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3.2.2離子 相對原子質量 課件 (共26張PPT)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3.2.2離子 相對原子質量 課件 (共26張PPT)2024-2025學年人教版(2024)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6張PPT)
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課題2 原子結構
3.2 .2離子
相對原子質量
核心素養目標
科學態度與責任:
通過張青蓮院士測定相對原子質量的事跡,體會科學家對科學事業的執著與貢獻,增強對化學學科嚴謹性的認同,激發探索微觀化學知識、傳承科學精神的責任意識。
化學觀念:
建立 “相對原子質量是原子質量的計量方式” 的認知,形成 “離子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 的觀念,理解離子(陽離子、陰離子)的形成與物質構成(如氯化鈉由離子構成)的關系。
科學思維:
通過相對原子質量的計算邏輯、離子形成的微觀分析,發展數據分析、微觀推理能力,構建 “微觀粒子變化決定物質性質” 的思維模型。
重點
相對原子質量的概念、計算及應用;
離子的概念、形成過程(電子得失)及分類(陽離子、陰離子)。
難點
相對原子質量與原子實際質量的區別及抽象概念的理解;
從微觀角度解釋離子形成過程(如電子轉移機制)及其對物質構成的作用。
課前導入
課前導入
生活中一塊普通的食鹽(氯化鈉),看似簡單,卻藏著微觀世界的奧秘 —— 它由鈉離子和氯離子構成。那這些離子如何形成?另外,原子質量極小,科學家如何巧妙 “稱量” 原子?我國張青蓮院士在相對原子質量測定中做出卓越貢獻,背后有怎樣的科學故事?今天,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走進 “相對原子質量” 與 “離子” 的微觀世界,探尋微觀粒子的計量智慧與離子構建物質的神奇過程!
01
離子
離子的概念
定義: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離子,如Na+、Cl-等。
原子團
原子團通常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個數比組成的原子集團。在很多的反應中,原子團作為一個整體參加反應,就好像一個原子一樣。帶電的原子團通常命名為“某某根離子”。常見的帶電原子團有硫酸根離子()、碳酸根離子()、氫氧根離子(OH-)
離子的分類
離子
陽離子:帶正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例如:Na+ Mg2+
鈉離子 鎂離子
陰離子:帶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例如: Cl- O2-
氯離子 氧離子
離子的形成
+11
失去1個電子
+11
Na+
Na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
Cl
+17
得到1個電子
+17
Cl-
質子數=電子數
質子數<電子數
在化學反應中,原子核是不變的,發生改變的只是原子核外的電子。
陽離子:原子失去電子后變成帶正電荷的陽離子。
陰離子:原子得到電子后變成帶負電荷的陰離子。
離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粒子
由金屬元素和非金屬元素形成的純凈物,一般都是由離子構成的。
離子的形成
在元素符號(或原子團)的右上角標明離子所帶的電荷,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當離子帶1個單位的正電荷或1個單位的負電荷時,“1”省略不寫。
如陽離子Na+、Mg2+、Al3+等;
陰離子Cl-、SO42-等。
離子的表示方法
離子符號的含義
mXn+(-)
表示m個X離子
表示每個X離子帶n個單位的正(負)電荷
2Mg2+
表示2個鎂離子
表示每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
離子形成物質的過程
+11
失去1個電子
+11
Na+
Na
Cl
+17
得到1個電子
+17
Cl-
氯化鈉(NaCl)
相互
作用
分子、原子和離子的區別
分 子 原 子 離 子
不同點
相同點 聯 系 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小;不斷運動;有間隔
不帶電,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不帶電,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
帶電的微粒
分子 原子 離子
分解
結合
得失電子
物質
構成
構 成
構成
02
相對原子質量
原子的質量很小。
例如,1 個氫原子的質量約為 1.67×10-27 kg,
1 個氧原子的質量約為2.66×10-26 kg。
由于原子質量的數值太小,書寫和使用都不方便,那么有沒有其他的方法來表示呢?
使用相對原子質量的原因
相對原子質量
定義:以一個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1.993×10-26kg)的1/12作為基準,計算出其他原子的相對質量,就是這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
一個碳12原子質量的1/12
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單位為“1”,通常省略不寫
張青蓮與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青蓮教授為相對原子質量的測定作出了卓越貢獻。他于1983年當選為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原子量與同位素豐度委員會委員。他主持測定的銦、銥、銻、銪、鈰、鉺、鍺、鏑、鋅的相對原子質量數據被確認為國際標準。
方法引導——模型
氫分子、氧原子等的模型可以將微觀粒子直觀、生動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構建和利用模型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
模型是對原型的模擬,構建模型應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符合科學原理,通過類比、簡化和抽象等方法突出原型的主要特征。化學中常用的模型主要有實物模型、理論模型和符號模型等。利用這些模型能幫助我們描述、解釋和預測物質及其變化。隨著人們對原型認識的不斷深入,模型也會發生改變。
03
課堂小結
04
課堂練習
C
1.已知某鐵原子的實際質量為m g,其相對原子質量為56。銀(Ag)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8,銀(Ag)原子的質量為( )
A. B. C. D.
B
2.關于相對原子質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相對原子質量就是原子質量
B.兩種原子的質量之比等于它們的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C.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是
D.采用相對原子質量后,就增大了原子的質量
B
3.如圖所示是四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②③的結構相對較為穩定
B.它們表示四種元素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
D.②③都表示陽離子
C
4.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微粒結構示意圖,依照此示意圖,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示意圖①、②、③、④表示的全部是原子結構
B.示意圖①的最外層電子數為8,所以它是稀有氣體元素
C.示意圖②的核電荷數x=12
D.示意圖④若表示的是離子結構,則它的最外層電子數y=7
Thanks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城县| 姜堰市| 淮安市| 师宗县| 伊宁市| 东方市| 金山区| 宁阳县| 子洲县| 固阳县| 小金县| 邛崃市| 洛浦县| 专栏| 额尔古纳市| 南宫市| 绥阳县| 白山市| 洪雅县| 成武县| 宁海县| 怀宁县| 井研县| 定边县| 广灵县| 七台河市| 靖远县| 含山县| 安仁县| 延长县| 武川县| 武邑县| 正宁县| 武清区| 偏关县| 福泉市| 大港区| 武平县| 莱芜市| 尉氏县| 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