應通式:鹽+堿→新鹽+新堿→條件:①反應物都可溶;②生成物有氣體、沉淀或水→實例:NaOH+CuSO4=Cu(OH)2↓+Na2SO4Na2CO3+Ca(OH)2 =CaCO3↓+2NaOH鹽與鹽反應→反應通式:鹽+鹽→新鹽+新鹽→條件:①反應物都可溶;②生成物有氣體、沉淀或水→實例:NaCl+AgNO3=AgCl↓+NaNO3Na2SO4+BaCl2 =BaSO4↓+2NaCl02化學肥料植物的生長需要養分,土壤所能提供的養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來補充。人類最初使用的肥料是動物糞便、植物體等漚制的天然有機肥料。→概念:以化學和物理方法制成的、含農作物生長所需營養元素的化學肥料(簡稱化肥)。常見的化肥中,除了尿素、氨水等,很多屬于鹽。→農作物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有碳、氫、氧、氮、磷、鉀、鈣、鎂等,其中氮、磷、鉀需要量較大但常供應不足,因此氮肥、磷肥和鉀肥是最主要的化肥。化學肥料常見化肥的種類、化學成分及主要作用【氮肥】→化學成分:尿素[CO(NH2)2]、氯化銨(NH4Cl)、硝酸鈉(NaNO3)等其中尿素含氮量最高→主要作用:氮是植物體內蛋白質、核酸和葉綠素的組成元素。氮肥可以促進植物莖、葉生長茂盛,使葉色濃綠,提高植物蛋白質含量常見化肥的種類、化學成分及主要作用【磷肥】→化學成分:磷酸鈣[Ca3(PO4)2]等→主要作用:磷是植物體內核酸、蛋白質和酶等多種重要化合物的組成元素。磷肥可以促進作物生長,還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常見化肥的種類、化學成分及主要作用【鉀肥】→化學成分:硫酸鉀(K2SO4)、氯化鉀(KCl)等→主要作用:鉀在植物代謝活躍的器官和組織中的分布量較高。鉀肥可以保證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促進植物生長、增強抗病蟲害和抗倒伏能力常見化肥的種類、化學成分及主要作用【復合肥料】→化學成分:磷酸二氫銨(NH4H2PO4)和硝酸鉀(KNO3)等→主要作用:有些化肥同時含有氮、磷、鉀中的兩種或三種營養元素,能同時均勻地供給作物幾種養分。合理使用化肥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對農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大,施用化肥成為農作物增產的有力措施,解決了部分地區糧食短缺的問題。但是,不合理地施用化肥會造成土壤退化,以及土壤、水和大氣環境的污染。因此,要根據土壤和氣候條件、作物營養特點、化肥性質及其在土壤中的變化等,有針對性、均衡適度地施用化肥,提高施用效率,減少負面作用。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合理施用化肥我國化學工業的先驅我國近代很長一段時間里,精鹽和純堿均依賴進口。受范旭東的邀請侯德榜學成歸國后潛心研究純堿的制造技術,不僅突破了國外對制堿技術的封鎖,生產的純堿在國際上榮獲金獎,還成功改進了西方制堿工藝,發明了將制堿與制氨結合起來的“聯合制堿法”(又稱“侯氏制堿法”)。該方法既生產純堿又制得化肥,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在范旭東和侯德榜等化學工業先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擁有了第一批民族化工企業,產品種類涉及酸、堿、鹽,為我國基本化工原料工業奠定了基礎。范旭東(左)和侯德榜(右)的雕像及他們倡導的信條03課堂小結04課堂練習1.“大樹輸液”(成分: 天然BR、維生素(鎂、硼、鐵等)是一種新型園林處理技術,可為大樹補充營養,以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KNO3、KH2PO4屬于復合肥料B.該技術藥效直接,對環境污染較小C.NH4Cl可與熟石灰混合施用,來提高肥效D.該營養液能增強大樹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蟲害能力C2.圖中的物質及轉化關系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純凈物及化學反應。它們相互轉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反應能一步實現,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已省略)。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若甲、乙、丙為三種單質,則①②③的轉化一定屬于置換反應B.若甲。乙、丙為三種氧化物,則轉化③一定是復分解反應C.若甲、乙、丙為三種堿且常溫下均為固態,則丙一定難溶于水D.若甲。乙、丙為三種酸,則①②③的轉化一定都需要加入鹽B3.化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中磷肥可以增強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下列屬于磷肥的是( )A.Ca3(PO4)2B.K2SO4C.CO(NH2)2D.MgCl2A4.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不變的是( )A.銅元素的質量B.溶劑的總質量C.溶質質量D.溶液質量AB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