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期中學情質量監測卷(B)七年級生物座號題號二三四五六總分得分一、選擇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不填或填錯均不得分)】1.七年級學生正是長身體較快的時期,需要合理的飲食,你認為下列搭配有誤的是()A.缺乏維生素B,一口角炎B.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C.缺乏維生素B2一腳氣病D.缺乏維生素A—夜盲癥2.消化酶能水解食物,下圖模擬淀粉的消化過程,淀粉“剪刀1”“剪刀2”分別代表兩種消化酶,能分泌“剪刀1”的消化道是A.口腔和胃B.胃和小腸C.小腸和大腸葡萄糖D.口腔和小腸3.下圖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的實驗,圖中試管加入唾液加入清水。加入唾液均置于37℃溫水中10分鐘,①和③試管加人的唾液,②試管加人的是清水。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三支試管均置于37℃溫水中是為了與口腔內溫度保持充分攪拌充分攪拌不攪拌一致B.①與②對照,可探究唾液對饅頭的消化作用饅頭碎屑饅頭碎屑饅頭塊C.①與③對照,可探究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對饅頭消化0②③的作用D.滴加碘液后,①號試管變藍色、②③不變藍色4.下列器官中,既屬于消化道,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5.下列為四種食品的營養物質相對含量的柱狀圖,其中使人不易患佝僂病的是鐵鈣維生素維生素鐵鈣維生素維生素DD七年級生物第1頁(共6頁),鐵鈣,維生素維生素鐵鈣維生素維生素DD6.中醫可以通過“切脈”初步判斷患者的病癥。如下圖所示,“切脈”主要按壓病人腕部的橈動脈。下列有關描述錯誤的是A.橈動脈每分鐘博動次數與心率相同B.橈動脈管壁彈性較大,易于診斷C.橈動脈可為手部細胞輸送營養物質和氧氣D.橈動脈在腕部分布較淺,輸液可以選擇此血管7人體感染瘧原蟲后常常會出現貧血癥狀,原因是瘧原蟲進入人體后橈動脈侵入紅細胞,以血紅蛋白為食,影響血液運輸A.水B.氧氣C.尿素D.葡萄糖8.右圖為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示意圖,下列論述正確的是A.血管c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出、.B.若①代表進人血管c的氣體,則該氣體是氧氣人C.血管b中的血液進人心臟時最先進入左心房D.與血管b相比,血管a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9.體檢中心對某健康人的血漿、原尿和尿液中的甲、乙兩種成分進行分析比較,得到下表所示數據(單位:g/100mL),試判斷甲、乙分別是味翁(A.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山葉小,止成分血漿“原尿尿液B.甲是無機鹽,乙是尿素C.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質說正甲0.0430.0431.84D.甲是蛋白質,乙是尿素,1號總:乙0.140.14010.如圖是血液循環示意圖,1、2、3、4表示與心臟直接相連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細血管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肺循環的路徑是右心室→2→毛細血管甲→1→左心房B.血管4比血管3的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C.當血液流經乙時,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毛細血管網甲右心房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毛細血管網乙D.當血液流經甲后,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11.有三種消化液甲、乙、丙,它們都不是唾液和胰液,乙消化液和丙消化液不能消化淀粉,乙消化液能促進甲消化液消化脂肪,而甲消化液和丙消化液都能消化蛋白質,甲、乙、丙三種消化液分別是()A.腸液、膽汁、胃液B.膽汁、胃液、腸液C.膽汁、腸液、胃液D.腸液、胃液、膽汁12.近期,張同學經常精神不振,感覺疲勞、頭暈,去醫院進行了血常規化驗,下圖是其化驗單,已知張同學的血型為B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七年級生物第2頁(共6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