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課題2 化學實驗與科學研究1.2.2走進科學探究核心素養目標科學探究與實踐:在實驗過程中,學生需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學會運用所學知識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和解釋。化學觀念:了解化學實驗對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科學態度與責任:鼓勵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提出新的想法和創意,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重點掌握基本實驗操作(如觀察、記錄、分析實驗現象)。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環節(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分析結論),學習通過實驗獲取證據、推理結論的方法難點引導學生全面、細致地觀察實驗現象(如火焰分層、蠟燭熔化、生成物檢驗),并準確記錄與描述。初步建立科學探究的思維邏輯,學會通過實驗現象分析本質。課前導入課前導入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蠟燭隨處可見。停電時,它能為我們帶來光明;生日時,它能增添歡樂氛圍。但大家有沒有仔細想過,小小的蠟燭里也藏著很多化學奧秘呢? 今天,就讓我們像小小科學家一樣,拿起蠟燭,通過一系列實驗操作,去觀察蠟燭燃燒前、燃燒時、燃燒后的奇妙現象,探究它在燃燒過程中到底發生了什么變化,一起開啟這充滿趣味的化學探究之旅!01儀器裝置的連接玻璃儀器的洗滌儀器裝置的連接操作名稱 操作要點 操作示意圖把玻璃導管插入帶孔橡膠塞連接玻璃導管和乳膠管連接橡膠塞和容器先把導管口用水潤濕,然后對準橡膠塞上的孔稍稍用力轉動,將其插入。先把導管口用水潤濕,然后稍稍用力把玻璃導管插入乳膠管。應把橡膠塞慢慢轉動著塞進容器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操作:連接好儀器后,先將導管一端伸入水中,再用手緊握容器外壁。導管口有氣泡冒出;→現象及結論:松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并不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玻璃儀器的洗滌◆洗滌方法→振蕩洗滌:倒凈廢液,注入半試管水,振蕩后倒掉,如此連洗幾次→試管刷刷洗:若內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質,要用試管刷刷洗,刷洗時上下移動或轉動試管刷,不要用力過猛,以防損壞試管→洗滌標準:玻璃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02走進科學探究走進科學探究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科學探究式獲取科學知識、理解科學本質、認識客觀世界的重要途徑。→觀察實驗的三個階段變化前變化中變化后記錄物質名稱,觀察記錄其形態、外觀等。觀察記錄物質的形態、外觀、能量變化及其現象觀察記錄生成物的形態、外觀等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點燃前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描述 解釋或結論觀察蠟燭的顏色、狀態、形狀,聞一聞氣味,并進行描述 白色(或其他顏色)圓柱形(或其他形狀)、固體、有氣味。 白色是制造蠟燭時加入的色素,形狀與模具有關用小刀切下一塊石蠟放入水中,根據實驗現象對石蠟的硬度和密度進行初步判斷 容易用小刀切割 石蠟質軟放在水中,浮在水中 石蠟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不溶于水,不與水反應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點燃蠟燭→現象:蠟燭燃燒、放出熱量、發出黃色火焰、有少量黑煙生成,燭心周圍的石蠟熔化為液態。外焰焰心內焰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點燃蠟燭產物檢驗:分別取一個干燥燒杯和一個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先后罩在火焰上方(如圖),仔細觀察燒杯壁上有什么現象發生。推測蠟燭燃燒后生成什么物質。干燥的燒杯:燒杯內壁有水珠出現。結論:蠟燭燃燒有水生成。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燒杯內壁有出現渾濁。結論:蠟燭燃燒有二氧化碳生成。觀察與描述蠟燭及其燃燒——熄滅蠟燭熄滅蠟燭,觀察并描述蠟燭熄滅時的現象。用燃著的火柴 去點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蠟燭能否重新燃燒 剛熄滅時,燭芯上方有一縷白煙產生。點燃白煙,蠟燭可以被重新點燃。注意事項(1)蠟燭燃燒時發生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石蠟+氧氣二氧化碳+水 。(2)蠟燭剛熄滅時產生的白煙是固體石蠟小顆粒,它是由石蠟蒸氣遇冷形成的。(3)罩在蠟燭火焰上方的燒杯內壁有時被熏黑,該黑色物質是炭黑,形成的原因是石蠟不充分燃燒。(4)煙與霧的區別:“煙”是 固體小顆粒 ;“霧”是 液體小顆粒 。(5)檢驗某物質燃燒是否有水生成的方法:火焰上方罩干燥的燒杯觀察是否有水霧出現。(6)檢驗某物質燃燒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火焰上方罩用澄清石灰水潤濕內壁的燒杯觀察是否變渾濁。化學學習的特點(1)關注物質的性質。例如,石蠟的顏色、狀態、硬度、密度、熔點等物理性質,以及能否燃燒、燃燒產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等化學性質。(2)關注物質的變化。例如,石蠟受熱時熔化等物理變化,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學變化。(3)關注物質變化的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討論和解釋。對物質在變化前、變化中和變化后的現象進行系統、細致的觀察和描述;基于證據,經過分析和推理等思考過程,得出可靠的結論。03課堂小結04課堂練習1. 通過觀察蠟燭燃燒以及對燃燒產物的實驗探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燃燒時發光、發熱 ②用一干而冷燒杯罩在火焰上,燒杯內壁有水霧,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渾濁③外焰溫度最高 ④蠟燭燃燒過程中伴隨發生物理變化 ⑤熄滅時蠟燭冒白霧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D2.對蠟燭的探究錯誤的是( )A.石蠟浮于水面,證明石蠟密度比水小B.石蠟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檢驗是否生成二氧化碳D.蠟燭剛熄滅時的白煙不能被點燃D3.點燃一支蠟燭,在其燃燒的火焰中平放入一根火柴梗,約1秒后取出,可觀察到的現象是火柴梗上( )A.接觸外焰的部分被燒得最黑B.接觸內焰的部分被燒得最黑C.接觸焰心的部分被燒得最黑D.被均勻地燒黑A4.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BA. 實驗中點燃“白煙”,蠟燭可再次被引燃B. 實驗中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C.實驗中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D. 實驗中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Thanks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